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 08:42发布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教师都放弃评职评级了呢? 三水三心 教育问诊 职称问题,近年来问题越发凸显,一些老师怨声载道,甚至有地方发生过为了评职称,教师和校长公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教师都放弃评职评级了呢? 三水三心 教育问诊 职称问题,近年来问题越发凸显,一些老师怨声载道,甚至有地方发生过为了评职称,教师和校长公然互怼的现象。要知道,当年制定职称政策,其目的是对职业技术水平高、能力强、成就大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褒奖,而现在,随着时代发的发展,竟然成为了备受教师诟病的症结,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鸡肋!其原因何在呢? 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是教师为什么在乎职称,二是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能评上职称,三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不愿意评职称,四是如何破解当前的职称困局。 教师为什么会在乎职称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职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追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天花板效应”,意及人的发展,遇到了最高层级,无法再向上发展了。教师这个职业,不外乎两条路,一条走专业技术发展之路,成为教育专家。要想成为教育专家,职称就会成为一个坎。我很熟悉的一个教育专家,四川宣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授级中学教师”,就是这个意思。另一条路,就是走上管理的道路,成为学校管理的专家,做校长。但事实上,一个学校校长就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大多数教师,终其一生,还是普通教师。 所以,职称,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专业发展的一个终极追求。 2.职称,还有一定的利益因素 教师的收入状况,普遍不高,而职称,会导致每个月几百元的差距。比如,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在我所在的地区,每年的差距近万元——这对于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教师群体来说,无疑是有巨大诱惑力的。 或许有人说,作为教师。岂能在乎那一点利益?话是没错,但教师首先是人啊,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要钱呢?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哪一样不需要钱呢?有些专家,动不动就是过“幸福的教育生活”——每天的日子捉襟见肘,“口袋比脸还干净”,何来幸福可言? 为什么很多教师评不上职称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既然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应该在乎职称,那为何很多老师中其一生都评不上职称呢?这中间原因多多,既有职称评定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3.职称评定的条件严格 现行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任教时间,班主任经历,学术论文(或者专著),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等等,还有的地方规定,必须要有支教经历,这样一来,在硬性条件上,很多人都被刷下来了——不符合条件啊!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4.职称评定的名额限制 因为职称与收入挂钩,绝大多数地方都实行比例限制,比如我所在的区域,高级教师评定的比例不超过25%,聘的比例不超过15%。你想,符合条件的再多,名额有限制,你也没机会吧!我在中学的时候,刚达到教龄的限制,就有资格评高级,结果,就有老教师说,年纪轻轻的,应该谦让。于是,一谦让,就是差不多十年——没有名额了! 5.职称评聘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评价指标都比较模糊,比如“熟练掌握”“比较丰富”“比较突出”,没有量化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滋生一些问题。一些老师对职称成见颇深——基本上都是认为在职称评聘过程中有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6.教师个人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教师成天说支撑不公平,呼吁要“按劳分配”,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教师,不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说句不客气的话,工作很多年,连一篇像样的论文也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也有老师,嫌班主任工作有苦又累,不愿意做班主任,等到评职称需要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时候,才傻了眼!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有没有不在乎职称问题的老师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毫无疑问,肯定是有的——教师群体那么大,产生各种稀奇古怪想法,也不足为奇。三水三心工作近20年,就见过一些(虽然是个别)对职称毫不在意的老师: 7.家庭条件优越的老师 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老师,客观存在。我所在区域,就有一名老师,工作几十年,都是初级,但他教书非常认真,每天都早早到学校,还义务给学生补课——15年前,他已经开上奔驰了。 他经常给我们说“我享受教书的过程,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快乐”,你看,这样的教育,不就是最理想的教育吗? 8.什么都不在意的佛系教师 不知从何时开始,“佛系”成了流行语。在教师群体中,也有个别的“佛系教师”,看淡一切,不争不抢,不强求,一切随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见过一名典型的“佛系教师”,准时上下班,准时进教室,准时出教室,该交什么绝不落下。近50岁了,他还是初级职称! 9.被现实击破梦想的老师 还有些教师,多年努力寻求,但无果而终,最后成为了“无问津者”,再也不关心了——明知不可以,何必强求呢?我原来单位有一名教师就是这样,参加了3次高级教师评定,都被刷下来,现在,他再也不参加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如何破解当前的职称困局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以为,采取双轨制的方式,或许可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双轨制,就是一部分教师实行职称评聘,走职称工资的道路,一部分教师走按工作量定岗来核定收入的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10.给教师一个选择的机会。以区域为单位,经过教师的讨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两种工资发放办法,在基本工资不变的前提下,将所有的绩效工资,纳入总的盘子里,一种是原来的职称体系发放,一种是按照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发放。教师可以选择,一旦选择,至少保持3-6年(一个学段,你不能朝三暮四啊)。这样一来,职称高的教师,可以选择走职称的路(当然,也可以不选择),而职称低的教师,可以选择走工作量的路。 这是你做出的选择,你就不能怨谁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11.给教师一个竞争的机会。现在,存在一些高职称的教师,一旦评上了职称,就以各种理由,不愿意多上课,甚至有的人干脆做起了各种教学辅助工作,脱离教学一线。任何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职称设置比例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或许可以激发教师的第二个春天! 最后,特别提醒一点,教育不是试验田,任何改革都要慎重。针对教育的改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慎之又慎,因为,教育牵涉面广,更重要的是,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人生阶段是不可逆转的——经济改革失败了,明年再来;教育改革失败了,孩子明年有来吗?即使是针对教师的改革,也要慎重,教师每一天面对的是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啊!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教师都放弃评职评级了呢?
三水三心 教育问诊
职称问题,近年来问题越发凸显,一些老师怨声载道,甚至有地方发生过为了评职称,教师和校长公然互怼的现象。要知道,当年制定职称政策,其目的是对职业技术水平高、能力强、成就大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褒奖,而现在,随着时代发的发展,竟然成为了备受教师诟病的症结,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鸡肋!其原因何在呢?
下面,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是教师为什么在乎职称,二是为什么有些教师不能评上职称,三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不愿意评职称,四是如何破解当前的职称困局。
教师为什么会在乎职称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职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追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天花板效应”,意及人的发展,遇到了最高层级,无法再向上发展了。教师这个职业,不外乎两条路,一条走专业技术发展之路,成为教育专家。要想成为教育专家,职称就会成为一个坎。我很熟悉的一个教育专家,四川宣称“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授级中学教师”,就是这个意思。另一条路,就是走上管理的道路,成为学校管理的专家,做校长。但事实上,一个学校校长就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大多数教师,终其一生,还是普通教师。
所以,职称,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专业发展的一个终极追求。
2.职称,还有一定的利益因素
教师的收入状况,普遍不高,而职称,会导致每个月几百元的差距。比如,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在我所在的地区,每年的差距近万元——这对于本来收入就不高的教师群体来说,无疑是有巨大诱惑力的。
或许有人说,作为教师。岂能在乎那一点利益?话是没错,但教师首先是人啊,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要钱呢?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哪一样不需要钱呢?有些专家,动不动就是过“幸福的教育生活”——每天的日子捉襟见肘,“口袋比脸还干净”,何来幸福可言?
为什么很多教师评不上职称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既然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应该在乎职称,那为何很多老师中其一生都评不上职称呢?这中间原因多多,既有职称评定本身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
3.职称评定的条件严格
现行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任教时间,班主任经历,学术论文(或者专著),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等等,还有的地方规定,必须要有支教经历,这样一来,在硬性条件上,很多人都被刷下来了——不符合条件啊!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4.职称评定的名额限制
因为职称与收入挂钩,绝大多数地方都实行比例限制,比如我所在的区域,高级教师评定的比例不超过25%,聘的比例不超过15%。你想,符合条件的再多,名额有限制,你也没机会吧!我在中学的时候,刚达到教龄的限制,就有资格评高级,结果,就有老教师说,年纪轻轻的,应该谦让。于是,一谦让,就是差不多十年——没有名额了!
5.职称评聘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评价指标都比较模糊,比如“熟练掌握”“比较丰富”“比较突出”,没有量化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滋生一些问题。一些老师对职称成见颇深——基本上都是认为在职称评聘过程中有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
6.教师个人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教师成天说支撑不公平,呼吁要“按劳分配”,但事实上,总有一些教师,不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说句不客气的话,工作很多年,连一篇像样的论文也没有,说明什么问题?也有老师,嫌班主任工作有苦又累,不愿意做班主任,等到评职称需要班主任工作经历的时候,才傻了眼!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替换高清大图
有没有不在乎职称问题的老师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毫无疑问,肯定是有的——教师群体那么大,产生各种稀奇古怪想法,也不足为奇。三水三心工作近20年,就见过一些(虽然是个别)对职称毫不在意的老师:
7.家庭条件优越的老师
家庭条件非常优越,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的老师,客观存在。我所在区域,就有一名老师,工作几十年,都是初级,但他教书非常认真,每天都早早到学校,还义务给学生补课——15年前,他已经开上奔驰了。
他经常给我们说“我享受教书的过程,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快乐”,你看,这样的教育,不就是最理想的教育吗?
8.什么都不在意的佛系教师
不知从何时开始,“佛系”成了流行语。在教师群体中,也有个别的“佛系教师”,看淡一切,不争不抢,不强求,一切随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见过一名典型的“佛系教师”,准时上下班,准时进教室,准时出教室,该交什么绝不落下。近50岁了,他还是初级职称!
9.被现实击破梦想的老师
还有些教师,多年努力寻求,但无果而终,最后成为了“无问津者”,再也不关心了——明知不可以,何必强求呢?我原来单位有一名教师就是这样,参加了3次高级教师评定,都被刷下来,现在,他再也不参加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如何破解当前的职称困局呢?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我以为,采取双轨制的方式,或许可以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双轨制,就是一部分教师实行职称评聘,走职称工资的道路,一部分教师走按工作量定岗来核定收入的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10.给教师一个选择的机会。以区域为单位,经过教师的讨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两种工资发放办法,在基本工资不变的前提下,将所有的绩效工资,纳入总的盘子里,一种是原来的职称体系发放,一种是按照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发放。教师可以选择,一旦选择,至少保持3-6年(一个学段,你不能朝三暮四啊)。这样一来,职称高的教师,可以选择走职称的路(当然,也可以不选择),而职称低的教师,可以选择走工作量的路。
这是你做出的选择,你就不能怨谁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11.给教师一个竞争的机会。现在,存在一些高职称的教师,一旦评上了职称,就以各种理由,不愿意多上课,甚至有的人干脆做起了各种教学辅助工作,脱离教学一线。任何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职称设置比例的本来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让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多劳多得、优劳多得,或许可以激发教师的第二个春天!
最后,特别提醒一点,教育不是试验田,任何改革都要慎重。针对教育的改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慎之又慎,因为,教育牵涉面广,更重要的是,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人生阶段是不可逆转的——经济改革失败了,明年再来;教育改革失败了,孩子明年有来吗?即使是针对教师的改革,也要慎重,教师每一天面对的是孩子,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啊!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