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金主:如何判断一个交易员的真实水平?

2023-02-24 10:29发布

作为金主,面对你要委以重任的交易员,你能很好地从多个维度判断出他的真实水平吗?如果不能,本文即是为你准备的~要了解一个行业,去找这个行业内优秀的人一定是个不错的

作为金主,面对你要委以重任的交易员,你能很好地从多个维度判断出他的真实水平吗?如果不能,本文即是为你准备的~要了解一个行业,去找这个行业内优秀的人一定是个不错的
1条回答
2023-02-24 11:18 .采纳回答






作为金主,面对你要委以重任的交易员,你能很好地从多个维度判断出他的真实水平吗?如果不能,本文即是为你准备的~



要了解一个行业,去找这个行业内优秀的人一定是个不错的方法。

7月27日,职业交易员陈金在湃课组织的【职业玩家】课堂在线分享了这样一个主题:


如何分析交易记录?
如何评判一个交易员的真实水平?



小编作为【策略诊断】系列文章的作者也算是对判断交易员有自己的套路,但听完陈老师的分享,还是非常有收获,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自己的交易系统的信心,如此实用的干货,又有大批投资者和交易者都需要的内容,我想还是不要藏着掖着,大方分享给各位。

一小时的语音整理,文字较多,如果你没有耐心认真看就到此为止。

末尾,给各位留了一道题,奖励也很有力度哦,但奖励不重要,能帮助大家形成一定的判断逻辑是最重要的。

又想起那句话:你赚的钱不会超过你的认知范围。

希望本文可以帮你拓宽对交易的认知,不确定是否可以多赚钱,但一定可以帮到对交易投资不太了解的金主和众多交易者。



口述 | 陈金
编辑整理 | 湃课

学员提问
1.具体判断我认为可以看看交易记录,但是如何分析交易记录呢?
2.MT4的交易记录总结里的数据看起来很完善,但是里面的参数怎么看呢?
3.为什么人品是选择交易员的第一要素呢?
4.面对不同收益的交易成绩怎么辨别真假水平呢?



以下为陈金的文字版语音分享,尽量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聊天式交流口吻(不喜可喷):


整个投资界,包括基金,判断一个人“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长周期、样本数量高、还需要看转换周期以及能否跟着市场进化。

而且过去行不代表未来也行。


比如有些管理层包容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一些交易员一年下来的业绩哪怕是亏的,当然前提是没有暴亏,并且亏得有章法,你可以继续做,可以忍。


3年还是亏就得换人换岗,或者降低你的额度权限,让那些能做的人上来;
5年如果还赚不了(指的是基金,多数机构并没有五年的容忍度),也有很多交易公司根本不会给到三年五年的考核期,一年下来如果不行就拜拜了。


因为资源有限,钱必须花在刀刃上。



关于人品



有些东西,看起来很重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重要,比如:人品。


交易员人品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帮人管钱的时候。


比如有的交易员不把别人的钱当钱,拿了钱赌一把,赚了分利润,亏了就亏了,不管,大不了一跑了之,这种人也很多。


这就没有受托人之心,不负责任,这种人做不大也走不远。受托人没有责任心做不大也走不远。


建议大家,尤其是今后想做职业交易员帮人管钱的,去看看查理芒格的基金管理人的演讲语录,我看了几个,非常震撼。


我们这行业(指交易员)说到底是在帮客户管钱。要做大一定要管理外部资金,靠自己的原始积累太慢,你帮别人赚钱了可以分得一部分利润,你帮别人赚得越多自己获得的利润也越多。
为客户创造价值越多,你个人获得的价值也就越多。


所以,这是一个利他的行业,受托人责任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客户投资你是基于信任,很多投资人并不懂行,完全是基于信任才把钱交给你。


却有很多人在投资人面前吹得天花乱坠,出了事就跑的不见踪影,这种人这么些年也见多了。



关于交易报告指标

关于交易记录分析,从几个重要指标多维度评判,以下几个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胜率(Profit Trades)盈利的单量/总单量。长期来看胜率无法保持太高,能保持在50%附近就很不错了,我说的长期,某个月保持90%不能说明什么,时间太短没有参考性,如果你说做单1万次还能保持90%胜率纯属扯淡。


盈亏比(Profit Factor)平均每单盈利/平均每单亏损。盈亏比越高越好。在课堂上我们说过,不同策略的盈亏比分布不一样,比如短线交易者的盈亏比不可能高,长线交易盈亏比1:1那就不合格,那将浪费多少交易机会?


数学期望(Expected Payoff)一个盈利的系统期望收益必然是正数,这个数字越大越好。

最大回撤(Maximal Drawdown)这是一个关键指标,最大回撤意味着净值掉到最低点,如果是个人资金净值回撤50%,你有机会回来,但如果是基金,你是没有机会到50%回撤的,到了20%你就必须停。如果跌入20%清盘线以下,你可能还能回来但也有可能亏得更狠。所以控制回撤极其重要,否则投资人就撤资了。


压力测试-最大持仓(这个参数在MT4报告中没有)课堂上也讲过,这也是我重点要看的参数,目的看最大能承担多大波动,比如使用杠杆多大。浮盈加仓的情况下达到8倍10倍都是可以的。

有些人你问他初始杠杆多大,他说“不大,20倍。”

“20倍还不大吗?”

“不大呀,我觉得20倍很轻松,高的时候我可以加到50倍。”


这就没法聊了,他的轻仓就是我们的重仓,他的重仓就是我们认为的自杀式进攻了。


这类人有个特点,在他对的时候及其辉煌,对的时候三倍五倍的收益,获利都是按照倍数计算,但只要一错就是爆仓,这种情况收益起伏大(小编补充表现在曲线上就像是剧烈波动的心电图),大概率是持久不了的。


这种自杀式进攻策略没法做资管,做自己的钱可以,你可以说是以小博大,但要是管理客户资金就是极其不负责任。



分享一个自制指标


我有几个自己设计的指标,比如有一个废单率

举例我的规则短线中线长线全算上,盈利必须大于40个点,10点以下的盈利和亏损单就是废单,废单率高说明心态出问题了。


很多人虽然有交易计划,但操作起来就是不按风控下单、不按系统下单,说明执行出问题,这些情况都会增加你交易的费单率。归根到底还是心态出问题了。


所以,通过交易记录的基础统计,能知道自己最近的交易状态怎么样。


关于收益的真假问题


“说”是没用的,有的交易员说是做趋势的,但一看交易记录全在做短线,说的跟做的完全不一样,而且大多数交易员都这样,人都有美化自己的倾向。


这个情况很常见,但,交易记录自己会说话


交易记录分析,需要样本够大、时间够长,这是前提,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曾经遇到有人拿着交易记录来问:你看看我最近交易做的怎么样?


两周,赚了30%,胜率100%,仔细一看全是重仓博短,还全给蒙对了,这说明不了什么,这种长期下去就是基本玩完。


拿着这样的记录去忽悠不懂的投资人,可能很管用。


但我们是交易员,必须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来经营交易,是奔着20年30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来做这个事业,所以当你拉长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再比如刷单,站在短期来看,比如一个月可能是合理的。但是时间一长杀伤力非常大,伤害的是系统,伤害的是执行力,看似短期赚了点钱,却把更重要的系统和交易模式给丢了。


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交易早期扛不住刷单诱惑,每个人都会有,但想明白了认知到位了,改掉这个习惯不是什么问题。



怎么分析自己的交易日志呢?

怎么分析交易日志呢?


而跟踪止损、加仓机制是否合理?


如果要剖析自己可以认真查看自己的交易记录,我以前每一单都拉出来看,每一个单的进场理由、当时的想法都记录下来。


有些在当时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是当时就这想法,也要记录下来,回顾分析。


交易员的成长需要反思总结,然后对症下药。


每天来回努力做单,没有任何总结,不仅不会成长,反而会能力下降。

再引入一个概念:风险调整后收益。


有些投资人或小白看交易记录就只看收益其它什么都不看,这样的做法风险太大了。
但是不是收益高的一定比收益低的厉害呢?作为专业交易员,你需要搞清楚高收益怎么来的,低收益怎么来的。


举个简单例子A哥们赚了10%,B哥们赚了50%。仔细看发现B哥们单单杠杆20倍以上甚至30倍50倍,而A哥们正常都在0.5-1倍,最高1.5倍。


这么一看,A哥们水平明显更厉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A的水平好多了,B哥们虽然收益高,但是承担了重仓爆仓的风险,但才博得了这么点收益,他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比A哥们低得多。
所以大家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这个概念植入到大脑里,落实到交易上。


有两个指标很好地衡量了风险收益分布:夏普比率/索提诺比率(详情自行百度)。


夏普比例概念不说了,简而言之说人话就是投资组合每承受一单位风险能够产生多少超额回报。风险的大小,在投资组合上的表现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看记录的时候,一定要看高收益是怎么来的,可能是承担了很高风险博得了这个收益,但是高风险之下也有可能爆仓。


所以高风险不一定高回报,高风险之下的回报分布非常广,可能爆赚也可能爆仓。


低风险情况下,虽然收益不会太高,可能亏可能赚,但死不了。面对投资人的钱,你必须负责,不可能拿客户的钱当炮灰。



交易记录的重点1—是否填坑



我属于天生的防守型交易员。拳击运动里面有一句话:精彩靠进攻,取胜靠防守。有时候不是比谁牛X,而是比谁犯错更少


有些交易员某一年收益及其爆炸,也可能某一年小亏,小亏、大赚、小赚,这些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


唯独大亏不可取,一旦出现大亏的坑,你需要花数倍的时间来填补,这个过程会消磨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战斗力。整个填坑过程也是锻炼的过程,但如果真能把坑慢慢填回来,那也确实不一般。


但我们还是尽量不要砸坑,填坑的过程太痛苦了。




插入一个概念“均值回归


某一年成绩很亮眼没问题,以巴菲特为例,老巴早年也做衍生品,包括期权在内的各种衍生品,而且收益率还可以,为什么几十年下来平均复合收益就19%呢?


因为时间拉得够长,某一个特别亮眼的收益以及某一年的小亏都可以被拉平,权重和贡献度下降很多。


所以有句话说,长期来看,不亏就是赚。你只要保证一直在赚,加上复利,时间拉长,保持持续,结果就会很不错。


我经常说一句话:交易猛的我们见过,长寿的我们也见过,但是就没见过又猛又长寿的。


回到开头,判断一个交易员行不行,有时候你需要走完一个周期才能看出他是真的行还是假的行。


2014-2015年的大牛市赚钱最多的不是基金经理,而是那些配资重仓买股票的,这班人在这个情况下很容易创造奇迹,但是一波牛市加上一波熊市下来,最后很多人还倒亏。


任何时候都一样,在牛市的时候赚钱最多的大概率不是基金经理,反而是老百姓更容易赚大钱。


因为他们更容易重仓承受更多风险,问题是你不知道拐点什么时候到来,如果都知道拐点时间,那么大家都可以博得高收益了。


这种不控制车速的方式,最容易出事,出事之前没有容错空间随时下牌桌。


在高速公路上,300迈开车固然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但别出事儿,一旦出事就车毁人亡;80迈虽然比300迈慢很多,但是可以稳稳地,几十年不出事,万一出事你也给自己留出了充足的容错空间,至少不致命。


私募界有个“冠军诅咒”的说法,意思是今年的私募冠军未来3-5年消失的概率很大。
为什么?


其中一种情况因为这个高收益是承担了过高的风险获得的,之前的大胜消灭了对手盘,而面对变化的市场他的策略没变化,最终由猎人变成了猎物。


之前高风险没暴露不代表之后也不会暴露。一旦市场开始暴动,往往下场很惨。


根据我们见过的,研究过的交易案例,有一个特点:那些猛的、激进的大多活不长久;长期下来活着的几乎是偏防守型的。


所以,作为投资人也好,交易员也好,见到那些几天多少倍一两个月几倍的爆炸收益,完全用不着心动。


交易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你拿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能跑多远呢?可能不到一半就出局了。



交易记录重点2 — 持续性

可持续性,看赚钱怎么赚的,亏钱怎么亏。长线选手去重仓博短的必死;多次的小胜累积成的大胜,这个稳定性大于一次大胜。


踩一次大趋势带来的超额收益,就长线选手来说很难分辨到底是运气还是能力,此时考虑的是稳定性,你让他再重复一次也不太可能。


但中短线选手样本数量够多,当他严格按照系统进单,今后出现同等级别机会的概率极高,虽然大机会不常有,但是小机会常有,而且样本数量够大。


每种策略的时间跨度不一样。


样品数量够高,可以看出策略是否接下来继续能抓住趋势,大机会不常有,小机会常有。



积极型和防御型对比



怎么看待不同时期不同资金的风险设定?


初始阶段,建议年轻人光脚的时候主动承担风险,主动拥抱风险。


普通人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承担风险,不承担风险那么一辈子的收益分布就是死的;承担风险的收益分布则会变广,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差,这需要考虑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


几千美金的账户如果求稳,每年20%的收益,十年后也不会让你有多大改变,此时的稳定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管理客户的钱,无论是哪个阶段,永远记住稳定持续压倒一切,千万不要打清盘线,保证自己在牌桌上玩。


不同的钱,不同的时期,你面对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年纪大了,有一定资产,那么不需要像年轻人一样傻乎乎往前冲,保值稳定的需求大于资产快速增长的需求。


因为 {MOD}和投资的区别很难界定,都是基于不完全信息下的概率决策(这里说的 {MOD}指的是专业 {MOD}不是期望收益为负的百家乐大转盘等)。


所以,不同时期不同钱的性质不一样,各位应在中间取得平衡。


最后分享一个增长的不可能三角:
规模


获利速度 风控(稳定性)

这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也许偶尔实现,但不可能持续。


规模大,收益大必定承受风险大。


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资金性质、所处阶段、时间、性格、主要矛盾等)来统筹规划,做出自己的系统。



本次分享的最后,陈老师发了几张图做分析,在此,小编隐去分析,直接把这部分内容做成题,如下



见证智商的时刻到了




下面六个图代表六个策略(图中基准收益代表大盘收益,可以理解为ETF基金;投资组合收益为可选择的基金收益),假设你有100万投资款,必须在这六个策略中选择一个并把资金交给对方管理,你会选择哪个?并分别点评每个策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将你的答案留言在底部~优秀回答者将获得一年期【投机倒把】名额一个,总共赠送10个,先到先得~


(不了解【投机倒把】为何物的同学,请移步公号【湃课交易】)



策略1


策略2


策略3


策略4


策略5


策略6




End



加入【投机倒把】
获得更多全球投资机会分享




陈金其他文章请点击链接

模型之争 | 一名职业交易员眼中的世界思维升级,跟机构交易员一起,做一名不断迭代的强大职业玩家

你问我答 | 5月25-26日【职业交易员训练营】



金主必读

什么样的收益才是稳定合理的?


测试题
交易员进化试卷1 | 挑战你的基础交易认知(期待出现满分)
交易员进化试卷2 | 简单又容易忽略的认知


认知系列
为毛你比我多赚了20%?一样的策略,同品种同仓位,同时建仓,同时平仓……


是什么区分了普通人和厉害的人?


马丁押注,吃枣药丸,打脸4个斩不断理还乱的马丁问题(无脑慎入)


职业玩家怎么通过衡量风险获取长期收益?


个人交易者想赚钱根本不需要杠杆!


对冲?套利?阿尔法?贝塔?草泥马……


系统验证 | 为什么"历史回测"盈利,现实却依然亏损?


与3000个终将亏损的散户反向做单的结果是这样的,你明白了吧?


见识贴 | 高频交易之冰山算法


请用数学公式证明:赌徒一定会输光


程序化交易?算法交易?量化投资?高频交易?统计套利?



资金管理系列
数学与交易1 | 实用入门-从押注策略悟资金管理

数学与交易2 | 从赌场到华尔街,凯利公式从未失宠
数学与交易3 | 专业交易者是怎么优化凯利公式从而做好资金管理的?

数学与交易4 | 你还要再亏1000万才能意识到这至简的赢钱游戏规则吗?

数学与交易5 | 有了系统和资金管理,就可以稳定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