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公考上岸的一些心得(二)

2023-02-23 09:44发布

在成功报名之后,还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按时缴费,这一块笔者就曾经因没有按时缴费结果错失机会。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你找一群同样考公的朋友,相互之间提醒一些考前注意
1条回答
1楼 · 2023-02-23 10:27.采纳回答

在成功报名之后,还要注意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按时缴费,这一块笔者就曾经因没有按时缴费结果错失机会。比较合适的方法就是你找一群同样考公的朋友,相互之间提醒一些考前注意事项。比方说做核酸,打印健康、行程码,承诺书,准考证什么的,这样会好一点。

二、备考计划

正常情况下,笔者认为复习公考的时间为1个半月左右,大部分人的准备时间就这么多,有些脱产考的,时间相对会长一些,不过长也是一种负担,因为公考分数越到高分提升越难,你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什么的都会成倍的增长,知识点也是记了忘、忘了记,艾宾浩斯记忆力曲线是一条下降的弧线。一个半月有45天,可以拆分成三个阶段。

热身阶段:

1.进入状态

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有下面几件,一是仿真的模拟测试。这个任务可能你在报名阶段已经做得很好了,从公告出来到正式报名这段时间就是用来挑选职位和做测试的。这个测试是对你现有水平的一次重要评估,一定要做,而且不是你用手机刷点模拟试卷,坐在家里舒适的沙发上喝着饮料,听着轻音乐完成的。那个不算,你得选择对屁股不友好的硬凳子,一个可能你要蜷缩着脚写字的小桌子,有些考场不能带水和零食,大部分考场不允许带包括机械手表在内的表(你总不能带个沙漏进考场吧,就算能带,那也不准确啊),有些考场没有挂钟,只有监考官提前15分钟的交卷提升。笔者上岸的考场只提醒了一次时间,笔者在最后喊停的1秒时间硬着头皮填完了最后一组5个答案,可谓是非常惊险。因此,仿真的模拟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在紧张、不适的环境中,你用手机提前设定两个闹钟,一个是15分钟、一个是交卷,然后手机飞行状态,全程安静沉默地把测试做完,当然,你需要填写答题卡,准考证号什么的,必须选择你能收集到入小围分数名单的、你之前没有做过的历年真题来做测试,选择周五晚上好好休息,周六用一天时间,不受其它事情干扰地完成这项任务,并且重复2-3次,这样你得到的结果也就越为准确,而时间周期也估计刚好来到你报名成功的附近,这项工作和报名阶段是同步完成的。

2.进行评估

连续3次测试之后,想必你对自己几斤几两应该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报名的时候你可能会灰心,担心考不上,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你现在还没有开展针对性的训练,通过训练,增加10分甚至更多是有希望的,基础越差提升的空间也就越大。所以大胆的在模拟成绩基础上加上几分,作为你的模拟成绩来测算你属于哪一类阶梯的考生。

在成功报名后,你需要对几次仿真模拟进行复盘,复盘非常关键,你按照试卷考察的题目类型,如常识、数量、资料分析等,测算一下自己在不同题目类型的得分率。你得用Excel表来做个柱形图分析,在科目类分析得更加详细一点,比方说常识里面丢分的是法律、历史、还是科技知识;数量里面丢分的是路程追击的问题,还是合作工期,亦或是概率组合;这样分析的目的是把你的短板找出来。

哦豁,有人说,我找了一下,发现我各方面都差不多,都是短板 。那么,笔者换种说法,你把你觉得做得轻松、自信,正确率相对高一点的部分找出来,也就是长板找出来,这样也行。

3.制定攻坚方案

大部分的学习讲究先易后难,而公考不同,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老鼠拉铁锹,大头在后面,以行测为例,后面60道题中的数量10分、逻辑10分、资料15分、图推10分什么的,都是大分值,前面的常识、语言0.5分一个,做起来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尤其是排序题,读题都要半天,相对于花费同样的时间提升常识那浩如海洋的知识储备,显然啃硬骨头拿后面的难题目性价比更高。

因此攻坚方案的顺序如下:1资料分析、2数量、3逻辑、4图推、5言语、6常识和其它。你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再细分一下。比方说资料分析,大家说我会做,那么笔者就要问几个细节了,你会做的正确率是多少,100%?你花了多少时间做完,20分钟、25分钟、30分钟、35分钟?你做题的思路是直接公式+少量计算和猜题判断,还是从头到尾死算?这里面笔者的标准是20-25分钟之内,保证全对,不然你就算都做出来了又如何,多花10分钟,你已经耗费掉了在其它题目上可以拿到的分数,10分钟基础一般的人多拿3-4分不难吧,你花了35分钟的时间只等于做了个75%正确率的资料分析、血亏!

确定一下攻坚目标就比较重要了,比方说资料分析,你要全对,又要能够在25分钟之类搞定,你必然是各种公式数量套用,并且对题型很熟悉,找数据又快又准。笔者的经验是先不看资料,直接看题目,再看答案,然后到资料里面找对应的关键字,确定关键字后直接套公式,如果答案相差较大我就不算那么细致节约时间,如果答案也精确了,那么就算死,确保准确。这个过程中笔者是不会回头检查的,因为反复练习已经把一次性正确率提高上来了,你如果基础差,按照笔者的建议刷15道一组的资料分析题,刷上20组,刷题时间前面控制在25-30分钟,后面加快到20-25分钟,每刷一组后,用10分钟左右分析错题原因和复盘公式,你练完这些攻坚练习后,只要日常刷刷题,保持手感,基本上正确率和速度就摆在那了。如果你是高手大神,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诀窍了,做题多了,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习惯,笔者要说的是,如果你的习惯是高分的,保持他!如果你依然蝇营狗苟的混迹于中低甚至平均分数段,坚决改掉他,按照标准的来,失败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人却是高度的类似雷同,标准的方法各类辅导资料上面都有,有些讲得很到位,笔者不再赘述了。

4.确定提升时间分配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刚好强一点点。

考公就是这样,赢者通吃。笔试陪考还好点,面试继续陪考更加难受,明明只是分毫差距却一个上岸,一个继续划水挣扎。你要做的也是如此,比你的竞争对手强一点点,首先是全局观,你需要达到的分数,然后分拆到每个试题模块,无论是行测也好、申论也好都是一样。最为关键的是攻坚提升的时间安排,时间是最为宝贵的,你的脑袋也是有限的,它不能无限的工作学习,需要休息也可能还有其它任务。

很多人制定日程表看上去恐怖无比,早上6点起床,7点锻炼完,8点晨读完,8点20吃完早餐。。。。晚上9点30复盘完毕,10点洗漱完睡觉。咋一看你安排得满满当当,其实你的大脑和身体不这么认为,它们会想尽办法摸鱼,比方说你看书不要5分钟就会去摸手机,看了10道题就觉得脖子酸了要站起来动一动。。。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每天学习1小时就可以了。真的,1个小时按照考试时有时间要求的高效率高强度的学习就够了。然后就是利用一些碎片话的时间刷几个题目,比方说手机上面刷题,一次不要超过5道,一口气做完交卷查看答案,时间好控制,几分钟就是完成了,便于记忆又不累。

既然只有1小时的攻坚时间,即便30天你都能坚持1天1个小时高强度学习,那你也只有30个小时可以学习。

因此考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放弃。试卷上不是所有题目你都会做,都需要做对。有些常规题目你能做对别人也能做对,熟练一点提高速度和正确率即可,差距不大只是用来测试基础的;有些题目是用来拉开差距筛选人的,你必须要做对的就是这些,而且你也不需要都做对,你比你的竞争对手多对一两道题就可以了,大题目1道1分,越到高分大家差距越小,2分差距足以让你脱颖而出,而你就是要建立这1-2分的差距。因此,如果你基础差,那你的攻坚提分计划要果断放弃类似言语、常识等一些提分缓慢的,只用碎片时间来兼顾他们即可。如果你基础特别好,好吧,这部分的分数也要争取多多拿下,言语靠语感反复刷一刷,常识用学习强国APP走起,要有针对性,你随便网上在某宝某多里面找点 {MOD}资料,里面科技类、党史类、人文类的常识知识点一堆,你也可以用某笔、某图等等手机学习软件来刷这部分题目,申论里面的归纳、总结、分析类的小题目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做。笔者个人认为常识、言语什么的保持70%左右的正确率即可,注意最好是在疲惫的工作和学习之后来刷他们,因为在考场上,你一般都是刚刚从紧张的资料分析或是图推中抬起头来,再做他们来回血调节,让你的大脑休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