消费券套现的神操作,惊呆了!还能刺激消费?

2022-04-10 01:35发布






近日,随着“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各地掀起“派券”热潮。据统计,截至4月24日,已有包括杭州、北京、广州、南京、成都、上海在内的超过70个城市发放了消费券,覆盖25个省和直辖市,规模从百万元到亿元不等。


今天,浙江省温州市开始发放第二轮消费券,据说10分钟内就全部抢完了。券包价值88元,内含7张券:满20元减5元券2张、满50元减10元券4张、满168元减38元券1张。使用规则:市民在符合条件的实体商家进行消费时,如满足使用金额条件,消费券自动折抵相应金额;消费者每笔交易只能使用一张消费券,每天在同一商家最多使用两张消费券;小额通用券领取后7天内未使用,消费券自动失效。大额专用抽奖券领取后15天内未使用,消费券自动失效。



发放消费券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活跃市场。然而,发放消费券真的能拉动消费吗?来看看一些拿到消费券消费者真实的操作:支付宝里抢了消费券,拿到一个熟悉的、符合条件的实体商家,按规定一天两张,从额度大的额度小的,分几天在支付宝里把消费券都刷掉,然后商家在微信里转帐或者现金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等于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把消费券花了,拿到88元。有人会问,那实体商家有什么好处呢?一般来说,消费者会拿到熟悉的商家那里操作。如果真没有熟悉的,88元里给商家10-20元,大部分商家都是愿意的。


由此可以看到,在支付宝上发的消费券,存在大漏洞——初衷是好的,想以此拉动消费,结果很多人拿去套现了。在互联网上发放消费券,对于弱势群体更是一种不公平,尤其是老年人,根本就抢不到消费券。


我一直支持发消费券不如发现金。其实,很多学者都呼吁:面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困难,政府应该给百姓直接发钱。



姚洋


近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在访谈中指出,“IMF的对全球经济萎缩3%的预测预测过于乐观。中国目前复工率最高的是制造业,制造业复工率接近100%,但复工不等于复产。服务业的复工率能达到30%就不错了。”“国内消费启动特别难,老百姓还是不愿意出去消费。现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刺激消费,应该给百姓直接发钱。给企业注入流动性没有太大作用,企业需要的是订单,消费才能产生订单。如果平均每个人发1000块钱,中国有14亿人,要发1.4万亿元。1.4万亿元不用发给所有人,发给收入最低的40%,那每个人就可以发2000多块钱,就可以刺激消费。”



甘犁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进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意愿下降,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无钱消费和无意愿消费情况增多。目前,政府针对供给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和市场环境等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从需求侧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方面还缺少有力的刺激政策。事实上,只有当老百姓有钱可花并有信心花钱,才能将萎缩的消费恢复,将中断的产业链激活,让消费能够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动力。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认为,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成为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必选项。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为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为6.1%,其中消费贡献了3.5个百分点。就国内市场而言,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国内企业有序复产复工,供给端压力正逐步缓解,但需求端仍旧持续承压,市场供求失衡风险增大。







因此,甘犁教授也是发文呼吁:不要发消费券了,直接发现金!


基于我国目前已有的个税申报系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等等,由中央政府向中低收入群体中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负担较重的群体,进行一次性现金发放,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医院。直接实施现金发放政策,能够将疫情救助与刺激消费相统一,既保证了低收入群体在困难时期维持基本生活,又提升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且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的作用将比基建投资更具立竿见影的效果。


全国各地都在发放消费券,但是不少消费券沦为 “ 鸡肋”:富人不稀罕,穷人消费不起。如何才能恢复市场信心,提高经济预期?消费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发放大规模现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民众的安全感增加,市场预期也会得到改善。既然是刺激消费,就不要扭扭捏捏了,直接发现金比发消费券更能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