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10:14发布
毫无疑问是李嘉诚
亚洲首富---李嘉诚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一年学费24万 李嘉诚将在北京开办商学院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李嘉诚基金会”将在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大街开设一家可能是全亚洲学费最昂贵的商学院,一年学费估计为24万元人民币,今年9月正式开学。 该所名为长江商学院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两部分,今年9月将招收首批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共150名学生,在北京开学;另一项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将于明年3月招生,在深圳上课。“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昨天表示,稍后将公布创校的详情。他表示,多年来李嘉诚在内地捐助无数不同的教育团体以及医疗项目,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这些捐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长江商学院是内地首家民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学院,该学院的首任院长、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培训中心主任项兵表示,该学院属于个人捐赠,所以不受外资的控股比例及不能赚取盈利的条款限制。至于学历是否获得内地承认,项兵表示,工商管理课程重视水准与实力,毋须纠缠于学位是否获承认的问题。 李嘉诚资产又增一成稳居亚洲首富 亚洲地区第一大富翁今年由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击败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孙正义夺回第一名,总资产达一百二十六亿美元,较去年增加十三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十八,名次较去年上升三名。 李嘉诚,1928年生於广东潮州。11岁那年,家乡遭到日本人的侵?。父亲只好携带家小,背井离乡,流落到香港。李嘉诚在香港只念了两年书,父亲就病逝了,家庭陷入困境,为了供养母亲、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3岁的他毅然挑起小当家的重担,辍学就业,踏进了五花八门的社会。 开始时,李嘉诚为一间玩具?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但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馀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於勤奋好学,精明能?,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说起创业时的艰辛,李嘉诚感慨良多,充满激情:‘当年的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的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可说是每天最难过的时刻.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六人给李嘉诚打工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2000年度的年薪总和高达4亿6000万港元(下同),平均年薪超过2000万元。当中,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部下就占了六位,而且位居冠亚的霍建宁及袁天凡,收入更超过1亿元,在经济如斯不景下,仍能坐享富贵,不愧为打工皇帝。 李嘉诚旗下企业负责人被列入打工皇帝的还有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实业副主席、香港电灯主席和长江基建副主席麦理思;长江实业副董事总经理、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基建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的甘庆林;和记黄埔副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周胡慕芳,以及和记黄埔财务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香港电灯执行董事、长实非执行董事、Tom.com主席陆法兰。 另外的四位打工皇帝是去年12月中突然辞去移动电话商Sunday董事总经理职的何力勤,年入2900万元;业务主要在印尼及菲律宾的第一太平执行主席彭泽伦,年薪2400万元;恒基地产副主席、恒基发展副主席、恒基中国执行董事、中华煤气非执行董事林高演,年入2250万元;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年入1803万。 高居打工皇帝榜首的霍建宁一人兼任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副主席、长江基建副主席、长江实业执行董事,总收入为1亿3500万港元。 1999年和黄“卖橙”(Orange)劲赚千亿,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期内获2亿1000万元酬金,无人异议。2000年电信股泡沫爆破,霍建宁成功善后,再获董事酬金1亿2000万元,蝉联香港打工皇帝首位,更见大班功力。 和黄继1999年出售电信业务Orange赚1180亿元后,2000年出售Mannesmann再赚500亿元,同年出售Voicestream又赚300亿元,接着以500亿元夺得英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触发环球电讯公司争逐第三代手机(3G)执照的热潮,进而在德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竞投中,和黄毅然退出,一手捏碎泡沫。 和黄被指“大炒卖家” 连串神奇交易中,和黄获利近2000亿元,却惹外国传媒指为big trader(大炒卖家)。霍建宁强烈否认:“我们买下资产,派人去做,当资本价值成熟时卖出,根据税务法例,这是realization of capital assets(资本资产的变现),不是trading(买卖)。” 虽然2000年暂保亿万打工皇帝美誉,但2001年全球经济恶化,霍建宁会否被减薪要待和黄来年年报揭晓,但和黄期内两次收购“落难伙伴”Priceline及环球电讯,又将业务扩至前景秀丽的北京房地产,霍大班的表现仍然神勇。 电讯盈科虽然是万千股民的恶梦,但对管理层来说,却是实现多年宏愿的梦工场。位居亚军的电讯盈科副主席袁天凡年入1亿元,在盈动与香港电讯正式合并隔日,形式认股权以每股14元左右沽售800万股盈科股份,获利超过1亿元。不足一个月后,袁天凡即以约1.8亿元购入前比利时领事官邸。 但在袁天凡个人圆梦之际,电盈的市值较高峰期蒸发逾4000亿元,管理层倍受压力。盈科拓展最近宣布董事袁天凡也将所持股权由0.9%下降至0.83%,套现500万元,令人猜测地位有变? 麦理思是李嘉诚的左右手之一,身为长实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内的管理及房地产管理,甚少公开露面,年入7850万元。 年收入3800万元,现年54岁的甘庆林是李泽楷的姨丈,去年他在长实的董事酬金,较前年的1350万元,增加约30%,可能是因为他担任总裁的长江生命科技发展理想。 周胡慕芳出身法律世家,父亲胡兆炽是新鸿基地产成立初期的法律谋臣,兄长胡宝星则是胡关李罗的律师行创办人。她获得执业律师资格后,在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工作至1984年加入和黄发展,年收入为3500万元。她是和黄多项复杂交易得一顺利完成的幕后大功臣之一。 陆法兰年收入2200万元,他是Tom.com从虚拟的网络业务转变为实质的两岸三地传媒王国,在幕后协助行政总裁王先先的就是陆法兰。 李嘉诚频频出手 长和系百亿再攻内地 去年业绩下降六成 尽管李嘉诚掌控的香港上市公司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联营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被《亚洲周刊》评为“2001年国际华商500”冠亚军,但受全球经济低潮的影响和香港经济金融风暴的影响,2001年度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其中长实获纯利72·91亿港元,和黄的纯利为120·88亿港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六成多。面对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的冲击,在年报的发布会上,李嘉诚承诺,要利用集团充裕的现金流量及稳健的借贷水平,使其建立坚稳的财务实力,同时获得极高的长期信贷评级,有利于筹措资金,随时掌握投资机遇,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 长和系在全球36个国家都有业务,主业还是长和系的两大支柱产业房地产与电信。全球经济一体化为长和系带来了规模效应,但也使企业受到了经济风暴的影响。主营地产物业的长实集团,去年来自物业的收益为18·9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6·3%,而主营电讯业务的和黄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614·6亿港元,但由于去年投资3G业务,其中312亿港元被作为有关投资的储备。尽管在各种场合李嘉诚一再强调香港经济会复苏,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复苏、前景如何,李嘉诚在内部讨论会中也坦言至今仍不明朗,有很多挑战性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一方面,李嘉诚仍继续采取其逢低跟进的手法,大量吸纳土地,建设物业,促进盈利;另一方面,李嘉诚的目光重点转移到环境良好的市场——欧美及内地,尤其是内地市场。李嘉诚表示,普遍认为欧美经济可以出现三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内地会有7%,增幅最大,就经济增长而言,现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速成长被李嘉诚看好,中国加入WTO更坚定了李嘉诚的信心,在一个公开场合,李嘉诚明确表示,长江实业多年来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已不少,而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后商机将会更多。有些业务领域过去没有涉及,往后可能会涉足。最重要的是认清方向,把握好机会。 今年百亿投资内地 如果当年tom.com这艘小艇在内地打出的是高科技概念牌,那么今天的“长和航母”打的则是更稳重的李嘉诚概念牌。多年的内地经营经验,让李嘉诚对内地投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愿涉足政治的李嘉诚,利用众多的慈善活动建立起高大的社会形象和卓越的社会地位,在赢得了忠诚的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使企业的政府公关变得更有力。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长和系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年报通告会上,李嘉诚就曾明确表示,长和系今年在内地的投资额将以百亿港元计。 在房地产业方面,在继2001投资100亿元开发的朝阳区东坝“CBD后花园”之外,长和系又花3·9亿元人民币获得了上海古北新区1区14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据悉,深圳和成都的一些开发项目正在洽谈中。 就港口网络建设方面,李嘉诚把内地港口业务视为未来投资的重中之重,珠江三角洲是“和黄”内地港口业务的根据地,“和黄”通过扩建厦门海沧港,入股宁波北仑港等,明显把战线北移,形成中国沿海的港口网络。日前计划投资青岛,一举打破了其港口投资策略原来“上海以南的(港口)就做,上海以北的不做”的宗旨。 在通信业方面,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合营公司初期会集中拓展内地金融业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但不排除日后会进军其他行业。 在传媒业方面,tom.com旗下目前在大中国区拥有多项传媒业务,包括杂志、电台、网站、广告业等,继7月初成功收购亚视股份后,李嘉诚的传媒王国更加庞大。 在生物科技方面,李嘉诚在成立长江生命科技的时候就曾经表示,生化科技会是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新环节。日前,长江生命科技从长江事业中拆分出来上香港创业板,立即在香港股市掀起了生化股的狂潮,据悉长江实业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目前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个。截至年底,该项目投入资金将达近10亿港元,而未来几年将增至数10亿甚至100亿港元,稍后还将以此为平台在内地大行收购、投资之举。 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坐拥强大的资金,正在内地从容规划,试图通过收购、合资等形式占领众多产业的制高点。 目标锁定传统产业 对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进入房地产业,收购和黄,进军港口运输业,参与基建项目……长和系总因比别人快一步而抢到头啖汤并获得长远发展。在中国大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长和系这一次对大陆市场的新出击,却显得格外稳重,总的看来,拓展的方向始终没有出离传统产业的基础业务,其目标主要锁定在五个方面,地产、通信、港口网络、媒体和生物科技,与全球的业务拓展相比,少了能源一项。据悉产生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还没有将能源管理经营开放给私营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李嘉诚保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长和系作为主角之一也曾遭遇了2000—2001年间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所带来的灾难。长和系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在内地投资,至今在内地投资额累积已超过600亿港元,其中长江实业集团已成为香港在内地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庞大的投资造就了李嘉诚在内地的知名度,在总体感觉不错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那些超过15%~20%的投资失败项目,这对一向业绩稳健的长和系而言,这么高比例的投资失败率是绝无仅有的。长和系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冒进。早期的tom.com、电信盈科和数码港曾给企业带来了神话般的光环,造就李泽楷这样的传奇人物,但并没有真正给集团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狂热之后,对于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而言,tom.com和电讯盈科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壳。介于此,李嘉诚多次在企业内部强调,在一个激进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 面对近期外资内地投资热,长和系的动作看似保守,实际上霸气十足,所选的投资行业要么涉及中国内地的基本建设,例如房地产、港口;要么涉及重要的产业,例如通信、媒体和生物科学。无论从市场影响还是从营销收益来说,都可以获得稳定而高额的市场回报。 觊觎国内证券市场 早在2001年,李嘉诚在北京出席某会议时就表示过,有兴趣在内地资本市场上融资。 尽管国家对外企在内地证券市场上市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政策出台,但像长和系这样的企业,却是一直在等待和努力。作为国际企业,长和系必然会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但如果能在国内上市,至少可以减缓国外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也可以增强企业与内地的经济融合。 在那次会议上,李嘉诚还表示,在中国内地股市上市,不仅可以将使内地投资者获益,而且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和系一直在为此准备和等待着。李嘉诚日前宣布长和系将大量持股中银(香港)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分析认为,李嘉诚希望长和系能将更多的资本与以内地公司为母公司的企业资本融合,方便今后在内地尽快上市。来自长和系的消息则称,今后也不排除子公司会借壳内地上市。本报记者卢轶男 李嘉诚频出手 中国入世后给国内外的实业家带来了新的机会。长袖善舞的李嘉诚,凭着对市场起伏异常敏锐的触觉,再度出击,近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优势,频频出手,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继5月出资7000万美金在青岛“插足”轮胎制造业后,7月10日,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两者以下简称“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在股东特别大会上称,两家公司将通过中银(香港)公开招股,而持有中银(香港)较多的股份。紧接着,7月12日,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为内地金融业提供信息技术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据悉,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电盈则取得公司的管理权,及可将合营公司的收益列入电盈账目。中国电信将占合营公司51·5%股权,电盈则占48·5%。在今年下半年中,长和系类似的消息还会不断传出。 长和系这一系列的投资涉及领域之广,地域之宽,时间段之密集,前所未有,为李嘉诚图谋已久的内地霸业埋下了伏笔。日前,记者走访了长和系参与内地业务发展的部分员工,从中了解到一些长和系近期在内地迅猛“增兵”的内情所在。 雄鹰再出击 李嘉诚寻市场最佳切入点 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只是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难道李嘉诚真如亚洲所说是投资界的超人吗? 事实上,大多数的亚洲企业大亨,无论他在本国是多么叱咤风云,他也逃离不了一个命运:不过是家族企业的再延续。但是李嘉诚却是个例外。这倒不是因为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以及拥有着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而是因为,唯有他能够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甚至进而影响全球这一行业的未来。 电信业中有一时刻也许最可以说明什么。今年的8月9日,李嘉诚两个控股公司之一和记黄埔,与新加坡的一家合伙公司———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公司一道以2.5亿美元挖走了全球电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正等待破产的美国光纤通讯公司,61.5%的股份。有趣的是,这位亚洲著名投资者的所作所为引来了不少人拿他与美国的巴菲特进行比较,难道是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都想在深不可测的电信业中大捞一笔,可惜这种“底钓”是要有风险的。 更重大的影响,李嘉诚也许会在今年秋季实施,一旦和黄开始将它的3G手机服务全面推广到英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以 {MOD}列、奥地利以及中国香港,世界都要为之一震。要知道传统的欧洲电信公司面对萎靡的市场环境,只有止步不前,一再拖延发放3G牌照;而投资者也开始担心这项技术会不会在还未投产之前就先夭折;然而这一切在李嘉诚看来,却没有那么糟糕,失败论还为时尚早。 李嘉诚在3G手机上的豪赌遭致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市场中大部分非亚洲的基金经理们指责李的赌注未免太大,同时他们强调目前和黄的股票几乎降至2000年初最高点的一半。而标准普尔干脆在8月8日宣布,他们对和黄以及它的姊妹公司长江实业的前景表示担忧。 尽管如此,这也丝毫不会影响亚洲中小投资者对李抱持的积极态度。在他们的意识里,李嘉诚是不会出错的。如果李开了什么公司,就算没有公布业绩计划或是股东构成名单,他们也会趋之若鹜———在刚过去的7月,李嘉诚旗下的生命科学公司上市,其超额认购倍数竟有120倍。显然如果现在李超人“遐想”3G的美好未来,难道还会有人表示怀疑? 灵敏的嗅觉 1928年龙年出生的李嘉诚,在他22岁时从内地来到香港开始了他的第一份生意,制作和销售塑料花。艰难地挣到第一笔钱之后,李果断地转向房地产开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李嘉诚的发家秘笈却充满了争议,尤其是对西方投资者,李除了正确地预见到香港政府会对楼市采取的政策之外,就是把握住人们对风水的心理导向,从而成功地占领了香港地产界的重要一席。 幸运,也许是对李嘉诚成功的最好解释: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恰当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香港谁拥有实有资产,谁就有了通往财富的门票,因为当时的政策是限制新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李同许多地产商一样,所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抬高房地产价格。而当他发现做集装箱港口生意更合时宜时,他就用“肩背着货物”跟着香港经济腾飞。到了1997年许多其他亚洲巨擘由于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不断贬值,而纷纷“倒下去”的时候,李却因为港元保持着相对坚挺而依然“屹立”着。 但是,幸运还不是李嘉诚的全部。在香港的实业大亨中,李嘉诚是最知道何时出击海外、何时转向新领域的一个。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和聘用全球最好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他的投资纪录也是其他很多亚洲实业巨头难以企及的。而每一个与他共过事的人更是会为他具有的灵敏投资嗅觉而竖起大拇指。 与“奥马哈圣人”之称的巴菲特相比,李嘉诚虽然同样在寻找价值,但是他的寻找价值走得更远。 巴菲特首先将他寻找到的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碾碎(重组),之后无限期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 而李嘉诚则不同,典型的亚洲资产交易商,他所做的就是寻找市场最佳切入点,像一只猎鹰耐心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当猎物真的出现的时候,它会迅雷不及掩耳地出击将其捕获。收购环球电讯就是如此,李嘉诚甚至没有动用他的其他电信资产,2002年1月提出第一个开价,随即收回,之后卷土重来,以新的低于前次2/3的价格成交。 出击未果? 尽管顶着“资产交易商”的帽子,同时这顶帽子也适合大多数亚洲商人,但是戴在李嘉诚头上还是太小了,因为他所做的不仅于此。的确,他的一项著名的交易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1999年9月,和黄瞅准时机成功地卖掉Orange,一家英国手机运营商,从而净赚147亿美元。然而,成功的背后是,他知道如何建设一项事业。Orange的案例中,他用了数年的心血来整合这家公司。也许这就是那些支持李的人乐观的所在:李嘉诚会在3G上扭转乾坤。 看来,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总之,评价李嘉诚倒是该借鉴一下一贯评价“明星”基金管理人的那种“苛刻”口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有了一段时间的出 {MOD}表现,之后利用他们的名声开始折腾更大的投资,直到有一天,他的业绩如其他所有人一样陷入低谷。” 那么,李嘉诚的3G手机业务的命运会是怎样,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公主小妹里的皇甫雄啊,(*^__^*) 嘻嘻……,不过是假的
孙正义or李嘉诚
李嘉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毫无疑问是李嘉诚
亚洲首富---李嘉诚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一年学费24万 李嘉诚将在北京开办商学院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李嘉诚基金会”将在北京黄金地段王府井大街开设一家可能是全亚洲学费最昂贵的商学院,一年学费估计为24万元人民币,今年9月正式开学。
该所名为长江商学院的高等教育机构分为两部分,今年9月将招收首批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EMBA)共150名学生,在北京开学;另一项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将于明年3月招生,在深圳上课。“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昨天表示,稍后将公布创校的详情。他表示,多年来李嘉诚在内地捐助无数不同的教育团体以及医疗项目,相信没有人会认为这些捐助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长江商学院是内地首家民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学院,该学院的首任院长、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培训中心主任项兵表示,该学院属于个人捐赠,所以不受外资的控股比例及不能赚取盈利的条款限制。至于学历是否获得内地承认,项兵表示,工商管理课程重视水准与实力,毋须纠缠于学位是否获承认的问题。
李嘉诚资产又增一成稳居亚洲首富
亚洲地区第一大富翁今年由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击败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孙正义夺回第一名,总资产达一百二十六亿美元,较去年增加十三亿美元,全球排名第十八,名次较去年上升三名。
李嘉诚,1928年生於广东潮州。11岁那年,家乡遭到日本人的侵?。父亲只好携带家小,背井离乡,流落到香港。李嘉诚在香港只念了两年书,父亲就病逝了,家庭陷入困境,为了供养母亲、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13岁的他毅然挑起小当家的重担,辍学就业,踏进了五花八门的社会。
开始时,李嘉诚为一间玩具?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但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馀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於勤奋好学,精明能?,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说起创业时的艰辛,李嘉诚感慨良多,充满激情:‘当年的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的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进行自修,加上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可说是每天最难过的时刻.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六人给李嘉诚打工
香港“十大打工皇帝”2000年度的年薪总和高达4亿6000万港元(下同),平均年薪超过2000万元。当中,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部下就占了六位,而且位居冠亚的霍建宁及袁天凡,收入更超过1亿元,在经济如斯不景下,仍能坐享富贵,不愧为打工皇帝。
李嘉诚旗下企业负责人被列入打工皇帝的还有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实业副主席、香港电灯主席和长江基建副主席麦理思;长江实业副董事总经理、和记黄埔执行董事、长江基建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的甘庆林;和记黄埔副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周胡慕芳,以及和记黄埔财务董事、长江基建执行董事、香港电灯执行董事、长实非执行董事、Tom.com主席陆法兰。
另外的四位打工皇帝是去年12月中突然辞去移动电话商Sunday董事总经理职的何力勤,年入2900万元;业务主要在印尼及菲律宾的第一太平执行主席彭泽伦,年薪2400万元;恒基地产副主席、恒基发展副主席、恒基中国执行董事、中华煤气非执行董事林高演,年入2250万元;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年入1803万。
高居打工皇帝榜首的霍建宁一人兼任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香港电灯副主席、长江基建副主席、长江实业执行董事,总收入为1亿3500万港元。
1999年和黄“卖橙”(Orange)劲赚千亿,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期内获2亿1000万元酬金,无人异议。2000年电信股泡沫爆破,霍建宁成功善后,再获董事酬金1亿2000万元,蝉联香港打工皇帝首位,更见大班功力。
和黄继1999年出售电信业务Orange赚1180亿元后,2000年出售Mannesmann再赚500亿元,同年出售Voicestream又赚300亿元,接着以500亿元夺得英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触发环球电讯公司争逐第三代手机(3G)执照的热潮,进而在德国第三代手机(3G)执照竞投中,和黄毅然退出,一手捏碎泡沫。
和黄被指“大炒卖家”
连串神奇交易中,和黄获利近2000亿元,却惹外国传媒指为big trader(大炒卖家)。霍建宁强烈否认:“我们买下资产,派人去做,当资本价值成熟时卖出,根据税务法例,这是realization of capital assets(资本资产的变现),不是trading(买卖)。”
虽然2000年暂保亿万打工皇帝美誉,但2001年全球经济恶化,霍建宁会否被减薪要待和黄来年年报揭晓,但和黄期内两次收购“落难伙伴”Priceline及环球电讯,又将业务扩至前景秀丽的北京房地产,霍大班的表现仍然神勇。
电讯盈科虽然是万千股民的恶梦,但对管理层来说,却是实现多年宏愿的梦工场。位居亚军的电讯盈科副主席袁天凡年入1亿元,在盈动与香港电讯正式合并隔日,形式认股权以每股14元左右沽售800万股盈科股份,获利超过1亿元。不足一个月后,袁天凡即以约1.8亿元购入前比利时领事官邸。
但在袁天凡个人圆梦之际,电盈的市值较高峰期蒸发逾4000亿元,管理层倍受压力。盈科拓展最近宣布董事袁天凡也将所持股权由0.9%下降至0.83%,套现500万元,令人猜测地位有变?
麦理思是李嘉诚的左右手之一,身为长实副主席,主要负责集团内的管理及房地产管理,甚少公开露面,年入7850万元。
年收入3800万元,现年54岁的甘庆林是李泽楷的姨丈,去年他在长实的董事酬金,较前年的1350万元,增加约30%,可能是因为他担任总裁的长江生命科技发展理想。
周胡慕芳出身法律世家,父亲胡兆炽是新鸿基地产成立初期的法律谋臣,兄长胡宝星则是胡关李罗的律师行创办人。她获得执业律师资格后,在胡关李罗律师事务所工作至1984年加入和黄发展,年收入为3500万元。她是和黄多项复杂交易得一顺利完成的幕后大功臣之一。
陆法兰年收入2200万元,他是Tom.com从虚拟的网络业务转变为实质的两岸三地传媒王国,在幕后协助行政总裁王先先的就是陆法兰。
李嘉诚频频出手 长和系百亿再攻内地
去年业绩下降六成
尽管李嘉诚掌控的香港上市公司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联营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被《亚洲周刊》评为“2001年国际华商500”冠亚军,但受全球经济低潮的影响和香港经济金融风暴的影响,2001年度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其中长实获纯利72·91亿港元,和黄的纯利为120·88亿港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六成多。面对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的冲击,在年报的发布会上,李嘉诚承诺,要利用集团充裕的现金流量及稳健的借贷水平,使其建立坚稳的财务实力,同时获得极高的长期信贷评级,有利于筹措资金,随时掌握投资机遇,为股东争取最大利益。
长和系在全球36个国家都有业务,主业还是长和系的两大支柱产业房地产与电信。全球经济一体化为长和系带来了规模效应,但也使企业受到了经济风暴的影响。主营地产物业的长实集团,去年来自物业的收益为18·9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6·3%,而主营电讯业务的和黄公司,去年的营业额为614·6亿港元,但由于去年投资3G业务,其中312亿港元被作为有关投资的储备。尽管在各种场合李嘉诚一再强调香港经济会复苏,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复苏、前景如何,李嘉诚在内部讨论会中也坦言至今仍不明朗,有很多挑战性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一方面,李嘉诚仍继续采取其逢低跟进的手法,大量吸纳土地,建设物业,促进盈利;另一方面,李嘉诚的目光重点转移到环境良好的市场——欧美及内地,尤其是内地市场。李嘉诚表示,普遍认为欧美经济可以出现三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内地会有7%,增幅最大,就经济增长而言,现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经济近20年来的高速成长被李嘉诚看好,中国加入WTO更坚定了李嘉诚的信心,在一个公开场合,李嘉诚明确表示,长江实业多年来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已不少,而国内加入世贸组织后商机将会更多。有些业务领域过去没有涉及,往后可能会涉足。最重要的是认清方向,把握好机会。
今年百亿投资内地
如果当年tom.com这艘小艇在内地打出的是高科技概念牌,那么今天的“长和航母”打的则是更稳重的李嘉诚概念牌。多年的内地经营经验,让李嘉诚对内地投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愿涉足政治的李嘉诚,利用众多的慈善活动建立起高大的社会形象和卓越的社会地位,在赢得了忠诚的合作伙伴的同时,也使企业的政府公关变得更有力。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长和系已经准备好大干一场,在今年3月份举行的年报通告会上,李嘉诚就曾明确表示,长和系今年在内地的投资额将以百亿港元计。
在房地产业方面,在继2001投资100亿元开发的朝阳区东坝“CBD后花园”之外,长和系又花3·9亿元人民币获得了上海古北新区1区14号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据悉,深圳和成都的一些开发项目正在洽谈中。
就港口网络建设方面,李嘉诚把内地港口业务视为未来投资的重中之重,珠江三角洲是“和黄”内地港口业务的根据地,“和黄”通过扩建厦门海沧港,入股宁波北仑港等,明显把战线北移,形成中国沿海的港口网络。日前计划投资青岛,一举打破了其港口投资策略原来“上海以南的(港口)就做,上海以北的不做”的宗旨。
在通信业方面,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合营公司初期会集中拓展内地金融业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但不排除日后会进军其他行业。
在传媒业方面,tom.com旗下目前在大中国区拥有多项传媒业务,包括杂志、电台、网站、广告业等,继7月初成功收购亚视股份后,李嘉诚的传媒王国更加庞大。
在生物科技方面,李嘉诚在成立长江生命科技的时候就曾经表示,生化科技会是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新环节。日前,长江生命科技从长江事业中拆分出来上香港创业板,立即在香港股市掀起了生化股的狂潮,据悉长江实业已投入长科的金额达4·2亿港元,目前长科已注册专利的项目达40个。截至年底,该项目投入资金将达近10亿港元,而未来几年将增至数10亿甚至100亿港元,稍后还将以此为平台在内地大行收购、投资之举。
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坐拥强大的资金,正在内地从容规划,试图通过收购、合资等形式占领众多产业的制高点。
目标锁定传统产业
对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投资,是李嘉诚最拿手的功夫之一,进入房地产业,收购和黄,进军港口运输业,参与基建项目……长和系总因比别人快一步而抢到头啖汤并获得长远发展。在中国大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长和系这一次对大陆市场的新出击,却显得格外稳重,总的看来,拓展的方向始终没有出离传统产业的基础业务,其目标主要锁定在五个方面,地产、通信、港口网络、媒体和生物科技,与全球的业务拓展相比,少了能源一项。据悉产生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还没有将能源管理经营开放给私营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李嘉诚保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长和系作为主角之一也曾遭遇了2000—2001年间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所带来的灾难。长和系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在内地投资,至今在内地投资额累积已超过600亿港元,其中长江实业集团已成为香港在内地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尽管庞大的投资造就了李嘉诚在内地的知名度,在总体感觉不错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那些超过15%~20%的投资失败项目,这对一向业绩稳健的长和系而言,这么高比例的投资失败率是绝无仅有的。长和系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冒进。早期的tom.com、电信盈科和数码港曾给企业带来了神话般的光环,造就李泽楷这样的传奇人物,但并没有真正给集团带来实际的商业利益。狂热之后,对于李嘉诚领导的长和系而言,tom.com和电讯盈科只剩下一个美丽的壳。介于此,李嘉诚多次在企业内部强调,在一个激进的时代,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判断能力。
面对近期外资内地投资热,长和系的动作看似保守,实际上霸气十足,所选的投资行业要么涉及中国内地的基本建设,例如房地产、港口;要么涉及重要的产业,例如通信、媒体和生物科学。无论从市场影响还是从营销收益来说,都可以获得稳定而高额的市场回报。
觊觎国内证券市场
早在2001年,李嘉诚在北京出席某会议时就表示过,有兴趣在内地资本市场上融资。
尽管国家对外企在内地证券市场上市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政策出台,但像长和系这样的企业,却是一直在等待和努力。作为国际企业,长和系必然会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但如果能在国内上市,至少可以减缓国外市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也可以增强企业与内地的经济融合。
在那次会议上,李嘉诚还表示,在中国内地股市上市,不仅可以将使内地投资者获益,而且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长和系一直在为此准备和等待着。李嘉诚日前宣布长和系将大量持股中银(香港)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分析认为,李嘉诚希望长和系能将更多的资本与以内地公司为母公司的企业资本融合,方便今后在内地尽快上市。来自长和系的消息则称,今后也不排除子公司会借壳内地上市。本报记者卢轶男
李嘉诚频出手
中国入世后给国内外的实业家带来了新的机会。长袖善舞的李嘉诚,凭着对市场起伏异常敏锐的触觉,再度出击,近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优势,频频出手,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继5月出资7000万美金在青岛“插足”轮胎制造业后,7月10日,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两者以下简称“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在股东特别大会上称,两家公司将通过中银(香港)公开招股,而持有中银(香港)较多的股份。紧接着,7月12日,电讯盈科宣布与中国电信共组合营公司,为内地金融业提供信息技术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据悉,合营公司的总投资额约2亿元人民币,电盈则取得公司的管理权,及可将合营公司的收益列入电盈账目。中国电信将占合营公司51·5%股权,电盈则占48·5%。在今年下半年中,长和系类似的消息还会不断传出。
长和系这一系列的投资涉及领域之广,地域之宽,时间段之密集,前所未有,为李嘉诚图谋已久的内地霸业埋下了伏笔。日前,记者走访了长和系参与内地业务发展的部分员工,从中了解到一些长和系近期在内地迅猛“增兵”的内情所在。
雄鹰再出击 李嘉诚寻市场最佳切入点
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只是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难道李嘉诚真如亚洲所说是投资界的超人吗?
事实上,大多数的亚洲企业大亨,无论他在本国是多么叱咤风云,他也逃离不了一个命运:不过是家族企业的再延续。但是李嘉诚却是个例外。这倒不是因为他掌控着香港的经济———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来自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以及拥有着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而是因为,唯有他能够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甚至进而影响全球这一行业的未来。
电信业中有一时刻也许最可以说明什么。今年的8月9日,李嘉诚两个控股公司之一和记黄埔,与新加坡的一家合伙公司———新加坡科技电信媒体公司一道以2.5亿美元挖走了全球电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正等待破产的美国光纤通讯公司,61.5%的股份。有趣的是,这位亚洲著名投资者的所作所为引来了不少人拿他与美国的巴菲特进行比较,难道是英雄所见略同?两个人都想在深不可测的电信业中大捞一笔,可惜这种“底钓”是要有风险的。
更重大的影响,李嘉诚也许会在今年秋季实施,一旦和黄开始将它的3G手机服务全面推广到英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以 {MOD}列、奥地利以及中国香港,世界都要为之一震。要知道传统的欧洲电信公司面对萎靡的市场环境,只有止步不前,一再拖延发放3G牌照;而投资者也开始担心这项技术会不会在还未投产之前就先夭折;然而这一切在李嘉诚看来,却没有那么糟糕,失败论还为时尚早。
李嘉诚在3G手机上的豪赌遭致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市场中大部分非亚洲的基金经理们指责李的赌注未免太大,同时他们强调目前和黄的股票几乎降至2000年初最高点的一半。而标准普尔干脆在8月8日宣布,他们对和黄以及它的姊妹公司长江实业的前景表示担忧。
尽管如此,这也丝毫不会影响亚洲中小投资者对李抱持的积极态度。在他们的意识里,李嘉诚是不会出错的。如果李开了什么公司,就算没有公布业绩计划或是股东构成名单,他们也会趋之若鹜———在刚过去的7月,李嘉诚旗下的生命科学公司上市,其超额认购倍数竟有120倍。显然如果现在李超人“遐想”3G的美好未来,难道还会有人表示怀疑?
灵敏的嗅觉
1928年龙年出生的李嘉诚,在他22岁时从内地来到香港开始了他的第一份生意,制作和销售塑料花。艰难地挣到第一笔钱之后,李果断地转向房地产开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李嘉诚的发家秘笈却充满了争议,尤其是对西方投资者,李除了正确地预见到香港政府会对楼市采取的政策之外,就是把握住人们对风水的心理导向,从而成功地占领了香港地产界的重要一席。
幸运,也许是对李嘉诚成功的最好解释: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恰当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香港谁拥有实有资产,谁就有了通往财富的门票,因为当时的政策是限制新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李同许多地产商一样,所做的事情就是继续抬高房地产价格。而当他发现做集装箱港口生意更合时宜时,他就用“肩背着货物”跟着香港经济腾飞。到了1997年许多其他亚洲巨擘由于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不断贬值,而纷纷“倒下去”的时候,李却因为港元保持着相对坚挺而依然“屹立”着。
但是,幸运还不是李嘉诚的全部。在香港的实业大亨中,李嘉诚是最知道何时出击海外、何时转向新领域的一个。没有人能够像他一样,善于发现和聘用全球最好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他的投资纪录也是其他很多亚洲实业巨头难以企及的。而每一个与他共过事的人更是会为他具有的灵敏投资嗅觉而竖起大拇指。
与“奥马哈圣人”之称的巴菲特相比,李嘉诚虽然同样在寻找价值,但是他的寻找价值走得更远。
巴菲特首先将他寻找到的价值被低估的公司碾碎(重组),之后无限期地持有该公司的股票。
而李嘉诚则不同,典型的亚洲资产交易商,他所做的就是寻找市场最佳切入点,像一只猎鹰耐心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当猎物真的出现的时候,它会迅雷不及掩耳地出击将其捕获。收购环球电讯就是如此,李嘉诚甚至没有动用他的其他电信资产,2002年1月提出第一个开价,随即收回,之后卷土重来,以新的低于前次2/3的价格成交。
出击未果?
尽管顶着“资产交易商”的帽子,同时这顶帽子也适合大多数亚洲商人,但是戴在李嘉诚头上还是太小了,因为他所做的不仅于此。的确,他的一项著名的交易为他赢得了不少赞誉:1999年9月,和黄瞅准时机成功地卖掉Orange,一家英国手机运营商,从而净赚147亿美元。然而,成功的背后是,他知道如何建设一项事业。Orange的案例中,他用了数年的心血来整合这家公司。也许这就是那些支持李的人乐观的所在:李嘉诚会在3G上扭转乾坤。
看来,李嘉诚是不会被人低估的,就算从另个角度看,他的纪录有“污点”,也少有人记得罢了。20世纪80年代,他投资于加拿大的一家石油公司,多年来业绩就没好转过。而他在英国的首笔投资项目Rabbit公司就以失败告终。
总之,评价李嘉诚倒是该借鉴一下一贯评价“明星”基金管理人的那种“苛刻”口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有了一段时间的出 {MOD}表现,之后利用他们的名声开始折腾更大的投资,直到有一天,他的业绩如其他所有人一样陷入低谷。”
那么,李嘉诚的3G手机业务的命运会是怎样,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公主小妹里的皇甫雄啊,(*^__^*) 嘻嘻……,不过是假的
孙正义or李嘉诚
李嘉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