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结局这一幕,我要再刷三遍

2023-02-21 16:45发布

昨天《信条》正式在内地上映。作为诺神粉,院长当然第一时间走进影院二刷。这次,我特意邀请了120位在上海的影迷共享盛宴。于是得以惊喜地发现:每个人都看得很嗨!而且

昨天《信条》正式在内地上映。作为诺神粉,院长当然第一时间走进影院二刷。这次,我特意邀请了120位在上海的影迷共享盛宴。于是得以惊喜地发现:每个人都看得很嗨!而且
1条回答
2023-02-21 17:18 .采纳回答


昨天《信条》正式在内地上映。


作为诺神粉,院长当然第一时间走进影院二刷。


这次,我特意邀请了120位在上海的影迷共享盛宴。


于是得以惊喜地发现:


每个人都看得很嗨!


而且,每个人的嗨点都不一样!


这让我更加觉得,《信条》在这个时候院线上映,是献给大银幕和所有影迷的一个礼物。





从谍战动作片的角度来说,《信条》的优秀有目共睹。


从肉搏到枪战,从飙车到炸飞机,紧张刺激的大场面它都有。


分分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观影现场,很多粉丝看完后都大呼:


太牛了!过瘾!!非常赞!!!



因为独特的设定,还可以看到其他动作片里没有的奇观


比如飞回枪膛的子弹,逆向行驶的汽车,自动“重建”的大楼……



最酷的是正逆同框的打斗。


注意看,其中有个人的动作是“反”的:



男主的动作戏相当精彩,拳拳到肉。


贡献了诺兰11部长片作品中最好的动作戏。



请接受来自反派的夸奖:



看《信条》的体验很奇妙。


有种跟着男主疯狂跑酷的沉浸感,或者说,仿佛自己就是游戏的主角,从前半程熟悉游戏规则的新手试炼,到后半程单枪匹马实操上阵,代入感极其强烈!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诺兰这位实拍狂魔,拍什么都来真的!


辗转三大洲7个国取景拍摄,足迹遍布爱沙尼亚、意大利、印度、丹麦、挪威、英国和美国。


你看起来以为是后期特效的镜头,几乎全是IMAX摄影机实景实拍。



拍逆向打斗,演员就真的要疯狂练习怎么“倒着打”;



拍逆向飙车,就找来20名顶级车手组成的特技团队,也真的飚;


拍炸飞机,就真的炸了一台波音747……


这冲动消费就说你服不服。



还有一点,在于诺兰将节奏把控得非常好。


前程铺垫,中场开始高能反转,后半场抽丝剥茧揭晓谜底,同时各种细节与前半场逐一呼应,剧情紧凑,让人全程心率狂飙,直接忽视了时间的流逝。


我非常喜欢片中两场戏。


一是开场男主拯救遭受“恐怖袭击”的歌剧院的数千名观众。


这个场面调度真的绝了。



二是男主和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一起去机场偷画。


两人穿得斯文帅气,但港真,看眼神就知道是要干大事的人!


从偷画到发现逆转时空的闸门的戏也非常酷。



值得一提的是,《信条》的配乐来自瑞典作曲家路德维希·格兰森。


他在《黑豹》《曼达洛人》中的创作都非常惊艳。


这次更将声效、节奏玩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被鼓点追着跑,甚至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总之,在满足观众的视听感官上,诺兰做到了极致。




诺兰由此得到灵感,将剧情设定在时空逆转的基础上——注意,并不是常见的时光倒流或穿越,而是时空逆转。


人通过一道闸门,将所有粒子辐射成逆向,从而逆着时间前往更早的过去。


在逆向时空,你以为的正着走,其实是倒着走;你以为子弹回到枪膛,其实是枪膛射出子弹;你以为熊熊烈火会将人烧成灰,其实可能把人冻成冰……


总之,一切都反着来。


由此才出现“正向的你”与“逆向的你”银幕同框的奇观



这个设定可不是诺兰一拍脑袋捏造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物理学的基础之上,经过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的梳理,有理有据甚至有实现的可能。


终极细节控如诺兰,将迷局设置得更精巧神奇,同时也埋了超多梗,为观众提供解谜的快感。


看完片后细思,或者和朋友一起讨论,才发现超级上头,每刷一遍都可能发现新细节。


感受一下院长观影群里的热闹场面:


大家已经开始互相帮着线上解谜了。



提醒你几个——


前面说到的“萨托幻方”,不只TENET成为片名,其余四个单词在片中也有出现。


SATOR,是反派Andrei Sator的姓氏;


AREPO,是制作假画的人的姓氏;


OPERA,除了指开场歌剧院营救事件,也是男主和反派约见的信号;


ROTAS,机场仓库中出现的标志。


歌剧院爆炸


如果你仔细看电影会发现,诺兰多次用两种 {MOD}彩碰撞:


有红与蓝的房间,红与蓝的袖章,红与蓝的作战队伍……



红代表正向时间,蓝 {MOD}代表逆向时间。


最后一场大战,则是由红方和蓝方两个队伍联手才能取得胜利。


注意他们的袖章颜 {MOD},会发现这场戏超出想象的精彩,值得一刷再刷。



最后,电影结尾揭晓了一个终极秘密,让前面两个多小时积累的情感顷刻爆发。


如果你想提前猜中这个秘密,也注意一个细节——


开场歌剧院大战里,有个人背包上的小挂件。


港真,冲着这个挂件,我都想再刷一遍电影。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这次真的帅到我了。


让我确信他不只是“暮光少年”或蝙蝠侠,而是一个能让角 {MOD}更鲜活丰满、魅力十足的好演员。



饰演Kat的伊丽莎白·德比齐,身高一米九。


不仅有大长腿,气质也非常特别。



《信条》里的人物不算多,但男的帅炸,女的超飒,养眼的同时还挺好嗑。


在男主和Kat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愫之外,我嗑到了一对“意外之甜”——


男主和尼尔的CP,也太感人了吧!!


果然现场观众里,有和我get到同一点的。



片中,尼尔在明面上第一次出现,是作为男主的帮手,去找军火商套消息。


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两人渐渐成为朋友。


尼尔知道男主爱喝什么饮料,知道他不喜欢高空滑索的方式,知道他将获得胜利而自己是成就胜利的一环……



可是,他什么都没说。


只是在胜利之后露出一个带着孩子气的笑,留下全片最动人的一句台词:


“我在起点等你。”


他转身的一刻,观众才和男主一起恍然大悟,同时忍不住红了眼眶……


原来,一切的一切,在最开始就埋下伏笔。


原来,莫比乌斯环的起点和终点,由我们一起书写。


原来,有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你,我可以死千千万万遍”……



现在想到《信条》的最后一幕,我依然情绪复杂又激动,仿佛吞了一把玻璃糖,又甜又心碎。


如同重温那句“爱你三千遍”……


别的不说了,男主和尼尔这对CP必须锁死!


诺兰,《信条2》安排起来!!!



不管是视听感官,还是解谜快感,又或者是情感体验,《信条》都满足了我的期待。


而且二刷时挖掘了一些新的细节,更是上头。


院长观影团的很多粉丝,在这次首刷完后也都已纷纷加入了二刷、三刷的行列中。



《信条》让我再次确定,诺兰的“神”不在于享受游戏,而是制造游戏规则,让人沉浸其中,让大银幕观影也有了一种仪式感和温度。

我已准备好三刷。

在时空逆转中,再次被震撼,被感动。

最后,如果你正准备去看或者想N刷《信条》,那千万别错过院长准备的小福利——

我会从评论区的走心留言中,挑五位小可爱送出电影票,快来留言吧~

推 荐 阅 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 {MOD}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吐槽电影院】原创内容点“在看”,期待《信条2》↘↘↘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