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复旦金融431双非运气型选手经验贴

2023-02-22 10:12发布

在确定目标院校和准备考研的期间,在知乎上浏览了很多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贴,给自己增添了很多信心。当时就想着,如果能够考上旦旦,也要写一篇经验贴回馈学长学姐的无私分
1条回答
1楼 · 2023-02-22 10:58.采纳回答

在确定目标院校和准备考研的期间,在知乎上浏览了很多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贴,给自己增添了很多信心。当时就想着,如果能够考上旦旦,也要写一篇经验贴回馈学长学姐的无私分享产生的「正外部性」。现在,梦想照进现实,一战上岸复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够减少你们的迷茫,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提供一种可能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借这篇经验贴纪念一下我的考研时光和陪伴我的室友们。首先贴一波复试通过短信。


以上数据来自本人从经院官网上拉下来的名单,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原始数据可向作者本人索取(有没有学术论文那味了hhhh)。

全程时间安排

1月中旬——2月下旬,由于疫情不能出去走动的原因,每天大概可以有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因为离考研还早,我就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数学和专业课上,平均每天5个小时数学,3个小时专业课吧。

3月到7月中旬,因为大三下还有少许的课程,加上为了增强我的金融素养,还选了两门硬核的金融专业课:商业银行管理、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这里为我们学校灵活的选课制度打call!),于是每天花在考研上的时间大概只有5—6个小时。

7月底到10月中旬,该上完课也都上完了,开始进入全身心的投入,每天学习时间应该有10—11个小时

10月底到考前,因为那段时间极度怀疑自己的考研进度,产生了极大的焦虑,加上复旦研招网招生简章中的招生名额减少到58个,让我的心态直接爆炸,于是继续加大时间投入,晚上改成12:30之后睡觉,每天的学习时间有12—13个小时。

考研心态

考研过程中的心态调整的动态变化过程,会对复习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专门拿出一个版块讲一讲考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首先,选择了复旦金融就意味着选择了极大的风险,需要具备极大的勇气面对备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挫折和沮丧。比如,今年复旦金砖据说有高达4800人报名,创下了历年之最。而且根据传火群中学长学姐的估计,复旦431考上的人中,一战和多战所占的比率大概五五开。这意味着,作为一战的你,所需要竞争的并不限于本科是top 985和两财一贸的同级学生,还有经验更为丰富多战选手,他们的知识可能早已滚瓜烂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考研竞争的压力只会变大而不会变小,今年复旦本科考复旦金砖的比率已经比往年都高了。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复旦金融431的内卷程度将会稳步上升。

其次呢,考研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不确定性」。考研不像高考,有无数的期末期中考、月考、周考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头,即缺少即时的反馈机制。考研极其考验一个人的自学能力,由于缺乏像高中有一个老师带着你学的环境,就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人说,考研就像在一个乌漆墨黑的房间里洗衣服,你看不到衣服有多脏,只能多放洗衣粉,仔仔细细地将衣服的每一个角落来回揉搓,一遍又一遍地漂洗干净。等到灯亮了,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件光亮如新的衣服在灯光下是会折射出彩虹的光芒的。所以,坚持以三大确定性应对外部高度的不确定性:即适度放松娱乐、降低无效学习时间和支持自身心态建设。

最后,找到调解自身心态的方法也尤为重要。以我个人经验来看,运动可以释放不少压力,团队运动尤甚。因此,我和我的室友经常定期打羽毛球。一开始信誓旦旦地做好了日程表,规定每5天打一次球。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不一致」问题浮现,我们逐渐变成每4天打一次球,九、十月份的时候甚至每3天打一次球。打完球之后,往往还要出去大吃一顿,打打牙祭。这样一来一回,往往要花上4个小时。虽然看起来有些浪费时间,但是考虑到运动之后和与室友social的愉悦感,以及提高了身体素质,让我后期仍然可以保持12小时以上的时间高效学习。这样来看,定期「多人运动」的净现值是大于0的。甚至在暑假及暑假之前时间不太紧迫的时候,还可以晚上出去吃吃烧烤,喝喝啤酒。但是无论玩到多晚,第二天还是准时到图书馆继续学习,以保证学习的可持续性,

4. 四个科目的学习方法

政治(75+)

下图是进入复试的122人政治分数的分布,可以看出,即使是政治这种被大家公认为没有性价比的课程,分数差距还是非常的大,最高分和最低分差了快有20分。在添加了趋势线之后,我们还可以发现,初试政治的分数和排名具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当然,相关性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所以啊,对于初试的四门科目,我们哪一门都不能忽视。毕竟,政治的一分也是一分。

备考过程:

通过广泛浏览知乎上的经验贴,大部分推荐八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我也差不多在8月中旬开始了政治的复习。

从8月中到9月底,每天花1—1.5个小时生啃《肖秀荣精讲精练》。这里的生啃指的是完全不看徐涛等各类政治名师的视频。我的研友对于我这种非常规的复习方法感到非常惊诧,我向他解释说我看视频的时候容易分心,反而可以静下心来看文字。在读完一章肖秀荣精讲精练的同时,还会搭配做一章的《1000题》。一开始的正确率惨不忍睹,不过放宽心,到了后面二刷三刷的时候,选择题的准确率会逐步提高的。

整个10月都在二刷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且开始刷徐涛的《优题库》。其实我感觉1000题和优题库也没啥区别,题目质量可能1000题更偏真题一些。11月份,为了提高选择题的成功率,我买了腿姐陆寓丰的《冲刺背诵手册》,开始在三刷肖秀荣精讲精练的同时,叉开来看选择题的知识点。比如,今天我看了肖秀荣的马原,就再看一点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上的思修,这样的好处是通过板块的轮转,减少遗忘程度。12月份又买了肖老的时政,而且肖老的公众号上也会有时政小册子出版之后时政的更新。

一个最关键的方法来了。因为我们知道,政治是得选择得天下,上海的政治主观题平均分大概是30分,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政治得一个70分以上的分数(进入复试的人的平均分是73分),客观题必须拿到40分以上。所以,政治复习的主要矛盾就是提高选择题的得分。我在10月份底,买了一个政治选择题刷题小程序,里面有各大名师押题卷的选择题部分。于是我从购买的那天起,就开始在零碎时间狂刷政治选择题,因为大块大块的时间要留给数学和专业课。比如,在食堂排队时刷几道,回寝室路上刷几道,晚上睡觉前刷半套。我还给自己规定了一个量,每天刷两套。如此算下来,我考研期间应该刷了近120套政治选择题。

其实,随着刷题量的增加,你会发现出现了所谓的「题感」,一些选择题常见的表述都再熟悉不过,在后期可以达到15分钟内做完一套政治选择题,得分在38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政治模拟卷选择题的得分要比真题低,因为真题出题更为严谨规范。所以了,政治的疯狂刷题带来了丰盛的回报,我最终政治选择题应该在43—45分左右,政治总分77还算不错。

至于政治主观题,只能感叹一句:肖秀荣永远的神!坐在考场上发下卷子看到主观题的那一刻,感觉五道大题全在肖老的射程范围之内。主观题大家都背肖四或者徐涛的小黄书,差距应该不会很大,分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抓好主要矛盾。

英语二(84+)

下图是进入复试122人的英语成绩分布。出人意料的是,英语和初试排名之间竟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因为R2=0.01,基本可认为线性无关)。换句话来说,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英语在备考时候的重要性似乎要远低于政治。不过,我更愿意把这个结果解读为,能够进入复试的人的英语水平已经远高于英语二要求的水平(Overqualified),导致英语二对这些人的区分作用不足。PS:要不要就下面这幅图写一篇英语二的大作文hhhhhhh。

备考过程:

因为我本科英语基础还挺好的(六级阅读接近满分,雅思阅读8.5分),加上国外交换学习阶段要用全英文做presentation和作答期中期末考试,可能对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所以,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英语始终没有分配什么时间学习,在不停地吃老本。所以,英语这部分我的经验借鉴意义不是很大,大家姑且看之。

英语的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连续性」。我在大一开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坚持在kindle上每天看2000词左右的经济学人文章,看了一年半之后,六级没做其他努力,自然就到620多分了。从国外回来之后,我中断了数月的英语阅读。从5月份开始,到考试前,我又开始有一段没一段地在kindle上坚持每天看1000词左右的经济学人文章,大概每天半小时左右,保证有原汁原味的文章持续输入。

同时,我还用了Anki这款软件,来帮助我记忆阅读经济学人中出现的生词。相比其他背单词的软件如百词斩、墨墨背单词等,Anki的一大优势是你可以将kindle上的生词本导入其中,从而形成一个专属的单词库,产生一个闭环:阅读遇到生词——kindle查询意思(第一轮)——Anki记忆(若干轮)——生词减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大量进行原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提高阅读的分数,也会对其他考试题型产生「外溢效应」。比如,完型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就没有专门花时间准备过,只是靠着「一力降十会」的语感碾压过去。

因为真题的稀少,所以我大概从9月底才开始着手做英语真题。我一共只做了2005年之后的英语一真题和全部的英语二真题,而且只做了一遍。关于做真题,一开始肯定会错得一塌糊涂。比如,我刚开始做英语一真题的时候,阅读都要错4—5个,完型要错7—8个。不过,随着「干中学」效应的显现和对出题方式的逐渐熟悉,我做真题的错误率逐渐下降,到做到2020年的英语一的真题时(我是从2005年往后做的),阅读和完型都可以做到只错1-2个。所以,要在做真题时不断揣摩出题老头的意图和设问方式,努力去适应考研英语的套路。

关于写作,当然是越早准备越好,但是我一直拖着这件事儿,直到10月份才开始准备英语作文。为什么这么晚准备呢,因为英语二的小作文是书信,大作文是图表类作文,这在我备考雅思的时候曾经重点准备过,所以就没花太多功夫在英语二的写作上。需要说明的是,我没有背诵过任何所谓的「作文模板」,因为我觉得现场写就足够了。

但我也不是一点语料也不准备,我在备考过程中,又把《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这本书又看了几遍,把里面范文好的「词伙」总结出来了,抄在笔记本上。另外一个语料库是,每天阅读的1000词经济学人。将其中可以推广至写作的精妙的表达摘抄至笔记本上。比如,下面是从经济学人摘抄出来的一句话:

Five years ago China launched an ambitious blueprint to move from low-wage manufacturing and preferential financing for state enterprises to a model based on domestic consumption, services and a more vibrant private sector.

我们可以如何将上述句子中好的「词伙」运用到写作中呢?首先,launched an ambitious blueprint 这个短语就可以运用在大作文中提出建议的那部分。其次,low-wage这个短语也很有用,可以扩展为low-wage job或者low-wage employee。再次,如果要描述一个转折过程,可以借鉴上述句子中move from……to a model……这个搭配。最后,a vibrant private sector这个「词伙」几乎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你可以说private sector should be more vibrant 或者说 a vibrant private sector is beneficial to…… 等等。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考研英语写作是中国人阅卷的,所以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一些高级单词(big word),而不是运用一些高中就会的词汇。比如,如果上文中launched an ambitious blueprint 换成 make a great plan分数就会大打折扣。这和雅思写作不太一样,雅思考试就不能为了运用big word 而运用 big word,但我们是在国内考研,还是要尊重国内的规则。

数学三(130+)

下图是进入复试122人的数学成绩分布。数学有16个150分,平均分是142分,可见复旦431对数学的要求还是挺高的。不过稍稍令人惊讶的是,数学分数和初试排名线性相关的显著性竟然只比政治略高,这和传统上的「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观念有所不一致。不过,我认为,这是由于今年数学题目难度大幅降低,导致区分度有所下降。明年作为偶数年,数学难度肯定会加大,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数学。

备考过程:

数学应该是在四门科目中花的时间最多的了,从2月份到7月份,每天大概有4—5个小时,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一点时间;政治开始复习之后,即8月份到考试前,每天仍然有3—4个小时。即使是临近考试的那一周,背诵肖八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我仍然没有减少数学的时间。虽然最后的结果远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但是我觉得我在备考数学方面还是有一点经验的,姑且给大家讲讲。

备考数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选择听视频课,而是全程自己看知识点和刷题。之所以采取这种奇葩的方法的原因在政治那个板块也说了,就是因为看视频不能自己把握节奏。因为视频是线性的,它不断推着你走,而自己看书可以灵活掌控自己的节奏和力度。这里提醒大家,看视频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且看视频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学到老师的一些小技巧,如果只靠自己刷题总结,效率就会变得非常低。

有的经验贴说,十本书做一遍不如一本书做十遍。其实,这句话是想强调「归纳总结」的重要性,而不是否认「题海战术」的必要性。考研数学有许多种类的习题册,每本习题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很难说这本就像真题,那本就不像。所以,我认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见识一些题目总是没有错的。

因为节省了看视频的时间,而且本科学过的知识还没忘,我就有大把的时间进行刷题。我几乎把市面上考研数学所有的的习题集和模拟卷都做过一遍,下文就以对这些资料的点评展开。

全书类

我用的是李正元全书,原因是在翻看19年经验贴的时候,上岸学长学姐很多都用了这本书,于是我就跟风也买了这本书。这本书的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不适合新手小白上来就啃。但是,当我花了大概25天刷完了这本书之后,感觉数学水平就上了一个层次,开始着手做其他习题集就感到无比轻松。

刷题的时候要先把答案蒙住,尝试自己作答,如果实在不会做,才允许自己查看答案,并在题目前做好标记,方便自己以后二刷三刷。切忌只是「看题」而不是动手「做题」,直接看答案肯定很轻松,但不动笔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在哪里。所以,李正元全书适合本科数学基础好的同学,如果基础不太好,可以选择李永乐全书。

习题集类

做过的资料:汤家凤1800,李永乐660,张宇1000,李林880、108,张同斌高数660、线性代数360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0,合工大1000题

汤家凤的1800比较中庸吧,没啥亮点,清汤寡水的,适合过完一遍知识点作为巩固习题用。张宇1000题的A组和B组题也还行,C组题有些就是纯粹难为人了,很明显是从竞赛题改编过来的,仅仅追求思维上的难度。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不做C组题里面那些过于离谱的题目。

李林的880和108应该是我做过最舒服的习题集,题目难度参差有序,题目做起来有真题的感觉。不足之处就是小错误有点多,我都在书中发现了好几处计算错误。不过瑕不掩瑜,李林880和108的题目质量还是相当高的。

张同斌的660、360和360是今年新出的习题集,是偶然在淘宝上发现只要9.9元,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下来了。本来就是图一乐,买来发现题目居然质量还行?至少我感觉题目都很贴合真题,做起来和李林880一样,也非常舒服。而且也没有像1000题C组的偏题和怪题,算是一本冷门的优质习题册。

随着数学题型的改变,选择题变成5分一个,所以可以说「得选择得天下」。于是,我备考时做了2019年版的660,因为2020年就改成了660+330,我不想买两本。应该说李永乐660的质量还是不错,高数的前几十道选择题非常考察基本概念。好听点是巩固基础,不好听就是过于注重考察一些数学分析的内容,有点超纲的感觉。其余的题目质量还算上乘。大家做660的时候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个量:比如一天做50道题。做完就用红笔订正,这样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即时的正反馈,让自己始终有动力学习。

合工大1000题也是一本冷门的习题集,里面的题目有点老,但是做起来很有合工大五套卷的味道。我觉得如果有时间能够做完上面几本,可以做一做这本书,否则,还是以做完上面几本书为准。

多提醒一句:刷题时对于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目,可以在题目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好,二刷三刷时刷这些题目就可以,没有必要专门花时间去誊抄错题本。大家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

强化阶段用书

做过的资料:张宇2020版闭关修炼,李正元超越135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在这里将习题集和强化阶段用书分成两个模块,但在做的顺序上,我是掺和做的。我大概是4月份做的张宇20版闭关修炼,因为我认为20年是偶数年,数学要更难一些,于是我就买了去年的闭关修炼,「求其上得其中」嘛!我认为哈,闭关修炼是张宇系列为数不多的好书之一了。他在书中用精炼的语言总结了各个章节的题型,还会配上一些好用的技巧,比如在极坐标中如何绘制图像,点火公式等等。对于知识点所搭配的题目也是从1000题和讲义中挑选的,质量较高。总的来说,20版闭关修炼还是值得一做。

李正元超越135是一本薄薄的小书,看到传火群里说,里面的题目每一年都是不变的,不过质量尚佳。买来之后发现还行,高数部分的极限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此书题型归类和总结相当详细,而且像李正元系列的其他书一样,有些题目会给出一题多解,有助于拓宽视野。但这本书适合做过一定题目量的同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容易看得迷迷糊糊。

模拟卷

用过的资料:2020/2021年汤家凤八套卷,2020/2021年李林四套卷、六套卷,2020/2021年李正元五套卷,2020/2021年张同斌四套卷,2020/2021年张宇八套卷、四套卷,2020/2021年李永乐六套卷,2021年余炳森五套卷,2021方浩四套卷,2021年李艳芳三套卷,2013-2020所有的合工大超越卷,2017-2020所有的合工大共创卷。至于真题,我用的是宇哥的真题大全解。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几乎把市面上所有可以找到的模拟卷都做过一遍。因为我是很早就开始刷模拟卷的,想提前适应做卷子的节奏(然而并没有什么用,9月份题型一改,做卷子的节奏就被打乱了)。早到什么程度呢,大概6月份就开始每周抽两个上午从8:30—11:30做去年的模拟卷,当时我的研友还被我这个举动吓了一跳(hhhhh)。

如果从来没有做过模拟卷的同学,可以先做汤家凤八套卷找找感觉,因为汤八除了计算量真的没有啥了……题目都比较基础,题型也比较老套,甚至今年汤八有一道解线性方程组居然被出成了一道大题,让人怀疑汤老师有没有认真出题。

其他的模拟卷建议全做,因为明年是偶数年,今年数学出的如此简单,明年估计难度会爆炸,要多做模拟卷见识各种题目。值得一提的是,方浩四套卷好像是唯一猜对了选择题科目分布的模拟卷(高数4道,线代3道,概率论3道),而其他主流模拟卷都是高数6道,线代和概率论各两道。还有,李艳芳3套卷应该是其中难度最大的了,比「臭名昭著」的张宇八套卷应该还要难,反正我做李艳芳的前两套都是做满了三个小时才得了100出头的分数,想要挑战自己的同学可以买来尝尝。合工大的共创超越五套卷更不用说了,永远的神,建议全做。

总结:

1、归纳总结

遇到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或者你觉得很好值得再温习一次的题目,记得在题目前面做好标记,为二刷三刷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我感觉,在二刷三刷基础和强化阶段做的习题的时候,我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是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当你二刷三刷时划掉那些你曾经不会做的题目时,一种自豪感就会升起,也算是不断地给自己一种正向的反馈。

2、二级结论

在归纳总结之后,总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就喜欢用一句话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就是所谓的「二级结论」。一般来说,所总结的「二级结论」应该具有普适性,即结论所适用的范围不能仅限于单个题目,而要能概括一大类题目,这样的二级结论才有意义和记录的必要。运用二级结论的好处在于,可以快速解决选择填空题,这在选填占了半壁江山的考研数学具有极大的意义。我在备考期间大概记录了三百多条二级结论,不过好像考试时一条也没用上(hhhhh)。可惜那本笔记本现在在家里,不能及时分享给大家,过一段时间扫描好之后,一定及时上传。

3、保持题感。

我觉得,数学一定要每天都要匀出一部分时间做题,而不要一天做好多题,一天又啥题都不做。我因为7月份有一个小学期,耽误了近一个星期的学习。回到图书馆之后,发现做数学的时候感觉非常生疏,吓得我赶紧做了张模拟卷找回手感。我还记得,在临考前一周,背诵肖八背得天昏地暗之际,我还是每天要花1-2个小时回顾模拟卷的错题,以及强迫自己做一点新题,保持对新鲜感的适应。

金融431专业课(110+)

下图是进入复试122人的专业课成绩分布。从中不难看出,专业课分数和初试排名具有相对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2在四门科目中是最大的。这可能是由于今年专业课偏难,能较好地区分考生水平的原因。大家同时也要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因为这是在数据上与初试表现最相关的一门课程。

今年的专业课经历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简答题考了一道「送股和转增的区别」,我在考场上就瞬间黑人问号脸……旦旦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直到我在考后准备复试时,发现B站上有一个up主叫「陈欣教授谈财经」,在12月8日发布了一个视频如下:

1、货币银行学

看过的书: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易纲的《货币银行学》和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在看货币银行学之前,建议先看看宏微观经济学,曼昆或者高鸿业的均可,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熟悉经济学的语言。如果上来就啃胡庆康的货银,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庞杂,语句啰嗦,对新手极不友好。推荐看完宏微观之后,先读易纲行长的《货币银行学》。虽然由于行长工作太忙了,此书从1999年之后没有更新,但是算是很有中国特 {MOD}的一本教科书,很接地气,里面举的例子都是「老王一家干啥干啥」之类的。而且语言干净朴实,很好懂(在国内教科书算是极高的要求了)。特别是把IS-LM理论、AD-AS理论以及各个经济学派的异同讲得非常通透,读罢此书后,会对整个宏观经济学理论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

而且,易行长的货银通过绑匪的例子,讲了「时间不一致」这个概念,而胡的货银没有。如果只看了胡的货币银行学,今年回答第一道简答题「简述相机抉择与基于规则的货币政策策略含义并比较其优缺点」,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踩分点。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在看胡庆康的货银之余,一定要补充阅读易纲的货币银行学。

之所以我看了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是因为我出国交换选的货币金融学这门课的指定教材就是这本书。但是相比于之前经验贴对这本书的推崇备至,我感觉这本书像个大杂烩,只要你好好学了四门专业课,这本书就没啥新东西。我印象里对我有所启发的就是,作者将负利率引入了IS—LM模型,这个可能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中用得到。

最后再说说官方教材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吧。框架是清晰的,就是太啰嗦了。其实,到了后期,应该能看出胡的货银上有些章节是了解性的,比如第二章金融市场、第三章商业银行和第五章金融抑制和金融创新,这些章节是为了更好地让你理解其他的主干章节,所以会讲得比较啰嗦,也会有很多明显不考的东西,这就需要大家把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了。

总的来说,货币银行学内容丰富,知识量极大,需要不停地来回翻看教材才能掌握。我在备考期间,胡庆康的货银看过六七遍,易纲的货银看过两遍,米什金的货银也看过两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复的遍数多了以后,自然知识就在你的脑袋里,不会忘了。

这里提供一个检测自己知识是否掌握牢靠的方法:就是给你一张A4纸,要达到手写教材的程度。比如,你刚刚看完卢卡斯批判,就可以关上教材,把它当成一道简答题在纸上把这个理论来龙去脉写一遍。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复旦非常注重课本理论的考察,已经出过很多次复述课本理论的简答题,如以前出过一价定律和购买力平价的区别,去年出了简述什么是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今年则出现「简述抛补利率平价的基本原理」的简答题。默写理论不仅可以加深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为回答简答论述做好准备。非常幸运的是,我曾经就默写过利率平价理论,在考场上看到这道简答题时心情非常好,也是洋洋洒洒写了两面多。

2、国际金融

看过的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陈雨露的《国际金融》

之所以选择这两本书,是因为我第二专业教国际金融的老师推荐的就是这两本教材。姜老师编的国际金融应该是官方教材质量最高的一本了。看起来只是薄薄的一本,里面却包含了很多模型,读起来难度比货银略高。姜的国金语言精练,行文流畅,天然就是整理好的笔记本,都不需要花大功夫梳理框架。不过第五章大家都说不用看,好像是姜老师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大概地看了一遍,把其中能够用在简答论述的语句都划出来。

陈雨露副行长主编的国际金融中间有一部分是介绍跨国公司财务的,可以略去不读。剩下的部分逻辑与姜波克的基本一致,只是数据更新一点,内容更加丰富,书中还有贴合中国国情的专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结合理论和实际。陈雨露书中讲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也更为详细,图表丰富,逻辑比姜的更清晰(姜是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拆成三个部分讲述的)。此外,陈雨露书中也讲了「二元悖论」,即如果不进行资本管制,即使浮动汇率制度也不能保证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姜书中未曾涉及这个学术热点。

说回国金的学习,我觉得国际金融的核心在于「不可能三角」,即不能同时达成固定汇率制、货币政策独立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牵扯出整个国际金融的框架,就像孙神说的大树论一样。固定汇率制可以发散出汇率的决定,汇率制度的种类、优劣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拓展到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IS-LM-BP模型,还包括外部失衡对国内均衡的影响等;资本自由流动可以涉及到要不要进行资本项目管制,托宾税,外汇储备规模等。上面在货币银行学部分讲的「A4纸默写知识点」方法也依然适用,而且特别适合国金的学习,因为国际金融有太多的模型需要掌握,而默写这些模型会有奇效。至于每本书读了多少遍,姜波克老师的国金大概读了6-7遍,陈行长的国金读了2遍。

3、公司金融

看过的书:罗斯的《公司理财》第九版、第十一版,朱叶《公司金融》,CPA《财务管理》轻松过关一上册。

哎,说到公司金融都是泪。今年旦旦专业课计算题风格大变,第二题竟然出现了一道CPA考题,虽然我看过一遍CPA的财管,但在考场上还是没做出这道计算题,20分呀。这也导致今年专业课的平均分要下降了10-15分左右,最高分也只有128分。

因为在本科学过财务管理,而且学得还比较认真,所以我在寒假里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啃完罗斯的《公司理财》第九版,包括内容和章后习题。不得不说,外国佬写的书还是通俗易懂,写得非常详细,生怕你看不懂,一遍书看下来,感觉公司金融掌握的就差不多了。乍看起来,啃完罗斯的公司理财一个月的时间似乎性价比不高,然而罗斯的公司理财也包括了部分投资学的知识,比如CAPM、APT,股票和债券定价等等。读一遍下来,投资学的压力就减少很多。

大概5月份的时候,开始看朱叶的公司金融。一开始真是令人头大,公式里的符号乱糟糟的,只是碍于这是官方教材,还是硬着头皮啃下来了。因为有罗斯的基础,朱叶的公司金融看得很快,加上做课后习题的时间,大概10天左右就过完一轮。在6月底和7月初的时候,我看了一遍罗斯公司理财第十一版,加上第九版和第十一版的习题(因为第十一版的习题数量大幅减少,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主要做第九版的习题)。朱叶的公司金融又在8月份之后,叉开时间过了两遍。

检测自己的计算是否过关也有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做到随便从罗斯和博迪的课后习题抽一道题,你都能做出来。其实我微观部分没有做什么习题,主要就是做那两本书的课后习题。我也是考完才知道,乔纳森伯克的公司金融的课后习题也可以刷一刷,复旦金融真题连续出现过几年那其中的题目。现在复习微观金融部分要注意,简答题有微观化的倾向,所以大家在刷计算题的同时,也要对微观金融中容易出简答论述的地方着重复习,像今年那道送股和转增的区别就很出人意料。

4、投资学

看过的书:博迪《投资学》第十版,张宗新《投资学》,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指南金融的《投资学》全书、徐高的《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

之所以我在上面没有列出官方教材刘红忠的《投资学》,是因为真得看不进去……书中像天书一般的数学推导,密密麻麻的公式,真是太劝退了。每次我想鼓足勇气看的时候,都会被刘红忠三个大字给吓回来。但是,这本书又是官方教材,不能不看。我于是就在传火群里面求指南金融的《投资学》全书,还真有一个兄弟要卖,但只成套卖。我就狠下心买了四本,其他三本看得少,主要是看投资学。多说一句,这个兄弟也上岸复旦大数据学院的金砖了,因为在复试名单上看见了他(hhhhh)。

我是在3月份的时候花了20天把博迪的投资学看完一遍,并且刷完一遍课后习题,又在7月底到8月初二刷博迪教材和习题。相比于刘的《投资学》,张宗新的《投资学》更加友好一点,也会结合具体案例讲述知识点。比如,张宗新书中有计算中石化WACC的案例。推荐看不进刘的同学去看张宗新的投资学。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内容一般,但书中的例题不错,可以作为博迪的补充。而且此书的资产证券化一章讲得极好,让我厘清了微观金融一个难点。

最后要强烈推荐北大国发院教授徐高写的《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这本书,把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和CAPM/APT模型讲得深入浅出,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该书的语言「采用了较为口语化的风格,以便营造出一种耳边絮语的氛围」,数学推导逻辑清晰,极其适合初学者学习投资学使用。我当时一边读着此书,一边击节赞叹,贫瘠的语言难以表达这本书的精妙,建议考431的同学可以细细研读此书,并且配上B站徐高主讲的金融经济学二十五讲的视频,肯定会有收获的。

投资学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给资产定价」,从中就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以CAPM为代表的均衡定价法,是从无到有进行定价;而另一派是以APT为代表的无套利定价,是根据其它资产价格进行定价。对于投资学的简答题论述题部分,也可以采用「A4纸默写理论」的方法进行复习,要着重对比各个资产定价理论的异同。比如,CAPM和APT的区别和联系,CML和SML区别和联系等。

5、金融热点

因为我不是金融本专业的,对金融热点可能不如科班的同学敏感,而且旦旦最后那道论述题20分经常考热点,万年不看视频的我,也看了武玄宇的19年和20年的热点课,并且认认真真的做了笔记。不得不说,武玄宇讲得是真好,影子银行和资管新规讲得非常通透。之前也提到过,我曾在大三下学期选过硬核课程——商业银行管理,期末考试老师点题的时候,就有一道是LPR,加上武玄宇20年的热点课也重点讲了LPR,考前的那一天晚上,我还着重看了一下LPR和双支柱。所以,坐在考场上,看到论述题真的考了LPR,语言都难以表达我的激动。于是我一发不可收拾,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地写了三面纸,估计这道题我的得分挺不错的。预言一波,今年可能就考双支柱了,猜错不负责hhhhhh。

除了看武神的热点课以外,我还关注了几个经济金融方面的公众号,平时闲暇之余,可以读一读和金融431联系紧密的文章,有助于增强自己的金融学素养,也可以及时了解热点。我认为高质量的公众号有:明晰笔谈,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泽平宏观,梁中华宏观研究,前沿观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原子智库,李迅雷金融与投资,徐高经济研究,经济随想(我自己的公众号hhhh)。最后,我还听了上上届考上学姐的建议,在淘宝上买了阿壹铺子的热点。总之,武神的热点课+阿壹铺子热点+微信公众号,应该足以对付旦旦431的热点了,

如果大家觉得对中国宏观经济部分有更多了解的兴趣,强烈推荐阅读徐高的《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并且搭配B站视频食用。该书有三条主线:中国的消费不足,储蓄过剩问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通畅;萨伊定律是否在中国成立。读罢此书,对我国宏观经济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领悟:既能结合西方主流的新-新古典综合思想和我国的经济实践,又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国目前存在的扭曲是在中国特有的约束边界下形成的,有其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6、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首先要说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极其权威的官方文件,当对我国的某个金融制度有拿捏不准的地方时,你可以看看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是如何表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重点应该是其中的专栏。在专栏中,可以积累大量「语料」用在简答论述题里,这样你的语言就会变得更规范,更有金融素养。现举一例说明该如何积累「语料库」。

比如,2020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3《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首段是这样说的:

自 1994 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向着越来越市场化的方向改革, 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度,汇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来, 这一汇率制度经受住了多轮冲击的考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 场化方向,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汇率弹性,注重预期引导,在一般均衡的框 架下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这一段可以作为背景介绍,直接用在和人民币汇率有关的简答论述题中。我相信,阅卷老师看到如此规范的语言,印象分一定会加上不少。接下来,报告介绍了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特点,可以把要点总结如下:

一是人民银行退出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近两年多来, 人民银行通过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大幅减少外汇干预,在发挥汇率价格信 号作用的同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二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三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受住了多轮冲击考验,汇率弹性增强,较好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四是社会预期平稳,外汇市场运行有序。外汇市场深度逐步提升,市场承受冲击能力明显增强,银行结售汇基本平衡,市场供求保持稳定。五是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促进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提高,人民银行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冲突。

人民银行辛辛苦苦把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总结出来,我们就要学会把这些干货积累到语料库里,运用到简答论述题中。如果只读教材,还是会缺乏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只有补充阅读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之后,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也才能把握简答论述的作答。

在阅读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同时,也要注意把课本上的理论和报告联系起来读。比如上述报告的第一点,为什么减少外汇干预就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为外汇管制可能导致权力寻租,带来黑市,不利于长远发展和国际间经济交往,见姜波克国金174页-175页)。还有,上述文字的第三点,为什么人民币汇率是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因为国际收支逆差导致本币贬值,进而可能导致贸易收支改善,见姜波克国金第30页)。最后,上述文字的第五点,为什么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提高?(因为不可能三角,见姜波克国金第189页)。只有不断地把书本上的理论和我国经济政策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经济理论在帮助我们认识我国的现实具有的巨大威力,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因理论充盈而产生的力量感。

7、模拟和模拟卷

事实上,如果前面的功夫做到位了,哪家出的模拟卷都不重要,因为都押不中题,重要的是在考前要做全真模拟。就是说,在考前要抽出几个完整的下午,三个小时坐在位置上,完成一套431的模拟卷。提前买好专业课答题卡,并在作答过程中都要写在答题卡上。这个全真模拟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因为我第一次模拟的时候根本做不完。练习了几次之后,才逐渐找到做题的节奏。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在考场上才第一次做整张卷子,一定要提前多模拟几次。模拟卷的话,各个培训机构都会出的,只是价格太贵。大家肯定能想到怎么拿到便宜的模拟卷,是吧。

5. 结语

啰里啰嗦竟然写了一万七千多字,都快要有一篇毕业论文的篇幅了,我也没想到我这么能扯,就像我从没想过能够进入旦旦读研。如果有人在大一的时候和我说,四年后你可以考上复旦金融,我一定会觉得他肯定是疯了。可是,当我看完知乎上复旦金融431的经验贴后,不瞒各位说,我的胸中就像有惊雷激荡,甚至还有些热泪盈眶,就好像突然顿悟了。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我,让我觉得大学四年没有白过,那就是这个,就是考上复旦金融专硕。备考这一年相当难忘,我认为就是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并且找到了未来的自己。在这里呢,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希望大家不光能考上旦旦,也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人生顿悟的一刻,遇到真正打动你的东西。这首小诗是鲁智深圆寂前写的一首小诗: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2021年4月于蛟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