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14:20发布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你知道有哪些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总结能力就会经常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好读后感,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一、起好题目
很多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直接用“《XXX》读后感”或者是“读《XXX》有感”当作题目,读者看到这种题目时阅读兴趣就会减少。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拟定一个亮眼的标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在拟定读后感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模式,主标题点名文章的中心,副标题来介绍所读文章的名称。
例如,逆境,更利于成才——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生活的艰辛——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二、写好开头
一般情况下,在读后感的开头应该向读者表明所读的书或者文章的名字,然后简单的概括自己的感受,总结全文。也可以用一段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段落抒发自己的感想。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有的人在键盘上弹奏出了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喜悦,有的人却弹奏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灼,秋天的哀愁,冬天的悲凉。琴音如何,全取决于弹奏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三、引述原文
在写好文章的开头之后,就应该围绕自己的感动的点来写原文,也就是你通过哪一部分的内容来获得这个感点的,那么在这一部分就是要阐述这一部分的内容,从而为后文的叙述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表达的过程中一定要简洁,不能够大量的摘抄原文。
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引述部分可以这样写:
海伦她虽然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正因为有了家庭教师海伦才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后来,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说话,海伦在回忆自己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我每天练习,练习,练习”……
四、写明感点
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我们会有很多的`感想或者体会,这些感想和体会可以都是围绕着一个方向和中心进行阐述的,那么在写感点这一部分就要阐述自己的中心论点。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感点部分:
通过海伦的故事我们不由的惊叹:生命是如此伟大。这让我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通过这一句简练的总结让我们了解到作者是要从“即使生活条件再艰苦,我们也不能停止奋斗”这一方面来写这篇读后感的,给读者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
五、论证感点
在论证感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社会实际等来论证这一感点,在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时可以选择与感点相似的事件,也可以选择与感点相反的事件,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感点论证部分: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他们仍然不去珍惜,每天怨天尤人,抱怨上天对他的不公。他们把学习当作是一件苦差,不是以积极地态度去对待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只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自己不费什么功夫就可以一举成名。海伦双目失明,依然能够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完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呢?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六、总结感点
总结感点就是对前文的感点以及论证进行总结,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希望。总之,结感就是有效地呼应标题、感点。
一、研读原文。
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二、确立感发点。
感发点是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又是文章的“入手处”。
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特点或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所反映的某种问题或普遍性的规律。议论文的感发点,一般是所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其他文体感发点的确立的与此大同小异,不一一赘述。
三、述读与发感。
述读,指对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作者、感发点等方面的交代,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
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联想和引申的材料。
四、读后感的结尾
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采用什么形式结尾,要根据读后感的类型而定。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你知道有哪些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总结能力就会经常给学生布置写读后感的作业。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好读后感,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1
一、起好题目
很多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直接用“《XXX》读后感”或者是“读《XXX》有感”当作题目,读者看到这种题目时阅读兴趣就会减少。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给予读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拟定一个亮眼的标题,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
在拟定读后感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主标题+副标题”的模式,主标题点名文章的中心,副标题来介绍所读文章的名称。
例如,逆境,更利于成才——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狭路相逢勇者胜——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生活的艰辛——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二、写好开头
一般情况下,在读后感的开头应该向读者表明所读的书或者文章的名字,然后简单的概括自己的感受,总结全文。也可以用一段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段落抒发自己的感想。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跳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有的人在键盘上弹奏出了春天的希望,夏天的绿荫,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喜悦,有的人却弹奏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灼,秋天的哀愁,冬天的悲凉。琴音如何,全取决于弹奏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三、引述原文
在写好文章的开头之后,就应该围绕自己的感动的点来写原文,也就是你通过哪一部分的内容来获得这个感点的,那么在这一部分就是要阐述这一部分的内容,从而为后文的叙述做好铺垫。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表达的过程中一定要简洁,不能够大量的摘抄原文。
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引述部分可以这样写:
海伦她虽然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正因为有了家庭教师海伦才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是那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后来,又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说话,海伦在回忆自己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我每天练习,练习,练习”……
四、写明感点
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我们会有很多的`感想或者体会,这些感想和体会可以都是围绕着一个方向和中心进行阐述的,那么在写感点这一部分就要阐述自己的中心论点。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感点部分:
通过海伦的故事我们不由的惊叹:生命是如此伟大。这让我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通过这一句简练的总结让我们了解到作者是要从“即使生活条件再艰苦,我们也不能停止奋斗”这一方面来写这篇读后感的,给读者一种清晰明了的感觉。
五、论证感点
在论证感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社会实际等来论证这一感点,在选取生活中的例子时可以选择与感点相似的事件,也可以选择与感点相反的事件,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的感点论证部分: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但是他们仍然不去珍惜,每天怨天尤人,抱怨上天对他的不公。他们把学习当作是一件苦差,不是以积极地态度去对待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只想着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自己不费什么功夫就可以一举成名。海伦双目失明,依然能够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完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呢?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
六、总结感点
总结感点就是对前文的感点以及论证进行总结,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希望。总之,结感就是有效地呼应标题、感点。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2
一、研读原文。
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二、确立感发点。
感发点是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又是文章的“入手处”。
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例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特点或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所反映的某种问题或普遍性的规律。议论文的感发点,一般是所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其他文体感发点的确立的与此大同小异,不一一赘述。
三、述读与发感。
述读,指对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作者、感发点等方面的交代,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
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联想和引申的材料。
四、读后感的结尾
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采用什么形式结尾,要根据读后感的类型而定。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