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14:41发布
一只标的股票可以衍生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股票期权合约。比如,在2014年10月23日,以50ETF作为标的的期权交易合计有58个合约同时在交易。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当初推权证交易的时候,一个标的股票就一个认购权证,至多还有一个认沽权证,价格就被炒得鸡飞狗跳的。现在58个合约同时交易,一旦“前度刘郎今又来”,岂不乱成一锅粥!
这种担优是多余的,原因在于股票期权的交易机制与权证交易的机制有着本质差异。尽管看上去两者确有相似之处,但却是形相如而实不相如。前面曾经分析过,当初的炒家之所以敢于无视权证的价值进行爆炒,实际上是利用权证数量有限的特点进行博傻游戏。由于交易者在权证交易中无法卖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使得爆炒者有恃无恐。而在股票期权交易中,交易者没有做空限制,可以自由卖出被高估的期权。自由做空不仅是一股强大的平衡力量,更重要的是交易者可以借助多空组合进行套利交易。在期权价格比较合理时,套利交易属于利润不高风险也较小的交易策略。一旦期权价格偏离合理价值较大,风险较小的套利交易自然转化成可以确定获得利润而不存在风险的策略,这种交易策略称之为“无风险套利”。
任何交易策略都是利润和风险的平衡,从策略的评级看,高风险低利润的评级最低,低风险高利润的策略评级最高,而无风险利润无疑是交易策略中的皇冠。在众多的交易策略中,机构投资者最爱的就是无风险套利策略,道理很简单,免费午餐,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的午餐,吃起来也会觉得分外香。
由于无风险套利是对投资者的最大奖励,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东西。因此一旦出现价格偏离,就会有无数套利交易者蜂拥而上,以至于最后将形成套利者之间互相竞争的格局,这时候要比的是谁的资金成本更低,谁的手续费更低,谁的交易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交易者显然具有更多的优势。当这种竟争演化到极致时就是无风险套利机会难得一见。
下面,不妨举一例明之。
例1-15
前面的表1-12显示的是2014年10月23日50ETF期权1411合约仿真交易收盘行情表,期权的剩余时间为34天,当天标的证券50ETF收盘价为1.632元。
假定有一群炒家集中爆炒其中一个合约,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假想的爆炒结果见表1-13。我们看看将产生什么结果。
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我们看到:合成股票空头的价格比标的股票的价格高出了2.67%,这个幅度太高了,套利者马上会行动起来,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再以1.632元的价格买进一个50ETF。假定都能以最新价成交,从计算表上知道,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以1.6755元的价格卖出50ETF,这样一来便锁定了1.6755-1.632=0.0435元的差价。假定34天的资金利息和交易手续费成本为0.0135元(50ETF价格的0.83%),则净利润达到0.03元,相当于50ETF价格的1.84%,年化收益率高达18.4%。
不难想象,当大最交易者蛛拥而至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时,0.0984元的价格怎么维持得住,于是价格步步下滑。假定价格跌到0.07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2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仍旧有0.01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0.6%(年化6%),对套利者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是已经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净利润。
如果价格跌到0.06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1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净利润为零。除了极个别成本特别低的套利者还能从中渔利外,绝大部分套利者都会歇手观望,寻找下一个机会。
实际上,当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还有另一种更简单的套利方法。套利者卖出行权价1. 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可以收到净权利金0.0984一0.0364=0.0620元。期权到期时,如果50ETF价格(1.600,则两个期权都作废, 0.0620元的权利金为净得(当然实际净得还需扣除手续费);如果50ETF价格≥1.650元,则两个期权都有行权价值,行权结果是亏损0.050元,但由于已收到0.062。元的净权利金,抵掉亏损后还是获利0.0120元;如果50ETF价格在1.600元和1.650元之间.则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作废,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有行权价值,假定50ETF价格为S,则行权结果亏损=(S-1.60)元,当S等于最大值1.65时,亏损最大为0.050元,亏损额随着S的降低而减少,加上已收到0.0620元的净权利金,结果是至少可以获利0.0120元,最大可以获利0.0620元。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一只标的股票可以衍生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股票期权合约。比如,在2014年10月23日,以50ETF作为标的的期权交易合计有58个合约同时在交易。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当初推权证交易的时候,一个标的股票就一个认购权证,至多还有一个认沽权证,价格就被炒得鸡飞狗跳的。现在58个合约同时交易,一旦“前度刘郎今又来”,岂不乱成一锅粥!
这种担优是多余的,原因在于股票期权的交易机制与权证交易的机制有着本质差异。尽管看上去两者确有相似之处,但却是形相如而实不相如。前面曾经分析过,当初的炒家之所以敢于无视权证的价值进行爆炒,实际上是利用权证数量有限的特点进行博傻游戏。由于交易者在权证交易中无法卖空,缺乏相应的惩罚机制,使得爆炒者有恃无恐。而在股票期权交易中,交易者没有做空限制,可以自由卖出被高估的期权。自由做空不仅是一股强大的平衡力量,更重要的是交易者可以借助多空组合进行套利交易。在期权价格比较合理时,套利交易属于利润不高风险也较小的交易策略。一旦期权价格偏离合理价值较大,风险较小的套利交易自然转化成可以确定获得利润而不存在风险的策略,这种交易策略称之为“无风险套利”。
任何交易策略都是利润和风险的平衡,从策略的评级看,高风险低利润的评级最低,低风险高利润的策略评级最高,而无风险利润无疑是交易策略中的皇冠。在众多的交易策略中,机构投资者最爱的就是无风险套利策略,道理很简单,免费午餐,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的午餐,吃起来也会觉得分外香。
由于无风险套利是对投资者的最大奖励,是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东西。因此一旦出现价格偏离,就会有无数套利交易者蜂拥而上,以至于最后将形成套利者之间互相竞争的格局,这时候要比的是谁的资金成本更低,谁的手续费更低,谁的交易速度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机构交易者显然具有更多的优势。当这种竟争演化到极致时就是无风险套利机会难得一见。
下面,不妨举一例明之。
例1-15
前面的表1-12显示的是2014年10月23日50ETF期权1411合约仿真交易收盘行情表,期权的剩余时间为34天,当天标的证券50ETF收盘价为1.632元。
假定有一群炒家集中爆炒其中一个合约,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假想的爆炒结果见表1-13。我们看看将产生什么结果。
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我们看到:合成股票空头的价格比标的股票的价格高出了2.67%,这个幅度太高了,套利者马上会行动起来,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再以1.632元的价格买进一个50ETF。假定都能以最新价成交,从计算表上知道,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买进行权价1.60元的认沽期权=以1.6755元的价格卖出50ETF,这样一来便锁定了1.6755-1.632=0.0435元的差价。假定34天的资金利息和交易手续费成本为0.0135元(50ETF价格的0.83%),则净利润达到0.03元,相当于50ETF价格的1.84%,年化收益率高达18.4%。
不难想象,当大最交易者蛛拥而至卖出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时,0.0984元的价格怎么维持得住,于是价格步步下滑。假定价格跌到0.07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2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仍旧有0.01元的净利润,净利润率0.6%(年化6%),对套利者而言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这是已经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净利润。
如果价格跌到0.0684元,这时候的差额降至0.0135元,扣除0.0135元的成本,净利润为零。除了极个别成本特别低的套利者还能从中渔利外,绝大部分套利者都会歇手观望,寻找下一个机会。
实际上,当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被炒至0.0984元时,还有另一种更简单的套利方法。套利者卖出行权价1. 60元的认购期权,同时买进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可以收到净权利金0.0984一0.0364=0.0620元。期权到期时,如果50ETF价格(1.600,则两个期权都作废, 0.0620元的权利金为净得(当然实际净得还需扣除手续费);如果50ETF价格≥1.650元,则两个期权都有行权价值,行权结果是亏损0.050元,但由于已收到0.062。元的净权利金,抵掉亏损后还是获利0.0120元;如果50ETF价格在1.600元和1.650元之间.则行权价1.65元的认购期权作废,行权价1.60元的认购期权有行权价值,假定50ETF价格为S,则行权结果亏损=(S-1.60)元,当S等于最大值1.65时,亏损最大为0.050元,亏损额随着S的降低而减少,加上已收到0.0620元的净权利金,结果是至少可以获利0.0120元,最大可以获利0.0620元。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