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9 01:59发布
篮球比赛的24秒违例犯规是指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否则就发生24秒进攻违例。完成投篮的条件是:(1)在24秒
篮球比赛的24秒违例犯规是指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否则就发生24秒进攻违例。
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板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哨响前球出手后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发球权判给对方。
扩展资料:
24秒违例犯裁判的判罚。
裁判员应做如下如下判罚:
1、A队掷球入界,当球触及场内队员或被场内队员触及时鸣哨宣判A队24秒违例。
2、因为A没了进攻时间,所以当球停在球篮上时马上判罚A队24秒违例而不判为争球,对方队获得球权。
3、争球。给A队一个新的24秒周期。
1).当投篮时球正在空中,此时若24秒计时器误鸣:球未被任何一队球员触及而中篮,则应算得分。
2).若任何一队球员合法触球或球显然无法中篮时,则应成死球,并判跳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秒违例
指队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包括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两类。对犯规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在2×20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五次;在4×12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六次,得到通知后必须自动退出比赛。违例 比赛中,队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但未造成犯规,叫做“违例”。包括带球跑、非法运球、拳击球、脚踢球、球回后场、攻防中的干扰球、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以及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罚球、跳球时违反规则等。对各种情况的违例均有不同的处理和罚则。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动作粗暴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双方犯规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技术犯规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全队七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的每半时(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达七次后,再发生犯规,均判给对方两罚球。若是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则登记该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84年在慕尼黑会议上修定并开始执行。在此之前执行“全队七次犯规”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五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比赛中,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五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由同队队员替补继续比赛。球回后场 也称“回场球违例”。当控制球的队球已进入前场后,不得使球回后场;否则判违例。这一限制适用于前场掷界外球、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宣判球已回后场,有三种情况:⑴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⑵球已触及后场;⑶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球已触及后场。由防守队在中线界外延长线处骑跨站立掷界外球。三秒钟规则 比赛中,控制球一方的队员(徒手、持球或运球)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三秒钟,即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端线掷界外球。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条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三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均有效。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抢篮板球或死球时,不受三秒钟规则限制。五秒钟规则 以下三种情况均判五秒钟违例: ⑴比赛中,持球队员在五秒钟内未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 ⑵掷界外球时,队员从他可处理球起,五秒钟内未将球传给场内队员时。以上两种判给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⑶罚球队员得球后在五秒钟内未进行投篮,判取消该次罚球权。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十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否则将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48年在伦敦会议上制定并开始执行。1961年后一度取消。1973年重新恢复。从2000年起,又将十秒钟改为七秒钟。三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三十秒钟内投篮,否则被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边线掷界外球。如在三十秒钟内球被对方打出界外,不应重新计算三十秒钟,该队掷界外球入场后,必须在三十秒钟的剩余时间内完成投篮;裁判员为了保护受伤队员而中止比赛,并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三十秒钟要连续计算。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56年在墨尔本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于1957年开始执行。从2000年起,又将三十秒钟改为二十四秒钟。带球跑 也称“持球移动”。比赛中,持球队员合法停步后,已确定了中枢脚,可在投篮、传球时提起,但必须在落地前将球出手;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准离地。否则两者均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干扰球 比赛中,队员对球篮上空的球进行干扰,即判违例。 包括: ⑴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⑵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⑶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其罚则是:如攻方违例,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边线外掷界外球。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由守方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中枢脚 指获球队员与地面保持接触作轴的脚。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是中枢脚;如果双脚分先后着地,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如果双脚离地且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在比赛中,如持球突破、运球转身、原地投篮、急停跳投、转身投篮以及传球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确定中枢脚。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进入比赛状态: ⑴裁判员进入圆圈执行跳球或进入罚球区执罚; ⑵在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当队员站在掷界外球地点可处理球时。球成活球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球成活球: ⑴跳球中,球到达最高点后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 ⑵裁判员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该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界外球,球接触场内队员时。球成死球 比赛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争球等情况而裁判员鸣哨时,即为“死球”,计时员立即拨停计时钟。当球中篮时也为死球,但只在比赛最后2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停止计时钟。阻挡 侵人犯规的一种。指在比赛中因阻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如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及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持球队员突破腾空时,防守队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垂直性原则 比赛时,队员有权拥有他在场内的地面位置以及其上空(圆柱体)活动。系保护队员在其所占之地面和垂直上空的空间。是判断是否侵人犯规的依据之一。当队员违反这一原则而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即有可能被判为犯规。如防守队员超出他的圆柱体将胳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其垂直起跳或投篮而发生身体接触时,判防守队员侵人犯规;进攻队员倚在位于背后进行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做投篮动作,从而失去垂直位置并造成身体接触,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罚球 比赛中对队员犯规的一种判罚。队员在罚球线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投篮,是篮球比赛得分的组成部分。罚中得1分。以下情况取消罚球队员的该次罚球权:⑴罚球时脚踩罚球线;⑵在球未触及篮圈前过早地进入罚球区;⑶在五秒钟规定时间内球未出手;⑷投出的球没有触及篮圈。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故已为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之一。争球 比赛时,当双方各一名或多名队员各用手紧握住球(不是采用粗野动作),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抢到球时,判为争球。由双方争球队员在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遇特殊情况的争球,如双方队员同时使球出界,或裁判无法判定是谁使球出界,应由两个有关队员在就近圆圈内跳球。当比赛中球停在篮圈的支颈上时,就在罚球线上由双方任一队员跳球。跳球 用于比赛开始或在比赛中发生争球时。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圆圈内,由裁判员将球垂直抛起,在球到达最高点后由跳球队员进行拍击。每一跳球队员只能拍球两次。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站在圆圈外,待跳球队员拍击到球后方能抢球。如双方跳球队员均未拍到球而球已触及地面,应重新跳球。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双方相等时,延长5分钟继续比赛,称为“决胜期”。必要时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第一个决胜期前,两队应重新选择球篮。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一次球篮。每个决胜期前休息2分钟,开始时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比赛中每队可请求暂停一次。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故全队七次犯规规则继续适用。暂停 是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向队员布置新的作战计划,解决临场关键性问题的机会。规则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上半时允许请求两次暂停,下半时允许请求三次暂停;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允许请求三次暂停,上、下半时不得挪用。每一决胜期也允许一次暂停。每次暂停的时间为1分钟。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必须亲自到记录员处,做出规定的手势,明确提出暂停要求。如比赛场有电动装置,则不必离开席位,可使用电动装置请求暂停。记录员在球成死球并停止比赛计时表时,利用信号立即通知裁判员。换人 也称“替换”。指替换场上队员。替换队员时,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坐在替补队员席上做好替换的准备;待替换信号发出后,经裁判员允许方能入场参加比赛。无论一次替换几名队员都应尽快进行,如无故延误时间,宣判该队一次暂停。替换五次犯规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和因受伤不能参加比赛的队员,要在1分钟内完成。掷界外球 指比赛中某队获得控球权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有端线、边线和中场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三种。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违反下列规定:在可处理球时,不得从裁判员的指定地点横向移动超过大约1米;在球未接触另一队员前在场内与球接触;在球离手前时间超过5秒钟;球离手时脚踏场地;球离手后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等。违反上述规定,将球判给对方在原掷界外球地点掷界外球。控制球 指队员拿着或运着活球、或当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为队员控制球;该队的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为球队控制球。只有当对方控制球、或球成死球后,该队才失去对球的控制。篮球比赛对控制球的争夺很激烈,某一队员、队获得控制球,表明这个队由防守转为进攻。每次控制球时间为三十秒钟,都有投篮得分或获得两次和三次罚球的机会。
最多设置5个标签!
篮球比赛的24秒违例犯规是指当某队在比赛中获得新的球权时,拥有球权的队必须在获得球后的24秒钟内投篮,否则就发生24秒进攻违例。
完成投篮的条件是:
(1)在24秒钟结束之前,球必须离开队员的手;
(2)球离开队员的手后,球必须与篮板接触。
如果在24秒钟哨响前球出手后未接触篮圈,为24秒钟违例。发球权判给对方。
扩展资料:
24秒违例犯裁判的判罚。
裁判员应做如下如下判罚:
1、A队掷球入界,当球触及场内队员或被场内队员触及时鸣哨宣判A队24秒违例。
2、因为A没了进攻时间,所以当球停在球篮上时马上判罚A队24秒违例而不判为争球,对方队获得球权。
3、争球。给A队一个新的24秒周期。
1).当投篮时球正在空中,此时若24秒计时器误鸣:球未被任何一队球员触及而中篮,则应算得分。
2).若任何一队球员合法触球或球显然无法中篮时,则应成死球,并判跳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4秒违例
指队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包括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两类。对犯规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在2×20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五次;在4×12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六次,得到通知后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违例
比赛中,队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但未造成犯规,叫做“违例”。包括带球跑、非法运球、拳击球、脚踢球、球回后场、攻防中的干扰球、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以及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罚球、跳球时违反规则等。对各种情况的违例均有不同的处理和罚则。
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死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动作粗暴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双方犯规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
技术犯规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
全队七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的每半时(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达七次后,再发生犯规,均判给对方两罚球。若是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则登记该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84年在慕尼黑会议上修定并开始执行。在此之前执行“全队七次犯规”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
五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比赛中,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五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由同队队员替补继续比赛。
球回后场
也称“回场球违例”。当控制球的队球已进入前场后,不得使球回后场;否则判违例。这一限制适用于前场掷界外球、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宣判球已回后场,有三种情况:⑴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⑵球已触及后场;⑶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球已触及后场。由防守队在中线界外延长线处骑跨站立掷界外球。
三秒钟规则
比赛中,控制球一方的队员(徒手、持球或运球)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三秒钟,即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端线掷界外球。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条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三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均有效。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抢篮板球或死球时,不受三秒钟规则限制。
五秒钟规则
以下三种情况均判五秒钟违例:
⑴比赛中,持球队员在五秒钟内未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
⑵掷界外球时,队员从他可处理球起,五秒钟内未将球传给场内队员时。以上两种判给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⑶罚球队员得球后在五秒钟内未进行投篮,判取消该次罚球权。
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十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否则将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48年在伦敦会议上制定并开始执行。1961年后一度取消。1973年重新恢复。从2000年起,又将十秒钟改为七秒钟。
三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三十秒钟内投篮,否则被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边线掷界外球。如在三十秒钟内球被对方打出界外,不应重新计算三十秒钟,该队掷界外球入场后,必须在三十秒钟的剩余时间内完成投篮;裁判员为了保护受伤队员而中止比赛,并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三十秒钟要连续计算。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56年在墨尔本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于1957年开始执行。从2000年起,又将三十秒钟改为二十四秒钟。
带球跑
也称“持球移动”。比赛中,持球队员合法停步后,已确定了中枢脚,可在投篮、传球时提起,但必须在落地前将球出手;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准离地。否则两者均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干扰球
比赛中,队员对球篮上空的球进行干扰,即判违例。
包括:
⑴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⑵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⑶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其罚则是:如攻方违例,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边线外掷界外球。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由守方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中枢脚
指获球队员与地面保持接触作轴的脚。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是中枢脚;如果双脚分先后着地,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如果双脚离地且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在比赛中,如持球突破、运球转身、原地投篮、急停跳投、转身投篮以及传球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确定中枢脚。
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进入比赛状态:
⑴裁判员进入圆圈执行跳球或进入罚球区执罚;
⑵在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当队员站在掷界外球地点可处理球时。
球成活球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球成活球:
⑴跳球中,球到达最高点后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
⑵裁判员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该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界外球,球接触场内队员时。
球成死球
比赛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争球等情况而裁判员鸣哨时,即为“死球”,计时员立即拨停计时钟。当球中篮时也为死球,但只在比赛最后2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停止计时钟。
阻挡
侵人犯规的一种。指在比赛中因阻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如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及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持球队员突破腾空时,防守队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垂直性原则
比赛时,队员有权拥有他在场内的地面位置以及其上空(圆柱体)活动。系保护队员在其所占之地面和垂直上空的空间。是判断是否侵人犯规的依据之一。当队员违反这一原则而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即有可能被判为犯规。如防守队员超出他的圆柱体将胳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其垂直起跳或投篮而发生身体接触时,判防守队员侵人犯规;进攻队员倚在位于背后进行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做投篮动作,从而失去垂直位置并造成身体接触,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罚球
比赛中对队员犯规的一种判罚。队员在罚球线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投篮,是篮球比赛得分的组成部分。罚中得1分。以下情况取消罚球队员的该次罚球权:⑴罚球时脚踩罚球线;⑵在球未触及篮圈前过早地进入罚球区;⑶在五秒钟规定时间内球未出手;⑷投出的球没有触及篮圈。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故已为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之一。
争球
比赛时,当双方各一名或多名队员各用手紧握住球(不是采用粗野动作),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抢到球时,判为争球。由双方争球队员在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遇特殊情况的争球,如双方队员同时使球出界,或裁判无法判定是谁使球出界,应由两个有关队员在就近圆圈内跳球。当比赛中球停在篮圈的支颈上时,就在罚球线上由双方任一队员跳球。
跳球
用于比赛开始或在比赛中发生争球时。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圆圈内,由裁判员将球垂直抛起,在球到达最高点后由跳球队员进行拍击。每一跳球队员只能拍球两次。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站在圆圈外,待跳球队员拍击到球后方能抢球。如双方跳球队员均未拍到球而球已触及地面,应重新跳球。
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双方相等时,延长5分钟继续比赛,称为“决胜期”。必要时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第一个决胜期前,两队应重新选择球篮。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一次球篮。每个决胜期前休息2分钟,开始时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比赛中每队可请求暂停一次。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故全队七次犯规规则继续适用。
暂停
是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向队员布置新的作战计划,解决临场关键性问题的机会。规则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上半时允许请求两次暂停,下半时允许请求三次暂停;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允许请求三次暂停,上、下半时不得挪用。每一决胜期也允许一次暂停。每次暂停的时间为1分钟。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必须亲自到记录员处,做出规定的手势,明确提出暂停要求。如比赛场有电动装置,则不必离开席位,可使用电动装置请求暂停。记录员在球成死球并停止比赛计时表时,利用信号立即通知裁判员。
换人
也称“替换”。指替换场上队员。替换队员时,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坐在替补队员席上做好替换的准备;待替换信号发出后,经裁判员允许方能入场参加比赛。无论一次替换几名队员都应尽快进行,如无故延误时间,宣判该队一次暂停。替换五次犯规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和因受伤不能参加比赛的队员,要在1分钟内完成。
掷界外球
指比赛中某队获得控球权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有端线、边线和中场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三种。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违反下列规定:在可处理球时,不得从裁判员的指定地点横向移动超过大约1米;在球未接触另一队员前在场内与球接触;在球离手前时间超过5秒钟;球离手时脚踏场地;球离手后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等。违反上述规定,将球判给对方在原掷界外球地点掷界外球。
控制球
指队员拿着或运着活球、或当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为队员控制球;该队的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为球队控制球。只有当对方控制球、或球成死球后,该队才失去对球的控制。篮球比赛对控制球的争夺很激烈,某一队员、队获得控制球,表明这个队由防守转为进攻。每次控制球时间为三十秒钟,都有投篮得分或获得两次和三次罚球的机会。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