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也能成为一种病?

2022-11-21 04:08发布

提到赌博,你可能会想起节前节后喧嚣的麻将桌,也可能会想到新闻中经常报道的赌徒沉迷赌博输光家产的案例。正常、受控的社交活动和博彩(例如彩票)只是丰富生活的小小

提到赌博,你可能会想起节前节后喧嚣的麻将桌,也可能会想到新闻中经常报道的“赌徒沉迷赌博输光家产”的案例。正常、受控的社交活动和博彩(例如彩票)只是丰富生活的小小
1条回答
2022-11-21 04:19 .采纳回答

提到 {MOD},你可能会想起节前节后喧嚣的麻将桌,也可能会想到新闻中经常报道的“赌徒沉迷 {MOD}输光家产”的案例。正常、受控的社交活动和博彩(例如彩票)只是丰富生活的小小点缀,不过,一旦陷入问题 {MOD}甚至病理性 {MOD}的泥沼,想要脱身就并非容易了。今天的这篇文章,会从医学角度讲一讲 {MOD}的那些事。

{MOD}的“三大阵营”

{MOD}指的是两个或以上的人(或团体,如赌场或网上赌场)把金钱、财物或有价值的东西投注在一个不确定的、随机的结果活动上,目的为赢取有价值东西(如奖金)。由于 {MOD}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整个过程充满一定的风险,但在很多商业化的 {MOD}项目中,庄家往往具有相对的、有时十分微弱的优势。常见的 {MOD}活动包括以赢取奖金为目的的麻将、扑克等棋牌类活动,赛马等体育活动,特殊 {MOD}游戏如老虎机,以及彩票。

日常生活中的 {MOD}行为大致可分为三类:娱乐性 {MOD}、问题 {MOD}和病理性 {MOD}。

娱乐性 {MOD}一般将 {MOD}活动看做闲暇时的娱乐手段,往往不会计较 {MOD}的输赢。社交麻将、扑克和偶尔购买彩票是娱乐性 {MOD}的代表。

问题 {MOD}行为会对家庭关系、经济、工作表现、情绪或是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这种 {MOD}行为仍有自控的可能。执迷于麻将的中年妇女、动辄成百上千购彩票的工薪阶层是问题 {MOD}的代表。

病理性 {MOD}行为已不再具有自控性,并往往伴随着强迫性 {MOD}。一旦 {MOD}行为促成犯罪或是导致家庭破裂,我们就会在新闻媒体上见到相关报道。

问题 {MOD}从何而来?

基于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多人都会将问题 {MOD}行为视为“贪恋钱财”的后果。但问题 {MOD}的成因较为复杂,包括多方面因素:

个人因素:一些错误的信念会促成问题 {MOD},诸如“继续赌下去一定会赢钱”、“赢钱后不仅会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也会让旁人另眼相待”、“除了 {MOD},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了”。生活缺少意义和目标、缺少解压方式和其他合理娱乐、负面情绪因素同样和问题 {MOD}有关。

家庭因素:有些家庭可能会灌输“ {MOD}是正常娱乐”等错误观念,并对 {MOD}活动没有一定的限制,进而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问题 {MOD}行为。家人错误的价值观、有亲属曾为问题 {MOD}甚至病态 {MOD}所困扰,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因素:所处社会放任 {MOD}行为的风气、政府对 {MOD}行为的控制不佳、新闻媒体或影视作品对 {MOD}的过度渲染,都是问题 {MOD}行为的导火索。有些赌场会鼓励短时间内频繁下注,甚至将 {MOD}包装为高端活动,从而使人们忽视 {MOD}的危害。

生理因素:中枢神经系统“信使”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的异常,会促成包括病理性 {MOD}在内的成瘾问题。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不宁腿综合征等疾病的多巴胺能药物(该类药物在脑中能直接或间接起到多巴胺的作用),有时也会导致病理性 {MOD}。

害人害己的问题 {MOD}

问题 {MOD}的表现往往较为多元化,有时不易被其他人所察觉。典型的问题 {MOD}具有如下表现:

◆无法控制自己思考 {MOD}事宜;

◆反复尝试戒赌或减少 {MOD},但总以失败告终;

◆越赌越输,越输越赌;

◆下注金额往往超出自己的预算;

◆对自己的 {MOD}行为感到内疚但无力挽回;

◆向家人隐瞒自己的 {MOD}行为和输赢情况。

问题 {MOD}已经是困扰很多国家的难题,因为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还会让受害者的家庭、其他亲人甚至整个社会受累。问题 {MOD}带来的影响大体如下:

◆失去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信任;

◆失去自尊心;

◆影响到与其他人的关系;

◆出现健康问题,通常受影响的是睡眠和饮食;

◆影响社交活动,对与人相处失去兴趣;

◆影响工作和学习能力,无法集中精神、无故缺席等现象常见;

◆精神恍惚,思维错乱;

◆为了赌资可以挪用生活费等必须费用,甚至参与违法犯罪行为。

及早干预,走出阴霾

对于问题 {MOD}甚至是病理性 {MOD}行为,学界广泛认可的治疗措施是多学科参与的心理干预。受训练的干预人员可以帮助问题 {MOD}者找出问题 {MOD}背后的原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协助面对问题的同时重新建立自信心和人际关系。在国内,很多大型医院的心理科可以提供此类干预。

Tips: {MOD}“八问”问卷 (Dr. Sean Sullivan编,香港明爱展晴中心译)

请就下列问题回答“是”或“否”。

1.有时我在参与 {MOD}活动后,会感到沮丧或焦虑不安;

2.有时我会对自己 {MOD}的情况感到内疚;

3. {MOD}有时的确为我带来问题;

4.有时我觉得不告诉家人自己 {MOD}耗费的时间或金钱更好些;

5.我时常发现自己 {MOD}把身上的钱输的一干二净;

6.我时常想收回自己所赌输的,并且还想再赢利;

7.我曾因 {MOD}而受到过批评;

8.我曾尝试靠 {MOD}赢钱而还债。

若该问卷中的4项或以上为“是”,则已符合问题 {MOD}的标准。

{MOD}是心瘾,想戒掉的话注意如下几条:

1。还没戒的时候,手上尽量不要有钱。
2。常想 {MOD}把钱输光的害处。
3。建立赚钱和省钱的愿望,比如要存钱买房子娶老婆买车等等。
4。结交良友远离损友,为自己构造一个尽量没有赌局的环境。
5。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想明白一点: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哪怕刚开始的时候赢钱, {MOD}最终只会把钱输光,时时刻刻记得这点,天天提醒自己。
6。把时间用在比较有意义的活动上(经常上这个坛子骂骂WT也比去赌强),可以起到一定的分神作用(不会总想着赌)。
心理专家认为四个因素让人嗜赌:心理因素、寻求刺激、冲动性格及反社会行为。要戒除赌瘾,四大心理疗法可以借鉴。

认识到赌瘾是一种不能强行控制的病态,给嗜赌人士戒赌适当的支持。这要求戒除 {MOD}可能需要长期的工作,不能够一下子强制性戒除 {MOD}。但是可以逐步的从减少赌注,减少 {MOD}时间,到最后演变成纯粹的只打“卫生牌”,不再论输赢了。

对嗜赌人士要有耐心,让其感受更多的关怀。尤其是言语之间要注意,老是埋怨和恶语相向,可能导致的是破罐子乱摔,造成心理上的一错到底的念头。要用家庭的温暖融化 {MOD}坚冰。特别是当他开始戒赌,开始了正常生活,开始了努力工作时候,不要吝惜给予他们言语上的鼓励。

{MOD}成瘾、嗜赌如命其实也是一种“心瘾心病”,形成这种病有多种因素:赌徒的心理因素、寻求刺激和冲动性格等。
首先,须认识到赌瘾是一种不能强行控制的病态,这就要求戒赌不能强迫“一步到位”,可以采取逐步减少赌注金额和 {MOD}时间的办法,循序渐进戒赌。其次,对嗜赌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关怀,不要吝啬家庭的温暖和身体力行的鼓励,亲人言语之间切忌埋怨或恶语相向,否则可能导致其“破罐破摔”。再次,应鼓励嗜赌者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远离 {MOD}的外部环境。最后,鼓励和支持赌友创业干实事,这种支持不应只是金钱上的帮助,更多应是技术上、信息上的扶持以及情感上的寄托。

应该鼓励嗜赌人士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比如参加社会义工,不取报酬地为一些弱势人群提供方便。还可以定期去看望孤儿院的小朋友们,给那些失去亲人的小朋友献出一份爱心。

在亲情和友情等多方面给予嗜赌人士更多的支持。帮助这些沉迷于 {MOD}中的朋友远离 {MOD}泥潭。既可以是言语上的鼓励,也可以是行动上的支持。特别是那些因为 {MOD}输掉了家产的朋友,要帮助他们重新创业。这种帮助不要只是金钱上的帮助,更多地可以给他一些技术上的帮助,信息上的帮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