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02:00发布
一、材料纸。纸要求坚韧、细腻、超薄。一、汪六吉净皮扎花纸。二、边史纸。三、净皮棉连纸。墨。要求油烟墨。也可以用曹素功墨汁和一得阁墨汁。白芨。中药白芨加水
拓印是用宣纸贴在器物的表面上,用墨打印,使凸起部分变黑,从而记录花纹和文字。用拓印方法得到的结果叫拓本,或叫拓片。拓印所具有的独特优点是:(1)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其图像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2)摄影和绘图难以表现的细微部分,通过凸与凹的差别,转变为黑与白反差分明的图像。(3)有时不易直接看清楚的花纹、制作痕迹、文字,在拓片上却一清二楚。所以,拓印法除广泛地应用于记录器物上的花纹和文字之外,还用来记录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图案。一、湿拓1.选用合适的拓包和宣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拓包应因人而异,内装何物,以个人感觉易于发挥为好。(1)沙子拓包。须将粗沙和细沙同时筛出,经过冲洗后挑选大小均匀、颗粒圆滑的沙子,这种拓包用起来手感好,对拓印铭文及细微处的纹饰比较合适。(2)橡皮泥拓包。须将橡皮泥用棉布扎紧,以防橡皮泥水分散失,这种拓包适合做浮雕类的画面,但着墨时切忌过于用力回带,以免将宣纸带起。弊端较多,少用。(3)秕谷、或海绵、或棉花拓包,建议外裹一层薄的塑料纸,再用白棉布包裹,这种拓包可以作大一些,在做比较大的画面或阴线刻的画面时,要求在纸未完全变干之前着墨,因此必须要着墨多而且快。(4)毡子拓包,效果较理想。用细密的平纹棉涤布做面。不论哪种拓包,都应及时清洗或更换,一旦有墨汁板结或棉布破损,必须重新制作,因此,在进行大量拓印时,应多做几个拓包以便备用。如清洗,须将拓包晒干,以免影响着墨后的干湿度。浮雕类特别是高浮雕的画面必须选用纤维多、拉力大的皮宣,上纸时应以光滑面朝里。浅浮雕或阴线刻的画面以及榜题铭文可以选用着墨好、拉力及纤维要求不高的宣纸,以增加拓印效果。2、上纸把润湿的宣纸贴合在器物的表面上,包括润纸、蒙纸、打纸三个步骤。先把要拓印的遗物表面清理干净。剔刷花纹和文字时,一定不要损坏原样。器物表面刷水。有湿上和干上两种基本方法,各有利弊。(1)湿上法白芨水。白芨是中药,用开水冲白芨片,就得到有黏性的白芨水。没有白芨,也可以在清水中放入微量的胶水,搅拌均匀。铺纸,纸上表面刷清水。白芨水的浓度,手指蘸水,捻撮,有滑感则浓,发涩则淡。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将宣纸折叠成多层放入稀释后的胶水中浸泡,待完全湿透后捞出,再将其拧干或挤干后取开,贴在石头上。把润湿的纸迅速蒙在器物表面上。蒙纸时要用毛刷从一边向另一边刷,或者从中心向四周刷。然后再用毛巾挤按纸面,亦是从一边向另一边,或从中心向四周挤按,使宣纸贴在器表面上。有的器表球面曲度大,一次蒙纸不能全部贴在器表上,这时要揭下来,再蒙一次。如果器物表面浮雕凹突大,宣纸捶打即破裂,可以把宣纸用手揉搓成团,再展平使用。个别打破处,还可以补上宣纸。用毛笔沾白芨水在破漏的边缘刷胶水,再把小块宣纸补贴在破漏处,使其纹理与原来的宣纸纹理一致,边缘毛边用毛笔沾清水梳理,使其连为一体。拓大型石碑时,要把润湿的大张宣纸盖上一张干纸,然后把纸折叠起来。蒙纸时先把留出的1~2厘米的纸头刷到碑上,然后,一边打开折叠的纸,一边向碑上刷纸,使宣纸平贴在碑面上。蒙好湿纸后,再在湿纸上蒙一层干的宣纸(或者不蒙干纸,用细布包裹毛刷)用以保护湿纸的纸面,以免宣纸被打裂或起毛。用毛刷垂直于器物表面敲打宣纸,反复敲打,直到宣纸完全贴合在器表上,宣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润湿的状态下,经过反复敲捶,是能够随着花纹或文字而起伏凸凹的。宣纸已贴合的部分呈乳黄 {MOD},未贴合的部分呈白 {MOD},要捶打到没有白 {MOD}部分为止。此后,揭去上面的干纸,待宣纸微干后上墨。上纸坏处可以补一小块湿纸,垫布打实为一体。上纸是拓印能否成功的基础,如果有的部分没有完全贴合,待纸干后,凹处的纸又会绷起。(2)干上法先用清水将石头喷湿,将平整的宣纸敷上,再用清水喷洒(可用喷水壶),然后用毛巾轻轻垂直按压,由上至下或由内向外,一方面使宣纸贴合在石头上,另一方面使里面的空气挤出,直到画面的轮廓显露出来,宣纸和石头基本吻合,没有虚起的气泡为止。然后,再用打刷轻轻捶打,捶打时须用细布包裹上棕毛,以免棕毛刺破宣纸,使墨汁污染到石面上,并且使做成的拓片粗糙、不光洁。另外,棕毛刺破宣纸后,墨汁中的胶附着在石头上,将宣纸和石头粘合在一起,造成最后难揭,拓片破损。因此,用打刷捶打是整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捶打不可用力但要全面,以将画面细微处显露出来为宜。3、上墨上墨是拓印的关键。上墨的要求是:墨要均匀,处于同一高度层次的地方黑度应一致;墨不要透过宣纸,污染原件。上墨要等宣纸干后进行,否则,潮湿的宣纸会渗墨,纸面与扑子相粘,致使纸面起毛,影响质量。用手背触纸面,不感觉到潮湿为宜。为了使用于拓扑的扑包所沾的墨分布均匀,可以不用它直接蘸墨,而要用一个大一点的扑包蘸墨后拍到这个扑包上,借以敷匀。或用扑包直接蘸墨后,先在玻璃板上扑打,或在木托板上扑打,使扑包上的墨均匀。拓印时,先用扑子往一张白纸上扑打,检查扑子的墨是否均匀、墨 {MOD}浓淡是否合适。一般说来,扑打出的墨 {MOD}应很清淡,微有黑 {MOD}即可。然后用扑子向宣纸上扑打着墨,要轻而匀。扑打完一遍,待墨干后再扑打第二遍,反复扑打几遍,便得到所要的拓本。在拓印时做到一气呵成,讲究整体的虚实、浓淡搭配,突出层次感。4、揭取拓本拓本应等墨干之后再揭下,以免抽皱不平。有的拓本粘合得很牢固。难以直接揭取,可以采用汽熏方法使宣纸适当潮湿,再行揭取。小型器物或质薄而脆的器物,可以嵌在油泥上,固定后再拓。拓本揭下后,应尽量展平。不平的先放一段时间,待墨与纸充分结合之后,墨沾水也不脱 {MOD},便可用熨斗熨平。拓片以裱糊保存为宜。裱糊方法是:先在玻璃上涂抹薄薄一层水,把拓片正面朝下贴住,展平皱褶,驱净气泡,再用刷子刷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刷浆糊时要细心,不要刷到拓片外面,或透过污损正面,然后贴上专为装裱用的纸,用干刷子从上面把两层纸间的气泡都驱净。刷子必须很干燥,否则就容易粘纸,难以操作。这样,等到完全自然干燥后,把裱好的拓片取下来就行了。二、干拓干拓的宣纸不用润湿,而直接蒙在遗物的表面上,然后用剪秃的毛笔蘸干墨扫出图像,或者用颜料块、或者用复写纸往复擦印而获得图像。干拓方法不适于柔软和娇脆的遗物,但对于怕潮湿的坚硬遗物很有效,操作比湿拓方便。干拓对细微之处难以表现,属于一种粗略记录方法。拓印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在田野考古中,拓印同摄影和绘图一样,都是田野考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记录手段
最多设置5个标签!
纸。纸要求坚韧、细腻、超薄。一、汪六吉净皮扎花纸。二、边史纸。三、净皮棉连纸。
墨。要求油烟墨。也可以用“曹素功墨汁”和“一得阁墨汁”。
白芨。中药白芨加水浸泡,无 {MOD}透明的白芨水有粘性,可使纸附着,拓成后又易剥离。
甘油。用调制西药所用的甘油,在墨上滴一滴,可防止拓的纸张过湿而跑墨。
二、工具
棕刷。亦可用大号油画笔替代。
拓包。上墨用的拓包可根据被拓物品尺寸,做成直径大小不同。拓包内用海绵或棉花填充,衬1至2层圆形毛呢或毡片,用丝织物包上。在丝织物外加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多余的墨汁浸入。塑料薄膜外再加两层丝织物,用线绳扎口。
塑料薄膜。用棕刷擦纸前覆于纸上,防止棕刷把纸擦破。
小毛巾。毛巾沾水适当拧干,用于按压拓纸。
三、制拓步骤
1、确定拓片尺寸,决定纸张大小。
2、拓前将被拓物清洗干净。
3、被拓物放案上,将纸对好拓的位置,一边用镇纸压住纸张。
4、掀开拓纸。用毛笔沾白芨往被拓物上涂抹。纸覆上后,用湿毛巾按压均匀。
5、塑料薄膜复于拓片纸上,用棕刷来回擦刷。因有白芨,纸会紧紧附着。
6、用拓包沾墨,使拓包均匀沾濡微量的墨 {MOD}。
7、由浅入深,反复擦拓,以墨 {MOD}匀净而不浸入字口为佳。
8、拓片完成,双手慢慢揭下。
9、拓印下来的拓片为了便于欣赏,可以加题跋盖印章后装裱。
此方法也用于印章边款、镇纸、臂搁、笔筒、扇骨、墨盒、铜镜、瓦当、画像砖和钱币等器物。
拓碑所需要的材料:
1. 纸:依各种纸质紧密程度的不同,跑水速度各有快慢。端看个人的喜好与所需要的效果而定。大致说来,棉纸的纤维较长,较不容易晕开。
2. 拓包(大小各数个):其功用在沾墨汁,并将墨汁打印在贴平於碑文的纸上。因此,拓包需要保持相当程度的柔软与弹性;因为硬梆梆的拓包拓出来的墨印既不清晰也不柔美,非常不好看。
拓印的时候需要子、母两种尺寸的拓包,母拓包约拳头大小,子拓包的拓印面则约十元铜板大小。使用时将母拓包直接沾墨,子拓包再沾母拓包上的墨汁以免一次沾太多糊成一片。
3. 白芨水:主要是利用白芨水的黏性产生类似浆糊的效果,将欲拓印的纸固定在碑 上。
4. 墨汁:现砚磨的墨汁会因为是手工制作而造成浓度不一的状况,因此建议使用市售浓度较高、较浓稠、墨 {MOD}较深的比赛用墨汁。使用时将些许墨汁倒於盤中,再用拓包沾著使用;一次不要倒出太多,以免墨汁洒了或乾了。
5. 盤子:用来盛装墨汁的。
6. 油漆刷:用来将白芨水刷在碑上。
7. 棕刷:将宣纸打入字里或花纹内的刷子。新刷买来时要先用利刀割松,以免将纸张弄破。
8. 喷水器:喷少量的水於纸上以保持纸的湿度,使其固定於碑上。湿湿的纸较具韧性,以棕刷拍打时才不易裂开。
拓碑的程序
1.碑面清理:先将欲拓印之碑面清理乾净,除去表面的灰尘与杂物;请注意:不能破坏碑面。
2.刷白芨水:用油漆刷将白芨水平均刷上碑面。注意不要刷太多,以免乾了之後,整张纸黏在碑上撕不下来。
3.铺纸:将纸平铺在碑面上,用喷水器将纸张稍微喷湿,增加其韧性,以免调整时弄破纸张。
4.棕刷轻拍纸面:使碑上的字迹清楚浮现。在拍打时要特别注意,力道不能太大以免将纸拍破。
5.拓包拓印:用拓包沾墨由碑面外围轻轻往内,向字迹的外线拍打。若是拓印的范围很大,则要特别注意拍打的力道是不是很平均。
每次拍打的面积不用太大,范围小小的就可以,否则墨 {MOD}东一块西一块的,看起来会像补丁似的,不美观。
动作要快,因为嵌进字槽中的纸乾掉以後,会很难撕下来。
6.取下拓印纸:完成後将纸取下时,要小心嵌进字槽的部分,以免将纸撕破。
拓印是用宣纸贴在器物的表面上,用墨打印,使凸起部分变黑,从而记录花纹和文字。用拓印方法得到的结果叫拓本,或叫拓片。拓印所具有的独特优点是:(1)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其图像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2)摄影和绘图难以表现的细微部分,通过凸与凹的差别,转变为黑与白反差分明的图像。(3)有时不易直接看清楚的花纹、制作痕迹、文字,在拓片上却一清二楚。所以,拓印法除广泛地应用于记录器物上的花纹和文字之外,还用来记录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图案。
一、湿拓
1.选用合适的拓包和宣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拓包应因人而异,内装何物,以个人感觉易于发挥为好。(1)沙子拓包。须将粗沙和细沙同时筛出,经过冲洗后挑选大小均匀、颗粒圆滑的沙子,这种拓包用起来手感好,对拓印铭文及细微处的纹饰比较合适。(2)橡皮泥拓包。须将橡皮泥用棉布扎紧,以防橡皮泥水分散失,这种拓包适合做浮雕类的画面,但着墨时切忌过于用力回带,以免将宣纸带起。弊端较多,少用。(3)秕谷、或海绵、或棉花拓包,建议外裹一层薄的塑料纸,再用白棉布包裹,这种拓包可以作大一些,在做比较大的画面或阴线刻的画面时,要求在纸未完全变干之前着墨,因此必须要着墨多而且快。(4)毡子拓包,效果较理想。用细密的平纹棉涤布做面。不论哪种拓包,都应及时清洗或更换,一旦有墨汁板结或棉布破损,必须重新制作,因此,在进行大量拓印时,应多做几个拓包以便备用。如清洗,须将拓包晒干,以免影响着墨后的干湿度。
浮雕类特别是高浮雕的画面必须选用纤维多、拉力大的皮宣,上纸时应以光滑面朝里。浅浮雕或阴线刻的画面以及榜题铭文可以选用着墨好、拉力及纤维要求不高的宣纸,以增加拓印效果。
2、上纸
把润湿的宣纸贴合在器物的表面上,包括润纸、蒙纸、打纸三个步骤。
先把要拓印的遗物表面清理干净。剔刷花纹和文字时,一定不要损坏原样。器物表面刷水。有湿上和干上两种基本方法,各有利弊。
(1)湿上法
白芨水。白芨是中药,用开水冲白芨片,就得到有黏性的白芨水。没有白芨,也可以在清水中放入微量的胶水,搅拌均匀。铺纸,纸上表面刷清水。白芨水的浓度,手指蘸水,捻撮,有滑感则浓,发涩则淡。
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将宣纸折叠成多层放入稀释后的胶水中浸泡,待完全湿透后捞出,再将其拧干或挤干后取开,贴在石头上。
把润湿的纸迅速蒙在器物表面上。蒙纸时要用毛刷从一边向另一边刷,或者从中心向四周刷。然后再用毛巾挤按纸面,亦是从一边向另一边,或从中心向四周挤按,使宣纸贴在器表面上。有的器表球面曲度大,一次蒙纸不能全部贴在器表上,这时要揭下来,再蒙一次。如果器物表面浮雕凹突大,宣纸捶打即破裂,可以把宣纸用手揉搓成团,再展平使用。个别打破处,还可以补上宣纸。用毛笔沾白芨水在破漏的边缘刷胶水,再把小块宣纸补贴在破漏处,使其纹理与原来的宣纸纹理一致,边缘毛边用毛笔沾清水梳理,使其连为一体。拓大型石碑时,要把润湿的大张宣纸盖上一张干纸,然后把纸折叠起来。蒙纸时先把留出的1~2厘米的纸头刷到碑上,然后,一边打开折叠的纸,一边向碑上刷纸,使宣纸平贴在碑面上。
蒙好湿纸后,再在湿纸上蒙一层干的宣纸(或者不蒙干纸,用细布包裹毛刷)用以保护湿纸的纸面,以免宣纸被打裂或起毛。用毛刷垂直于器物表面敲打宣纸,反复敲打,直到宣纸完全贴合在器表上,宣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润湿的状态下,经过反复敲捶,是能够随着花纹或文字而起伏凸凹的。宣纸已贴合的部分呈乳黄 {MOD},未贴合的部分呈白 {MOD},要捶打到没有白 {MOD}部分为止。此后,揭去上面的干纸,待宣纸微干后上墨。
上纸坏处可以补一小块湿纸,垫布打实为一体。上纸是拓印能否成功的基础,如果有的部分没有完全贴合,待纸干后,凹处的纸又会绷起。
(2)干上法
先用清水将石头喷湿,将平整的宣纸敷上,再用清水喷洒(可用喷水壶),然后用毛巾轻轻垂直按压,由上至下或由内向外,一方面使宣纸贴合在石头上,另一方面使里面的空气挤出,直到画面的轮廓显露出来,宣纸
和石头基本吻合,没有虚起的气泡为止。然后,再用打刷轻轻捶打,捶打时须用细布包裹上棕毛,以免棕毛刺破宣纸,使墨汁污染到石面上,并且使做成的拓片粗糙、不光洁。另外,棕毛刺破宣纸后,墨汁中的胶附着在石头上,将宣纸和石头粘合在一起,造成最后难揭,拓片破损。因此,用打刷捶打是整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捶打不可用力但要全面,以将画面细微处显露出来为宜。
3、上墨
上墨是拓印的关键。上墨的要求是:墨要均匀,处于同一高度层次的地方黑度应一致;墨不要透过宣纸,污染原件。上墨要等宣纸干后进行,否则,潮湿的宣纸会渗墨,纸面与扑子相粘,致使纸面起毛,影响质量。用手背触纸面,不感觉到潮湿为宜。
为了使用于拓扑的扑包所沾的墨分布均匀,可以不用它直接蘸墨,而要用一个大一点的扑包蘸墨后拍到这个扑包上,借以敷匀。或用扑包直接蘸墨后,先在玻璃板上扑打,或在木托板上扑打,使扑包上的墨均匀。拓印时,先用扑子往一张白纸上扑打,检查扑子的墨是否均匀、墨 {MOD}浓淡是否合适。一般说来,扑打出的墨 {MOD}应很清淡,微有黑 {MOD}即可。然后用扑子向宣纸上扑打着墨,要轻而匀。扑打完一遍,待墨干后再扑打第二遍,反复扑打几遍,便得到所要的拓本。在拓印时做到一气呵成,讲究整体的虚实、浓淡搭配,突出层次感。
4、揭取拓本
拓本应等墨干之后再揭下,以免抽皱不平。有的拓本粘合得很牢固。难以直接揭取,可以采用汽熏方法使宣纸适当潮湿,再行揭取。小型器物或质薄而脆的器物,可以嵌在油泥上,固定后再拓。
拓本揭下后,应尽量展平。不平的先放一段时间,待墨与纸充分结合之后,墨沾水也不脱 {MOD},便可用熨斗熨平。
拓片以裱糊保存为宜。裱糊方法是:先在玻璃上涂抹薄薄一层水,把拓片正面朝下贴住,展平皱褶,驱净气泡,再用刷子刷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刷浆糊时要细心,不要刷到拓片外面,或透过污损正面,然后贴上专为装裱用的纸,用干刷子从上面把两层纸间的气泡都驱净。刷子必须很干燥,否则就容易粘纸,难以操作。这样,等到完全自然干燥后,把裱好的拓片取下来就行了。
二、干拓
干拓的宣纸不用润湿,而直接蒙在遗物的表面上,然后用剪秃的毛笔蘸干墨扫出图像,或者用颜料块、或者用复写纸往复擦印而获得图像。干拓方法不适于柔软和娇脆的遗物,但对于怕潮湿的坚硬遗物很有效,操作比湿拓方便。干拓对细微之处难以表现,属于一种粗略记录方法。
拓印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在田野考古中,拓印同摄影和绘图一样,都是田野考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记录手段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