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 10:01发布
开门见山,在下防疫爱好者,本系列意在分析防疫,不喜者误入。另外,在下也是铁杆的共存爱好者。两者毫无冲突,二极管思维要不得。那么,下面开始:萝卜丹是这样一个概念。
开门见山,在下防疫爱好者,本系列意在分析防疫,不喜者误入。
另外,在下也是铁杆的共存爱好者。两者毫无冲突,二极管思维要不得。
那么,下面开始:
萝卜丹是这样一个概念。
在国游巨著《小白兔电商》中,妖界作为人界的资本输出地,与廉价商品劳动力来源地,过着天天被割韭菜的生活。
妖界想完成产业升级,尝试自主研发一种叫仙丹的关键战略物资。很不幸,研发实验途中暴发了疫情,后果惨烈。雪上加霜的是,唯一能治病救妖的东西,正是被人界垄断的仙丹。
以上是确实发生过的历史,咱们简称——第一次疫情危机。
经历了第一次疫情危机后,自主研发的专家们被打倒、被判刑,甚至被枪毙。
但还有妖怪卧薪尝胆,继续坚持研究。
然而在妖奸的刻意破坏下,第二次疫情危机发生了,似乎一切都陷入绝境。
但此时,当年被打倒的老伯伯传授下来的萝卜药方,起到了关键作用。这萝卜丹,价格便宜量又足,治病方面还比仙丹更有效。之后,妖界一举击溃疫情;而人类被打的灰头土脸,反而自己家的疫情先爆发了。
游戏发售后,剧情获得了玩家的高度评价。但最大的黑点,就是这个几乎毫无铺垫和逻辑,堪称机械降神的——萝卜丹。
“连仙丹都治不了的病,你凭什么用个萝卜丹就治好了?”“哪有什么萝卜丹,一定是骗人的。”“作者就算编故事编不下去,不能瞎编啊”
那么,我们稍微突破下次元壁。
在三次元的现实世界里,这波上海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的抗疫不是成功了吗?(认为失败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下方打开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那我们的萝卜丹究竟是什么呢?是编出来的吗,还是机械降神的虚构产物?为什么其他大国做不出这简单的萝卜丹来?这萝卜丹洋大人为啥不吃,难不成吃了会有什么代价吗?
常言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使自吹自擂也该有个对比,要找出萝卜丹,就不得不货比三家。
在本轮奥密克戎爆发前,韩国香港台湾新西兰朝鲜,都是疫情控制极好的地区,基本上可以完成动态清零;去年7月之前,新加坡澳大利亚也是可以做到清零的,日本虽然一直遮遮掩掩,但也没有大规模爆发过;再往前算,德尔塔出现之前,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疫情基本上也都是毛毛雨,越南等一大批国家都被算作防疫优等生,是可以做到清零的;再往前算,印度作为开放界的标杆,早早就实现了与病毒共存,如果没有后来突然变异出的德尔塔,说不定付出的代价,反而是最小的那个。
相比而言,欧美发达国家都是第一波就开始共存的。不论是因疫情股市四个熔断的美利坚,最早提出“群体免疫”的大英,又或是爆发初期就向中国求救的意大利,在经历了一番挣扎过后,最终都选择了共存。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意大利:
与其说意大利是欧洲最早爆发疫情的地方,倒不如说那里的检测手段和呼吸科专家是欧洲最强(当然人口老龄化和家族聚集也严重)。专家很强,但人数不够。疫情初期,他们甚至寄希望于中国的支援能够帮他们剿灭疫情,然而失败了。依稀还记得他们努力封锁,尝试清零的样子。最后的努力,在欧美伙伴的“协助”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英国:
英国在抗疫方面一直在仰卧起坐。最初提出的“群体免疫”也不过是个笑谈,身体还是在诚实的尝试防疫;然后,经济就遭不住了。再然后,就只好防防停停,被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按在地上摩擦。其中,小金毛总统自己还住了一次ICU。(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这点病情就该居家隔离啊,矫情啥,浪费医疗资源)
美国:
美国发现疫情的时候,资本大鳄们手眼通天,第一时间硬生生把消息压了下去,自己则摆弄股票套利。回过头来也为应对疫情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印钱发钱啦(虽然绝大多数又都滚进股市了);川普带着福奇每天一个发布会啦(这哥们的明星瘾可真不小,虽然最后也没连任成功);比如强推“社交距离”概念啦(但是不建议戴口罩,主要是当时确实没那么多口罩,也舍不得加钱买)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波疫情中倒下的,正是所谓的“国际社会”。一方面,这些地方有着人员和物资的巨量流动,防不胜防;另一方面,检测能力很高,让大家能够清晰发现疫情扩散的脉络;而最重要的,作为“发达资本”国家,实在不屑于生产这些毫无利润的基础防疫物资,导致疫情初期应对进退失据,扩散开来再消灭的难度近乎天方夜谭。作为人类灯塔的美利坚,竟然要靠第一防疫科学官忽悠公民,宣传口罩不能防病毒来遏制需求,怎么看都是魔幻现实。再之后,资本发现疫情带来的损失可控,同时还带来了暴利和商机,自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养毒自重了。
另外,阿妹(请原谅我用这萌萌的名字)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绝对核心枢纽,有着最通畅的病毒输送渠道,和在大多数英语系欧美国家自由通行的特权。它若不破防,或者清零成功,自然可以号令天下,玩命清零,病毒也就消失了;它一旦被破防,且破罐子破摔,其他所有欧美国家都会压力山大,最后也只好就范。(有没有想起上海?)
因此,你可以说欧美抗疫能力很差,但绝不能说是他们主动选择了共存。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至于什么提前准备啦,无碍民生啦,你们信吗?防疫的钱抠抠搜搜舍不得,做共存准备时候就舍得了?唯一的准备就是找些科学家和金融专家,弄点数据,鼓吹一下“大号流感”(英国干的);又或者炒作防疫议题,党同伐异,攻击现政府的政策(阿妹干的)。至于剩下的人……丛林法则嘛。运气不好的去见上帝,运气不好但有钱的去ICU,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至于南美非洲,作为“国际社会”的后院和经济殖民地,显然也破防明显,敢怒也没法言,想防还没人出钱,默默受着呗。
印度:
我之前的文章早就提到过,病毒扩散速度与交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有关,因此越现代化的地方,病毒越难防。从这方面来看,印度其实算得上是个有声有 {MOD}的大国。但人均的医疗投入太低了,因此无法设防。这个叫什么,还挺熟的……发展的阵痛嘛。
相比于英国防一阵子,没钱了,只好反复仰卧起坐;美国不惜耗尽美元信用,突击印钱防疫;瑞典舍不得那点钱,直接躺平;印度那是真的没法防。零投入,13亿人,怎么防?
不过呢,虱子多了不咬人。按原版新冠的严重程度,这病在印度也排不上号。于是吧,在第一波应感尽感后,数据下降,莫迪老仙欢快的放宽了疫情管制(你们以为的躺平,是真躺平啊?)。几百万人齐聚大壶节,然后就养出了神挡杀神的德尔塔。
自从德尔塔出现后,印度的疫情,属于不可说状态。前两天还在和美国撕逼呢。
越南:
开放之前,越南防疫一直很成功。除了赤裸裸的抄我们的政策,经济形式不错(比印度强点),当然也有气候炎热的加成。然而,德尔塔的出现,打碎了他们的美梦。
有人分析越南破防与上海疫情的相似性,有人在眼馋着越南开放后落入口中的订单。其实这些都是个废话。越南就像非典时期的中国,正在发展中,面临着玩命防疫和效率第一的艰难抉择。
显然越南人民的共识也是一样的,防疫优先,发展再说。只不过没有萝卜丹,实在防不住德尔塔,就只好借坡下驴,用壮劳动力硬抗了。至于订单什么的……我真的怀疑“病毒爱好者”们只有三秒记忆,阿妹疫情开始前,早就嚷嚷着要把产业转过去了,也一直在干。今天调高了宣传调门,不过是为了恶心你罢了。资本家割你韭菜,还管你开放不开放?
我们看到,这一批次开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有地理优势的热带亚热带的亚洲国家。他们那个环境可能原版和阿尔法版新冠并不适应(具体来说大约是病毒自然环境存活时间短),不投入防疫力量病毒也很难大规模扩散;投入一定防疫力量,就可以剿灭病毒。
另外,作为亚洲文化圈的一份子,或多或少的吃到了武汉疫情初期欧美外宣散布的“新冠地狱论”的宣传(这很关键,后面咱们慢聊),民众抗疫的决心还是很大的;相反,欧美的普通百姓收集到的疫情信息是一堆阴谋论和川普的大脸,想动员他们坚决抗疫,其实很难。
但是,在印度培养出的点满了耐热属性的德尔塔变种面前,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有萝卜丹。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公认毒性最强的德尔塔,这些国家依旧选择了开放共存。这就不是什么毒性大小,是否为大号流感的问题。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新加坡:
新加坡高度专制,政府部门专业化,金融发达,少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医疗水平也是极高。他们能做到的,恐怕是某些人想象中可控共存政策的极致。当然,也有太过依赖国际贸易,不得不与阿妹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做生意的弊端。
他们坚持到了去年7月。还是被德尔塔破防了,觉得经济压力太大,尝试选择共存。然后,疫情大爆特爆,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损失,就试图仰卧起坐了。今年奥密克戎再次攻打,力不能及,自然放弃抵抗,就投降了。
澳大利亚:
别看澳洲这两年和美国走的这么近,人家一直是动态清零的典范。除了地广人稀,经济状况良好(这要归功于阿妹防疫印钱带来的大宗商品暴涨),还有一个南半球岛国的地理bug。
德尔塔之前的毒株,是与气候绑定的。欧美的冬季大爆发,感染者们坐船和飞机到了澳洲,那可是大夏天;病毒传不开,自然平安无事。所以,就能用很低的成本,维持动态清零。
然而,一样的问题来了,德尔塔不吃这一套,他们也没有萝卜丹。于是,去年7月破防,在躺平方向上越走越远。
日本:
日本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就是一堆岛,阻断疫情传播不要太容易;民众卫生习惯也是一顶一的棒,甚至都有些人均强迫症。
但是吧,太过安逸的结果就是懒得防没钱防(再加上年轻人痛恨老年人的那点破事儿),也想不出防疫的方法,疫情一直在低位徘徊。
去年7月,奥运开始前,疫情数据一直处于可造假糊弄(这事儿哪儿都有)范围内。但还记得这个点发生什么了么?对,德尔塔来了。
之前甩锅给传真机被冷嘲热讽的官僚们,霎时间找到了救命稻草:全TM赖奥运会!
既然没有萝卜丹来救场,这下总可以光明正大的摆烂了吧?反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大,偶尔病死一些,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你说是吧?
这一波躺下的国家,都是混亚洲圈的发达国家。在前面几国被破防后,这些享受着发展中国家低工资服务红利的姥爷国们,自然也要跟着破防。否则,食利者们吃谁的呢?总不能饿肚子吧?为了经济,即使在恐怖的德尔塔面前,那也只有开放一途。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新西兰:
南太平洋的岛国,感觉和澳大利亚有瑜亮情结。地理环境和卫生状况与日本有点像。一直以防疫优等生自居,经济状况不错,地广人稀,防疫决心也不小,甚至把“疫情避风港”作为卖点来吸引游客。一时间与中国还走的蛮近。
但去年8月遇到澳大利亚传来的德尔塔时,动摇了(它得和澳村打交道啊,要不物资哪里来?)。毕竟那会儿还是南半球的夏天,传播的范围也不大,影响也有限,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选择了开放。
德尔塔就这样平安的离去了,但后面来的可是奥密克戎,把新西兰彻底破防一锅端了。一旦躺平,没了那个精气神,再清零可就难了(除非变种致死率突然飙到5%以上吧)。等到冬天(南半球马上就到),您看那个酸爽。
韩国朝鲜:
韩国是抗疫优等生。文总统从抗疫到政策,是一直试图在向中国靠拢的。但作为一个外贸为主的卷王国家,国之命脉被别人把控,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谈何容易?
他们抗疫措施是最有借鉴价值的,甚至成本也不高,还被阿妹列为民主抗疫标兵。但财阀们垄断贸易,破坏经济,推高物价,激起民怨,最后背锅的那就只有抗疫政策和孤勇者。
就算如此,韩国新总统选战依旧打得难解难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纸老虎在那里守着,你打不过,也只好把一切坏事推到好人头上。既然抗疫成了原罪;躺平开放才是万灵药啊!至少。
朝鲜的话,实在是无妄之灾。本来左右两家都是清零区,其他地方还对你封锁,只要不作,就可以在R0=0的世外桃源,安静的做个美男子。但是邻居破防了,自己自然也没得准备。
香港台湾:
其实做的都很棒,但小地方,不值一吹。
作为国际交流港,香港靠的是国内的全力支援和民众的抗疫决心;台湾靠的是岛屿的环境,阿妹芯片产业转移支付(从你我手里转的)带来的经济支持,和较为发达的卫生部署,当然也有民众异常坚定的抗疫决心。
至于这决心是哪里来的呢?还记得之前说的“新冠地狱论”吗?这两个地方正是阿妹发动外宣攻击的跳板,甚至是多数论点的策源地。
这波奥密克戎疫情首先破防的是香港。地方太小,人太多,加上过年回家探亲的,就爆了。爆了以后,清零的决心是没有的,就大爆特爆。在中央大力支援下,最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疫情还是逐步收敛了。(更重要的是,帮新冠筛选出了适合国人体质的优势变种。这一点格外重要。)
台湾选择了躺平共存。但我惊讶的发现不少ww朋友现在还认为台当局在认真抗疫。这不奇怪。当大陆互联网病毒爱好者们在阴阳怪气“(抗疫方面)只有你国在与全世界逆行”的时候,人家1450可是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抗疫全球No.1的。人嘛,多少该自信点,别天天只记得反思,对吧?其实去年德尔塔就小爆了一波,但是在“人与人链接”和“校正回归”技术的加持下,最终还是控制住了。为啥?民众有决心呗。(再度感谢“新冠地狱论”,鞠躬)
今年就不行了。奥密克戎比之前传得快,再加上香港出来的毒株更适应国人体质,还加上之前借防疫敛财的法子,远没有现在卖快筛卖清冠一号赚得多,(恐怕还得加上一点点和大陆对着干的执念。前年的小作文主题是“新冠地狱论”,今年的主题变成“大号流感论”、“防疫灾难论”了,一切为了阿妹粑粑!都懂得),最后结论自然是,再苦一苦百姓,让我们省点事儿吧。
除去香港,这几个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地理环境优越,且有强烈防疫决心的。但是,都不大。
在这个世界上,小地方其实没有多少独立自主能能力的。如果没有预料之中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意料之外俄乌战争造成的大宗暴涨,他们咬咬牙,还能防下去(其实防下去赚得才多,资本更喜欢确定性)。但没那么多如果,物资告急,通货膨胀,该存粮备荒了。防疫有利的海岛位置,这时就成了经济阻碍;再叠加防疫的阻碍,一旦被断了供,后果那可不堪设想(危机面前,钱算个老几呀)。没余力了,自然也——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一些小花招:
相比开放共存的躺平,搞清零可是很难作假的。因此你会发现,凡坚持清零的国家地区,新闻格外的多,国民动不动就因为疫情爆发,核酸检测,居家办公而激动起来;反而躺平开放的地方,死个几百万,那跟玩似的,一点水花都砸不起来;或者专家官员大笔一挥,给数据改一两位小数点,那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虱子多了不痒嘛,很简单的道理。另外,宣传机器也会玩命的给你推送“大号流感”的新闻,尽力营造一个“没有恐慌”的和谐社会氛围。
毕竟死人也不会说话,亲友卖惨也得不到流量加持。光看舆论怎么可能得出躺平后真实疫情状况呢?其实都没必要纠结这个。“我们尽力了,是敌人太强,没办法只好躺平”,“惨就惨点,谁让倒霉,老天爷不赏饭呢”,“要是当初向中国那样把新冠干碎了……唉”,人家老百姓心里可有数着呢。
一句话总结:
到目前为止,从来还没有地区主动选择与新冠共存,只有防不住了,无奈共存(自我安慰、大号流感)这一选项。
国内有些人,将选择共存搬上台面,单独列出,作为抗疫的灵丹妙药。这可以算是世界领先独一份的突破性学术创新了。
同为共存爱好者,如此伟大的创新怎么会不让我眼前一亮呢?
当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
我们要找萝卜丹的有效成分,关键要看各国破防前发生了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没有人解决过呢?
决心问题和医院挤兑
坚定抗疫的决心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这样死亡率不高不低的一个疾病,玩弄一下数据,只要医院不出现挤兑,社会上没有恐慌,删一删贴买一买热搜,就可以相当于无事发生。
然而问题来了,迄今为止所有爆发疫情的地方,没有一个能防止医院挤兑——没有一个。
大家的常识都是,高烧几天就该去医院了。毕竟高烧这症状,太过明显,也有不小风险,不找大夫检查下,实在也说不过去。然而新冠就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人发高烧。
对某些医疗发达的地区,比如阿妹国,理论上说,针对那有限的几个病情可能会急速恶化的重症(无论是原版、德尔塔、奥密克戎都一样),病床数是够的。于是他们就产生了一种错觉:疫情不可怕。大家也不用买口罩,保持一下社交距离(这词是美国原创),轻症居家隔离,重症进医院治一治就完事儿了。
大家突然就不担心了。然后呢,问题就大发了。居家隔离,傻傻待在家里有什么好处么?出去转转不行么?好久没喝咖啡?我老婆跟小白脸跑了怎么办?我最爱吃的零食,志愿者也不可能给我买吧?就算参加了天价团,被坑了钱也不是很爽,明明出门半小时就能买到。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病又不可怕,我除了有点咳嗽,和没事人一样。所以,出去转一下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疫情就爆发了。本来医疗资源还是够的,然而最可怕的问题出现了:没有人,没有途径能够从所有的感染者中,找出那3-5%危险分子。他们可能看起来很精神,比一般患者都精神;也可能早就有基础疾病,一直是这幅模样。但病毒已经开始破坏他们体内部的器官,到了“疾在肠胃”,不治就会完蛋的地步。
举个国人记忆犹新的例子,李文亮大夫,就是身体倍棒,但几经抢救,最后还是无力回天。为啥?迟了!
也许看官说了,那是原版病毒的事儿。那么再来个上海的新鲜例子:某日,上海疫情死亡人数等于前一日全部危重症数加三分之一重症数。以上海的医疗水平,专家能力,在医疗挤兑患者等床的情况下,这么多入院病人一个都救不过来,你说是不是迟了?
那么多患者同时中招,大夫怎么可能顾得上去分辨谁是倒霉的中奖者啊!
好了,到这里出了人命。那些有点权的,有点钱的,有点关系的,消息灵通的感染者,吓傻了(也不是所有人,十个里总会有三四个大大咧咧的;这三四个里,难免还有一个半个继续在外面随便溜达的),咋办?玩命进医院,抢床位呀,先下手为强!
根据所有国家不同社会的潜规则,大夫可没能耐拒绝他们。好消息是他们提高了警惕不乱跑了,坏消息是,原本够用的医疗资源不足了,同时恐慌被散布开来。
到这一步,医疗挤兑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实在和你封不封城,要不要核酸检测报告,没关系。关系最大的反而是人们防疫的决心。
从概率开始的舆论问题
疫情来袭,无论封城还是共存,100个人里总会有10个没事干在疫情区到处溜达,有10个特别紧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剩下30个运气不佳不得不出门干活的,和另外50个没啥事儿偶尔出个门的。
群体的主体认为病毒不可怕,防疫没必要:那么,特别紧张的大约会少5个,大大咧咧的会多5个。
看官可能会说:就不5个人吗?有什么呀?很多时候,能否防住,还真就要看这五个人了。
比如说这两天北京疫情焦点的乙方大爷,带队躲行程码,瞒报消弹窗,然后四处乱跑,引爆了大半个北京城的疫情。防疫爱好者们认为,北京短期清零失败,都是这个大爷害的,应当判刑严惩;共存爱好者则觉得,这么一个人都防不住,说明系统冗余度太差,奥密克戎根本防不住,别做什么“人定胜天”的幻想了。
你们问我怎么看?当然是用概率看。防疫力量和疫情传播力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如果疫情传播力量成碾压之势,那么自然会开放共存,也就没人在乎什么防疫了;相反如果防疫力量成碾压之势,虽然疫情很快控制,同时出现大量因防疫引发的纠纷,那毫无疑问是过度防疫,也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北京疫情半个月内,R0趋近于1,显然双方力量是很平衡的(防疫力量还是要再强一点,疫情才能收敛)。这时乙方大爷出现了,一己之力做出了比较奇怪的行动,打破了这个平衡。但锅可能不全是他的。
今天大爷悔过的视频流出,就想起了几周前的事儿来。几周前,我坐了个大巴,去了一趟邻近的小县城。大巴上打扮的特像乙方大爷的一个大妈,在和旁边的大妈唠嗑。“你知道吧,那个奥密克戎症状可轻了,根本没事,新闻上都说了。”
我们来设想拼接一下场景,就可以抓出另一个罪魁祸首了。比如说乙方大爷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大妈;大妈从某某新闻上看到了“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自媒体标题;大妈找大爷唠嗑,说“奥密克戎就是个感冒,新闻都说了”;信息衰减到大爷这里,就剩下了奥密克戎是感冒,至于奥密克戎是不是新冠,流感是不是感冒,我们防疫政策防的是不是奥密克戎,都不在思考范围内,更别提去思考大号流感论的对错了。
等到疫情真的来了,大爷就会搞事情。想着,最多不就是个感冒吗?赚钱要紧,又不是没得过,抗抗就过去了。
是的,真正劳民伤财且另有所图的,是这个不清不楚的舆论环境。
它抹杀了人们抗疫的决心,破坏了人与病毒对抗的平衡,迫使防疫者加码,同时给浑水摸鱼的投机商破坏者们带来了操作的空间。
这活玩的最棒的是谁?阿妹国呀,连总统都禁言了,你猜有多激烈。
吸星大法与寒冰真气
还记得之前的“新冠地狱说”吗?这些东西的本质就是小作文,恶毒攻击武汉各项政策,渲染恐怖气氛和愤怒情绪用的。
什么“满地的无主手机”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啦,“某导演因没有及时出逃,全家病死啦”之类的;然后找些港台的专家来背书,是什么感染率超高,死亡率爆炸,武汉要完蛋啦,之类的。
虽然它们一直在说的是连调查的时间都没有的空话套话,但这并不妨碍舆论战的进行和对中国的持续攻击诋毁。
整波疫情,最精妙的操作来了。中央没有辟谣,反而一夜之前就封掉了硕大的武汉城。这让百姓对病毒的恐惧也到达了极致。
正是由于用吸星大法吸到了“新冠地狱说”精髓,坚定了民众的决心,后面这才有了万众一心的抗疫,和英勇无畏的逆行者们。大家料敌从严,严防死守,抗疫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境外势力那大比的舆论战经费就这样肉包子打狗,被草船借箭了。然后他们后院还被自己家的一把大火,火烧连营。怎一个惨字了得。
我阿妹啥时候吃过这个亏啊,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终于,在饱受疫情折磨了两年后,阿妹苦炼内功,研发出了“大号流感论”、“防疫灾难论”这样伤敌800自损1000的新武器。第二轮的舆论战,于是就打响了。
这次人家发出的内功,为防你转化利用,一如“寒冰真气”,本身就带着阴毒。
咱们先不谈上海疫情的问题,就来说说刚才提到的乙方大爷。
如果没有乙方大爷执着逃避防疫的奇葩行为,北京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结束时间能提前10-15天,节约的防控成本以千万计数;
如果没有乙方大爷身边吹风大号流感概念的大妈,乙方大爷也绝不会这么冒着判刑坐牢的风险,对抗防疫政策,动起“富贵险中求”的歪脑筋(当然他如果这几天不干活,就真活不下去了,问题咱另说);
如果大妈没看到推荐系统给自己精准推送的自媒体新闻,也不会满世界去宣传什么“新冠感冒论”(信我,看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得过流感,他们只能类比成感冒来思考。因为“流感是大号感冒”,才符合社会惯性认知。),最多抱怨几句,“我孙女儿还在远程上课,累死了,这病毒啥时候是个头啊”;
如果没有自媒体觉得这个标题能吸引眼球和流量(可以换钱啊),也就不会反复登上推荐系统的top榜,被提交到大妈新闻app的首页上;
眼球和流量哪来的呢?炒出来的。怎么炒?贩卖焦虑呗,写小作文煽动情绪呗;当然最棒的办法,还是故意说些似是而非的悖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说,挖坑忽悠大家来争吵。然后,热度就上去了,自媒体们闻着流量就来了。
当然了,这些论据自然是made in“国际社会”。
这些和“病毒爱好者”们心心念念的所谓尊重科学无关,也和什么媒体监督无关,不过是想方设法利用舆论对防疫政策进行攻击诋毁骂街罢了。捋顺了逻辑线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什么“大号流感论”、“你国逆行论”、“抗疫原罪论”,他们就是在替病毒摇旗呐喊,也事实上为病毒传播扫清了障碍。
当然,毕竟是病毒爱好者,你让他们拿出个有半建设性方案来,他们也只会拉黑了事。
自此,阿妹的舆论战场算是扳回一城。至于赢了多少钱,我只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同时,这是个“伤敌800自损1000”的战法。
我们共存爱好者可干不了这些丧良心的事儿。
开宗明义。
即使选择(无奈)共存,那也该明白防疫有防疫的代价,共存有共存的代价。
与病毒的战争是每个人的事,你不会因为年龄、财富、权利就逃得掉。(如果真能逃得掉,你大概率不会知道这病毒的名字)
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推演,如果现在突然放弃防疫了,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卓有成效的。因此,零星疫情会随着高铁、公路、物流系统,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至各大城市。
我国大城市普遍人口密集,开放管控后就算绝大多数居民认真负责,小心翼翼,一百人里面出现五六个大大咧咧的散步达人,出一两个觉得现在是富贵险中求大好机会的乙方大爷,那也难免,这是1%。输送物流人流的快递外卖小哥、卖菜的大爷大娘、出租车司机是社会运转的必要环节,既然开放,也是必然会正常工作的。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他们染疫的风险是极大的;同时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的身体条件普遍不差,很可能是轻症或无症状。这些人大约要占人口数的10%。
这10%与那1%多交流几次,病毒就传过去了。我们把两个概率相乘,得出的结果是0.1%。也就是说,每千人里就有一个乙方大爷。如果乙方大爷身上病毒的碰巧传播性较高(超级传播者),可能每有十个大爷之中就有一个超级大爷,疫情就会大面积扩散一圈。从北京的情况来看,一个大爷就能搅得人仰马翻,如果开放后,那可是每万人就出一个超级大爷,疫情爆发一圈。
对于一座20w人口的小城,那就是20个超级大爷,引爆了二十条疫情传播链,引发全市各地40+的聚集性传播,每个点短时间内传播上百人。大约同时出现的患者就是在4w量级。3%也就是1200的重症率,20w的小城,你管得过来么?管得过来几个人?
所以美国医院才会把河山硕送到临终关怀区,让他自生自灭,那无疑也是一种温柔了。
你说请周边地区省会城市协助?抱歉,那些地方更惨。打工人上班得坐2-3的小时的地铁,除了超级大爷还会有各类的超级培训班,超级家庭聚餐出没。毕竟家家都有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咖啡,人口基数上去了,有些决定是不会被疫情打断的。
你说严格控制堂食和人员聚集?谁来控制,怎么控制?你都选择开放了,在大基数下,人们还会乖乖听你的建议么?
最后的结论就是破罐子破摔。老实人倒霉,大家都抢着去做那个“富贵险中求”的超级大爷,新冠什么的,生死有命罢了。
医院挤兑有病难治,药品暴涨千金难求,可以预料。不过只要身体棒,咱就还坚持的下去。
好了,到这里,疫情的影响才算正式开始了。
大规模的劳动者感染奥密克戎,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运行成本上升。你爱吃的饭馆关门了,因为厨子病了,要修养;你常用的外卖派送费涨价了,一问才知道,不少小哥辞职修养了;去理发店,发现关门,原来tony小哥回老家参加亲人葬礼去了。
什么都涨价了,你怒气冲冲痛骂:这都是为什么?一个金发大脸男回答道“这都是供应链的问题,一切都赖China!”不好意思串台了。
如果说一些防疫措施会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你享受社会服务,躺平防疫可以随机且有效摧毁相应的社会服务。
没事,咱都是一穷二白过来的,破坏了再重建不就行了。
这时候,真正麻烦的才来了。
德尔塔,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当时全世界确诊总数7000万;
奥密克戎,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发现,当时全世界确诊总数2.5亿;
现在,2022年5月24日,全世界确诊总数5.2亿。
国内开放共存折腾这么久,怎么说不贡献个3亿确诊?你们猜,这么大量的生物资源,会不会养出一个能打的新病毒品种来?
之后,自然就是继续上述循环。躺平、喊疼、学会忍耐,然后再来一次。
那一共会来几回呢?按照已经共存国家的说法,到目前为止,来了六到八回。至于之后还有几次,谁也不知道。
下面开始做判断题:就这两年的体感来讲,看官您觉得共存好还是防疫好呢?
也许有人会坚持说,奥密克戎不一样。那作为坚定的“有条件就共存派”,咱只能说,一旦躺平就回不来,你确定这点时间和情报源够下判断么?别只记得致死率,好好算算单位时间死亡人数和医疗系统负荷。
抨击防疫的时候你要考虑社会影响,支持躺平的时候就无视了么?
当然,防不防疫不是咱家能定的;别人抱不抱怨,敌人攻不攻击抗疫政策,也不是咱家能劝得动的。前面拉拉杂杂聊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背景。接下来才是正文:
这波涵盖了整个中国的大上海疫情还没有结束。因此,暂且不提。
在此之前,我们是如何与全世界逆行,华丽剿灭新冠病毒的呢?
第一味药:人民抗疫的决心
百姓没有决心的地方,再发达的医疗,再高大上的科技,也对抗不了新冠。这是原版疫情爆发就能说明的事。
一百人里有一个八方投毒的,并不可怕。有效的防疫手段可以把他找出来,控制住;真正可怕的是,这一百人里有三到五个同情他的帮忙隐瞒的人,这三到五个人中又有十到二十个拉偏架的亲朋好友。
就这么几个人不配合,你怎么防?防不胜防。
什么欧美人爱自由所以不服管控啥的,都是废话。生命和短期内喝咖啡的自由,孰轻孰重,拎不清的那是傻子。不设防是他们的百姓不够害怕;那是他们没经历过非典的恐怖;那是他们的战略竞争对手没在夏威夷、苏格兰全力散播“病毒地狱论”,掀起舆论战。
没决心,自然就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赚钱优先。等过了感染数目的临界点,看到了惨剧,有了决心,再想防疫,已经力所不及了。
第二味药:坚决的核酸检测
不检测就没疫情。
无数试图瞒报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反复被这条公理打脸。逻辑前面谈到了,检不检测都避免不了医疗挤兑。医疗挤兑了,大家要找原因,自然还得进行核酸检测。(有两个例外:一个是“人”比较少的印度;一个是“患者”不愿添麻烦的日本。这也算是民众另一方向的奇怪决心了。)
然而,检测和检测也是不一样的。
在发病初检测到,与有症状后检测到,对抗疫的影响,完全不同(治疗的方案也完全不同,所谓“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不过此处按下不表)。
这里再来一点简单的概率学。
假设有100个患者,都是在有症状后,才检测出感染了新冠;按照奥密克戎平均3天的潜伏期,和10的R0(也就是平均一人传十个),我们可以猜测目前疫情已经到了1000人的规模。但百姓和官员们体感上觉得100人还好吧,稍微控制下堂食,公交车上带一下口罩,不就完事儿了么。
没了恐惧和相应的决心,结果如何呢?等出现1000确诊的时候,大家都在挠头思考哪里出了问题的时候,实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00,甚至超出了常规方法可控疫情规模的上限。防疫失败。
假设这100个患者有一半是没出现症状时就被发现,有四分之一是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没症状的患者只有时间传播到3-4个人,且这3-4个人会被第一时间发现,不会继续传播。再来算账。25*0+50*4+25*10,疫情的规模是450;后续还有传播风险的,只有最后的那25*10=250人。实际风险与体感人数相差不大,病毒大概率是有办法控制的。
因此,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才是疫情初期的万灵药。应检尽检,100个患者全是早期,100*4=400。除了极少部分超长潜伏期的,极少部分逃过核酸的,疫情已经结束了。就是这么轻松写意。
***:这里有一个关键推测。根据新冠病毒进化方向,毒性变强变弱不好说,但在开放区为了加速传播,卷赢其他变种,主流毒株的潜伏期一直在持续缩短中。目前,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已经到达临界点。如果新变种潜伏期继续缩短,清零区就可以采取有限的几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策略,将病毒一杆清台。(开放区在养蛊,是做不到的)
当然,大规模核酸不是谁都搞得起的。有人的没钱没技术,有钱有技术的没人,刚好咱家都有而已。
所以为什么不好好练内功,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准确度和针对性呢?
第三味药:最强的流调手段
提起流调,病毒爱好者们首先想到的是隐私泄露啊,老大哥看着你呀啥的。其实,太敏感也不好,斯诺登早就说了,灯塔大哥一直看着你呢。
为什么说我国有最强的流调手段?因为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看官要问了,咱们再“发达”,能有发达国家发达吗?
还真有,就看一点的话。
咱们国家起点低,步子大,中老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率,尤其是智能手机使用率,冠绝全球。
大爷大妈也聊微信刷抖音,是我们打通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的底气。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开发一款老人易用的流调软件,都是地狱级别难度的任务(用户太少,难以分析需求,加上移动互联网规模有限,本身开发能力就不足);就算是美国,大批老年人,更喜欢电脑、电视这些他们年轻时就接触到的数码产品,赶时髦玩智能手机的有,但不多。这也算是先发劣势了。
有了最强的流调手段,配合前面的核酸检测,就能解决大部分疫情问题,灭敌于萌芽之中。
当然,我们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碎碎念:为什么不用场所码设计游戏呢)直到现在还是问题多多,需要不断进化。各地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事实上给病毒争取了时间,还有相当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第四味药:最大的缓冲区
方舱是武汉击溃疫情的核心。
它可以同时起到分诊台,隔离点,心理疏导区的重要作用。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前提下。
方舱不是万灵药,是新冠疫情规模超出医疗能力后打的补丁。它也有自己承载能力的上限(取决于物资供应能力),但切实的提高了整个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
如果说前面的举措是防疫于微末,这方舱则是用来亡羊补牢的。
前文也说到了,居家隔离是个糟糕透顶的策略(病人无法评估自身病情,家人无法阻止自己被感染,所谓隔离全凭自觉);方舱则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靠谱的替代选项。
东西虽好,但要花钱,还不赚钱。这就是很多国家放弃这个选项的理由。
在我看来,咱这粒萝卜丹就这四味特 {MOD}药材。别的什么八方支援呀,关闭堂食呀,隔离管控呀,封城限流呀,毫不稀奇,所有国家都在做。
对了,还有一味,清零成功。
960w平方公里土地上,周边各省各市本来就没病毒,你R0=100又如何?防疫还能有多大压力?
防疫这事儿其实很简单。越防,越好防;越不防,就越难防。最后就只好被破防了。
这就是我们的萝卜丹,不甜不咸,味道刚好。要来一粒吗?
(全文完)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开门见山,在下防疫爱好者,本系列意在分析防疫,不喜者误入。
另外,在下也是铁杆的共存爱好者。两者毫无冲突,二极管思维要不得。
那么,下面开始:
萝卜丹是这样一个概念。
在国游巨著《小白兔电商》中,妖界作为人界的资本输出地,与廉价商品劳动力来源地,过着天天被割韭菜的生活。
妖界想完成产业升级,尝试自主研发一种叫仙丹的关键战略物资。很不幸,研发实验途中暴发了疫情,后果惨烈。雪上加霜的是,唯一能治病救妖的东西,正是被人界垄断的仙丹。
以上是确实发生过的历史,咱们简称——第一次疫情危机。
经历了第一次疫情危机后,自主研发的专家们被打倒、被判刑,甚至被枪毙。
但还有妖怪卧薪尝胆,继续坚持研究。
然而在妖奸的刻意破坏下,第二次疫情危机发生了,似乎一切都陷入绝境。
但此时,当年被打倒的老伯伯传授下来的萝卜药方,起到了关键作用。这萝卜丹,价格便宜量又足,治病方面还比仙丹更有效。之后,妖界一举击溃疫情;而人类被打的灰头土脸,反而自己家的疫情先爆发了。
游戏发售后,剧情获得了玩家的高度评价。但最大的黑点,就是这个几乎毫无铺垫和逻辑,堪称机械降神的——萝卜丹。
“连仙丹都治不了的病,你凭什么用个萝卜丹就治好了?”“哪有什么萝卜丹,一定是骗人的。”“作者就算编故事编不下去,不能瞎编啊”
那么,我们稍微突破下次元壁。
在三次元的现实世界里,这波上海疫情爆发之前,中国的抗疫不是成功了吗?(认为失败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下方打开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那我们的萝卜丹究竟是什么呢?是编出来的吗,还是机械降神的虚构产物?为什么其他大国做不出这简单的萝卜丹来?这萝卜丹洋大人为啥不吃,难不成吃了会有什么代价吗?
各地疫情分析
常言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使自吹自擂也该有个对比,要找出萝卜丹,就不得不货比三家。
在本轮奥密克戎爆发前,韩国香港台湾新西兰朝鲜,都是疫情控制极好的地区,基本上可以完成动态清零;去年7月之前,新加坡澳大利亚也是可以做到清零的,日本虽然一直遮遮掩掩,但也没有大规模爆发过;再往前算,德尔塔出现之前,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疫情基本上也都是毛毛雨,越南等一大批国家都被算作防疫优等生,是可以做到清零的;再往前算,印度作为开放界的标杆,早早就实现了与病毒共存,如果没有后来突然变异出的德尔塔,说不定付出的代价,反而是最小的那个。
相比而言,欧美发达国家都是第一波就开始共存的。不论是因疫情股市四个熔断的美利坚,最早提出“群体免疫”的大英,又或是爆发初期就向中国求救的意大利,在经历了一番挣扎过后,最终都选择了共存。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意大利:
与其说意大利是欧洲最早爆发疫情的地方,倒不如说那里的检测手段和呼吸科专家是欧洲最强(当然人口老龄化和家族聚集也严重)。专家很强,但人数不够。疫情初期,他们甚至寄希望于中国的支援能够帮他们剿灭疫情,然而失败了。依稀还记得他们努力封锁,尝试清零的样子。最后的努力,在欧美伙伴的“协助”下,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英国:
英国在抗疫方面一直在仰卧起坐。最初提出的“群体免疫”也不过是个笑谈,身体还是在诚实的尝试防疫;然后,经济就遭不住了。再然后,就只好防防停停,被一波又一波的病毒按在地上摩擦。其中,小金毛总统自己还住了一次ICU。(按照现在的标准,他这点病情就该居家隔离啊,矫情啥,浪费医疗资源)
美国:
美国发现疫情的时候,资本大鳄们手眼通天,第一时间硬生生把消息压了下去,自己则摆弄股票套利。回过头来也为应对疫情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印钱发钱啦(虽然绝大多数又都滚进股市了);川普带着福奇每天一个发布会啦(这哥们的明星瘾可真不小,虽然最后也没连任成功);比如强推“社交距离”概念啦(但是不建议戴口罩,主要是当时确实没那么多口罩,也舍不得加钱买)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波疫情中倒下的,正是所谓的“国际社会”。一方面,这些地方有着人员和物资的巨量流动,防不胜防;另一方面,检测能力很高,让大家能够清晰发现疫情扩散的脉络;而最重要的,作为“发达资本”国家,实在不屑于生产这些毫无利润的基础防疫物资,导致疫情初期应对进退失据,扩散开来再消灭的难度近乎天方夜谭。作为人类灯塔的美利坚,竟然要靠第一防疫科学官忽悠公民,宣传口罩不能防病毒来遏制需求,怎么看都是魔幻现实。再之后,资本发现疫情带来的损失可控,同时还带来了暴利和商机,自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养毒自重了。
另外,阿妹(请原谅我用这萌萌的名字)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绝对核心枢纽,有着最通畅的病毒输送渠道,和在大多数英语系欧美国家自由通行的特权。它若不破防,或者清零成功,自然可以号令天下,玩命清零,病毒也就消失了;它一旦被破防,且破罐子破摔,其他所有欧美国家都会压力山大,最后也只好就范。(有没有想起上海?)
因此,你可以说欧美抗疫能力很差,但绝不能说是他们主动选择了共存。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至于什么提前准备啦,无碍民生啦,你们信吗?防疫的钱抠抠搜搜舍不得,做共存准备时候就舍得了?唯一的准备就是找些科学家和金融专家,弄点数据,鼓吹一下“大号流感”(英国干的);又或者炒作防疫议题,党同伐异,攻击现政府的政策(阿妹干的)。至于剩下的人……丛林法则嘛。运气不好的去见上帝,运气不好但有钱的去ICU,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至于南美非洲,作为“国际社会”的后院和经济殖民地,显然也破防明显,敢怒也没法言,想防还没人出钱,默默受着呗。
印度:
我之前的文章早就提到过,病毒扩散速度与交通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有关,因此越现代化的地方,病毒越难防。从这方面来看,印度其实算得上是个有声有 {MOD}的大国。但人均的医疗投入太低了,因此无法设防。这个叫什么,还挺熟的……发展的阵痛嘛。
相比于英国防一阵子,没钱了,只好反复仰卧起坐;美国不惜耗尽美元信用,突击印钱防疫;瑞典舍不得那点钱,直接躺平;印度那是真的没法防。零投入,13亿人,怎么防?
不过呢,虱子多了不咬人。按原版新冠的严重程度,这病在印度也排不上号。于是吧,在第一波应感尽感后,数据下降,莫迪老仙欢快的放宽了疫情管制(你们以为的躺平,是真躺平啊?)。几百万人齐聚大壶节,然后就养出了神挡杀神的德尔塔。
自从德尔塔出现后,印度的疫情,属于不可说状态。前两天还在和美国撕逼呢。
越南:
开放之前,越南防疫一直很成功。除了赤裸裸的抄我们的政策,经济形式不错(比印度强点),当然也有气候炎热的加成。然而,德尔塔的出现,打碎了他们的美梦。
有人分析越南破防与上海疫情的相似性,有人在眼馋着越南开放后落入口中的订单。其实这些都是个废话。越南就像非典时期的中国,正在发展中,面临着玩命防疫和效率第一的艰难抉择。
显然越南人民的共识也是一样的,防疫优先,发展再说。只不过没有萝卜丹,实在防不住德尔塔,就只好借坡下驴,用壮劳动力硬抗了。至于订单什么的……我真的怀疑“病毒爱好者”们只有三秒记忆,阿妹疫情开始前,早就嚷嚷着要把产业转过去了,也一直在干。今天调高了宣传调门,不过是为了恶心你罢了。资本家割你韭菜,还管你开放不开放?
我们看到,这一批次开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有地理优势的热带亚热带的亚洲国家。他们那个环境可能原版和阿尔法版新冠并不适应(具体来说大约是病毒自然环境存活时间短),不投入防疫力量病毒也很难大规模扩散;投入一定防疫力量,就可以剿灭病毒。
另外,作为亚洲文化圈的一份子,或多或少的吃到了武汉疫情初期欧美外宣散布的“新冠地狱论”的宣传(这很关键,后面咱们慢聊),民众抗疫的决心还是很大的;相反,欧美的普通百姓收集到的疫情信息是一堆阴谋论和川普的大脸,想动员他们坚决抗疫,其实很难。
但是,在印度培养出的点满了耐热属性的德尔塔变种面前,光有决心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力,有萝卜丹。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公认毒性最强的德尔塔,这些国家依旧选择了开放共存。这就不是什么毒性大小,是否为大号流感的问题。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新加坡:
新加坡高度专制,政府部门专业化,金融发达,少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医疗水平也是极高。他们能做到的,恐怕是某些人想象中可控共存政策的极致。当然,也有太过依赖国际贸易,不得不与阿妹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做生意的弊端。
他们坚持到了去年7月。还是被德尔塔破防了,觉得经济压力太大,尝试选择共存。然后,疫情大爆特爆,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损失,就试图仰卧起坐了。今年奥密克戎再次攻打,力不能及,自然放弃抵抗,就投降了。
澳大利亚:
别看澳洲这两年和美国走的这么近,人家一直是动态清零的典范。除了地广人稀,经济状况良好(这要归功于阿妹防疫印钱带来的大宗商品暴涨),还有一个南半球岛国的地理bug。
德尔塔之前的毒株,是与气候绑定的。欧美的冬季大爆发,感染者们坐船和飞机到了澳洲,那可是大夏天;病毒传不开,自然平安无事。所以,就能用很低的成本,维持动态清零。
然而,一样的问题来了,德尔塔不吃这一套,他们也没有萝卜丹。于是,去年7月破防,在躺平方向上越走越远。
日本:
日本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就是一堆岛,阻断疫情传播不要太容易;民众卫生习惯也是一顶一的棒,甚至都有些人均强迫症。
但是吧,太过安逸的结果就是懒得防没钱防(再加上年轻人痛恨老年人的那点破事儿),也想不出防疫的方法,疫情一直在低位徘徊。
去年7月,奥运开始前,疫情数据一直处于可造假糊弄(这事儿哪儿都有)范围内。但还记得这个点发生什么了么?对,德尔塔来了。
之前甩锅给传真机被冷嘲热讽的官僚们,霎时间找到了救命稻草:全TM赖奥运会!
既然没有萝卜丹来救场,这下总可以光明正大的摆烂了吧?反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大,偶尔病死一些,也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你说是吧?
这一波躺下的国家,都是混亚洲圈的发达国家。在前面几国被破防后,这些享受着发展中国家低工资服务红利的姥爷国们,自然也要跟着破防。否则,食利者们吃谁的呢?总不能饿肚子吧?为了经济,即使在恐怖的德尔塔面前,那也只有开放一途。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新西兰:
南太平洋的岛国,感觉和澳大利亚有瑜亮情结。地理环境和卫生状况与日本有点像。一直以防疫优等生自居,经济状况不错,地广人稀,防疫决心也不小,甚至把“疫情避风港”作为卖点来吸引游客。一时间与中国还走的蛮近。
但去年8月遇到澳大利亚传来的德尔塔时,动摇了(它得和澳村打交道啊,要不物资哪里来?)。毕竟那会儿还是南半球的夏天,传播的范围也不大,影响也有限,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选择了开放。
德尔塔就这样平安的离去了,但后面来的可是奥密克戎,把新西兰彻底破防一锅端了。一旦躺平,没了那个精气神,再清零可就难了(除非变种致死率突然飙到5%以上吧)。等到冬天(南半球马上就到),您看那个酸爽。
韩国朝鲜:
韩国是抗疫优等生。文总统从抗疫到政策,是一直试图在向中国靠拢的。但作为一个外贸为主的卷王国家,国之命脉被别人把控,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谈何容易?
他们抗疫措施是最有借鉴价值的,甚至成本也不高,还被阿妹列为民主抗疫标兵。但财阀们垄断贸易,破坏经济,推高物价,激起民怨,最后背锅的那就只有抗疫政策和孤勇者。
就算如此,韩国新总统选战依旧打得难解难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纸老虎在那里守着,你打不过,也只好把一切坏事推到好人头上。既然抗疫成了原罪;躺平开放才是万灵药啊!至少。
朝鲜的话,实在是无妄之灾。本来左右两家都是清零区,其他地方还对你封锁,只要不作,就可以在R0=0的世外桃源,安静的做个美男子。但是邻居破防了,自己自然也没得准备。
香港台湾:
其实做的都很棒,但小地方,不值一吹。
作为国际交流港,香港靠的是国内的全力支援和民众的抗疫决心;台湾靠的是岛屿的环境,阿妹芯片产业转移支付(从你我手里转的)带来的经济支持,和较为发达的卫生部署,当然也有民众异常坚定的抗疫决心。
至于这决心是哪里来的呢?还记得之前说的“新冠地狱论”吗?这两个地方正是阿妹发动外宣攻击的跳板,甚至是多数论点的策源地。
这波奥密克戎疫情首先破防的是香港。地方太小,人太多,加上过年回家探亲的,就爆了。爆了以后,清零的决心是没有的,就大爆特爆。在中央大力支援下,最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疫情还是逐步收敛了。(更重要的是,帮新冠筛选出了适合国人体质的优势变种。这一点格外重要。)
台湾选择了躺平共存。但我惊讶的发现不少ww朋友现在还认为台当局在认真抗疫。这不奇怪。当大陆互联网病毒爱好者们在阴阳怪气“(抗疫方面)只有你国在与全世界逆行”的时候,人家1450可是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抗疫全球No.1的。人嘛,多少该自信点,别天天只记得反思,对吧?
其实去年德尔塔就小爆了一波,但是在“人与人链接”和“校正回归”技术的加持下,最终还是控制住了。为啥?民众有决心呗。(再度感谢“新冠地狱论”,鞠躬)
今年就不行了。奥密克戎比之前传得快,再加上香港出来的毒株更适应国人体质,还加上之前借防疫敛财的法子,远没有现在卖快筛卖清冠一号赚得多,(恐怕还得加上一点点和大陆对着干的执念。前年的小作文主题是“新冠地狱论”,今年的主题变成“大号流感论”、“防疫灾难论”了,一切为了阿妹粑粑!都懂得),最后结论自然是,再苦一苦百姓,让我们省点事儿吧。
除去香港,这几个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地理环境优越,且有强烈防疫决心的。但是,都不大。
在这个世界上,小地方其实没有多少独立自主能能力的。如果没有预料之中的全球经济衰退和意料之外俄乌战争造成的大宗暴涨,他们咬咬牙,还能防下去(其实防下去赚得才多,资本更喜欢确定性)。但没那么多如果,物资告急,通货膨胀,该存粮备荒了。防疫有利的海岛位置,这时就成了经济阻碍;再叠加防疫的阻碍,一旦被断了供,后果那可不堪设想(危机面前,钱算个老几呀)。没余力了,自然也——防不住了,只好共存,没办法的。
一些小花招:
相比开放共存的躺平,搞清零可是很难作假的。因此你会发现,凡坚持清零的国家地区,新闻格外的多,国民动不动就因为疫情爆发,核酸检测,居家办公而激动起来;反而躺平开放的地方,死个几百万,那跟玩似的,一点水花都砸不起来;或者专家官员大笔一挥,给数据改一两位小数点,那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虱子多了不痒嘛,很简单的道理。另外,宣传机器也会玩命的给你推送“大号流感”的新闻,尽力营造一个“没有恐慌”的和谐社会氛围。
毕竟死人也不会说话,亲友卖惨也得不到流量加持。光看舆论怎么可能得出躺平后真实疫情状况呢?其实都没必要纠结这个。“我们尽力了,是敌人太强,没办法只好躺平”,“惨就惨点,谁让倒霉,老天爷不赏饭呢”,“要是当初向中国那样把新冠干碎了……唉”,人家老百姓心里可有数着呢。
一句话总结:
到目前为止,从来还没有地区主动选择与新冠共存,只有防不住了,无奈共存(自我安慰、大号流感)这一选项。
国内有些人,将选择共存搬上台面,单独列出,作为抗疫的灵丹妙药。这可以算是世界领先独一份的突破性学术创新了。
同为共存爱好者,如此伟大的创新怎么会不让我眼前一亮呢?
当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这里。
我们要找萝卜丹的有效成分,关键要看各国破防前发生了什么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没有人解决过呢?
关键问题
决心问题和医院挤兑
坚定抗疫的决心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这样死亡率不高不低的一个疾病,玩弄一下数据,只要医院不出现挤兑,社会上没有恐慌,删一删贴买一买热搜,就可以相当于无事发生。
然而问题来了,迄今为止所有爆发疫情的地方,没有一个能防止医院挤兑——没有一个。
大家的常识都是,高烧几天就该去医院了。毕竟高烧这症状,太过明显,也有不小风险,不找大夫检查下,实在也说不过去。然而新冠就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人发高烧。
对某些医疗发达的地区,比如阿妹国,理论上说,针对那有限的几个病情可能会急速恶化的重症(无论是原版、德尔塔、奥密克戎都一样),病床数是够的。于是他们就产生了一种错觉:疫情不可怕。大家也不用买口罩,保持一下社交距离(这词是美国原创),轻症居家隔离,重症进医院治一治就完事儿了。
大家突然就不担心了。然后呢,问题就大发了。居家隔离,傻傻待在家里有什么好处么?出去转转不行么?好久没喝咖啡?我老婆跟小白脸跑了怎么办?我最爱吃的零食,志愿者也不可能给我买吧?就算参加了天价团,被坑了钱也不是很爽,明明出门半小时就能买到。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病又不可怕,我除了有点咳嗽,和没事人一样。所以,出去转一下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疫情就爆发了。本来医疗资源还是够的,然而最可怕的问题出现了:没有人,没有途径能够从所有的感染者中,找出那3-5%危险分子。他们可能看起来很精神,比一般患者都精神;也可能早就有基础疾病,一直是这幅模样。但病毒已经开始破坏他们体内部的器官,到了“疾在肠胃”,不治就会完蛋的地步。
举个国人记忆犹新的例子,李文亮大夫,就是身体倍棒,但几经抢救,最后还是无力回天。为啥?迟了!
也许看官说了,那是原版病毒的事儿。那么再来个上海的新鲜例子:某日,上海疫情死亡人数等于前一日全部危重症数加三分之一重症数。以上海的医疗水平,专家能力,在医疗挤兑患者等床的情况下,这么多入院病人一个都救不过来,你说是不是迟了?
那么多患者同时中招,大夫怎么可能顾得上去分辨谁是倒霉的中奖者啊!
好了,到这里出了人命。那些有点权的,有点钱的,有点关系的,消息灵通的感染者,吓傻了(也不是所有人,十个里总会有三四个大大咧咧的;这三四个里,难免还有一个半个继续在外面随便溜达的),咋办?玩命进医院,抢床位呀,先下手为强!
根据所有国家不同社会的潜规则,大夫可没能耐拒绝他们。好消息是他们提高了警惕不乱跑了,坏消息是,原本够用的医疗资源不足了,同时恐慌被散布开来。
到这一步,医疗挤兑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实在和你封不封城,要不要核酸检测报告,没关系。关系最大的反而是人们防疫的决心。
从概率开始的舆论问题
疫情来袭,无论封城还是共存,100个人里总会有10个没事干在疫情区到处溜达,有10个特别紧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剩下30个运气不佳不得不出门干活的,和另外50个没啥事儿偶尔出个门的。
群体的主体认为病毒不可怕,防疫没必要:那么,特别紧张的大约会少5个,大大咧咧的会多5个。
看官可能会说:就不5个人吗?有什么呀?很多时候,能否防住,还真就要看这五个人了。
比如说这两天北京疫情焦点的乙方大爷,带队躲行程码,瞒报消弹窗,然后四处乱跑,引爆了大半个北京城的疫情。防疫爱好者们认为,北京短期清零失败,都是这个大爷害的,应当判刑严惩;共存爱好者则觉得,这么一个人都防不住,说明系统冗余度太差,奥密克戎根本防不住,别做什么“人定胜天”的幻想了。
你们问我怎么看?当然是用概率看。防疫力量和疫情传播力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如果疫情传播力量成碾压之势,那么自然会开放共存,也就没人在乎什么防疫了;相反如果防疫力量成碾压之势,虽然疫情很快控制,同时出现大量因防疫引发的纠纷,那毫无疑问是过度防疫,也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北京疫情半个月内,R0趋近于1,显然双方力量是很平衡的(防疫力量还是要再强一点,疫情才能收敛)。这时乙方大爷出现了,一己之力做出了比较奇怪的行动,打破了这个平衡。但锅可能不全是他的。
今天大爷悔过的视频流出,就想起了几周前的事儿来。几周前,我坐了个大巴,去了一趟邻近的小县城。大巴上打扮的特像乙方大爷的一个大妈,在和旁边的大妈唠嗑。“你知道吧,那个奥密克戎症状可轻了,根本没事,新闻上都说了。”
我们来设想拼接一下场景,就可以抓出另一个罪魁祸首了。比如说乙方大爷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大妈;大妈从某某新闻上看到了“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自媒体标题;大妈找大爷唠嗑,说“奥密克戎就是个感冒,新闻都说了”;信息衰减到大爷这里,就剩下了奥密克戎是感冒,至于奥密克戎是不是新冠,流感是不是感冒,我们防疫政策防的是不是奥密克戎,都不在思考范围内,更别提去思考大号流感论的对错了。
等到疫情真的来了,大爷就会搞事情。想着,最多不就是个感冒吗?赚钱要紧,又不是没得过,抗抗就过去了。
是的,真正劳民伤财且另有所图的,是这个不清不楚的舆论环境。
它抹杀了人们抗疫的决心,破坏了人与病毒对抗的平衡,迫使防疫者加码,同时给浑水摸鱼的投机商破坏者们带来了操作的空间。
这活玩的最棒的是谁?阿妹国呀,连总统都禁言了,你猜有多激烈。
吸星大法与寒冰真气
还记得之前的“新冠地狱说”吗?这些东西的本质就是小作文,恶毒攻击武汉各项政策,渲染恐怖气氛和愤怒情绪用的。
什么“满地的无主手机”啦,“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啦,“某导演因没有及时出逃,全家病死啦”之类的;然后找些港台的专家来背书,是什么感染率超高,死亡率爆炸,武汉要完蛋啦,之类的。
虽然它们一直在说的是连调查的时间都没有的空话套话,但这并不妨碍舆论战的进行和对中国的持续攻击诋毁。
整波疫情,最精妙的操作来了。中央没有辟谣,反而一夜之前就封掉了硕大的武汉城。这让百姓对病毒的恐惧也到达了极致。
正是由于用吸星大法吸到了“新冠地狱说”精髓,坚定了民众的决心,后面这才有了万众一心的抗疫,和英勇无畏的逆行者们。大家料敌从严,严防死守,抗疫成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境外势力那大比的舆论战经费就这样肉包子打狗,被草船借箭了。然后他们后院还被自己家的一把大火,火烧连营。怎一个惨字了得。
我阿妹啥时候吃过这个亏啊,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终于,在饱受疫情折磨了两年后,阿妹苦炼内功,研发出了“大号流感论”、“防疫灾难论”这样伤敌800自损1000的新武器。第二轮的舆论战,于是就打响了。
这次人家发出的内功,为防你转化利用,一如“寒冰真气”,本身就带着阴毒。
咱们先不谈上海疫情的问题,就来说说刚才提到的乙方大爷。
如果没有乙方大爷执着逃避防疫的奇葩行为,北京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结束时间能提前10-15天,节约的防控成本以千万计数;
如果没有乙方大爷身边吹风大号流感概念的大妈,乙方大爷也绝不会这么冒着判刑坐牢的风险,对抗防疫政策,动起“富贵险中求”的歪脑筋(当然他如果这几天不干活,就真活不下去了,问题咱另说);
如果大妈没看到推荐系统给自己精准推送的自媒体新闻,也不会满世界去宣传什么“新冠感冒论”(信我,看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人都没得过流感,他们只能类比成感冒来思考。因为“流感是大号感冒”,才符合社会惯性认知。),最多抱怨几句,“我孙女儿还在远程上课,累死了,这病毒啥时候是个头啊”;
如果没有自媒体觉得这个标题能吸引眼球和流量(可以换钱啊),也就不会反复登上推荐系统的top榜,被提交到大妈新闻app的首页上;
眼球和流量哪来的呢?炒出来的。怎么炒?贩卖焦虑呗,写小作文煽动情绪呗;当然最棒的办法,还是故意说些似是而非的悖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说,挖坑忽悠大家来争吵。然后,热度就上去了,自媒体们闻着流量就来了。
当然了,这些论据自然是made in“国际社会”。
这些和“病毒爱好者”们心心念念的所谓尊重科学无关,也和什么媒体监督无关,不过是想方设法利用舆论对防疫政策进行攻击诋毁骂街罢了。捋顺了逻辑线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什么“大号流感论”、“你国逆行论”、“抗疫原罪论”,他们就是在替病毒摇旗呐喊,也事实上为病毒传播扫清了障碍。
当然,毕竟是病毒爱好者,你让他们拿出个有半建设性方案来,他们也只会拉黑了事。
自此,阿妹的舆论战场算是扳回一城。至于赢了多少钱,我只能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同时,这是个“伤敌800自损1000”的战法。
我们共存爱好者可干不了这些丧良心的事儿。
开宗明义。
即使选择(无奈)共存,那也该明白防疫有防疫的代价,共存有共存的代价。
与病毒的战争是每个人的事,你不会因为年龄、财富、权利就逃得掉。(如果真能逃得掉,你大概率不会知道这病毒的名字)
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推演,如果现在突然放弃防疫了,会怎么样呢?
推演
首先,我们得承认,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卓有成效的。因此,零星疫情会随着高铁、公路、物流系统,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至各大城市。
我国大城市普遍人口密集,开放管控后就算绝大多数居民认真负责,小心翼翼,一百人里面出现五六个大大咧咧的散步达人,出一两个觉得现在是富贵险中求大好机会的乙方大爷,那也难免,这是1%。输送物流人流的快递外卖小哥、卖菜的大爷大娘、出租车司机是社会运转的必要环节,既然开放,也是必然会正常工作的。由于工作环境的原因,他们染疫的风险是极大的;同时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的身体条件普遍不差,很可能是轻症或无症状。这些人大约要占人口数的10%。
这10%与那1%多交流几次,病毒就传过去了。我们把两个概率相乘,得出的结果是0.1%。也就是说,每千人里就有一个乙方大爷。如果乙方大爷身上病毒的碰巧传播性较高(超级传播者),可能每有十个大爷之中就有一个超级大爷,疫情就会大面积扩散一圈。从北京的情况来看,一个大爷就能搅得人仰马翻,如果开放后,那可是每万人就出一个超级大爷,疫情爆发一圈。
对于一座20w人口的小城,那就是20个超级大爷,引爆了二十条疫情传播链,引发全市各地40+的聚集性传播,每个点短时间内传播上百人。大约同时出现的患者就是在4w量级。3%也就是1200的重症率,20w的小城,你管得过来么?管得过来几个人?
所以美国医院才会把河山硕送到临终关怀区,让他自生自灭,那无疑也是一种温柔了。
你说请周边地区省会城市协助?抱歉,那些地方更惨。打工人上班得坐2-3的小时的地铁,除了超级大爷还会有各类的超级培训班,超级家庭聚餐出没。毕竟家家都有自己的柴米油盐酱醋咖啡,人口基数上去了,有些决定是不会被疫情打断的。
你说严格控制堂食和人员聚集?谁来控制,怎么控制?你都选择开放了,在大基数下,人们还会乖乖听你的建议么?
最后的结论就是破罐子破摔。老实人倒霉,大家都抢着去做那个“富贵险中求”的超级大爷,新冠什么的,生死有命罢了。
医院挤兑有病难治,药品暴涨千金难求,可以预料。不过只要身体棒,咱就还坚持的下去。
好了,到这里,疫情的影响才算正式开始了。
大规模的劳动者感染奥密克戎,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运行成本上升。你爱吃的饭馆关门了,因为厨子病了,要修养;你常用的外卖派送费涨价了,一问才知道,不少小哥辞职修养了;去理发店,发现关门,原来tony小哥回老家参加亲人葬礼去了。
什么都涨价了,你怒气冲冲痛骂:这都是为什么?一个金发大脸男回答道“这都是供应链的问题,一切都赖China!”不好意思串台了。
如果说一些防疫措施会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你享受社会服务,躺平防疫可以随机且有效摧毁相应的社会服务。
没事,咱都是一穷二白过来的,破坏了再重建不就行了。
这时候,真正麻烦的才来了。
德尔塔,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当时全世界确诊总数7000万;
奥密克戎,最早于2021年11月在南非发现,当时全世界确诊总数2.5亿;
现在,2022年5月24日,全世界确诊总数5.2亿。
国内开放共存折腾这么久,怎么说不贡献个3亿确诊?你们猜,这么大量的生物资源,会不会养出一个能打的新病毒品种来?
之后,自然就是继续上述循环。躺平、喊疼、学会忍耐,然后再来一次。
那一共会来几回呢?按照已经共存国家的说法,到目前为止,来了六到八回。至于之后还有几次,谁也不知道。
下面开始做判断题:就这两年的体感来讲,看官您觉得共存好还是防疫好呢?
也许有人会坚持说,奥密克戎不一样。那作为坚定的“有条件就共存派”,咱只能说,一旦躺平就回不来,你确定这点时间和情报源够下判断么?别只记得致死率,好好算算单位时间死亡人数和医疗系统负荷。
抨击防疫的时候你要考虑社会影响,支持躺平的时候就无视了么?
当然,防不防疫不是咱家能定的;别人抱不抱怨,敌人攻不攻击抗疫政策,也不是咱家能劝得动的。前面拉拉杂杂聊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背景。接下来才是正文:
萝卜丹的有效成分
这波涵盖了整个中国的大上海疫情还没有结束。因此,暂且不提。
在此之前,我们是如何与全世界逆行,华丽剿灭新冠病毒的呢?
第一味药:人民抗疫的决心
百姓没有决心的地方,再发达的医疗,再高大上的科技,也对抗不了新冠。这是原版疫情爆发就能说明的事。
一百人里有一个八方投毒的,并不可怕。有效的防疫手段可以把他找出来,控制住;真正可怕的是,这一百人里有三到五个同情他的帮忙隐瞒的人,这三到五个人中又有十到二十个拉偏架的亲朋好友。
就这么几个人不配合,你怎么防?防不胜防。
什么欧美人爱自由所以不服管控啥的,都是废话。生命和短期内喝咖啡的自由,孰轻孰重,拎不清的那是傻子。不设防是他们的百姓不够害怕;那是他们没经历过非典的恐怖;那是他们的战略竞争对手没在夏威夷、苏格兰全力散播“病毒地狱论”,掀起舆论战。
没决心,自然就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赚钱优先。等过了感染数目的临界点,看到了惨剧,有了决心,再想防疫,已经力所不及了。
第二味药:坚决的核酸检测
不检测就没疫情。
无数试图瞒报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反复被这条公理打脸。逻辑前面谈到了,检不检测都避免不了医疗挤兑。医疗挤兑了,大家要找原因,自然还得进行核酸检测。(有两个例外:一个是“人”比较少的印度;一个是“患者”不愿添麻烦的日本。这也算是民众另一方向的奇怪决心了。)
然而,检测和检测也是不一样的。
在发病初检测到,与有症状后检测到,对抗疫的影响,完全不同(治疗的方案也完全不同,所谓“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不过此处按下不表)。
这里再来一点简单的概率学。
假设有100个患者,都是在有症状后,才检测出感染了新冠;按照奥密克戎平均3天的潜伏期,和10的R0(也就是平均一人传十个),我们可以猜测目前疫情已经到了1000人的规模。但百姓和官员们体感上觉得100人还好吧,稍微控制下堂食,公交车上带一下口罩,不就完事儿了么。
没了恐惧和相应的决心,结果如何呢?等出现1000确诊的时候,大家都在挠头思考哪里出了问题的时候,实际感染人数已经超过10000,甚至超出了常规方法可控疫情规模的上限。防疫失败。
假设这100个患者有一半是没出现症状时就被发现,有四分之一是作为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没症状的患者只有时间传播到3-4个人,且这3-4个人会被第一时间发现,不会继续传播。再来算账。25*0+50*4+25*10,疫情的规模是450;后续还有传播风险的,只有最后的那25*10=250人。实际风险与体感人数相差不大,病毒大概率是有办法控制的。
因此,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才是疫情初期的万灵药。应检尽检,100个患者全是早期,100*4=400。除了极少部分超长潜伏期的,极少部分逃过核酸的,疫情已经结束了。就是这么轻松写意。
***:这里有一个关键推测。根据新冠病毒进化方向,毒性变强变弱不好说,但在开放区为了加速传播,卷赢其他变种,主流毒株的潜伏期一直在持续缩短中。目前,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已经到达临界点。如果新变种潜伏期继续缩短,清零区就可以采取有限的几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策略,将病毒一杆清台。(开放区在养蛊,是做不到的)
当然,大规模核酸不是谁都搞得起的。有人的没钱没技术,有钱有技术的没人,刚好咱家都有而已。
所以为什么不好好练内功,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准确度和针对性呢?
第三味药:最强的流调手段
提起流调,病毒爱好者们首先想到的是隐私泄露啊,老大哥看着你呀啥的。其实,太敏感也不好,斯诺登早就说了,灯塔大哥一直看着你呢。
为什么说我国有最强的流调手段?因为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最“发达”。看官要问了,咱们再“发达”,能有发达国家发达吗?
还真有,就看一点的话。
咱们国家起点低,步子大,中老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率,尤其是智能手机使用率,冠绝全球。
大爷大妈也聊微信刷抖音,是我们打通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的底气。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开发一款老人易用的流调软件,都是地狱级别难度的任务(用户太少,难以分析需求,加上移动互联网规模有限,本身开发能力就不足);就算是美国,大批老年人,更喜欢电脑、电视这些他们年轻时就接触到的数码产品,赶时髦玩智能手机的有,但不多。这也算是先发劣势了。
有了最强的流调手段,配合前面的核酸检测,就能解决大部分疫情问题,灭敌于萌芽之中。
当然,我们的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碎碎念:为什么不用场所码设计游戏呢)直到现在还是问题多多,需要不断进化。各地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事实上给病毒争取了时间,还有相当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第四味药:最大的缓冲区
方舱是武汉击溃疫情的核心。
它可以同时起到分诊台,隔离点,心理疏导区的重要作用。当然,是准备充分的前提下。
方舱不是万灵药,是新冠疫情规模超出医疗能力后打的补丁。它也有自己承载能力的上限(取决于物资供应能力),但切实的提高了整个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
如果说前面的举措是防疫于微末,这方舱则是用来亡羊补牢的。
前文也说到了,居家隔离是个糟糕透顶的策略(病人无法评估自身病情,家人无法阻止自己被感染,所谓隔离全凭自觉);方舱则为它提供了一个相对靠谱的替代选项。
东西虽好,但要花钱,还不赚钱。这就是很多国家放弃这个选项的理由。
在我看来,咱这粒萝卜丹就这四味特 {MOD}药材。别的什么八方支援呀,关闭堂食呀,隔离管控呀,封城限流呀,毫不稀奇,所有国家都在做。
对了,还有一味,清零成功。
960w平方公里土地上,周边各省各市本来就没病毒,你R0=100又如何?防疫还能有多大压力?
防疫这事儿其实很简单。越防,越好防;越不防,就越难防。最后就只好被破防了。
这就是我们的萝卜丹,不甜不咸,味道刚好。要来一粒吗?
(全文完)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