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鱼怎么运输不死

2022-11-01 01:59发布

摘要供氧:水中溶解氧有一定的极限,在运输中最大的间题是活鱼缺氧,一般温水性水产动物要求水中溶解氧至少保持在5mg/L。为此,在运输时要设法供给氧气。供氧有如下措
1条回答
1楼 · 2022-11-01 02:15.采纳回答
摘要供氧:水中溶解氧有一定的极限,在运输中最大的间题是活鱼缺氧,一般温水性水产动物要求水中溶解氧至少保持在5mg/L。为此,在运输时要设法供给氧气。供氧有如下措施: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注入新水,新水的温度要适当,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温差要小于5℃。另外,运输途中可携带增氧机或充气机,随时对水体进行增氧。向水中投放释氧药物,如过氧化氢(H2O2)或硫酸铵[(NH42)2SO4],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对容器进行适度的上下轻微振荡,通过对容器振荡产生水波,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在水面上放置一羽状锯齿板,通过羽状板在水面的慢速回转增加水的振荡,提高水中的溶氧量。降低水温:大多数活鱼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其处于冬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率和耗氧量,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一般可以向容器中直接投入冰块、冰袋或蓄冷袋,也可将活鱼直接转移到低温冷库或冷却的水槽中,最好采用机械制冷装置来降低水体温度。降低水温时要防止温度的急剧变化,因为水温突变,水产品不能立即适应而容易发病。一般温水性鱼类运输水温在6~15℃,每次温度降低不超过5℃。添加盐类:活鱼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使表皮受损、体表黏液增多,这样活鱼渗透压不平衡,很容易患病。在运输过程中可在水体中加入氯化钠或氯化钙,添加量与水产品的种类和水体温度有关。氯化钠有助于使水产品“变硬”,减少体表黏液的形成。氯化钙可调节渗透压并抑制代谢的失调。麻醉:采用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对水产动物进行麻醉。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无毒或低毒的镇静药物,对水产动物进行全身麻醉。物理方法是采用针灸法,使水产动物处于昏迷状态,减慢新陈代谢率。水质处理:由于运输环境与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易使水产动物过度紧张,身体的免疫力下降,疲劳过度而死。为改变运输环境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还可添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沸石粉、活性炭等,以保持良好水质。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2老头鱼怎么运输不死你好供氧:水中溶解氧有一定的极限,在运输中最大的间题是活鱼缺氧,一般温水性水产动物要求水中溶解氧至少保持在5mg/L。为此,在运输时要设法供给氧气。供氧有如下措施:运输过程中要经常注入新水,新水的温度要适当,不能过高或过低,一般温差要小于5℃。另外,运输途中可携带增氧机或充气机,随时对水体进行增氧。向水中投放释氧药物,如过氧化氢(H2O2)或硫酸铵[(NH42)2SO4],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对容器进行适度的上下轻微振荡,通过对容器振荡产生水波,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在水面上放置一羽状锯齿板,通过羽状板在水面的慢速回转增加水的振荡,提高水中的溶氧量。降低水温:大多数活鱼可以通过降低温度使其处于冬眠状态,降低新陈代谢率和耗氧量,以提高运输的成活率。一般可以向容器中直接投入冰块、冰袋或蓄冷袋,也可将活鱼直接转移到低温冷库或冷却的水槽中,最好采用机械制冷装置来降低水体温度。降低水温时要防止温度的急剧变化,因为水温突变,水产品不能立即适应而容易发病。一般温水性鱼类运输水温在6~15℃,每次温度降低不超过5℃。添加盐类:活鱼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撞击,使表皮受损、体表黏液增多,这样活鱼渗透压不平衡,很容易患病。在运输过程中可在水体中加入氯化钠或氯化钙,添加量与水产品的种类和水体温度有关。氯化钠有助于使水产品“变硬”,减少体表黏液的形成。氯化钙可调节渗透压并抑制代谢的失调。麻醉:采用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对水产动物进行麻醉。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无毒或低毒的镇静药物,对水产动物进行全身麻醉。物理方法是采用针灸法,使水产动物处于昏迷状态,减慢新陈代谢率。水质处理:由于运输环境与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易使水产动物过度紧张,身体的免疫力下降,疲劳过度而死。为改变运输环境可以向水中加入一些光合细菌或硝化细菌,还可添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盐、沸石粉、活性炭等,以保持良好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