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7 11:30发布
考前超强密训第1天
第五编 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2. 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家是王禹偁。
3.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宋初三体诗指“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白体”诗派,即白居易体。
4. 宋初重要文学流派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5.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6. 散文被誉为具有“六一风神”的北宋作家是欧阳修。平易流畅是其散文的基本风格。
7. 欧阳修七古名作《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用类于散文的语句,叙事、议论、抒情杂出,笔挚矫健,风格古硬,故可称古文诗体,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
8. 作为“宋调”的开创者之一,梅尧臣诗作具有“古淡如老树著花之美”的风格。
9. 王安石他最擅长的是议论说理。
10. 王安石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
11. 《登飞来峰》《江上》《泊船瓜舟》《题金陵此君事》都是王安石的作品。
12. 北宋时被称为“三苏”的作家有苏洵、苏辙,苏轼。苏辙文章风格特点:淡泊平和。
13. 曾巩的文章一般多是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之作,素以见称的风格是古雅平正。
14. 北宋有位作家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著名,他是曾巩。
15. 欧阳修多以气势入诗。作诗以气格为主,其代表宋诗为之一变的诗体是古文体。其散文创作成就最高。
16. 梅尧臣作为“宋调”开创者之一,其诗作风格最为典型地具有“古淡如老树着花之美”。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诗——《泊船瓜舟》。
18.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出自王安石优秀怀古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19. 诗篇《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0. 西昆体
(1)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2)“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3)《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21. 晚唐体
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代表人物:林逋(梅妻鹤子)。
22. 半山诗(王荆公体)
“半山诗”即“王荆公体”。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此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因而又称“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3. 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 {MOD}。
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讲究修辞,风格典丽
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24. 王禹偁诗歌的创作成就。
早年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
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众疾苦的作品
兼擅各体,五言七言古诗有意效仿白居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请远的格调。
25. 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风格?
兼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文章风格平易近人,纡曲蕴藉。语言骈散兼用。
26.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风格平易晓畅,委婉婉转;
在平易晓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
含蓄蕴藉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27.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
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诗中常用语气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不仅利用诗歌议论时政、评说历史、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面,而且在诗歌中歌咏或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情,喜以议论为诗。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
28. 梅尧臣诗歌的风格特 {MOD}和艺术追求?
梅尧臣诗歌创作经历了由前期的清平淡丽到后期追求古朴深远的转变。梅诗之“平淡”实属“古淡”,是一种老树着花的美。当他面临着社会矛盾和个人身世激变时,其诗的古淡趋向于劲峭苦硬;当他仕宦失意而追求隐逸山林时,则发为冲和恬淡而蕴涵深意。
梅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其内核是“深远”,故梅诗“平淡”的特点是: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29. 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1)充满激情,感情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故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特 {MOD}是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如《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为苏诗前期豪犷雄放诗风的代表作品。(2)构思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采用夸张遒劲的文学语言,从而形成豪犷中渗透着悲壮的诗歌格调,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
30. 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王安石的散文是他文论主张的具体实践,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作,而尤以政论文、书札、序跋记、记叙文或小品文为重要。
他的政论文思想内容之充实,现实性、政治 {MOD}彩之强,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最突出的。
王文以议论说理见长,其政论文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写得结构严谨,析理透辟,概括性强,且识见高超,论议果断,斩钉截铁,不可易移。
王文语言朴素简洁、犀利明快。①议论文笔力雄健,词简而意无不到,不用比喻而说理透彻。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如意畅达而气雄词峻,表现了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31. 曾巩文章风格?
强调六经为本源,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完整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文章平易理醇,开阔、承转、起伏、回环都有一定的法度,显得规矩严密,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
明清的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由摹仿曾文入手,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考前超强密训第2天
第五编 第三章
1.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在宋代古文家里,苏轼是最重视“文”的一位。
2. 苏轼早年的政论文《思治论》、《策略》、《策别》、《策断》。
3. 熙宁初年写诗对新法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的小人陷害,引发的事件是“乌台诗案”。
4. 苏轼诗歌以贬谪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渗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
5. 苏轼诗歌现存2700余首。按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
6.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表现为:(1)突破传统题材限制。(2)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
7. 苏轼诗歌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则气格雄健豪放,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这种诗体就是“东坡体”。
8. 苏轼词风格豪放旷达。
9. 苏轼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1)以文为诗;2)以文字为诗;3)以诗为词;4)以才学为诗;5)以议论为诗
10. 苏轼前期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荔枝叹》。
11. 苏轼前期诗歌中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是那些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的抒情遣怀之作。
12. 苏轼所描绘的山川景 {MOD},常常带有昂扬乐观的情绪,动感比较强烈,如《游金山寺》。
13. 苏轼有120多首和陶诗《和陶归园田居》;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14. 苏轼议论文的风格是雄辩恣肆。
15. 东坡体
苏轼的诗歌创作,才力大,学问高,可完全不受成规束缚,具有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 {MOD},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6. 苏轼的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1)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
(2)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
(3)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 {MOD},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贡献。
17. 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
(1)突破“词为艳科”的体制,反映生活内容扩大。
(2)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使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3)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
(4)使词由“歌者的词”变为“士大夫的词”。
(5)作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
18.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特点。
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苏轼记叙文价值最高,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山水游记记叙《赤壁赋》、描写、议论并重,且议论给文章辟出新境界;诗情画意,触处皆是,奇思妙理,一出自然。
(3)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如《记承天寺夜游》。
19.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 {MOD}。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20. 苏轼诗歌的内容。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 {MOD}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
(4)题画诗:于写出画面的动态,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21.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 {MOD}。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 {MOD}之一。
(2)苏诗的另一特 {MOD}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意使事用典。
(3)苏诗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擅长,而且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清丽雄健,二是清旷闲逸;就体现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考前超强密训第3天
第五编 第四章
1. 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宗主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和吕本中等被认为是这个诗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宋诗的发展也有贡献。
2.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歌流派山谷体的创立者。
3. 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称苏门四学士。
4.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学杜甫夔州后诗歌,喜欢用拗句,专意为之,诗体成为山谷体风格。山谷体风格特征是生新(奇)瘦硬。
5. 著名诗论“点铁成金”说的提出者是黄庭坚。“点铁成金”说具体在诗歌创作上主要是用典。
6. 黄庭坚山谷词的两种风格是:1)艳冶俚俗。2)婉媚豪放。
7. 著名诗论“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提出者是黄庭坚。
8. 陈与义,号简斋。陈与义的诗体称为“陈简斋体”。陈与义前期诗歌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后期诗歌深受杜甫影响。
9. 江西诗派之名起于《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者是吕本中。
10. 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江西诗派。
11. 江西诗派作家吕本中提出了“活法”说。
12. 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
13. 陈与义经历了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两个阶段。其诗歌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诗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的作品,后期诗风变得雄阔浑厚,沉郁悲壮。
14. 山谷诗大约可分三类: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等。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的作品。
15. 杨万里“诚斋体”。
16. 山谷体
严羽的《沧浪诗话》则将其列为“山谷体”;黄庭坚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重视句法,强调脱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供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脱换骨”之说。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
17.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 {MOD}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18. 一祖三宗
江西诗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19. 后山体
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20. 简斋体
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前期诗歌创作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南渡之后取法杜诗,突破了江西诗派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简斋体。
21.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1)多用拗句;
(2)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多用典,标新立异,出奇制胜;
(4)诗风生新瘦硬;
(5)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
22.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山谷体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脱俗。
(1)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求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
(3)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济亮芊绵的一面。
23. 陈师道”后山体”的特点。
(1)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2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因一味学山谷体的瘦硬,表达得很痛苦,与其生活的不顺相似。
(3)诗至后山体,可以说已走入穷途,就只剩下瘦硬了。如果说“山谷体”是疏影横斜,尚有暗香浮动,那么“后山体”是只见瘦硬而不通神。
24. 陈与义诗歌的艺术特点。
(1)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如重视句法,造话凝炼,他的诗句长于用宽对和活对,并用善炼虚字,善于在闲淡处取神。后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写咏物之作,也常富有成效有深沉的家国之思。
(2)在陈与义的后期创作中,比较接近杜甫的是七言律诗,规模宏大,着重于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圆融。这种“简斋体诗”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考前超强密训第4天
第五编 第五章&第六章
1. 柳永,原名三变,亦称柳七,当时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
2. 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并且变旧声为新声。
3. 柳永,世称“柳屯田”,著有《乐章集》。
4. 柳永赢得“凡有水井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俚俗词。
5. 秦观《鹊桥仙》中的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6. 秦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7.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但他的词近于花间体,是所谓典型的本 {MOD}当行之词。
8.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贺铸。
9. 晏殊有“富贵词人”之称。
10. 晏几道,号小山。与父晏殊齐名,称“二晏”。晏几道是北宋词人中最后一位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
11. 周邦彦,号清真居士,因周邦彦词的题材与柳永词颇为相近,因而后世常周、柳并称。
12. 朱敦儒的《樵歌》开始,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就盛行起来,他是隐逸词派首开其端的作家,其词称“樵歌体”。
13. 周邦彦《苏幕遮·般涉》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风格是典雅。
14.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作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易安体。
15. 李清照词风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绰约轻倩,自然妩媚。后期词风变为沉郁哀痛。
16. 朱敦儒,字希真,主要是写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传统题材。在被迫隐居的晚年,写了大量的隐逸词。
17.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有《稼轩长短句》,又名《稼轩词》,存词620余首。
18.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词以豪放悲壮著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思想的主导倾向。
19. 辛弃疾的词充分表现其英雄抱负,因而被称为爱国词人。
20. 辛派词人,包括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和刘过等人。
21. 张孝祥的作品词作:(1)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2)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22. 张元幹南渡之前,张元幹词的内容多在花间樽前。南渡后,词风转为慷慨激昂。
23. 陈亮,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词集名《龙川词》。
24. 刘过,号龙洲道人,词集有《龙洲词》。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效仿辛弃疾者往往仅得形似。
25. 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大晟词派。
26. 李清照词论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别是一家。
27. 属于北宋诗歌流派的有:(1)荆公体;(2)东坡体;(3)山谷体;(4)后山体;(5)简斋体。
28. 宋代诗坛自成—体的著名词体有:稼轩体、易安体、樵歌体。
29. “易安体”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有三个特点: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 {MOD},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
30. “稼轩体”
稼轩词是辛弃疾创立的一种基调悲放,既豪放又不失温婉本 {MOD}的词体。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和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 {MOD}。
31. 樵歌体
又称朱希真体,朱敦儒字希真,晚年被迫隐居,常放浪于烟霞之间,写下了大量的隐逸词,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又深藏忧怨,有较浓的虚无思想 {MOD}彩。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又因其词集为《樵歌》,故亦称之为“樵歌体”。
32. 柳永对词体的贡献。
(1)创制慢词,完善了慢词的体制和表现手法,叙事写情直观浅露,注重叙事完整,描写细腻。
(2)语言通俗,采用市井方言俗语,用第一人称代言。
(3)运用韵脚、四声等变化,达到奇特效果。
33.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 {MOD}。
(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对景物加以渲染、描写,创造出一种凄清幽深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34. 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 {MOD},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35.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36.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 {MOD}。
(1)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 {MOD},给人以深劲之感,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
37. 周邦彦词章法布局方面的特点。
(1) 章法布局开阖回旋;
(2) 经常使用不同感情相互衬托的手法;
(3) 以景结尾。
38. 试叙“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
(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 {MOD},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39. “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1)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走向放旷自适,在放旷的基础上形成看破红尘的隐逸风调,形成“朱希真体”。
(2)其词旷逸俊达,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有深藏忧怨,虚无思想 {MOD}彩较浓厚。
40. 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1)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以词抒发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尽显抒情主人公的英雄本 {MOD};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性,有豪气英风。但英雄词往往蕴含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2)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清新朴素,恬淡风味,清新纡徐,真淳朴素。
(3)咏春词和艳情词:咏春词,写的疏朗明爽,清丽中见俊俏,带有婉约风韵。艳情词,写得缠绵剧恻而婉媚纤丽,显得率真质朴而情致凄切,并非只是婉媚而已。
41.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一)辛弃疾的婉约词柔中有刚。
(二)喜议论,以论为词。
(三)喜用典,用典广泛。
(四)以散文句法入词,以文为词语。
考前超强密训第5天
第五编 第七章&第八章
1. 陆游,号放翁。陆游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2. 陆游诗歌作品收入《剑南诗稿》,今存九千二百多首,堪称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
3.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名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 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陆游。
5.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陆游诗歌创作分三个阶段:初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中务豪放悲壮,晚年归于清淡秀逸。
6. 陆游以记叙文成就突出,尤其是他的题跋小品文,既能客观描写事物,又能披露自己思想情感。
7.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著有《诚斋集》,第一部诗集《江湖集》。
8. “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 {MOD},在这方面,杨万里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9.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10. 古代农家诗可分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如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另一类是从唐代兴起的新乐府式的“田家词”、“悯农诗”,如王建、聂夷中等人的作品,反映农民艰难和被剥削的惨痛。
11.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别称紫阳,北宋理学大家,今存诗千余篇,具有雅正、清新、明秀的特点,亦时带理学气。朱熹是有很高文学修养的理学家,诗文创作颇有成就。
12. 南宋中期文坛分为两派:一派是讲事功的功利派,以陈亮和叶适最为有名,另一派是道学派,以朱熹、真德秀为代表,作文师法欧阳修和曾巩的平易简洁,多讲学之文和语录体。
13. 以笔记杂文的著作形式出现的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等,还有介乎游记与地理志之间的笔记文,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等。
14.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姜夔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还是在词的创作方面。
15. 姜夔词的题材以感时伤世、咏物言志及追记恋情为主。
16. 吴文英的词作大体可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
17.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有《梅溪词》。史达祖的咏物词在后世享有盛誉。
18.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19. 张炎曾与王沂孙、唐珏、周密等人唱和。以《南浦》[春水]一词,人呼为“张春水”。 又以《解连环》[孤雁]一词被呼为“张孤雁”。
20. 朱熹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21. 陆游诗篇: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书愤》3)《游山西村》。
22. 杨万里诗篇:1)《小池》2)《闲居初夏午睡起》。
23. 南宋中后期词坛,有清雅词派崛起,姜夔为此派的开山大师。
24. 姜夔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并没有更多的拓展,在词的音调和意境方面,往往具有清越、高旷的格调,词境清冷。
25. 范成大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轻巧而富于变化,大率以清新婉丽、温润精雅为主要特 {MOD}。《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关注稼穑之艰辛,反映民生疾苦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26. “诚斋体”
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诚斋体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27.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1)诗作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死不渝。
(2)诗歌诸体皆备、艺术风格多样。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最显著的特征是善为悲壮,抒发为国雪耻、收复失地愿望;七绝善于咀嚼出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写得清淡细腻、简练自然,而且明白如话。多为咏物、写景、抒怀。
(3)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
(4)语言明白流畅,精练自然。
28. 陆游散文的特 {MOD}。
(1)记叙文成就比较突出,有些写得平静坦适,透露出作者晚年的心情;
(2)笔记文(小品文)内容丰富,趣味盎然;
(3)时政和谈诗笔记文用新鲜活泼的笔调,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认识;
(4)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陆游词的两种风格:(1)激昂慷慨;(2)清淡秀逸。
29. 杨万里“活法”诗特点。
“活法”是吕本中提出来的,要求作诗不破坏规矩,又能变化不测,达到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的统一,给人以圆转自然的印象。杨万里的“活法”诗做到了这一点。2)除具备新奇、灵活、风趣和流转圆美等特征外,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语言的浅近和口语化,如《泊冷水浦》。
30. 朱熹的文学创作主张。
(1)朱熹的诗歌思想与创作有—致之处,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
(2)他实已看到并承认“诗缘情”这个特点,因此论诗时能顾及本身的性质,以此来破汉儒的美刺之说,正确总结和解释了诗歌创作中所用比兴两种手法的特征和规律。
(3)朱熹的文道观实际上是调和了韩柳欧苏等古文家和周程等理学家两派的理论而形成的,他“文道一体”的观点,表现出重“道”也重“文”的倾向。
(4)他认为道与文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就体而言,他强调善;就用而言,他主张美。美善的结合和展开,便是文与道的合一。
考前超强密训第6天
第五编 第九章
1. 姜夔词以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词采偏向于淡雅素静,创立了清雅词派。
2. 姜夔《扬州慢》词的风格是清空。
3. 吴文英词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三类:1)酬酢赠答之作。2)哀时伤世之作。3)忆旧悼亡之作。
4. 南宋词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的作家是姜夔。
5. 南宋中后期词坛属清雅词派的是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
6. 史达祖可称姜夔羽翼,周密、张炎和王沂孙等受白石词的影响也很大,他们同属于清雅词派人。
7. 张炎在《词源》中总结了南宋词的创作经验,提出的词论观点是清空骚雅说。
8. 下列出于张炎作品的词句有:1)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2)傍桔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3)吹箫踏月寻幽去,任船衣断石,袖里寒云。
9. 史达祖咏物词的特殊风格表现为:1)工丽的白描。2)婉妙的诗情。3)笔调轻盈绰约。4)造语轻俊妩媚。5)词境婉约飘逸。
10. 王沂孙词《碧山乐府》寓骚雅于冲淡的风格。
11. 宋末值得—提的词人还有自号“竹山”的蒋捷,他的《竹山词》风格清新、细腻、隽永。
12. 蒋捷作品:1)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3. 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章法结构独特。
14. “永嘉四灵”指的是赵师秀、徐玑、徐照、翁卷。永嘉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
15. 南宋末年被称为江湖诗派宗师的著名诗人是刘克庄,他的诗风豪迈。
16. 刘克庄成为江湖诗派中成就最大的诗人,主要是由于他:(1)多方面吸收唐诗影响。(2)熔铸宋代的时代内容。(3)作诗主要学杜甫、韩愈、李贺及陆游、杨万里。(4)将江西诗派和晚唐诗派加以调和。(5)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17. 江湖派诗人刘克庄、戴复古、方岳。最典型、最富有代表性是戴复古,其诗集中数量占一半的是五律。
18. 宋遗民叙述亡国的诗歌中,汪元量用七言联章,纪实手法。写得最为具体生动的作品《湖州歌九十八首》。时就有人称其为宋亡之“诗史”
19. 严羽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沧浪诗话·诗辩》是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专著。“以禅喻诗”是严羽论诗的主要方法。
20. 《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有:1)意境;2)妙语;3)别材;4)别趣;5)兴趣。
21.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诗篇《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
22. 文天祥是著名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 遗民作家: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谢翱、林景熙、谢枋得。
24. 戴复古:诗歌内容上:多写人情世事。不少诗,指斥时政、忧虑国事,怀念故土,关心民生疾苦,在忧时伤世中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艺术上:作诗以苦吟求工,带有四灵余习,多做五律,多写人情世事,白描手法,清健轻快,无斧凿痕;直抒胸臆,追求自然平易,诗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25. “永嘉四灵”
指南宋后期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故谓之“永嘉四灵”。“四灵”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
26. 江湖诗派
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成员多是流落江湖的不得志之士;江湖诗人多效仿四灵和晚唐体,追求苦吟,不用典,尽量白描,风格清圆轻灵;主要代表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27. 文天祥
文天祥的爱国诗词,是他国破家亡、身陷囹圄而决不屈服的壮烈誓言和内心独白;无论诗或词,都是用血泪书写成的,情辞哀苦而意气激昂,反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
28. 四灵诗歌艺术特点。
四灵的诗歌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从多变的视角选择 {MOD}彩鲜明的优美景物,构成清新明丽的意境。
在艺术上,他们专攻五律,多咏景物,写萧散野逸之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
四灵作诗,敛情约性,因狭出奇,无胸襟抱负,且多寒冷枯寂的境界。
29. 刘克庄诗歌风格特征。
以六十岁为界,分前后两期:(1)早年诗学晚唐、四灵体,刻琢精丽,风格清轻简淡;中年尊韩诗学陆游,追求抑扬开阔、悲愤慷慨的诗风。
(2)后期,有意学习杨万里、陆游的大家气度,格调更为沉痛,情感更为深刻,常于沉郁低回中含一种悲凉疏放的落寞情调。
30. 别材、别趣、兴趣内容
“别材”,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就能写出诗来。
“别趣”,指诗歌必须有美感形象,能感发人的审美趣味。它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诗歌的美感魅力,狭义则特指盛唐诗的审美特 {MOD}。(别材说解决什么是诗人的问题,而别趣说则解决什么是诗的问题)
“兴趣”,其实也就是“别趣”,即类于盛唐诗歌的那种特殊的审美趣味,是诗歌作品给人的美感,属于主观的审美经验;是外物形象直接兴发出来的审美情趣,是感性的直接触发,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无迹可求,是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考前超强密训第7天
第六编 第一章
1. 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应是耶律倍,《海上诗》。诗句“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出自这首诗。
2. 辽代耶律洪基写得最好的七绝《题李俨黄菊赋》。诗云:“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3. 懿德皇后萧观音的名作《伏虎林应制》。此诗充满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威风,风格雄健。
4. 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最长的诗,长达120句,被称为辽诗的“绝唱”。
5. 《醉义歌》的汉化和风格:1)所用事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2)采用的也是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但融入了契丹民族刚健质朴的粗犷气质,慷慨雄放、气势流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6. 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原为契丹文,译为汉语后流传于世,它的翻译者是耶律楚材。
7. 金代文学可分为四个时期:初期、自兴风格时期、繁荣期、后期。
8. 金初文坛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由辽入金的文臣,一是由宋入金的文士。
9. 金代著名的长篇讲唱文学作品《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0. 金代文坛最为杰出的大家是元好问。元好问所作的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是《论诗十三首》。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艺术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与杜甫现存数量相同,有一千四百余首。
11.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悲凉雄健。
12. 从元好问《论诗十三首》论诗绝句看,其诗美追求有:(1)翻新出奇。(2)天然浑成。(3)质朴浑厚。
13. 辽代作家创作的作品:《醉义歌》《题李俨黄菊赋》《海上诗》《传国玺诗》《伏虎林应制》。
14. 王鼎在流放中作《焚椒录》详道懿德皇后萧观音被诬事,很有影响。
15. 辽代诗文体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典型的如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原文用契丹语写成。
16. 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由辽入金的文臣,如韩昉、左企弓、虞仲文等,他们很少有作品流传。
17.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元好问是金元词坛巨擘。
18.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由于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9. 《西厢记诸宫调》是董解元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的再创作。直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问世,才对故事情节内容作了创造性的改造。
20.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全名《鸳鸯简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又以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鸳鸯简》等为依据进行创作。
21. 马致远在梨园享有盛誊,被称为“曲状元”,其代表作《汉宫秋》是他最著名的历史剧。马致远的代表作《黄粱梦》属于神仙道化剧。
22.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艺术手法是:1)戏剧冲突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2)人物塑造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3)现实内容被纳入超现实的神仙梦幻术中。
23.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有十四种,留存下来的仅《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24. 元代著名杂剧作品《西厢记》被称为“天下夺魁”。
25. 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神话剧双璧。
26. 元代写作水浒戏黑旋风李逵的著名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27. 高文秀是高产作家,被时人称为“小汉卿”,他是写水浒剧的专家,尤其擅长写的水浒人物是李逵。其写李逵的水浒剧是《双献记》。
28. 纪君祥著有杂剧六种,今仅存的一种张扬正气,鞭挞邪恶的著名古典悲剧是《赵氏孤儿》。
29. 尚仲贤杂剧十种今仅存三种,其著名神话剧是《柳毅传书》。所取材的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是《柳毅传》。
30. 李好古著有杂剧三种,今仅存的一种是《张生煮海》。
31. 元代前期与高文秀一样长于写黑旋风李逵的杂剧作家是康进之。康进之今仅存的作品是《李逵负荆》。
32. 元杂剧《秋胡戏妻》的作者是石君宝。
33. 《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属于前期元杂剧中的历史剧。
34. 《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属于前期元杂剧中的神话剧。
35. 国朝文派
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国朝文派出现后,标志着金代文学的真正开始。
36. 诸宫调
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37.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影响。
(1)董解元对西厢记故事的情节内容做了创造性的改造,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2)使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故事的矛盾由崔、张的恩怨,转移到与讲究门当户对和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
(4)充分发挥了诸宫调说白与歌唱相间的艺术特点,将叙述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其唱词文白相伴而质朴俊秀,既酣畅明快,又不太俗,带有文采和韵味。
(6)对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创作做好了基础。
38.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2)诗歌主要内容是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3)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了。
考前超强密训第8天
第六编 第二章
1.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五大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
2. 元杂剧剧本由折、楔子和题目、正名组成,其主体部分是折和楔子,元杂剧以折为单位
3. 郑廷玉以其讽刺喜剧《看钱奴》在元初剧坛和中国戏曲史上享有盛誉。
4. 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5.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
6. 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与花李郎等合撰)、《西华山陈挎高卧》。马致远以神仙道化剧著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西华山陈抟高卧》,是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之一。
7. 郑廷玉,今存杂剧5种:《看钱奴》、《忍字记》、《金凤钗》、《后庭花》、《疏者下船》。
8. 郑光祖,《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
9. 乔吉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并列,号称“元曲六大家”。
10. 《东堂老》是秦简夫杂剧的代表作。
11. 王实甫:由金入元,擅长写儿女风情戏,创作杂剧14种,仅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12. 李好古《张生煮海》:演述书生与龙女的婚恋故事,现实的虚幻,具有神仙道化剧的出世倾向。
13. 王和卿作品风格“滑稽挑达”。
14. 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15.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 {MOD}和寓意。
写李杨爱情故事,取材白居易的《长恨歌》。
(1)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融进作者对战乱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16.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
(1)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带较浓喜剧 {MOD}彩,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鲜明的人物形象。
(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
17.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 {MOD}。
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汉书》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3)艺术:唱词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思念之苦,意境优美,艺术感染力强。
18. 试叙《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西厢记》戏剧冲突:作者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一条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矛盾冲突;另一条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前者是戏剧冲突的主线,后者是副线。
(2)人物塑造艺术,张生:虽是一介书生,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做派却不像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3)词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剧中的唱词本 {MOD}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19. 神话剧《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艺术特点
(1)两部都是神话剧,被誉为是元代神话剧的双壁,都是讲述书生与龙女的爱情故事,都是男才女貌。都是通过故事反映现实愿望,带有世俗生活意味。情节曲折生动,场面瑰丽奇幻;
(2)《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张生煮海》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超现实的虚幻意味更浓郁些,具有神仙道化剧的出世倾向。
考前超强密训第9天
第六编 第三四章
1.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钟嗣成《录鬼簿》列他为杂剧作家第一人。
2. 关汉卿的公案剧,揭露社会政治黑暗,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等。妇女生活剧,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岀她们坚强、勇敢、机智,如《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人物,三国戏《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等。
3. 《窦娥冤》借用了汉代以来民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
4. 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今乐府”其价值在当时被文人们充分肯定。
5. 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是迄今为止收录最为完备的元散曲总集。
6. 元代散曲分豪放、清丽两派。豪放派以马致远称首,清丽派以张可久为魁。
7. 散曲的形式有小令、套数(散套)和带过曲。小令又称“叶儿”取其小的意思。
8. 张养浩关怀民生疾苦,具有社会责任感。作品带有政治批判 {MOD}彩,显示岀沉郁的风格,语言质朴豪放。
9. 张可久专攻散曲,他是元人留存散曲最多的作家,与乔吉并称元散曲两大家。
10. 王实甫的杂剧作品,《录鬼簿》著录有14种,现存有《西厢记》、《丽堂春》、《破窑记》三种,另有《芙蓉亭》、《贩茶船》残存各一折。《西厢记》是其代表作,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11. 《录鬼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
12. 《中原音韵》,主要是一部研究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
13. 《西蜀梦》:主要表现的是失败英雄的悲哀,写功臣为人算计的悲愤(关张)。
14. 宫天挺历史剧:《范张鸡黍》歌颂朋友情谊,抨击仕途黑暗,《七里滩》写东汉严子陵隐居事,充满隐逸情调,反映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作者对政治黑暗的愤慨。
15. 乔吉爱情婚姻剧:《两世姻缘》取材唐人范摅《云溪友议》,《扬州梦》取材于杜牧的《张好好诗》,几折戏都写筵席场面,曲词以艳丽华美见称。《金钱记》据唐人许尧佐传奇小说《章台柳传》改编。
16. 秦简夫《东堂老》写商人李茂卿帮教诲好友儿子扬州奴浪子回头的故事,表现儒商的道德伦理观;《赵礼让肥》取材后汉书,赞美儒者的思想人格,大力宣扬子孝、弟悌和母慈等传统的伦理道德。
17. 简述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的艺术特 {MOD}。(主要歌颂关羽的慷慨豪情、英雄业绩)
(1)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
(2)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写得很大气包举,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18. 试叙关汉卿风月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擅长女性题材,现存的十八种杂剧里,“旦本”戏多达十二种。《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还有《调风月、拜月亭、望江亭、玉镜台》)。关汉卿关心妓女在爱情婚姻上的出路。剧中真实展现了她们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了她们抗争命运时的无知沉沦或大智大勇、软弱动摇或心高气傲。
赵盼儿,果敢富有正义感,勇敢机智、泼辣,老练而有见识,救姐妹侠骨柔肠,斗无赖大智大勇。
宋引章,是个不知世故人情虚伪的女子,嫌贫爱富,无知沉沦急于嫁给一个公子哥,想立个妇名。
谢天香,逆来顺受,水性杨花,软弱动摇嫁到钱府为妾,任人摆布,只是自叹自己命不好。
杜蕊娘,刚烈果决,历经千辛万苦想从良,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19. 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1)窦娥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事事为他人着想、品格善良,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
(2)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
20. 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和内容的特点。
一是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是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
三是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弱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21. 简述马致远散曲《天净沙- 秋思》的优美意境。
(1)《秋思》用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
(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22. 马致远散曲特点。
(1)他的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豪气,善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2)与关汉卿等人的作品相比,马致远的散曲少了些市井气,多了些文人品味,或叹世、言情、写景,雅俗兼备而具文采。
23. 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 {MOD}。
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 {MOD}有:
(1)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兴亡的结局。
(2)张养浩作为元散曲豪放派大家,以这篇怀古曲作为体现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考前超强密训第10天
第六编 第五六章
1. 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故又称永嘉杂剧,早期被称作是温州杂剧。
2. 南戏最著名的是高明的《琵琶记》,还有经明人修改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人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又称“四大传奇”。
3. 宋元话本小说分为四类:一是烟粉类,讲男女爱情。二是灵怪类,讲述神仙异物。三是传奇类,讲人世间的奇人奇闻。四是公案类,讲各种断案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仅存《五代史平话》和《宣和遗事》两种,《大唐三藏取经话》属说经话本,话本是市民文学,源于“说话”。
4. 元代讲史平话现存8种:《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其中《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内容基本相同,属同书异名,实为7种。
5. 元代前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赵孟頫、戴表元。
6. 赵孟頫为元代著名诗文作家,更以书画著称。赵孟頫诗,在元称大家,为“元诗四大家”之先导。
7. 虞集世称邵庵先生,虞集为“元诗四大家”之首。
8. 元代诗坛的特点:首先是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体或铁崖派影响一时。其次是以顾瑛为主人的玉山草堂唱和,与之同时的“吴中四杰”创作,成为元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活动。
9. 杨维桢,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晚号东维子,他的竹枝词更受人们喜爱。
10. 姚燧与虞集为元文两大家,开散文创作宗唐返古之风,现存的文章多是碑铭诏诰之类的应用文,抒情写景之作很少。
11. 由宋入元作家:方回倡导一祖三宗之说,诗以追求意象的生新和境界的古淡为特 {MOD};戴表元,论诗主张宗唐复古,诗清新雅秀,但多佳句而少佳篇,言绝句自然淡雅而有韵味;赵孟頫,书法称雄一世,诗词多清邃奇逸之作,也有怀念故国之作。
12. 虞集:主张抒写“情性之正”,以温柔敦厚平和雅淡为标准,又提倡宗唐宗古;散文:多写官场应用文字和墓志碑铭、记序文,风格与欧阳修接近,
10. 宋元话本
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话本小说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 {MOD}。
11. 南戏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12. “元诗四家”
被称为“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都是元大德、延祐年间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尤其是虞集,在元中期文坛名声最大。
13. “铁崖体”
杨维桢,号铁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代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其风格香艳绮靡。
14. 萨都剌
元后期诗人,少数民族,为南北文化交融孕育出来的抒情诗人,其感情既有热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细腻的一面。两方面交融,形成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宫词以流丽清婉取胜,将时人惯用散曲表达的艳情写入诗中,写得风流俊爽;《芙蓉曲》艳情乐府,旖旎轻艳而又有天然逸致。
15.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1)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
(2)《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由于长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在众人眼里,大逆不道,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
(3)为了给蔡伯喈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他的不孝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
16.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赵五娘这一形象上,在饥荒岁月尽力奉养公婆,苦苦维持生计。塑造了一个符合妇道标准的女子形象。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敬养体贴老人,患难与共,决不半途抛弃的高尚情操。
《琵琶记》艺术上很值得称道的另一点,是结构上的苦乐相错。
《琵琶记》的曲辞也颇富表现力。
17. 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1)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
(2)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大众欣赏习惯,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3)话本小说是语体文,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明快的特点。源于人民生活而又经过提炼的白话小说语言,具有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和世俗生活气息,适应了话本小说以此反映市井生活和表现普通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需要。
考前超强密训第11天
第七编 第一&二章
1. “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作《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水浒传》。
2.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它的创作素材来源:正史、讲史和戏剧。
3.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献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如《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都署他的名字,现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4. 《水浒传》施耐庵作,元末明初人,《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
5. 《水浒传》的作者有施耐庵著、罗贯中著和施耐庵、罗贯中合著三种说法。
6. 《水浒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中第一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
7. 删节百回本为七十回本的是金圣叹。清代以来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水浒传》是七十回本。
8. 《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9. 繁本系统分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种,最早的一百回本为嘉靖刻本《忠义水浒传》。
10. 《水浒传》属于:1)英雄传奇小说2)白话小说3)长篇小说4)章回小说。
11. 首先将取经故事衍化为文学形态故事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首先在取经故事中由孙行者取代玄奘的典籍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2. 元明时期的平话小说为《西游记》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游记》分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
13. 《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
14. 《金瓶梅》的版本有:词话本现存最早刻本为万历四十五年《金瓶梅词话》本、说散本《新刻绣像金瓶梅》、《张竹坡批评金瓶梅》。《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15. 开中国古代小说性格化人物之端的是《金瓶梅》。
16. “四大奇书”:《金瓶梅》属世情小说,《水浒传》属英雄传奇小说,《三国演义》属历史演义小说,《西游记》属神魔小说。
17. 章回小说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称为“章回小说”。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8.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思想倾向:尊刘贬曹;强调义的价值。
19.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1)艺术结构完整,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故事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
(2)尤长于写战争。全书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景,写得各有声 {MOD},绝少雷同。如赤壁之战。
(3)善于在情节的展开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智谋过人等。但也有一定的缺点,性格突出但是缺少变化,甚至夸张到失真的地步。
(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以粗笔勾勒而不以细部描写长,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5)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影响深远。
20.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第1回至第71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等108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可视为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72回至82回,写梁山义军同官府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可视为集体传奇故事。83回至结束,写义军被招安之后奉命征辽、征方腊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
思想倾向: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突出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强调“忠义”性质。
21. 《水浒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文学成就,在于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形象,因而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其描写人物的特点,一是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如写武松,安排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二是塑造人物时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为表现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适当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使人物富有传奇 {MOD}彩。如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华荣射雁,石秀跳楼,以及吴用的机智过人。
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连贯、环环相扣。
《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风格,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22.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奇幻思维。(2)集动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23. 《西游记》对神话的借鉴。
作为神话移位的神话题材小说,使用了神话所特有的奇幻思维。
1)作者成功地吸收了佛道二教为自神其教所营造的洞天福地及净土世界的夸张手法和虚幻意识,将神话世界的描绘推向了极致。
2)作者又吸收借鉴了道教神仙谱系和佛教天王金刚之类神佛形象的外貌特征和各种神奇本领,创造了一大批形象奇特、本领超群的神魔形象。
3)作者没有把描绘神话环境和神魔形象作为目的,而是将它们作为编织神奇故事的彩带和锦缎,为叙述神奇故事和塑造神话形象服务。
考前超强密训第12天
第七编 第三章
1. 冯梦龙,别号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
2. 冯梦龙一生都在大力搜集和整理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三言”是冯梦龙编纂刊刻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本来通称“古今小说”,它们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4.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署即空观主人。“二拍”即《拍案惊奇》,分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种。
5. 《红白蜘蛛》现存最早的单篇话本,元代书坊刊印。
6. 《六十家小说》、《清平山堂话本》明文学家、刻书家、藏书家洪楩刊印。又称《清平山堂话本》嘉靖间刊本,收宋、元、明话本小说共六十篇。
7.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冯伯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
8. 冯梦龙的生平:少年才气纵横,但到57岁才取为贡生。
9. 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编篡文言小说杂著《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太平广记 》,民歌类,收集整理并刊行《挂枝儿》、《山歌》; 戏曲著有《墨憨斋传奇定本》。
10.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120篇。
11. 凌濛初精通事曲词文,科名蹭蹬,五十多岁开始做小官,后拒降呕血而死。作品“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78篇。《二拍》是基本都由凌蒙初的个人独创,是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拍”是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12. 《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选择三言中29篇,二拍11篇,刻成《今古传奇》,为此后300年最流行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13. 明末清初的其他白话短篇小说《石点头》、《鼓掌绝尘》、《西湖二集》等。
14. 拟话本
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尤其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这些小说被称为“拟话本”
15. “三言”反映的世态人情。
“三言”中有不少商人题材小说,这些小说表现岀的思想意识,突破传统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
商人发家需要“时运”,更需要经济头脑和实干精神。“三言”中有些小说涉及这些问题。
“三言”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经商的好处,而且写到了经商的艰难。
“三言”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婚恋题材的小说,表现出要求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思想观念。
“三言”中许多小说赞美自由结合的爱情与婚姻。
“三言”中一些优秀的小说,还进一步把对爱情的认识从自然人性上升到情感和心灵上相互了解、人格上相互尊重的高度。
“三言”中还有不少篇章从市民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出发,对社会上各种不公正的问题提出揭露和抨击。
16. “三言”的艺术特 {MOD}。
首先,更加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专注一些偶然的巧合来构成富有传奇 {MOD}彩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其次,三言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以情节展开和人物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或者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其人物描写又比粗笔勾勒为主的话本小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大都比较细致。
第三,三言的语言经过冯梦龙的加工润 {MOD},更加精炼,更能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
17. “二拍”的思想倾向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商人题材的小说在“二拍”中占比例比“三言”更大,甚至可以说商人成了“二拍”中最主要的角 {MOD}。
“二拍”中婚恋题材的小说同“三言”一样,表现出赞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而且把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二拍”中许多小说反映世态人情,表现出的批判社会黑暗的愤激情绪较“三言”更为强烈。
“二拍”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缺点。
考前超强密训第13天
第七编 第四章
1. 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成就最高的是徐渭。另外徐复祚的《一文钱》和王衡的《郁轮袍》影响较大。
2. 冯惟敏的《僧尼共犯》写僧明进与尼惠朗在佛殿幽会,被邻人捉至官司,辖司吴守常将二人打了一顿板子,断令还俗成亲。
3. 徐渭杂剧四种《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合称《四声猿》。徐渭还有讽刺市井生活的杂剧《歌代啸》。
4. 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5. 明前期成就较高的有姚茂良的《精忠记》苏复之的《金印记》、沈釆的《千金记》、王济的《连环记》。
5. 明代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
6. 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
7. 沈璟在晚明影响很大,追随者众,统称“吴江派”。
8.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玉簪记》是他的代表作。
9.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紫箫记》改本)、《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于李公佐的传奇《南柯太守传》;《邯郸记》据沈既济的《枕中记》改编而成。
10. 朱权《太和正音谱》;朱有燉明代杂剧史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
11. 王九思《杜甫游春》写杜甫春游长安,目睹安史之乱后曲江周围的萧条状况,痛责李林甫权奸误国,辞诏隐身避世。
12. 冯惟敏《僧尼共犯》张扬男女真情,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
13. 孟称舜《桃花人面》改编“崔护谒浆”的故事,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
14. 康海《中山狼》是一部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15. 吴江派沈璟为代表;临川派汤显祖为代表。
16. 明代前期传奇:伦理教化意味十分浓厚,高明《琵琶记》、姚茂良《精忠记》等。
17. 明中期传奇突破伦理教化,开始写英雄的悲愤情怀、具有悲剧意识、反映政治斗争。李开先《宝剑记》(林冲);梁辰鱼《浣纱记》(范蠡、西施);王世贞《鸣凤记》(严嵩父子,杨继盛等十多位忠臣)
18. 明代后期传奇创作:高濂《玉簪记》,周朝俊《红梅记》,孙钟龄《醉香记》、《东郭记》。
19. 沈璟曲论强调曲文要“本 {MOD}”,语言朴素自然,又强调协律。
20. 临川派其他作家的传奇:吴炳《绿牡丹》、《画中人》;阮大铖《石巢传奇四种》
21. 吴江派
明代包括沈璟、沈自晋、沈自征、吕天成、卜世臣、叶宪祖、袁于令、王骥德、范文若等人的戏剧流派。沈自晋有《翠屏山》、《望湖亭》;袁于令有《西楼记》等三种;卜世臣有《冬青记》。
20. 临川派
明代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者称“临川派”。主要作家有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人。吴炳著有《粲花斋五种曲》。阮大铖现存《石巢四种》,包括《燕子笺》、《春灯谜》等剧。孟称舜著有《娇红记》。
21. 简述《牡丹亭》的主题提炼。
经过作者的一番改造和提炼,传统的还魂故事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突出了明代后期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情”与“理”的尖锐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有意强调了双方门第的差异;再次,小说里的杜丽娘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作者在剧中则淡化这种淑女 {MOD}彩,突出她的叛逆性格,以强化反抗礼教、歌颂爱情自由的中心主旨;第三,作者有意营造和描绘自由爱情现实的艰难历程。
22. 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1)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她为此精神苦闷、忧郁。
(2)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然而寻梦的失败使她由梦境的喜悦而徒然转为无限的悲怆,但她又不甘心就此死去,死前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上等待梦中情人。
(3)进入鬼域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在杜丽娘对于爱情坚持追求中,可以看到作者讴歌爱情强大力量的用心。爱情的力量可以让死者复生,能够征服封建礼教。生动的表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然而“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
23. 试述《牡丹亭》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作品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牡丹亭》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 {MOD}彩,这既是作品本身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
(1)作者为作品勾画的“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然采用充满理想 {MOD}彩的艺术手法。
(2)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 {MOD}彩,充满诗意(作者抒情诗人气质)。
考前超强密训第14天
第七编 第五章
1.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2. 宋濂,字景濂,称潜溪先生。人物传记写的最好。宋濂散文中写得较好的是抒情写景的作品。如《桃花涧修禊诗序》。
3. 刘基写得最好的是寓言性杂文,代表作《郁离子》共收寓言性杂文195 篇,著名的《卖柑者言》也是刘基寓言性散文的代表作,刘基的寓言颇得先秦诸子散文中寓言神采。
4. 在唐宋派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归有光标榜六经,主张文道合一。
5. 李贽的思想具叛逆 {MOD}彩和反抗精神。张扬个体生命的价值。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
6.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是公安派的领袖,他们是湖北公安人,并称“三袁”,袁宏道声望最高。
7. 竟陵派,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8. 张岱号陶庵、蝶庵,《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石匮书》、《史阙》、《夜航船》。
9. 长于记叙家庭琐事富有人情味的是归有光,归有光的文集是《震川先生文集》。
10. 公安派
公安派是李贽的文学革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由于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县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诗歌主张是: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反对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强调文学自身的价值,要求诗歌创作脱离“理”的束缚而自由抒发个人真实性情,表现个人生活欲望。认为诗歌不能墨守成规,应不断创新。
11. 竟陵派
以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而得名。它继承了公安派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而是古人的篇什,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其诗多用怪字、押险韵,刻意追求新奇,结果使他们的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
12. 唐宋派
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内部彼此间的主张有细微差别:王、唐二人推崇宋代理学家的诗文,认为衡量文学的准绳是理学,将文学视为有碍理学的东西。
13. “性灵说”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14. 小品散文
“小品”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明人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适应了当时人们抒张个性、追求自由的社会心理和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以袁宏道和张岱的小品散文成就最高。
15. 宋濂的散文成就。
(1)他的散文创作与文学观念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美化明初政权、表彰贞妇烈女和忠臣义士的作品;另一方面,反映社会现实和文人个性。
他的散文宗法韩愈、欧阳修,具有醇厚典正,浑穆雍容的特征。
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 {MOD},深得《史记》笔法,寓褒贬于自然叙述之中,生动形象,传神写照。
他的写景散文往往文笔简洁清秀。
议论性散文从容不迫,在活泼变化之中渗透着雍容华贵的气概,时人将取推为“当今文章第一”。
16. 归有光散文艺术特 {MOD}。
注重散文的抒情功能和审美特质,纪事散文比较多《项脊轩志》《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极富人情味。
语言朴素。文笔平易淡雅。
集中大量应酬文章和宣扬儒家理念的高头讲章。
17. 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 {MOD}。
善于把写景与些人、写风俗民情结合起来,读之犹如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新鲜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有公安派的生动活泼而能避免其油滑浅薄,有竟陵派的冷峻深曲而又不乏幽默和潇洒,而且时而反思人生,流露出易代之际以为遗民的悲凉情绪。代表作《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
考前超强密训第15天
第七编 第六章
1. 刘基:诗歌总的风格是境界开阔而情绪深沉,而在内容和题材取向上略有变化。前期诗佳作多,成就高,风格古朴雄放,多描绘元末战乱,反映人民疾苦;后期诗数量不多,题材多为个人悲穷叹老之作,明显显示出诗人心态由外向内转变的痕迹。(文学上强调儒家的诗教观,提倡美刺讽诫;主张师古,办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
2. 吴中四杰(吴诗派):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闽诗派:林鸿、高秉;以刘崧为代表的江右诗派;以孙贲为代表的粤诗派。
3. 竟陵派诗歌:以其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
4. 于谦:在台阁体垄断文坛时能够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诗人,诗歌关心民生疾苦,反抗侵略战争,揭露残酷剥削,忧国忧民,抒写自己坚定意志和坚贞节操。
5. 张溥、张采等人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复社的成员提倡宗经复古,相互切磋学问,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干预朝政。
6. 陈子龙是明末文坛上最杰岀的诗人。他论诗主张效法汉魏盛唐,关注社会现实,如《小车行》、《卖儿行》描写难民流落无依的窘困境况。
7. 陈铎数量为明代散曲家之冠。他的散曲多写男女风情,文辞流丽,《秋碧乐府》。
8. 冯惟敏颇多伤时嘲世之作,发泄其牢骚不平,流露出对仕宦的厌恶,退居期间悠闲落拓。
9. 梁辰鱼的散曲集大多为酬赠、题咏、艳情之类,也有一些抒发个人怀抱的作品。
10. 最早的明代民歌集金台鲁氏刊行《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11. 冯梦龙喜欢民歌,编辑整理了两部当代民歌专集——《挂枝儿》和《山歌》。
12. 李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的最好的诗歌形式是七言歌行。
13. 台阁体
明代前期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平正;采用的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14. 茶陵诗派
明前期诗歌流派,因其倡导者李东阳是茶陵人,故以此命名;其诗歌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台阁体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诗歌以拟古乐府较为人知。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和实践,迈出了冲破台阁体束缚的第一步,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5. 前七子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二人成就在散曲和戏曲)、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反对台阁体文风,提倡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口号,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
16. 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仅以诗赋见长,后入前七子体现南北文学思潮汇流)。
17. 后七子
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他们继承前七子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又将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后七子成员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有较大差异。
18. 明末爱国诗人
诗风悲壮,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陈子龙早年多为拟古之作,后期诗作表现作者深诚的爱国感情和决不向清统治者低头的决心。
19. 高启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反映时代战乱、感慨生民艰难(《过奉口战场》);
表现自我个性,抒写生活志趣(《青丘子》);
咏史怀古和托物寄慨(《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池上雁》);
各体兼工,长于七言歌行,笔力矫健、气势纵肆。
20. 李东阳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他的诗风与台阁体渊源颇深,但论诗强调诗歌的审美规范,强调诗与文有别,重视诗的声调、情韵之美,主张宗法唐人,推崇李、杜、王、孟。
他的诗歌格律谨严、声调宏畅。诗歌抒情性较台阁体有所加强,仍然以平和醇雅为调。(《寄彭民望》)
21. 李梦阳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贬抑宋诗,提倡比兴,认为真诗在民间,认为诗应“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法古,无袭其辞”。
他的诗主要学习杜甫,长处在于关怀现实,有深沉的忧患意识,感情激越,气势充沛,形象鲜明生动。
22. 李攀龙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论诗:“诗可以怨,一有嗟叹,即有永歌。言危则性情峻洁,语深则意气激烈。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实,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其诗务求境界开阔、声调高华,喜欢用“乾坤”、“万里”、“中原”、“风尘”等苍茫壮阔的意象,但拘执于一种审美理念,不能随物赋形,艺术风貌较为单一。
23. 王世贞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早期认为学诗应该以汉魏盛唐为法。
隆庆四年李攀龙去世后,主盟文坛二十余年,此时文学思想发生变化,主张调剂众美,并提出了“真我”、“词达”、“天则”等接近性灵说的主张,诗歌创作风貌也发生较大变化。
24. 陈子龙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明末文坛最杰出的诗人。论诗主张效法汉魏盛唐,又反对模拟因袭。“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诗歌创作:关注社会现实,写了不少感时伤事的作品,如《小车行》、《卖儿行》写难民流落无依的窘困境况,《辽事杂诗八首》等抨击权奸误国、感叹时局艰危,都写得内容充实、感情丰沛。风格苍凉悲壮,如《秋日杂感》。
考前超强密训第16天
第八编 第一章
1. 钱谦益号牧斋,晚号蒙叟,钱氏认为晚明士风不振首先是学风问题,挽救的办法是“建立通经汲古之说,以排击俗学”。受钱氏影响,在其家乡产生了“虞山诗派”,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
2. 钱谦益和吴伟业是清初著名诗人,与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其诗歌特点“才情焕发,声律绵丽”。
3.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4. 吴伟业,号梅村。《圆圆曲》是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吴伟业诗歌前期诗风华绮,以清丽之思状男女之怀。后期及国难,身经乱离,多感慨苍凉之音。
5. 吴嘉纪诗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语言质朴,风格苍劲,以白描擅长。如《邻翁行》。
6. 钱澄之诗歌多写行役艰险,山川胜概,风俗民情,其中记载抗清事迹和南明王朝内部斗争的诗篇和诗史价值。后期则多闲适恬澹之趣。
7. 施闰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
8. 顾炎武,学者称亭林先生。亭林诗风高古,卓尔大卖。
9. 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最擅长的诗歌体裁为五律。
10. 王士禛论诗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倡“神韵说”。
11. 比较而言,王士禛凭吊怀古、模范山水和个人情怀的七言绝句多能实践其“神韵说”的诗学审美主张。
12. 翁方纲的“肌理说”。
13. 袁枚,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14.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强调真性情,诗中有“我”,形成“性灵诗派”。
15. 郑燮有《板桥集》。
16. “南施北宋”:清初诗坛著名诗人“施闰章”、宋琬。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思。
17. 《宋诗纪事》厉鹗编辑的宋代诗歌资料汇集,共100卷。厉鹗,为浙派的代表人物。全力追求个人生活的艺术化,追求孤淡的情调。
18. 查慎行的诗歌多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其诗得苏轼为多,参以白居易的简朴和陆游的情调。
19. 赵翼《论诗》、郑板桥《板桥集》、反抗传统的浪漫精神。
20.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歌,被后人称为“梅村体”。诗歌分前后期,前期诗风华绮,以清丽之思状男女之怀,后稷国难,身经乱离,多感慨苍凉之音,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
21. “神韵说”
王士禛论诗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倡“神韵说”,“神”是表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清淡的境界。合起来讲,就是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景美,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22. “格调说”
沈德潜论诗倡导“格调说”。一是指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二是指诗歌创作讲求蕴藉,推尊唐诗,尤重诗歌声音的美。用唐诗的格调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
23. 肌理说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义理”。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24. 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重学问、重性灵(天地英淑之气)
诗歌创作:以学杜为主,出入于唐中晚及宋元。浑融流丽,是他独创的风格。典丽悲凉,是他诗歌的主要特 {MOD}。如《金陵秋兴》
25. “梅村体”的艺术特征。
梅村体把李商隐诗 {MOD}泽浓丽的特 {MOD},元白长篇叙事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沉浮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
26. 屈大均诗歌的特点。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诗风“尚得古贤雄直气”。
屈氏思想情感上的“雄直”之气,其诗歌哀怨似《离骚》,超逸似太白。五律最为擅长,能以古体行于律中,有古直之风,如《秣陵》。
27. 王士禛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诗歌思想:神韵说
其诗歌创作凭吊怀古、模范山水和个人情怀的七言绝句多能实践其“神韵说”的诗学审美主张。如《秋柳四首》等。
28. 袁枚“性灵说”及其诗歌创作。
其一,性灵”含义丰富,有情性、情趣、个性,作诗的才性、才智、才趣等,指作诗要真情实感。
其二,性灵诗派追求新奇和风趣,语言力求通俗和生动,题材多为下层平民,背叛传统,表现市民意识,善写琐事、异事,俗而有趣,具有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其三,袁枚以新兴的商业文化意识对抗传统的名教纲常,表现为极大的叛离和空前的智慧。
袁枚的诗歌创作和他的诗歌理论同步,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如《嫁女诗》、《哭三妹五十韵》,极哀苦之致,读来撼人心弦。
袁枚还有不少说理诗,但都有个人的识解,不故弄玄虚,耐人寻思。如《马嵬》。
考前超强密训第17天
第八编 第二、三章
1. “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文人之文,提出恢复唐宋散文传统。
2. 阳湖派“阳湖文派”因其领袖人物恽敬、张惠言均为常州府阳湖县人而得名。
3. 《论文偶记》安徽桐城派代表刘大櫆的文集。
4. 姚鼐《古文辞类篡》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编选的古文选本。
5. 黄宗羲,号梨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王夫之,船山先生,《船山诗文集》。强调经史传统和实践之功。
6. 侯方域代表作《李姬传》、《马伶传》、《答田中丞书》;魏禧代表作《大铁锤传》《复六松书》。
7. 康乾时期,方苞、姚鼐之徒,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形成桐城派。
8. 刘大櫆推崇归有光、善于转折跌宕,层层深入、一唱三叹,散文有诗化的倾向。
9. 姚鼐论文本于方苞的义法二说,提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 {MOD}”。
10. 著名“姚门四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
11. 清代乾嘉考据学分为两大派:一派为吴派,孙惠栋,江声、 钱大昕、王鸣盛;皖派,源于江永成于戴震。程瑶田、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阮元均。乾嘉学者批评方苞的空疏和浅薄。
12. 章学诚,《文史通义》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理论著作。
13. 陈维崧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14. 朱彝尊与王士禛并称南北两大诗人,尤长于词。编选《词综》,词集有《江湖载酒集》。
15. 《词律》清万树撰。是书二十卷,编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
16. 陈维崧少作风华绮丽见称,中晚年作品渐趋深婉豪宕,苍凉沉郁。
17. 朱彝尊词宗南宋。
18.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工于诗词,尤为小令,爱情词低徊悠渺,悼亡诗清凄婉丽;边塞词寥廓苍远。代表作《饮水词》。
19. 张惠言为阳湖派古文、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词》。(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
20. 《宋四家词选》周济编撰,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
21. 常州词派讲“寄托”,重质实、比兴而又寓意的词学观,引儒学诗教入词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
22. 《骈体文钞》清代骈文家李兆洛辑。
23.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24. 阳羡派
以清代词人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之为“阳羡派”。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诗风,但前人写豪放词多用长调词,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等。他们相互唱和,并编辑过《今词苑》和《瑶华集》等。
25. 浙西派
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岸登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26. 常州词派
清代嘉庆时期,以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人为代表的词派,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但由于他们所说的“比兴”主要还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风骚传统迥然有别,所以他们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
27. 阳湖派
嘉庆年间,恽敬、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因此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所以被称为“阳湖派”。
28. 方苞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古文理论:一、提出“艺术莫难于古文”的观点;
二、“义法”说,义法要求写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略去无关紧要的文字,布置适当,文字雅洁;
其古文较好地实践了创作主张,表达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9. 刘大櫆古文创作的艺术特 {MOD}。
坚持古文的文艺性,较为集中描写底层人物,吸收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推崇归有光,善于转折跌宕,层层深入,一唱三叹,散文有诗化的倾向。如《张复斋传》写张之善于“听讼”。
30. 姚鼐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姚鼐是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阴阳和刚柔的文章风格论,认为“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措语遣意,有若自然生成者”,强调“平淡”和“自然”之风。
姚鼐的古文,迂回荡漾,余味曲久,以神韵见长。
31. 汪中骈文的特点。
身世坎坷,著有《述学》、《荣甫遗世》等。
学文法六朝,合汉魏晋宋作者而自铸伟词,典属精切,渊雅醇茂,感人肺腑,无意模仿,而神与之合。代表作《哀盐船文》、《广陵对》等。(如《自序》,朴实自然、典雅醇厚、深情款款)
32. 陈维崧词的艺术特点。
少作以风华绮丽见称,中晚年作品渐趋深婉豪宕,苍凉沉郁。
慢词盘旋起伏,骨力警拔,情致酣畅,将赋和歌行的手法运用于词,呈现出“精悍”和“横霸”的审美风貌。此外,他也有不少“干将山匣,寒光逼人”的小令。
33. 朱彝尊的词学思想及其词作的艺术特 {MOD}。
词宗南宋,故而尊奉姜夔、张炎、讲求醇雅,偏重在词的格律和技巧。
《江湖载酒集》是朱彝尊一生词创作的精粹,所收词或沉郁苍凉、慨然其情,或清新流动,雅乎其词。
34. 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纳兰性德爱情词低徊悠渺,婉丽清凄;边塞词寥廓苍远,绘景如画。
纳兰词多写于一己情致,流于感伤,其悼亡词,尤为凄婉。如《南乡子》(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边塞行吟题材的词,苍凉清怨,如《长相思》。
35. 张惠言词的艺术特点。
与其词学主张一样,讲求言外之旨,隐晦奥渺。
张是学问家,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所追求“低徊要眇,以喻其志”的词境未偿不是儒学的审美理想——中和境界。这样的词心乃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6. 周济的词论及其词作的一般特点。
常州词派理论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即指词的创作要有深刻的寓意,而不是泛泛的即兴之作,这是就创作主体而言;对接受者而言,对词作要反复涵咏,方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周济的词作,词旨隐晦,令人难解。
考前超强密训第18天
第八编 第四&五章
1. 英雄传奇 {MOD}彩的历史小说《水浒后传》、《说岳全传》、《梼杌闲评》、《隋唐演义》。
2. 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醒世姻缘传》、《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
3. 才学小说《镜花缘》。
4. 神怪小说《西游补》、《绿野仙踪》。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
5. 《儒林外史》的最早刻本为卧闲草堂本。
6. 褚人获《隋唐演义》;蔡元放《东周列国志》、无名氏《说唐演义全传》、吕熊《女仙外史》等。
7.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
8. 才子佳人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种,清朝前期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逑传》。
9. 李汝珍著有《镜花缘》。
10. 清初神怪小说的代表作是董说的《西游补》。《绿野仙踪》是清代中期较著名的神怪小说。
11. 李渔,字笠翁,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杂著《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等。
12. 清代讲唱文学产生了新形式——子弟书。
13. 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的,与词话关系更为密切。
14.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
15.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著《聊斋志异》文言小说。
16. 吴敬梓因其书斋名文木山房,故又号文木老人。著有《儒林外史》。
1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蜂之作
18. 《红楼梦》的版本:80回抄本系统,多附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故称为脂本。120回的刻本系统,因有程伟元序,又称程本、高本或高程本。
19. 《醒世姻缘传》的社会意义。
小说以晁、狄两世姻缘为中心,描写了各个社会阶层,上至州官权贵,下至商人、儒林、僧道、江湖医生、农村无赖、婢仆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风情画。小说宣扬因果轮回的宿命论思想,思想价值不高;好用方言俗语,摹绘农村人的口吻,诙谐幽默,形象毕肖;采用夸张式的漫画手法写素姐、寄姐等人的变态心理,她们的乖戾和凶悍,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
20. 李渔话本小说的特点。
创新,不拘陈套。如《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写双方借演戏在舞台上的爱情,假戏真做,构思新巧。
结构清晰,主线明确,如《合影楼》写屠真生、管玉娟、路锦云的爱情纠葛,,一方面写珍生与玉娟暗订终生,另一方面则好友路子由从中作梗,两条线索交错而行,最后锦云和玉娟都配珍生。
李渔有的小说也庸俗无聊,格调不高,过分追求奇巧,语言失之轻佻。是其明显不足之处。
21. 《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首先,小说写狐鬼与人的恋爱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如《婴宁》《青凤》《聂小倩》等。
其次,小说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弊,如《叶生》。
再次,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和吏治腐败,如《促织》。
22.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它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长处,还接受了先秦两汉和唐宋古文的影响,体式多样。
小说是志异,写花妖狐魅,在艺术上自然表现为奇幻奇异、想象丰富的特点。一是写奇幻之事,如《罗刹海市》、《巩仙》等;二是情节曲折奇峭,文笔夭矫而不摭实,如《王桂庵》、《促织》、《葛巾》等。
就诗意蕴藉而言,主要表现为作者将其所热爱和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美化,赋予花妖狐魅诗的气质。如《婴宁》。《聊斋志异》创造性地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又从口语方言中提炼,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3.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全书人物除士林之外,还写了医卜星相、高人隐士、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严监生,舍不得两根灯草,却使得为妾扶正花银子;马二先生迂腐古板,却又古道热肠。
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笔法,采用写实方法,淡化情节,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在细琐的叙述中,通过精心的白描,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胡屠户等的描写。
24. 《红楼梦》厚重深刻的思想蕴涵及其悲剧意义。
思想意蕴的三个层次:
名教与自然的对立,封建礼法与性情的对立:贾府的社会地位和富贵奢靡以及其内部的腐朽不堪,极其荒谬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
与此同时,小说在以贾府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
悲剧意义:全书悲剧情调的基石更在于新事物的萌芽,清醒而又朦胧,热情而又近于幻稚,因迷惘而终归是“美的毁灭”这一不可抗拒的事实,贾宝玉,诗意的爱情,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等。
《红楼梦》中传达出人类精神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悲剧意识,妙玉终归流入现实龌龊的世界、宝玉舍弃入世等。
25.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一、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1、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无不传神,各具光彩,如贾宝玉、林黛玉、王夫人、四春等。
2、作者能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层面反复渲染,写出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如王熙凤。
3、作者善于处理小说情节,往往能够把日常生活事件写得意味深长,如宝玉挨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表现出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4、《红楼梦》有别于中国其他古典小说,不少人物心理描写写得极为深入而细腻,尤其是青年男女那些富有灵性的微妙变化,如黛玉听宝玉说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之后的心理活动。
5、此外,作者注重环境描写,以烘托人物性格,如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和其气质相符合。
二、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1、无论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致,表现社会时尚,揭露封建礼教,还是小说语言的诗意化,作品思想意蕴的表现,都是从生活的整体出发,于平淡中见真奇。
2、在叙事手法上,采用限知性的叙事手法,还出现了叙事者、隐形作者等,这有助于体现小说的写实风格。
三、小说带有浓重的诗化 {MOD}彩。小说调动了我国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与风格,将它的叙事性和诗意化互为一体。《红楼梦》在语言上也更为成熟、准确传神。
考前超强密训第19天
第八编 第六&七章
1. 清代戏剧创作:清杂剧1300余种,传奇千余种。传奇高于杂剧,清初传奇高于清中后期传奇。
2. 清初戏剧三派: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戏作有较强的市民 {MOD}彩;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以李渔代表的娱乐派,讲求游戏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3. 吴伟业、尤侗等“文人派”戏剧的一般特点:他们的作品借历史故事抒发身世之苦或故国之思,意境上接近诗歌,曲词雅致,抒情性增强,但不利于演出,是“案头之曲”。
4. 《闲情偶寄》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
5. 李玉及其戏剧创作:苏州派代表剧作家,有传奇33种,今存18种。最为著名的是号称“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入清后,李玉与叶时章、毕魏、朱素臣共同创作了《清忠谱》。
6. 孔尚任字聘之,别号岸堂,康熙三十八年(1699),孔尚任完成《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感”。
7. 唐英,著有《古柏堂传奇》17种。
8. 蒋士铨,乾隆时期最负盛名的剧曲家,今存《藏园九种曲》,以颂扬纲常伦理为主。
9. 李渔的戏剧创作《笠翁传奇十种》剧目《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李渔不仅是重要的剧作家(娱乐派),而且是重要的戏剧理论家。
10. 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1. 洪昇有《稗畦集》、《续集》、《啸月楼集》,传奇有《长生殿》,杂剧有《四婵娟》。
12. 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称为“文人派”。
13.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至清代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但又有特殊的狭义所指。情节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拔乱离散,及第团圆。创作倾向上主张存情去欲。代表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14. 才学小说
清代中期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许多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创作意图主要是炫耀学问,作者往往不把思想意图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它们在内容上没有相对统一的倾向。《镜花缘》、《蟫史》、《野叟曝言》、《燕山外史》等。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
15. 苏州派戏剧的一般特点。
创作题材上,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多为政治剧和时事剧;思想倾向上,主张“事关风化人钦羡”、“节孝忠贞万古传”突出表现道德情操与个人欲望的冲突,社会和个人的冲突,不遗余力地抨击世风的浇薄、世态炎凉和小人的卑劣行径,歌颂清明的政治和社会安定,讴歌高尚的道德和操守,有强烈的伦理教化 {MOD}彩。作品形式上,他们精通音律,又是演艺中人,注重舞台效果,少有案头剧不能演出的弊端,将平民化与士大夫文化熔铸一体,又扎根于平民文化土壤中。
16. 《清忠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该剧25折,以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以周顺昌为主线,将杨涟、魏大中、左光兜等人的遇难事件穿插其中,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颜佩韦等五人舍生取义的故事。
艺术成就:塑造了周顺昌“既清且忠”的理想人格;还成功塑造了新兴的市民群体,对于颜佩韦这样的市民群众参与政治斗争的高昂热情,作者予以了高度的同情和赞颂。
17. 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闲情偶寄》中,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章。
在戏剧结构方面,提出 “立主脑”,也就是突出戏剧作品的主要人物、中心情节和主要矛盾冲突。为了更好地确立“主脑”就必须“减头绪”,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中心线索明显。
在情节安排上,要 “密针线”,剧本各部分要前后照应,情节发展合乎情理。
“词采第二”,讲的是戏剧语言,要求“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这是从戏剧适合舞台演出角度考虑的。剧作家应当“既以口带优人,复以耳当听者”,这是对前人偏重音律文辞的修正,相当精辟地揭示了戏剧艺术的内在规律。
18. 李渔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题材基本为才子佳人,主要演男女情事。
李渔戏作剧情新奇,不入陈套,编造巧合情节,出人意料,却又针线细密,不为怪诞,最显著的就是《风筝误》。
李渔戏剧颇具戏剧性,主要源于嬉笑诙谐的人生态度,既是对现实烦恼的解脱,也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19. 《长生殿》的思想蕴涵。
主旨是描写和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
在讴歌“真情”的同时,传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当时的社会政治,反映了天宝之乱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占了情场”的爱情主题和“驰了朝纲”的政治主题交织一起。用政治和爱情的矛盾说明具体社会中的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虚幻,从而使作品呈现悲剧意识,具有感染力。
20.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其一,结构完整,关目紧合,针线绵密,独具匠心。剧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波澜曲折,作者以李、杨情缘为主线,以中唐社会政治为副线,将宫廷内外的斗争、社会省会和李、杨的爱情平行交织、层次清楚。
其二,语言清雅秀丽,有着浓厚的抒情 {MOD}彩。如《闻铃》中《武陵花前腔》,继承了《长恨歌》、《梧桐雨》的笔法,以风声雨声衬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怀念。
其三,曲辞音律,独步一时。曲辞方面,继承了元曲的传统,化俗为雅,创造出典型的曲辞。
21.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李香君,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秦淮名妓,执着于爱情,忠于理想,又有着高度的政治自觉的女性,在以前的作品中,不为多见。还写到了反面人物,权奸误国,叛将投降,写到复社文人的沉迷,凡此种种,作者能结合人物不同身份和环境,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性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得形象既丰满,又爱憎分明。
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爱情悲欢作为情节基点。还表现为结构严谨,如用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
语言上,由于“宁不通俗,不肯伤雅”的语言观,导致作品典雅有余,本 {MOD}不足;谨严有余,生动不足。
考前超强密训第20天
第八编 第七章
1. 明代剧作家徐渭可以说是把女扮男装题材引入书面叙事的始作俑者。
2. 《天花雨》首先是一部具有浓郁政治 {MOD}彩的作品。
3. 《再生缘》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陈端生。
4. 《再生缘》本事续接《玉钏缘》,写谢玉辉、郑如昭和陈素贞转世之后的姻缘故事,故名之为“再生缘”。
5. 《再生缘》通过孟丽君的逃婚、髙中、入赘、拒认、团圆,逐层写出孟丽君性格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无奈屈从的女状元形象。
6. 清代弹词创作: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近三百年中,作为韵文体长篇小说的弹词,有近五十多种。如《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等。
7. 清代弹词的题材分类:儿女英雄类为主,也有偏重于儿女类、杂糅神仙类两种变化的类型。
8. 陈端生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
9. 清代弹词发展的三个时期:早期(明末清初到嘉庆年间):《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等;中期(道光初年至同治末年):《笔生花》、《榴花梦》、《金鱼缘》、《群英传》、《子虚记》、《九仙枕》等;晚期(光绪至清末民初):《凤双飞》、《双鱼佩》、《精卫石》等。
10. 弹词及其渊源、得名和基本特点。
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陶真和元明的词话。得名于其伴奏乐器琵琶、三弦。
特点:韵散相间,以七字韵文为主,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一带,故又称为南词。
清代弹词的两种不同面貌。
原始体,活跃于民间艺人的口头;书面体,闺秀们对这种文体情有独钟。
11. 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
1、弹词小说的女性作者往往喜欢在作品中表白自己写作时的心境和状态。
2、广泛地、深刻地反映清代妇女生活的各个层面,表现女性的不幸命运,是弹词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3、女小说家们正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女性命运的省察,不满女性被规定的“雌伏”状态,在发出“不平则鸣”声音的同时,把妇女的愿望和理想寄托在作品中,构建女性想象的文学世界。
4、弹词小说往往把女扮男装作为现实人物理想的契机,主动追求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不肯放弃。
5、追求真正的爱情和自主的婚姻也是弹词小说的主题之一,虽然继承了才子佳人小说推崇女性胆、识、才、情的态度,但由于女性关照的角度不同,所反映的爱情婚姻观也有所不同。
12. 《天雨花》的思想内容
写作年代较早,嘉庆有遗音斋刻本30卷,90余万字。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首先是一部具有浓郁政治 {MOD}彩的作品。它以明末朝政的腐败、混乱以及阉党弄权的历史真实画面为背景,反映以左维明为代表的忠臣义士为维护正义,保护大明江山与奸佞贼子的斗争。
作者围绕着左维明的家庭生活描写了许多女性。妻子桓清闺、女儿德贞、仪贞、婉贞等。其中左仪贞是着墨最多、刻画最为丰满的形象,其刺杀郑国泰的片段写得尤为壮烈,集中体现中国女性的聪明勇敢、坚忍不拔、不畏强暴等品质。
《天雨花》是我国古代讲唱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主人公左维明与权奸郑国泰、魏忠贤斗争的故事,反映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再现了明末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它对现实有所揭露,对封建社会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有所反映并寄予同情。自问世三百多年来,在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
13. 《再生缘》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弹词小说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本事接《玉钏缘》写谢玉辉、郑如昭、陈素贞转世之后的故事。以元代作为历史背景,发生在云南昆明,还乡的龙图阁大学士孟士元,有女孟丽君,总督皇甫敬有子少华,被孟家选为女婿。后孟丽君女扮男装赶考连中三元,官至丞相和保和殿学士。皇帝欲纳妃,孟丽君气苦相加,口吐鲜血。
艺术特点:
整个作品布局合理、情节结构完整、线索清晰、简繁得当,是弹词中的佼佼者。
通过孟丽君的逃婚、高中、入赘、拒认、团圆、逐层写出孟丽君性格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无奈屈从的女状元形象。
前17卷对孟丽君人物的塑造,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多得的典型想象。她是弹词中,反抗“父权”、“夫权”、“君权”最为坚决、言辞最激烈的一个。
考前超强密训第21天
第九编 第一&二章
1. 近代诗坛:主要流派为宋诗派、同光体。
2. 龚自珍、魏源等启蒙诗人;张维屏、贝青乔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群体;梁启超、黄遵宪等新派诗人;南社诗人为代表的革命派诗人。
3. 龚自珍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外祖父为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对古文经学和经文经学都颇有研究。
4. 近代诗风新变:经世致用的志士之风。
5. 宋诗派主要作家程恩泽、何绍基、郑珍。程恩泽何绍基的诗歌,主要是抒发淡雅的士大夫情致。郑珍诗歌的题材更为广泛,感情流露更为鲜明,这是由他穷愁坎坷的人生境遇决定的。他的诗歌较多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和揭露官吏罪行,呈现出凄苦沉郁的风格,如《晚望》、《南乡哀》等。
6. 陈三立同光体成就最高。写过不少反帝爱国诗歌;记录内心痛苦的文字尤为感人。诗人忧国情思受到社会环境的保卫和压制,因而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灵的尖锐挣扎成为其诗歌意绪的主要特征。“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7. 宋诗派和同光体的共同特点:主张学古,又反对亦步亦趋,追求诗歌的独创性。
8. 清末诗歌变革运动同时,传统诗派还有宗汉魏派,代表作者以王闿运。
9. 张之洞为唐宋派首领,论诗主张融宋意入唐格,所谓“唐肌宋骨”,别开雍容闲雅之风。
10. 樊增祥、易顺鼎与晚唐诗派:樊诗富丽,风姿绰约;易才高一世,个性分明,尤工写景,瑰伟奇丽。
11. 康有为的诗歌创作:豪放慷慨,具有浪漫气息。
12. 丘逢甲诗歌创作:台湾诗人,“诗界革命一巨子”,有许多悲悼台湾沦陷的诗篇,故国之思,悲沉苍凉。
13. 苏曼殊的诗歌:多抒情之作,以七绝居多,轻清隽永,茜丽绵眇,间有俊逸豪放之作。
14. 秋瑾的诗歌:格调雄健、感情炽烈,凸现一个独立风云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15. 近代词论著作——刘熙载《艺概·词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
16. 蒋春霖词的特点:一生沉沦下僚,其词多述离乱之苦和穷愁之悲。
17. 顾春词的特点:清代著名词人,有《东海渔歌》。善构词境,细腻绵密,自然精工,委婉动人,如《江城梅花引》。
18. 王鹏运词的特点:作品沉郁悲凉,较为朗炼,格调在王沂孙、辛弃疾之间。
19. 文廷式词的特点:有强烈和现实精神,以奋发凌厉的笔势,力扫枯寂,“上拟苏辛,俯视龙洲”。
20. 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
21. 王闿运属于汉魏六朝诗派。
22. 宋诗派: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该派主要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该派前期有程恩泽、祁寯藻、梅曾亮,后期有何绍基、曾国藩、郑珍、莫友芝等。这一诗派的兴起与乾嘉学风和翁方纲倡导的“肌理说”有关,而以文学、才学合议论为诗的宋诗风味也确实能较好满足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23. 同光体
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根据陈衍的说法,同光体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但该说法并不太准确,该派活动年代主要是光绪中期以后,一直延续至民国。代表人物有郑孝胥、沈曾植、陈三立等。
24. 南社
清末民初,一个活跃的革命派文学团体。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有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诗作激扬悲慨,有革命豪情。
25. 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诗歌思想:提倡“尊情”,认为“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从而高扬自我,赞美“童心”。
艺术风格:继承屈原、李白等浪漫诗人的传统,又受天台宗、华严宗的影响,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如“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名作《西郊落花歌》,以落花比喻奇才,大气磅礴、情浓语奇。
26. 黄遵宪诗歌创作及其“新派诗”的特点。
“新派诗”的特点:
一、反拟古,尊独创,要求“我手写我口”,“不失乎为我之诗”;
二、其所取材,“凡事名无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诗歌创作:诗多述时事,其中描写中法、中日战争的作品,如《冯将军歌》、《哭威海》、《台湾行》、《东沟行》等,充满昂扬的爱国热情,尤为人称道。最能代表“新诗派”的,则是描写异域风物和思想文化的诗作。它们开辟了诗歌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境界。如《今别离·咏轮船火车》借用乐府诗歌写男女相思之法,表现新事物,别有理致。
第九编 第三章
1. 近代主要文派:后期桐城派和曾国藩开启的湘乡派;梁启超提倡的新文体。
2. 龚自珍是经世文风的开创者。
3. 魏源、冯桂芬的经世文章。魏源:《海国图志》,功力最深者尤在政论,如《筹河篇》、《筹盐篇》等,洞悉原委,说理透辟,驰骋往复,时有精警之论。
4. 经世文派的两个特点:切合实用,有内容;文以达意,反对所谓“义法”。
5. 沈垚《记小皮受挞》文章记叙了仆人皮福侍陈用光而得善待,侍史学政而被挞的经历,最后引出了作者的感慨。可以通过此文看到下层文士的穷苦命运。
6. “姚门四弟子”清代姚鼐门下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四人(前面有提及)。
7. 湘乡派咸丰同治时期,曾国藩继承桐城派余绪。门下弟子和跟随者众多人,是为湘乡派。
8. 侠义小说指赞美勇侠的侠义公案故事,代表作《儿女英雄传》、《荡寇志》等。
9. 狭邪小说,道光至光绪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狎妓狎优为题材的“专叙男女杂沓”的“狭邪”小说。代表作品有《品花宝鉴》、《花月痕》等。
10. 文康《儿女英雄传》何玉凤、安骥、张玉凤三人故事
11. 俞万春《荡寇志》站在仇视水浒英雄的立场,将其全部杀戮的故事。
12. 陈森《品花宝鉴》写同性恋情,缠绵悱恻。
13. 魏秀仁《花月痕》才子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故事。
14. 俞达《青楼梦》金挹香沉迷声 {MOD}的故事
15.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以妓院、官场、商界为主要叙事空间,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遭遇为主要线索,是一幅半殖民地化都市畸形繁荣的风情画卷。
16.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出“小说界革命”,目的在“改良群治”。
17. 新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如陈天华《狮子吼》、黄小配《洪秀全演义》、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李宝嘉《文明小史》等
18. 林纾翻译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
19. 京剧丰富的剧目据统计有1280种,取材于三国戏,列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的剧目最多。
20. 汪笑侬是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改编和创作的京剧剧作有三十多种。其中《哭祖庙》、《党人碑》、《将相和》、《骂阎罗》等风靡一时,深受大众喜爱。
21.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描写形形 {MOD} {MOD}、大大小小官僚的丑态,穷形尽相,尽致淋漓。全书笔墨痛快,有时夸张过度。
22.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名“九死一生”者为主线,串联1884年中法战争亲厚至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20年遭遇见闻之事。
23. 刘鹗《老残游记》的思想内涵写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行医途中的见闻,较为深刻地揭露了晚晴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顶层民众的疾苦。
24. “谴责小说”
清末出现了大量抨击政府和时弊,揭露官场黑暗的作品,对现实肆意夸大,言过其实;暴露有余,批判不足;情绪渲染强烈,理性和冷静的立场不彰。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称之为"谴责小说"。
25. “鸳鸯蝴蝶派”
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 因写才子佳人成双成对有如鸳鸯蝴蝶而得名。该派以上海为大本营,主要阵地是《礼拜六》,又称之为礼拜六派。作品内容驳杂,有言情、哀情、社会、黑幕、娼门、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公案等类别。代表作家如包天笑、周瘦鹃、刘半农等。
26. “新文体”
“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文体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27. “春柳社”
1906年,留日学生欧阳予倩、李叔同、陆镜若、任天知等人,借鉴西洋话剧和日本新派剧,在东京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团社“春柳社”,相继演出了《茶花女》、《热血》、《黑奴吁天录》。
28. 梅曾亮的文论及其散文的艺术特 {MOD}。
强调古文创作要“真”,有一己真面目。提出“因时”说,即作家在动荡纷纭的时代面前要有独立判断,不随世俯仰,说到底是强调“真”:只有真性情,才能写真文章。
29. 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特点。
在古文理论方面,他的独创有:
一、在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加入“经济”一门,重视文中之“事”与“物”,讲究实用;
二、骈散结合,主张“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谕曾纪泽》);三、不重“义法”而重雄奇之气,一改桐城古文清淡简朴而为雄奇瑰玮,更好地书写时代动荡中的事物;
四、认为古文不宜说理,重视古文的审美特性。
曾国藩的古文以气势见长,笔力整严。如《圣哲画像记》、《湖南文徵序》等均为其代表作。
30. 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梁启超努力打破各派文章的家法,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文白夹杂,兼采众制。此外,《说希望》、《谭嗣同传》、《过渡时代论》、《呵旁观者文》等。
“新文体”综合了士大夫与市民的阅读趣味,既注意通俗,又在原有“报章体”上加强了艺术特性,是最受当时公共舆论欢迎的文体。
31. 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近代,小说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随着社会巨变和各种新思潮的涌现,小说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都是前所未见的。原因有四:
商业城市不断扩大,大众消费的娱乐性读物快速增长。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刊登小说的报刊越来越多。
政治环境和创作主体的推动。
大量域外小说被翻译和引入。
近代小说最明显的特点是政治性和娱乐性。
变革社会的宣传手段。
32. 石玉昆《三侠五义》的内容和特点。
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
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助喜爱除暴安良为出现,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也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
特点:
1、善于组织故事情节,大故事套小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小说语言具有平话的特点,叙事写人,有声有 {MOD}。
33. 曾朴《孽海花》的思想内涵。
以金雯青和傅彩云故事为主线,描写清末30年间政治外交及社会风俗的各种情态。
谴责一群精于制艺、热衷考证、讲求高雅趣味的达官名士。
将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而非仅仅停留在官场。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考前超强密训第1天
第五编 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2. 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家是王禹偁。
3.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宋初三体诗指“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白体”诗派,即白居易体。
4. 宋初重要文学流派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
5.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6. 散文被誉为具有“六一风神”的北宋作家是欧阳修。平易流畅是其散文的基本风格。
7. 欧阳修七古名作《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用类于散文的语句,叙事、议论、抒情杂出,笔挚矫健,风格古硬,故可称古文诗体,是宋诗中最富权威的一体。
8. 作为“宋调”的开创者之一,梅尧臣诗作具有“古淡如老树著花之美”的风格。
9. 王安石他最擅长的是议论说理。
10. 王安石主张为文要“以适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
11. 《登飞来峰》《江上》《泊船瓜舟》《题金陵此君事》都是王安石的作品。
12. 北宋时被称为“三苏”的作家有苏洵、苏辙,苏轼。苏辙文章风格特点:淡泊平和。
13. 曾巩的文章一般多是引经据古、明白详尽之作,素以见称的风格是古雅平正。
14. 北宋有位作家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著名,他是曾巩。
15. 欧阳修多以气势入诗。作诗以气格为主,其代表宋诗为之一变的诗体是古文体。其散文创作成就最高。
16. 梅尧臣作为“宋调”开创者之一,其诗作风格最为典型地具有“古淡如老树着花之美”。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王安石诗——《泊船瓜舟》。
18.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出自王安石优秀怀古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19. 诗篇《暑旱苦热》是王令的作品。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0. 西昆体
(1)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2)“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3)《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21. 晚唐体
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以清逸隐幽为旨趣。代表人物:林逋(梅妻鹤子)。
22. 半山诗(王荆公体)
“半山诗”即“王荆公体”。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此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因而又称“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3. 西昆体诗歌的主要特 {MOD}。
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
讲究修辞,风格典丽
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24. 王禹偁诗歌的创作成就。
早年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
贬官商州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众疾苦的作品
兼擅各体,五言七言古诗有意效仿白居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请远的格调。
25. 欧阳修散文的基本特点及其风格?
兼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文章风格平易近人,纡曲蕴藉。语言骈散兼用。
26. 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风格平易晓畅,委婉婉转;
在平易晓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富有情感;
含蓄蕴藉又平易自然,富于诗味。
27.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
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诗中常用语气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不仅利用诗歌议论时政、评说历史、探讨学术问题、鉴赏文物书面,而且在诗歌中歌咏或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情,喜以议论为诗。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
28. 梅尧臣诗歌的风格特 {MOD}和艺术追求?
梅尧臣诗歌创作经历了由前期的清平淡丽到后期追求古朴深远的转变。梅诗之“平淡”实属“古淡”,是一种老树着花的美。当他面临着社会矛盾和个人身世激变时,其诗的古淡趋向于劲峭苦硬;当他仕宦失意而追求隐逸山林时,则发为冲和恬淡而蕴涵深意。
梅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其内核是“深远”,故梅诗“平淡”的特点是: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
29. 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
(1)充满激情,感情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故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特 {MOD}是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如《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为苏诗前期豪犷雄放诗风的代表作品。(2)构思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采用夸张遒劲的文学语言,从而形成豪犷中渗透着悲壮的诗歌格调,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
30. 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王安石的散文是他文论主张的具体实践,多为有关政令教化,适于世用之作,而尤以政论文、书札、序跋记、记叙文或小品文为重要。
他的政论文思想内容之充实,现实性、政治 {MOD}彩之强,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最突出的。
王文以议论说理见长,其政论文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写得结构严谨,析理透辟,概括性强,且识见高超,论议果断,斩钉截铁,不可易移。
王文语言朴素简洁、犀利明快。①议论文笔力雄健,词简而意无不到,不用比喻而说理透彻。叙事抒情之作,能随笔挥洒,曲尽其妙,如意畅达而气雄词峻,表现了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31. 曾巩文章风格?
强调六经为本源,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艺术风格。
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完整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文章平易理醇,开阔、承转、起伏、回环都有一定的法度,显得规矩严密,在唐宋“八大家”中是最便于学习的。
明清的唐宋文派和桐城派散文作者,学“古文”多由摹仿曾文入手,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考前超强密训第2天
第五编 第三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在宋代古文家里,苏轼是最重视“文”的一位。
2. 苏轼早年的政论文《思治论》、《策略》、《策别》、《策断》。
3. 熙宁初年写诗对新法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的小人陷害,引发的事件是“乌台诗案”。
4. 苏轼诗歌以贬谪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渗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
5. 苏轼诗歌现存2700余首。按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
6. 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表现为:(1)突破传统题材限制。(2)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
7. 苏轼诗歌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则气格雄健豪放,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这种诗体就是“东坡体”。
8. 苏轼词风格豪放旷达。
9. 苏轼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1)以文为诗;2)以文字为诗;3)以诗为词;4)以才学为诗;5)以议论为诗
10. 苏轼前期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荔枝叹》。
11. 苏轼前期诗歌中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是那些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的抒情遣怀之作。
12. 苏轼所描绘的山川景 {MOD},常常带有昂扬乐观的情绪,动感比较强烈,如《游金山寺》。
13. 苏轼有120多首和陶诗《和陶归园田居》;苏轼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
14. 苏轼议论文的风格是雄辩恣肆。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5. 东坡体
苏轼的诗歌创作,才力大,学问高,可完全不受成规束缚,具有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显著特 {MOD},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二、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6. 苏轼的词在宋词的发展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1)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
(2)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
(3)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提高了词体的地位,使宋词能与唐诗并列而无愧 {MOD},以至被人们视为有宋一代文学的代表,这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贡献。
17. 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
(1)突破“词为艳科”的体制,反映生活内容扩大。
(2)突破音乐对词体的束缚,使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3)有意识地以诗的意境、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
(4)使词由“歌者的词”变为“士大夫的词”。
(5)作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
18.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特点。
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1)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苏轼记叙文价值最高,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山水游记记叙《赤壁赋》、描写、议论并重,且议论给文章辟出新境界;诗情画意,触处皆是,奇思妙理,一出自然。
(3)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如《记承天寺夜游》。
19. 苏轼散文的艺术特 {MOD}。
(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20. 苏轼诗歌的内容。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 {MOD}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
(4)题画诗:于写出画面的动态,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21. 试叙苏轼诗歌的艺术特 {MOD}。
(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 {MOD}之一。
(2)苏诗的另一特 {MOD}是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意使事用典。
(3)苏诗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擅长,而且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清丽雄健,二是清旷闲逸;就体现苏轼“坡仙”的旷达品格而言,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考前超强密训第3天
第五编 第四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宗主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和吕本中等被认为是这个诗派的中坚力量,他们对宋诗的发展也有贡献。
2. 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歌流派山谷体的创立者。
3. 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称苏门四学士。
4. 黄庭坚作诗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学杜甫夔州后诗歌,喜欢用拗句,专意为之,诗体成为山谷体风格。山谷体风格特征是生新(奇)瘦硬。
5. 著名诗论“点铁成金”说的提出者是黄庭坚。“点铁成金”说具体在诗歌创作上主要是用典。
6. 黄庭坚山谷词的两种风格是:1)艳冶俚俗。2)婉媚豪放。
7. 著名诗论“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说的提出者是黄庭坚。
8. 陈与义,号简斋。陈与义的诗体称为“陈简斋体”。陈与义前期诗歌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后期诗歌深受杜甫影响。
9. 江西诗派之名起于《江西诗社宗派图》,作者是吕本中。
10. 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江西诗派。
11. 江西诗派作家吕本中提出了“活法”说。
12. 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
13. 陈与义经历了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两个阶段。其诗歌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诗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的作品,后期诗风变得雄阔浑厚,沉郁悲壮。
14. 山谷诗大约可分三类: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等。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的作品。
15. 杨万里“诚斋体”。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6. 山谷体
严羽的《沧浪诗话》则将其列为“山谷体”;黄庭坚认为“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重视句法,强调脱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供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脱换骨”之说。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
17.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 {MOD}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18. 一祖三宗
江西诗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19. 后山体
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20. 简斋体
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前期诗歌创作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南渡之后取法杜诗,突破了江西诗派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简斋体。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1.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1)多用拗句;
(2)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
(3)多用典,标新立异,出奇制胜;
(4)诗风生新瘦硬;
(5)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
22.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山谷体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和求雅脱俗。
(1)一是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
(2)二是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求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
(3)三是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济亮芊绵的一面。
23. 陈师道”后山体”的特点。
(1)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后山体常与“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
(2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因一味学山谷体的瘦硬,表达得很痛苦,与其生活的不顺相似。
(3)诗至后山体,可以说已走入穷途,就只剩下瘦硬了。如果说“山谷体”是疏影横斜,尚有暗香浮动,那么“后山体”是只见瘦硬而不通神。
24. 陈与义诗歌的艺术特点。
(1)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如重视句法,造话凝炼,他的诗句长于用宽对和活对,并用善炼虚字,善于在闲淡处取神。后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是写咏物之作,也常富有成效有深沉的家国之思。
(2)在陈与义的后期创作中,比较接近杜甫的是七言律诗,规模宏大,着重于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使全诗的意境更加圆融。这种“简斋体诗”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考前超强密训第4天
第五编 第五章&第六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柳永,原名三变,亦称柳七,当时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
2. 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并且变旧声为新声。
3. 柳永,世称“柳屯田”,著有《乐章集》。
4. 柳永赢得“凡有水井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俚俗词。
5. 秦观《鹊桥仙》中的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6. 秦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7. 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但他的词近于花间体,是所谓典型的本 {MOD}当行之词。
8.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作者贺铸。
9. 晏殊有“富贵词人”之称。
10. 晏几道,号小山。与父晏殊齐名,称“二晏”。晏几道是北宋词人中最后一位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
11. 周邦彦,号清真居士,因周邦彦词的题材与柳永词颇为相近,因而后世常周、柳并称。
12. 朱敦儒的《樵歌》开始,讴歌隐逸生活和出世思想的词作就盛行起来,他是隐逸词派首开其端的作家,其词称“樵歌体”。
13. 周邦彦《苏幕遮·般涉》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风格是典雅。
14.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作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易安体。
15. 李清照词风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绰约轻倩,自然妩媚。后期词风变为沉郁哀痛。
16. 朱敦儒,字希真,主要是写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传统题材。在被迫隐居的晚年,写了大量的隐逸词。
17.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有《稼轩长短句》,又名《稼轩词》,存词620余首。
18.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词以豪放悲壮著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思想的主导倾向。
19. 辛弃疾的词充分表现其英雄抱负,因而被称为爱国词人。
20. 辛派词人,包括张元幹、张孝祥、陈亮和刘过等人。
21. 张孝祥的作品词作:(1)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2)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22. 张元幹南渡之前,张元幹词的内容多在花间樽前。南渡后,词风转为慷慨激昂。
23. 陈亮,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词集名《龙川词》。
24. 刘过,号龙洲道人,词集有《龙洲词》。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效仿辛弃疾者往往仅得形似。
25. 周邦彦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大晟词派。
26. 李清照词论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别是一家。
27. 属于北宋诗歌流派的有:(1)荆公体;(2)东坡体;(3)山谷体;(4)后山体;(5)简斋体。
28. 宋代诗坛自成—体的著名词体有:稼轩体、易安体、樵歌体。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9. “易安体”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有三个特点: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 {MOD},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
30. “稼轩体”
稼轩词是辛弃疾创立的一种基调悲放,既豪放又不失温婉本 {MOD}的词体。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和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又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 {MOD}。
31. 樵歌体
又称朱希真体,朱敦儒字希真,晚年被迫隐居,常放浪于烟霞之间,写下了大量的隐逸词,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又深藏忧怨,有较浓的虚无思想 {MOD}彩。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又因其词集为《樵歌》,故亦称之为“樵歌体”。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32. 柳永对词体的贡献。
(1)创制慢词,完善了慢词的体制和表现手法,叙事写情直观浅露,注重叙事完整,描写细腻。
(2)语言通俗,采用市井方言俗语,用第一人称代言。
(3)运用韵脚、四声等变化,达到奇特效果。
33.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 {MOD}。
(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对景物加以渲染、描写,创造出一种凄清幽深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34. 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1)描写男女之情:如《淮海词》中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秦词便于女声演唱的那种柔婉缠绵的口吻。秦词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一种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 {MOD},使那本欲畅达的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
(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悲苦凄怆之情,选择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在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35.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
36.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 {MOD}。
(1)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
(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
(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 {MOD},给人以深劲之感,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
(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
37. 周邦彦词章法布局方面的特点。
(1) 章法布局开阖回旋;
(2) 经常使用不同感情相互衬托的手法;
(3) 以景结尾。
38. 试叙“易安体”的艺术特点。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
(2)“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 {MOD},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
(3)“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
39. “朱希真体”的艺术风格。
(1)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走向放旷自适,在放旷的基础上形成看破红尘的隐逸风调,形成“朱希真体”。
(2)其词旷逸俊达,多歌唱看透尘世后的随缘自适、逍遥行乐,但有深藏忧怨,虚无思想 {MOD}彩较浓厚。
40. 辛弃疾词的题材内容。
(1)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以词抒发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尽显抒情主人公的英雄本 {MOD};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性,有豪气英风。但英雄词往往蕴含着壮志难酬的悲愤。
(2)描绘田园风光的农村词:清新朴素,恬淡风味,清新纡徐,真淳朴素。
(3)咏春词和艳情词:咏春词,写的疏朗明爽,清丽中见俊俏,带有婉约风韵。艳情词,写得缠绵剧恻而婉媚纤丽,显得率真质朴而情致凄切,并非只是婉媚而已。
41.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一)辛弃疾的婉约词柔中有刚。
(二)喜议论,以论为词。
(三)喜用典,用典广泛。
(四)以散文句法入词,以文为词语。
考前超强密训第5天
第五编 第七章&第八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陆游,号放翁。陆游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
2. 陆游诗歌作品收入《剑南诗稿》,今存九千二百多首,堪称古代作家中最多产的诗人。
3.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名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 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陆游。
5.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陆游诗歌创作分三个阶段:初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中务豪放悲壮,晚年归于清淡秀逸。
6. 陆游以记叙文成就突出,尤其是他的题跋小品文,既能客观描写事物,又能披露自己思想情感。
7.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著有《诚斋集》,第一部诗集《江湖集》。
8. “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 {MOD},在这方面,杨万里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9.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10. 古代农家诗可分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如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另一类是从唐代兴起的新乐府式的“田家词”、“悯农诗”,如王建、聂夷中等人的作品,反映农民艰难和被剥削的惨痛。
11.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翁,别称紫阳,北宋理学大家,今存诗千余篇,具有雅正、清新、明秀的特点,亦时带理学气。朱熹是有很高文学修养的理学家,诗文创作颇有成就。
12. 南宋中期文坛分为两派:一派是讲事功的功利派,以陈亮和叶适最为有名,另一派是道学派,以朱熹、真德秀为代表,作文师法欧阳修和曾巩的平易简洁,多讲学之文和语录体。
13. 以笔记杂文的著作形式出现的洪迈的《容斋随笔》、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等,还有介乎游记与地理志之间的笔记文,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等。
14.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姜夔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还是在词的创作方面。
15. 姜夔词的题材以感时伤世、咏物言志及追记恋情为主。
16. 吴文英的词作大体可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
17.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有《梅溪词》。史达祖的咏物词在后世享有盛誉。
18.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19. 张炎曾与王沂孙、唐珏、周密等人唱和。以《南浦》[春水]一词,人呼为“张春水”。 又以《解连环》[孤雁]一词被呼为“张孤雁”。
20. 朱熹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21. 陆游诗篇: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书愤》3)《游山西村》。
22. 杨万里诗篇:1)《小池》2)《闲居初夏午睡起》。
23. 南宋中后期词坛,有清雅词派崛起,姜夔为此派的开山大师。
24. 姜夔词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并没有更多的拓展,在词的音调和意境方面,往往具有清越、高旷的格调,词境清冷。
25. 范成大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轻巧而富于变化,大率以清新婉丽、温润精雅为主要特 {MOD}。《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关注稼穑之艰辛,反映民生疾苦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6. “诚斋体”
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诚斋体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7.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1)诗作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死不渝。
(2)诗歌诸体皆备、艺术风格多样。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最显著的特征是善为悲壮,抒发为国雪耻、收复失地愿望;七绝善于咀嚼出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写得清淡细腻、简练自然,而且明白如话。多为咏物、写景、抒怀。
(3)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
(4)语言明白流畅,精练自然。
28. 陆游散文的特 {MOD}。
(1)记叙文成就比较突出,有些写得平静坦适,透露出作者晚年的心情;
(2)笔记文(小品文)内容丰富,趣味盎然;
(3)时政和谈诗笔记文用新鲜活泼的笔调,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认识;
(4)文字简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妙趣。陆游词的两种风格:(1)激昂慷慨;(2)清淡秀逸。
29. 杨万里“活法”诗特点。
“活法”是吕本中提出来的,要求作诗不破坏规矩,又能变化不测,达到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的统一,给人以圆转自然的印象。杨万里的“活法”诗做到了这一点。2)除具备新奇、灵活、风趣和流转圆美等特征外,就是层次曲折、变化无穷,追求诗歌语言的浅近和口语化,如《泊冷水浦》。
30. 朱熹的文学创作主张。
(1)朱熹的诗歌思想与创作有—致之处,冲淡平和的中和之美,。
(2)他实已看到并承认“诗缘情”这个特点,因此论诗时能顾及本身的性质,以此来破汉儒的美刺之说,正确总结和解释了诗歌创作中所用比兴两种手法的特征和规律。
(3)朱熹的文道观实际上是调和了韩柳欧苏等古文家和周程等理学家两派的理论而形成的,他“文道一体”的观点,表现出重“道”也重“文”的倾向。
(4)他认为道与文的关系是体和用的关系。就体而言,他强调善;就用而言,他主张美。美善的结合和展开,便是文与道的合一。
考前超强密训第6天
第五编 第九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姜夔词以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词采偏向于淡雅素静,创立了清雅词派。
2. 姜夔《扬州慢》词的风格是清空。
3. 吴文英词的题材内容可分为三类:1)酬酢赠答之作。2)哀时伤世之作。3)忆旧悼亡之作。
4. 南宋词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的作家是姜夔。
5. 南宋中后期词坛属清雅词派的是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
6. 史达祖可称姜夔羽翼,周密、张炎和王沂孙等受白石词的影响也很大,他们同属于清雅词派人。
7. 张炎在《词源》中总结了南宋词的创作经验,提出的词论观点是清空骚雅说。
8. 下列出于张炎作品的词句有:1)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2)傍桔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3)吹箫踏月寻幽去,任船衣断石,袖里寒云。
9. 史达祖咏物词的特殊风格表现为:1)工丽的白描。2)婉妙的诗情。3)笔调轻盈绰约。4)造语轻俊妩媚。5)词境婉约飘逸。
10. 王沂孙词《碧山乐府》寓骚雅于冲淡的风格。
11. 宋末值得—提的词人还有自号“竹山”的蒋捷,他的《竹山词》风格清新、细腻、隽永。
12. 蒋捷作品:1)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3. 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章法结构独特。
14. “永嘉四灵”指的是赵师秀、徐玑、徐照、翁卷。永嘉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
15. 南宋末年被称为江湖诗派宗师的著名诗人是刘克庄,他的诗风豪迈。
16. 刘克庄成为江湖诗派中成就最大的诗人,主要是由于他:(1)多方面吸收唐诗影响。(2)熔铸宋代的时代内容。(3)作诗主要学杜甫、韩愈、李贺及陆游、杨万里。(4)将江西诗派和晚唐诗派加以调和。(5)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
17. 江湖派诗人刘克庄、戴复古、方岳。最典型、最富有代表性是戴复古,其诗集中数量占一半的是五律。
18. 宋遗民叙述亡国的诗歌中,汪元量用七言联章,纪实手法。写得最为具体生动的作品《湖州歌九十八首》。时就有人称其为宋亡之“诗史”
19. 严羽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沧浪诗话·诗辩》是宋代理论性最强、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专著。“以禅喻诗”是严羽论诗的主要方法。
20. 《沧浪诗话》提出的著名诗论观点有:1)意境;2)妙语;3)别材;4)别趣;5)兴趣。
21. 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诗篇《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
22. 文天祥是著名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3. 遗民作家: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谢翱、林景熙、谢枋得。
24. 戴复古:诗歌内容上:多写人情世事。不少诗,指斥时政、忧虑国事,怀念故土,关心民生疾苦,在忧时伤世中渗透着个人身世之感;艺术上:作诗以苦吟求工,带有四灵余习,多做五律,多写人情世事,白描手法,清健轻快,无斧凿痕;直抒胸臆,追求自然平易,诗备众体,风格多样化。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5. “永嘉四灵”
指南宋后期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故谓之“永嘉四灵”。“四灵”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晚唐体,诗风清苦冷僻。刻画太甚而流于纤巧,但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在文学史上可谓功过参半。
26. 江湖诗派
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成员多是流落江湖的不得志之士;江湖诗人多效仿四灵和晚唐体,追求苦吟,不用典,尽量白描,风格清圆轻灵;主要代表作家是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27. 文天祥
文天祥的爱国诗词,是他国破家亡、身陷囹圄而决不屈服的壮烈誓言和内心独白;无论诗或词,都是用血泪书写成的,情辞哀苦而意气激昂,反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斗志。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8. 四灵诗歌艺术特点。
四灵的诗歌多冲淡平和、轻灵清寒,从多变的视角选择 {MOD}彩鲜明的优美景物,构成清新明丽的意境。
在艺术上,他们专攻五律,多咏景物,写萧散野逸之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韵调;
四灵作诗,敛情约性,因狭出奇,无胸襟抱负,且多寒冷枯寂的境界。
29. 刘克庄诗歌风格特征。
以六十岁为界,分前后两期:(1)早年诗学晚唐、四灵体,刻琢精丽,风格清轻简淡;中年尊韩诗学陆游,追求抑扬开阔、悲愤慷慨的诗风。
(2)后期,有意学习杨万里、陆游的大家气度,格调更为沉痛,情感更为深刻,常于沉郁低回中含一种悲凉疏放的落寞情调。
30. 别材、别趣、兴趣内容
“别材”,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就能写出诗来。
“别趣”,指诗歌必须有美感形象,能感发人的审美趣味。它有广、狭二义,广义指诗歌的美感魅力,狭义则特指盛唐诗的审美特 {MOD}。(别材说解决什么是诗人的问题,而别趣说则解决什么是诗的问题)
“兴趣”,其实也就是“别趣”,即类于盛唐诗歌的那种特殊的审美趣味,是诗歌作品给人的美感,属于主观的审美经验;是外物形象直接兴发出来的审美情趣,是感性的直接触发,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故无迹可求,是一种言有尽意无穷的审美趣味。
考前超强密训第7天
第六编 第一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应是耶律倍,《海上诗》。诗句“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出自这首诗。
2. 辽代耶律洪基写得最好的七绝《题李俨黄菊赋》。诗云:“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3. 懿德皇后萧观音的名作《伏虎林应制》。此诗充满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威风,风格雄健。
4. 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最长的诗,长达120句,被称为辽诗的“绝唱”。
5. 《醉义歌》的汉化和风格:1)所用事典和思想旨趣均来自汉文化。2)采用的也是汉诗歌行体的抒写方式。但融入了契丹民族刚健质朴的粗犷气质,慷慨雄放、气势流贯,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6. 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原为契丹文,译为汉语后流传于世,它的翻译者是耶律楚材。
7. 金代文学可分为四个时期:初期、自兴风格时期、繁荣期、后期。
8. 金初文坛的作家,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由辽入金的文臣,一是由宋入金的文士。
9. 金代著名的长篇讲唱文学作品《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董解元。
10. 金代文坛最为杰出的大家是元好问。元好问所作的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论诗绝句是《论诗十三首》。金代诗人元好问的艺术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与杜甫现存数量相同,有一千四百余首。
11.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悲凉雄健。
12. 从元好问《论诗十三首》论诗绝句看,其诗美追求有:(1)翻新出奇。(2)天然浑成。(3)质朴浑厚。
13. 辽代作家创作的作品:《醉义歌》《题李俨黄菊赋》《海上诗》《传国玺诗》《伏虎林应制》。
14. 王鼎在流放中作《焚椒录》详道懿德皇后萧观音被诬事,很有影响。
15. 辽代诗文体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典型的如寺公大师的《醉义歌》,原文用契丹语写成。
16. 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由辽入金的文臣,如韩昉、左企弓、虞仲文等,他们很少有作品流传。
17.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元好问是金元词坛巨擘。
18.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由于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9. 《西厢记诸宫调》是董解元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的再创作。直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问世,才对故事情节内容作了创造性的改造。
20. 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全名《鸳鸯简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又以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和金院本《鸳鸯简》等为依据进行创作。
21. 马致远在梨园享有盛誊,被称为“曲状元”,其代表作《汉宫秋》是他最著名的历史剧。马致远的代表作《黄粱梦》属于神仙道化剧。
22.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艺术手法是:1)戏剧冲突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2)人物塑造以度脱和被度脱为中心。3)现实内容被纳入超现实的神仙梦幻术中。
23.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有十四种,留存下来的仅《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24. 元代著名杂剧作品《西厢记》被称为“天下夺魁”。
25. 尚仲贤《柳毅传书》和李好古《张生煮海》被认为是神话剧双璧。
26. 元代写作水浒戏黑旋风李逵的著名作家有康进之、高文秀。
27. 高文秀是高产作家,被时人称为“小汉卿”,他是写水浒剧的专家,尤其擅长写的水浒人物是李逵。其写李逵的水浒剧是《双献记》。
28. 纪君祥著有杂剧六种,今仅存的一种张扬正气,鞭挞邪恶的著名古典悲剧是《赵氏孤儿》。
29. 尚仲贤杂剧十种今仅存三种,其著名神话剧是《柳毅传书》。所取材的唐代著名传奇小说是《柳毅传》。
30. 李好古著有杂剧三种,今仅存的一种是《张生煮海》。
31. 元代前期与高文秀一样长于写黑旋风李逵的杂剧作家是康进之。康进之今仅存的作品是《李逵负荆》。
32. 元杂剧《秋胡戏妻》的作者是石君宝。
33. 《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属于前期元杂剧中的历史剧。
34. 《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属于前期元杂剧中的神话剧。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35. 国朝文派
金大定、明昌年间,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阶段;代表作家有蔡珪、党怀英和王庭筠;他们的创作风格与由宋入金的文人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里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国朝文派出现后,标志着金代文学的真正开始。
36. 诸宫调
指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首尾一韵的短套,再用不同宫调的短套联结成长篇的说唱体文学形式,它由韵文与散文两部分组成,采用歌唱与说白相间的方式演说故事,基本上属于叙事体,但它的唱词中有接近代言的成分,对戏剧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37.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戏剧艺术发展的影响。
(1)董解元对西厢记故事的情节内容做了创造性的改造,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2)使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故事的矛盾由崔、张的恩怨,转移到与讲究门当户对和世家大族体面的崔老夫人的矛盾斗争上。
(4)充分发挥了诸宫调说白与歌唱相间的艺术特点,将叙述与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其唱词文白相伴而质朴俊秀,既酣畅明快,又不太俗,带有文采和韵味。
(6)对后来王实甫的《西厢记》创作做好了基础。
38.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
(2)诗歌主要内容是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
(3)元好问擅长写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在晚年还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了。
考前超强密训第8天
第六编 第二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四大悲剧《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五大历史剧《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渑池会》。
2. 元杂剧剧本由折、楔子和题目、正名组成,其主体部分是折和楔子,元杂剧以折为单位
3. 郑廷玉以其讽刺喜剧《看钱奴》在元初剧坛和中国戏曲史上享有盛誉。
4. 白朴:《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5.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
6. 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与花李郎等合撰)、《西华山陈挎高卧》。马致远以神仙道化剧著称,他的神仙道化剧,以劝人出家归隐、寻找脱离红尘的世外仙境为主旨。《西华山陈抟高卧》,是元代神仙道化剧的代表作之一。
7. 郑廷玉,今存杂剧5种:《看钱奴》、《忍字记》、《金凤钗》、《后庭花》、《疏者下船》。
8. 郑光祖,《倩女离魂》是其代表作。
9. 乔吉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并列,号称“元曲六大家”。
10. 《东堂老》是秦简夫杂剧的代表作。
11. 王实甫:由金入元,擅长写儿女风情戏,创作杂剧14种,仅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12. 李好古《张生煮海》:演述书生与龙女的婚恋故事,现实的虚幻,具有神仙道化剧的出世倾向。
13. 王和卿作品风格“滑稽挑达”。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4. 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由“四折一楔子”构成;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5.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 {MOD}和寓意。
写李杨爱情故事,取材白居易的《长恨歌》。
(1)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融进作者对战乱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16.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
(1)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带较浓喜剧 {MOD}彩,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鲜明的人物形象。
(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
17.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 {MOD}。
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汉书》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
(3)艺术:唱词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思念之苦,意境优美,艺术感染力强。
18. 试叙《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1)《西厢记》戏剧冲突:作者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一条是张生、莺莺和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矛盾冲突;另一条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前者是戏剧冲突的主线,后者是副线。
(2)人物塑造艺术,张生:虽是一介书生,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做派却不像淑女。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她的名字成了那种不计个人得失而乐于成全他人的助人者的象征。
(3)词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剧中的唱词本 {MOD}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19. 神话剧《柳毅传书》和《张生煮海》艺术特点
(1)两部都是神话剧,被誉为是元代神话剧的双壁,都是讲述书生与龙女的爱情故事,都是男才女貌。都是通过故事反映现实愿望,带有世俗生活意味。情节曲折生动,场面瑰丽奇幻;
(2)《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张生煮海》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超现实的虚幻意味更浓郁些,具有神仙道化剧的出世倾向。
考前超强密训第9天
第六编 第三四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关汉卿是中国戏曲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钟嗣成《录鬼簿》列他为杂剧作家第一人。
2. 关汉卿的公案剧,揭露社会政治黑暗,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等。妇女生活剧,描写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岀她们坚强、勇敢、机智,如《救风尘》、《谢天香》、《拜月亭》、《调风月》、《望江亭》等。历史剧,歌颂历史英雄人物,三国戏《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等。
3. 《窦娥冤》借用了汉代以来民间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
4. 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今乐府”其价值在当时被文人们充分肯定。
5. 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是迄今为止收录最为完备的元散曲总集。
6. 元代散曲分豪放、清丽两派。豪放派以马致远称首,清丽派以张可久为魁。
7. 散曲的形式有小令、套数(散套)和带过曲。小令又称“叶儿”取其小的意思。
8. 张养浩关怀民生疾苦,具有社会责任感。作品带有政治批判 {MOD}彩,显示岀沉郁的风格,语言质朴豪放。
9. 张可久专攻散曲,他是元人留存散曲最多的作家,与乔吉并称元散曲两大家。
10. 王实甫的杂剧作品,《录鬼簿》著录有14种,现存有《西厢记》、《丽堂春》、《破窑记》三种,另有《芙蓉亭》、《贩茶船》残存各一折。《西厢记》是其代表作,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11. 《录鬼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
12. 《中原音韵》,主要是一部研究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
13. 《西蜀梦》:主要表现的是失败英雄的悲哀,写功臣为人算计的悲愤(关张)。
14. 宫天挺历史剧:《范张鸡黍》歌颂朋友情谊,抨击仕途黑暗,《七里滩》写东汉严子陵隐居事,充满隐逸情调,反映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作者对政治黑暗的愤慨。
15. 乔吉爱情婚姻剧:《两世姻缘》取材唐人范摅《云溪友议》,《扬州梦》取材于杜牧的《张好好诗》,几折戏都写筵席场面,曲词以艳丽华美见称。《金钱记》据唐人许尧佐传奇小说《章台柳传》改编。
16. 秦简夫《东堂老》写商人李茂卿帮教诲好友儿子扬州奴浪子回头的故事,表现儒商的道德伦理观;《赵礼让肥》取材后汉书,赞美儒者的思想人格,大力宣扬子孝、弟悌和母慈等传统的伦理道德。
二、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7. 简述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的艺术特 {MOD}。(主要歌颂关羽的慷慨豪情、英雄业绩)
(1)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
(2)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写得很大气包举,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18. 试叙关汉卿风月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
关汉卿擅长女性题材,现存的十八种杂剧里,“旦本”戏多达十二种。《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还有《调风月、拜月亭、望江亭、玉镜台》)。关汉卿关心妓女在爱情婚姻上的出路。剧中真实展现了她们争取从良的曲折过程,写出了她们抗争命运时的无知沉沦或大智大勇、软弱动摇或心高气傲。
赵盼儿,果敢富有正义感,勇敢机智、泼辣,老练而有见识,救姐妹侠骨柔肠,斗无赖大智大勇。
宋引章,是个不知世故人情虚伪的女子,嫌贫爱富,无知沉沦急于嫁给一个公子哥,想立个妇名。
谢天香,逆来顺受,水性杨花,软弱动摇嫁到钱府为妾,任人摆布,只是自叹自己命不好。
杜蕊娘,刚烈果决,历经千辛万苦想从良,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19. 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
(1)窦娥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事事为他人着想、品格善良,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
(2)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
20. 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和内容的特点。
一是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是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赞美他们的美好品格。
三是在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的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弱者顽强的斗争精神。
21. 简述马致远散曲《天净沙- 秋思》的优美意境。
(1)《秋思》用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
(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
22. 马致远散曲特点。
(1)他的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豪气,善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
(2)与关汉卿等人的作品相比,马致远的散曲少了些市井气,多了些文人品味,或叹世、言情、写景,雅俗兼备而具文采。
23. 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 {MOD}。
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 {MOD}有:
(1)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兴亡的结局。
(2)张养浩作为元散曲豪放派大家,以这篇怀古曲作为体现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考前超强密训第10天
第六编 第五六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故又称永嘉杂剧,早期被称作是温州杂剧。
2. 南戏最著名的是高明的《琵琶记》,还有经明人修改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人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又称“四大传奇”。
3. 宋元话本小说分为四类:一是烟粉类,讲男女爱情。二是灵怪类,讲述神仙异物。三是传奇类,讲人世间的奇人奇闻。四是公案类,讲各种断案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仅存《五代史平话》和《宣和遗事》两种,《大唐三藏取经话》属说经话本,话本是市民文学,源于“说话”。
4. 元代讲史平话现存8种:《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其中《三分事略》《三国志平话》内容基本相同,属同书异名,实为7种。
5. 元代前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有耶律楚材、郝经、刘因、赵孟頫、戴表元。
6. 赵孟頫为元代著名诗文作家,更以书画著称。赵孟頫诗,在元称大家,为“元诗四大家”之先导。
7. 虞集世称邵庵先生,虞集为“元诗四大家”之首。
8. 元代诗坛的特点:首先是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体或铁崖派影响一时。其次是以顾瑛为主人的玉山草堂唱和,与之同时的“吴中四杰”创作,成为元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活动。
9. 杨维桢,号铁崖又号铁笛道人,晚号东维子,他的竹枝词更受人们喜爱。
10. 姚燧与虞集为元文两大家,开散文创作宗唐返古之风,现存的文章多是碑铭诏诰之类的应用文,抒情写景之作很少。
11. 由宋入元作家:方回倡导一祖三宗之说,诗以追求意象的生新和境界的古淡为特 {MOD};戴表元,论诗主张宗唐复古,诗清新雅秀,但多佳句而少佳篇,言绝句自然淡雅而有韵味;赵孟頫,书法称雄一世,诗词多清邃奇逸之作,也有怀念故国之作。
12. 虞集:主张抒写“情性之正”,以温柔敦厚平和雅淡为标准,又提倡宗唐宗古;散文:多写官场应用文字和墓志碑铭、记序文,风格与欧阳修接近,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0. 宋元话本
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话本小说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白话进行演讲)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 {MOD}。
11. 南戏
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
12. “元诗四家”
被称为“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梈和揭傒斯都是元大德、延祐年间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尤其是虞集,在元中期文坛名声最大。
13. “铁崖体”
杨维桢,号铁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代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其风格香艳绮靡。
14. 萨都剌
元后期诗人,少数民族,为南北文化交融孕育出来的抒情诗人,其感情既有热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细腻的一面。两方面交融,形成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宫词以流丽清婉取胜,将时人惯用散曲表达的艳情写入诗中,写得风流俊爽;《芙蓉曲》艳情乐府,旖旎轻艳而又有天然逸致。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5.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
(1)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
(2)《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由于长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在众人眼里,大逆不道,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
(3)为了给蔡伯喈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他的不孝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
16.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赵五娘这一形象上,在饥荒岁月尽力奉养公婆,苦苦维持生计。塑造了一个符合妇道标准的女子形象。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敬养体贴老人,患难与共,决不半途抛弃的高尚情操。
《琵琶记》艺术上很值得称道的另一点,是结构上的苦乐相错。
《琵琶记》的曲辞也颇富表现力。
17. 宋元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1)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
(2)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大众欣赏习惯,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3)话本小说是语体文,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明快的特点。源于人民生活而又经过提炼的白话小说语言,具有生动丰富的表现力和世俗生活气息,适应了话本小说以此反映市井生活和表现普通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需要。
考前超强密训第11天
第七编 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作《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代表作《水浒传》。
2.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长篇历史小说。它的创作素材来源:正史、讲史和戏剧。
3.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献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如《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都署他的名字,现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4. 《水浒传》施耐庵作,元末明初人,《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
5. 《水浒传》的作者有施耐庵著、罗贯中著和施耐庵、罗贯中合著三种说法。
6. 《水浒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中第一正式登场的人物是高俅。
7. 删节百回本为七十回本的是金圣叹。清代以来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水浒传》是七十回本。
8. 《水浒传》的版本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
9. 繁本系统分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种,最早的一百回本为嘉靖刻本《忠义水浒传》。
10. 《水浒传》属于:1)英雄传奇小说2)白话小说3)长篇小说4)章回小说。
11. 首先将取经故事衍化为文学形态故事的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首先在取经故事中由孙行者取代玄奘的典籍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2. 元明时期的平话小说为《西游记》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游记》分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
13. 《西游记》属于神魔小说。
14. 《金瓶梅》的版本有:词话本现存最早刻本为万历四十五年《金瓶梅词话》本、说散本《新刻绣像金瓶梅》、《张竹坡批评金瓶梅》。《金瓶梅词话》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
15. 开中国古代小说性格化人物之端的是《金瓶梅》。
16. “四大奇书”:《金瓶梅》属世情小说,《水浒传》属英雄传奇小说,《三国演义》属历史演义小说,《西游记》属神魔小说。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7. 章回小说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形式特点是分章叙事,标明回目,故称为“章回小说”。它是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8.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思想倾向:尊刘贬曹;强调义的价值。
19.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1)艺术结构完整,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故事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
(2)尤长于写战争。全书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景,写得各有声 {MOD},绝少雷同。如赤壁之战。
(3)善于在情节的展开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智谋过人等。但也有一定的缺点,性格突出但是缺少变化,甚至夸张到失真的地步。
(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以粗笔勾勒而不以细部描写长,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5)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影响深远。
20.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第1回至第71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等108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可视为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72回至82回,写梁山义军同官府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可视为集体传奇故事。83回至结束,写义军被招安之后奉命征辽、征方腊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
思想倾向: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突出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强调“忠义”性质。
21. 《水浒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文学成就,在于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形象,因而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其描写人物的特点,一是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如写武松,安排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二是塑造人物时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为表现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适当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使人物富有传奇 {MOD}彩。如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华荣射雁,石秀跳楼,以及吴用的机智过人。
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连贯、环环相扣。
《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风格,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22.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1)奇幻思维。(2)集动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23. 《西游记》对神话的借鉴。
作为神话移位的神话题材小说,使用了神话所特有的奇幻思维。
1)作者成功地吸收了佛道二教为自神其教所营造的洞天福地及净土世界的夸张手法和虚幻意识,将神话世界的描绘推向了极致。
2)作者又吸收借鉴了道教神仙谱系和佛教天王金刚之类神佛形象的外貌特征和各种神奇本领,创造了一大批形象奇特、本领超群的神魔形象。
3)作者没有把描绘神话环境和神魔形象作为目的,而是将它们作为编织神奇故事的彩带和锦缎,为叙述神奇故事和塑造神话形象服务。
考前超强密训第12天
第七编 第三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冯梦龙,别号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
2. 冯梦龙一生都在大力搜集和整理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三言”是冯梦龙编纂刊刻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本来通称“古今小说”,它们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4.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署即空观主人。“二拍”即《拍案惊奇》,分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种。
5. 《红白蜘蛛》现存最早的单篇话本,元代书坊刊印。
6. 《六十家小说》、《清平山堂话本》明文学家、刻书家、藏书家洪楩刊印。又称《清平山堂话本》嘉靖间刊本,收宋、元、明话本小说共六十篇。
7.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冯伯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
8. 冯梦龙的生平:少年才气纵横,但到57岁才取为贡生。
9. 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编篡文言小说杂著《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太平广记 》,民歌类,收集整理并刊行《挂枝儿》、《山歌》; 戏曲著有《墨憨斋传奇定本》。
10.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120篇。
11. 凌濛初精通事曲词文,科名蹭蹬,五十多岁开始做小官,后拒降呕血而死。作品“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78篇。《二拍》是基本都由凌蒙初的个人独创,是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拍”是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12. 《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选择三言中29篇,二拍11篇,刻成《今古传奇》,为此后300年最流行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13. 明末清初的其他白话短篇小说《石点头》、《鼓掌绝尘》、《西湖二集》等。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4. 拟话本
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尤其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这些小说被称为“拟话本”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5. “三言”反映的世态人情。
“三言”中有不少商人题材小说,这些小说表现岀的思想意识,突破传统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
商人发家需要“时运”,更需要经济头脑和实干精神。“三言”中有些小说涉及这些问题。
“三言”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经商的好处,而且写到了经商的艰难。
“三言”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婚恋题材的小说,表现出要求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思想观念。
“三言”中许多小说赞美自由结合的爱情与婚姻。
“三言”中一些优秀的小说,还进一步把对爱情的认识从自然人性上升到情感和心灵上相互了解、人格上相互尊重的高度。
“三言”中还有不少篇章从市民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出发,对社会上各种不公正的问题提出揭露和抨击。
16. “三言”的艺术特 {MOD}。
首先,更加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专注一些偶然的巧合来构成富有传奇 {MOD}彩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其次,三言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以情节展开和人物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或者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其人物描写又比粗笔勾勒为主的话本小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大都比较细致。
第三,三言的语言经过冯梦龙的加工润 {MOD},更加精炼,更能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
17. “二拍”的思想倾向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商人题材的小说在“二拍”中占比例比“三言”更大,甚至可以说商人成了“二拍”中最主要的角 {MOD}。
“二拍”中婚恋题材的小说同“三言”一样,表现出赞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而且把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二拍”中许多小说反映世态人情,表现出的批判社会黑暗的愤激情绪较“三言”更为强烈。
“二拍”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着不少缺点。
考前超强密训第13天
第七编 第四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成就最高的是徐渭。另外徐复祚的《一文钱》和王衡的《郁轮袍》影响较大。
2. 冯惟敏的《僧尼共犯》写僧明进与尼惠朗在佛殿幽会,被邻人捉至官司,辖司吴守常将二人打了一顿板子,断令还俗成亲。
3. 徐渭杂剧四种《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合称《四声猿》。徐渭还有讽刺市井生活的杂剧《歌代啸》。
4. 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5. 明前期成就较高的有姚茂良的《精忠记》苏复之的《金印记》、沈釆的《千金记》、王济的《连环记》。
5. 明代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
6. 李开先、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
7. 沈璟在晚明影响很大,追随者众,统称“吴江派”。
8.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玉簪记》是他的代表作。
9.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紫箫记》改本)、《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于李公佐的传奇《南柯太守传》;《邯郸记》据沈既济的《枕中记》改编而成。
10. 朱权《太和正音谱》;朱有燉明代杂剧史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
11. 王九思《杜甫游春》写杜甫春游长安,目睹安史之乱后曲江周围的萧条状况,痛责李林甫权奸误国,辞诏隐身避世。
12. 冯惟敏《僧尼共犯》张扬男女真情,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
13. 孟称舜《桃花人面》改编“崔护谒浆”的故事,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
14. 康海《中山狼》是一部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15. 吴江派沈璟为代表;临川派汤显祖为代表。
16. 明代前期传奇:伦理教化意味十分浓厚,高明《琵琶记》、姚茂良《精忠记》等。
17. 明中期传奇突破伦理教化,开始写英雄的悲愤情怀、具有悲剧意识、反映政治斗争。李开先《宝剑记》(林冲);梁辰鱼《浣纱记》(范蠡、西施);王世贞《鸣凤记》(严嵩父子,杨继盛等十多位忠臣)
18. 明代后期传奇创作:高濂《玉簪记》,周朝俊《红梅记》,孙钟龄《醉香记》、《东郭记》。
19. 沈璟曲论强调曲文要“本 {MOD}”,语言朴素自然,又强调协律。
20. 临川派其他作家的传奇:吴炳《绿牡丹》、《画中人》;阮大铖《石巢传奇四种》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1. 吴江派
明代包括沈璟、沈自晋、沈自征、吕天成、卜世臣、叶宪祖、袁于令、王骥德、范文若等人的戏剧流派。沈自晋有《翠屏山》、《望湖亭》;袁于令有《西楼记》等三种;卜世臣有《冬青记》。
20. 临川派
明代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者称“临川派”。主要作家有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人。吴炳著有《粲花斋五种曲》。阮大铖现存《石巢四种》,包括《燕子笺》、《春灯谜》等剧。孟称舜著有《娇红记》。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1. 简述《牡丹亭》的主题提炼。
经过作者的一番改造和提炼,传统的还魂故事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突出了明代后期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情”与“理”的尖锐冲突。主要体现在:首先,有意强调了双方门第的差异;再次,小说里的杜丽娘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作者在剧中则淡化这种淑女 {MOD}彩,突出她的叛逆性格,以强化反抗礼教、歌颂爱情自由的中心主旨;第三,作者有意营造和描绘自由爱情现实的艰难历程。
22. 试述《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1)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她为此精神苦闷、忧郁。
(2)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然而寻梦的失败使她由梦境的喜悦而徒然转为无限的悲怆,但她又不甘心就此死去,死前将自己的画像放在太湖石上等待梦中情人。
(3)进入鬼域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不满足以幽魂的身份和情人聚会,她能为爱情而死,更情愿为爱情而生。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在杜丽娘对于爱情坚持追求中,可以看到作者讴歌爱情强大力量的用心。爱情的力量可以让死者复生,能够征服封建礼教。生动的表现出作者关于本剧“理之所必无”,然而“情之所必有”的主题思想。
23. 试述《牡丹亭》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牡丹亭》是明代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一部传奇,作品奠定了作者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的地位。《牡丹亭》在艺术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绚丽 {MOD}彩,这既是作品本身理想化题材的必然要求,也是作家本人抒情诗人气质的流露。
(1)作者为作品勾画的“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然采用充满理想 {MOD}彩的艺术手法。
(2)全剧具有浓郁的抒情诗的 {MOD}彩,充满诗意(作者抒情诗人气质)。
考前超强密训第14天
第七编 第五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杨士奇、杨荣、杨溥。
2. 宋濂,字景濂,称潜溪先生。人物传记写的最好。宋濂散文中写得较好的是抒情写景的作品。如《桃花涧修禊诗序》。
3. 刘基写得最好的是寓言性杂文,代表作《郁离子》共收寓言性杂文195 篇,著名的《卖柑者言》也是刘基寓言性散文的代表作,刘基的寓言颇得先秦诸子散文中寓言神采。
4. 在唐宋派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归有光标榜六经,主张文道合一。
5. 李贽的思想具叛逆 {MOD}彩和反抗精神。张扬个体生命的价值。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
6.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是公安派的领袖,他们是湖北公安人,并称“三袁”,袁宏道声望最高。
7. 竟陵派,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8. 张岱号陶庵、蝶庵,《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石匮书》、《史阙》、《夜航船》。
9. 长于记叙家庭琐事富有人情味的是归有光,归有光的文集是《震川先生文集》。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0. 公安派
公安派是李贽的文学革新思想在诗文领域的突出表现。由于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县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诗歌主张是: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反对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强调文学自身的价值,要求诗歌创作脱离“理”的束缚而自由抒发个人真实性情,表现个人生活欲望。认为诗歌不能墨守成规,应不断创新。
11. 竟陵派
以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而得名。它继承了公安派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认为“性灵”的来源不是诗人自己的胸臆,而是古人的篇什,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其诗多用怪字、押险韵,刻意追求新奇,结果使他们的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
12. 唐宋派
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的传统。唐宋派内部彼此间的主张有细微差别:王、唐二人推崇宋代理学家的诗文,认为衡量文学的准绳是理学,将文学视为有碍理学的东西。
13. “性灵说”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
14. 小品散文
“小品”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明人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适应了当时人们抒张个性、追求自由的社会心理和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以袁宏道和张岱的小品散文成就最高。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5. 宋濂的散文成就。
(1)他的散文创作与文学观念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美化明初政权、表彰贞妇烈女和忠臣义士的作品;另一方面,反映社会现实和文人个性。
他的散文宗法韩愈、欧阳修,具有醇厚典正,浑穆雍容的特征。
他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 {MOD},深得《史记》笔法,寓褒贬于自然叙述之中,生动形象,传神写照。
他的写景散文往往文笔简洁清秀。
议论性散文从容不迫,在活泼变化之中渗透着雍容华贵的气概,时人将取推为“当今文章第一”。
16. 归有光散文艺术特 {MOD}。
注重散文的抒情功能和审美特质,纪事散文比较多《项脊轩志》《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感情真挚、文笔生动、极富人情味。
语言朴素。文笔平易淡雅。
集中大量应酬文章和宣扬儒家理念的高头讲章。
17. 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 {MOD}。
善于把写景与些人、写风俗民情结合起来,读之犹如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新鲜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有公安派的生动活泼而能避免其油滑浅薄,有竟陵派的冷峻深曲而又不乏幽默和潇洒,而且时而反思人生,流露出易代之际以为遗民的悲凉情绪。代表作《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
考前超强密训第15天
第七编 第六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刘基:诗歌总的风格是境界开阔而情绪深沉,而在内容和题材取向上略有变化。前期诗佳作多,成就高,风格古朴雄放,多描绘元末战乱,反映人民疾苦;后期诗数量不多,题材多为个人悲穷叹老之作,明显显示出诗人心态由外向内转变的痕迹。(文学上强调儒家的诗教观,提倡美刺讽诫;主张师古,办主恢复汉唐时期的文学传统)。
2. 吴中四杰(吴诗派):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闽诗派:林鸿、高秉;以刘崧为代表的江右诗派;以孙贲为代表的粤诗派。
3. 竟陵派诗歌:以其首领钟惺、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
4. 于谦:在台阁体垄断文坛时能够独树一帜,不随波逐流的诗人,诗歌关心民生疾苦,反抗侵略战争,揭露残酷剥削,忧国忧民,抒写自己坚定意志和坚贞节操。
5. 张溥、张采等人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复社的成员提倡宗经复古,相互切磋学问,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干预朝政。
6. 陈子龙是明末文坛上最杰岀的诗人。他论诗主张效法汉魏盛唐,关注社会现实,如《小车行》、《卖儿行》描写难民流落无依的窘困境况。
7. 陈铎数量为明代散曲家之冠。他的散曲多写男女风情,文辞流丽,《秋碧乐府》。
8. 冯惟敏颇多伤时嘲世之作,发泄其牢骚不平,流露出对仕宦的厌恶,退居期间悠闲落拓。
9. 梁辰鱼的散曲集大多为酬赠、题咏、艳情之类,也有一些抒发个人怀抱的作品。
10. 最早的明代民歌集金台鲁氏刊行《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
11. 冯梦龙喜欢民歌,编辑整理了两部当代民歌专集——《挂枝儿》和《山歌》。
12. 李梦阳是“前七子”的代表,他写的最好的诗歌形式是七言歌行。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3. 台阁体
明代前期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平正;采用的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14. 茶陵诗派
明前期诗歌流派,因其倡导者李东阳是茶陵人,故以此命名;其诗歌主张以杜甫的诗风加以匡正台阁体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诗歌以拟古乐府较为人知。李东阳的诗歌主张和实践,迈出了冲破台阁体束缚的第一步,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5. 前七子
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二人成就在散曲和戏曲)、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反对台阁体文风,提倡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口号,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
16. 吴中四才子
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仅以诗赋见长,后入前七子体现南北文学思潮汇流)。
17. 后七子
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他们继承前七子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又将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得更远;后七子成员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有较大差异。
18. 明末爱国诗人
诗风悲壮,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陈子龙早年多为拟古之作,后期诗作表现作者深诚的爱国感情和决不向清统治者低头的决心。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9. 高启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反映时代战乱、感慨生民艰难(《过奉口战场》);
表现自我个性,抒写生活志趣(《青丘子》);
咏史怀古和托物寄慨(《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池上雁》);
各体兼工,长于七言歌行,笔力矫健、气势纵肆。
20. 李东阳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他的诗风与台阁体渊源颇深,但论诗强调诗歌的审美规范,强调诗与文有别,重视诗的声调、情韵之美,主张宗法唐人,推崇李、杜、王、孟。
他的诗歌格律谨严、声调宏畅。诗歌抒情性较台阁体有所加强,仍然以平和醇雅为调。(《寄彭民望》)
21. 李梦阳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贬抑宋诗,提倡比兴,认为真诗在民间,认为诗应“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法古,无袭其辞”。
他的诗主要学习杜甫,长处在于关怀现实,有深沉的忧患意识,感情激越,气势充沛,形象鲜明生动。
22. 李攀龙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
论诗:“诗可以怨,一有嗟叹,即有永歌。言危则性情峻洁,语深则意气激烈。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实,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其诗务求境界开阔、声调高华,喜欢用“乾坤”、“万里”、“中原”、“风尘”等苍茫壮阔的意象,但拘执于一种审美理念,不能随物赋形,艺术风貌较为单一。
23. 王世贞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早期认为学诗应该以汉魏盛唐为法。
隆庆四年李攀龙去世后,主盟文坛二十余年,此时文学思想发生变化,主张调剂众美,并提出了“真我”、“词达”、“天则”等接近性灵说的主张,诗歌创作风貌也发生较大变化。
24. 陈子龙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明末文坛最杰出的诗人。论诗主张效法汉魏盛唐,又反对模拟因袭。“情以独至为真,文以范古为美”。
诗歌创作:关注社会现实,写了不少感时伤事的作品,如《小车行》、《卖儿行》写难民流落无依的窘困境况,《辽事杂诗八首》等抨击权奸误国、感叹时局艰危,都写得内容充实、感情丰沛。风格苍凉悲壮,如《秋日杂感》。
考前超强密训第16天
第八编 第一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钱谦益号牧斋,晚号蒙叟,钱氏认为晚明士风不振首先是学风问题,挽救的办法是“建立通经汲古之说,以排击俗学”。受钱氏影响,在其家乡产生了“虞山诗派”,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
2. 钱谦益和吴伟业是清初著名诗人,与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其诗歌特点“才情焕发,声律绵丽”。
3.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
4. 吴伟业,号梅村。《圆圆曲》是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吴伟业诗歌前期诗风华绮,以清丽之思状男女之怀。后期及国难,身经乱离,多感慨苍凉之音。
5. 吴嘉纪诗歌继承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传统,语言质朴,风格苍劲,以白描擅长。如《邻翁行》。
6. 钱澄之诗歌多写行役艰险,山川胜概,风俗民情,其中记载抗清事迹和南明王朝内部斗争的诗篇和诗史价值。后期则多闲适恬澹之趣。
7. 施闰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
8. 顾炎武,学者称亭林先生。亭林诗风高古,卓尔大卖。
9. 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最擅长的诗歌体裁为五律。
10. 王士禛论诗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倡“神韵说”。
11. 比较而言,王士禛凭吊怀古、模范山水和个人情怀的七言绝句多能实践其“神韵说”的诗学审美主张。
12. 翁方纲的“肌理说”。
13. 袁枚,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14.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强调真性情,诗中有“我”,形成“性灵诗派”。
15. 郑燮有《板桥集》。
16. “南施北宋”:清初诗坛著名诗人“施闰章”、宋琬。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思。
17. 《宋诗纪事》厉鹗编辑的宋代诗歌资料汇集,共100卷。厉鹗,为浙派的代表人物。全力追求个人生活的艺术化,追求孤淡的情调。
18. 查慎行的诗歌多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其诗得苏轼为多,参以白居易的简朴和陆游的情调。
19. 赵翼《论诗》、郑板桥《板桥集》、反抗传统的浪漫精神。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0. “梅村体”
吴伟业的诗歌,被后人称为“梅村体”。诗歌分前后期,前期诗风华绮,以清丽之思状男女之怀,后稷国难,身经乱离,多感慨苍凉之音,叙事诗代表作《圆圆曲》。
21. “神韵说”
王士禛论诗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倡“神韵说”,“神”是表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清淡的境界。合起来讲,就是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景美,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22. “格调说”
沈德潜论诗倡导“格调说”。一是指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二是指诗歌创作讲求蕴藉,推尊唐诗,尤重诗歌声音的美。用唐诗的格调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
23. 肌理说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义理”。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4. 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诗学思想:重学问、重性灵(天地英淑之气)
诗歌创作:以学杜为主,出入于唐中晚及宋元。浑融流丽,是他独创的风格。典丽悲凉,是他诗歌的主要特 {MOD}。如《金陵秋兴》
25. “梅村体”的艺术特征。
梅村体把李商隐诗 {MOD}泽浓丽的特 {MOD},元白长篇叙事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沉浮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
26. 屈大均诗歌的特点。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诗风“尚得古贤雄直气”。
屈氏思想情感上的“雄直”之气,其诗歌哀怨似《离骚》,超逸似太白。五律最为擅长,能以古体行于律中,有古直之风,如《秣陵》。
27. 王士禛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诗歌思想:神韵说
其诗歌创作凭吊怀古、模范山水和个人情怀的七言绝句多能实践其“神韵说”的诗学审美主张。如《秋柳四首》等。
28. 袁枚“性灵说”及其诗歌创作。
其一,性灵”含义丰富,有情性、情趣、个性,作诗的才性、才智、才趣等,指作诗要真情实感。
其二,性灵诗派追求新奇和风趣,语言力求通俗和生动,题材多为下层平民,背叛传统,表现市民意识,善写琐事、异事,俗而有趣,具有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其三,袁枚以新兴的商业文化意识对抗传统的名教纲常,表现为极大的叛离和空前的智慧。
袁枚的诗歌创作和他的诗歌理论同步,表现出自己的真性情,如《嫁女诗》、《哭三妹五十韵》,极哀苦之致,读来撼人心弦。
袁枚还有不少说理诗,但都有个人的识解,不故弄玄虚,耐人寻思。如《马嵬》。
考前超强密训第17天
第八编 第二、三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和汪琬,文人之文,提出恢复唐宋散文传统。
2. 阳湖派“阳湖文派”因其领袖人物恽敬、张惠言均为常州府阳湖县人而得名。
3. 《论文偶记》安徽桐城派代表刘大櫆的文集。
4. 姚鼐《古文辞类篡》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编选的古文选本。
5. 黄宗羲,号梨洲,《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王夫之,船山先生,《船山诗文集》。强调经史传统和实践之功。
6. 侯方域代表作《李姬传》、《马伶传》、《答田中丞书》;魏禧代表作《大铁锤传》《复六松书》。
7. 康乾时期,方苞、姚鼐之徒,倡明程朱之学,主八家之文,形成桐城派。
8. 刘大櫆推崇归有光、善于转折跌宕,层层深入、一唱三叹,散文有诗化的倾向。
9. 姚鼐论文本于方苞的义法二说,提出“神理气味”和,“格律声 {MOD}”。
10. 著名“姚门四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
11. 清代乾嘉考据学分为两大派:一派为吴派,孙惠栋,江声、 钱大昕、王鸣盛;皖派,源于江永成于戴震。程瑶田、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阮元均。乾嘉学者批评方苞的空疏和浅薄。
12. 章学诚,《文史通义》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理论著作。
13. 陈维崧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14. 朱彝尊与王士禛并称南北两大诗人,尤长于词。编选《词综》,词集有《江湖载酒集》。
15. 《词律》清万树撰。是书二十卷,编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
16. 陈维崧少作风华绮丽见称,中晚年作品渐趋深婉豪宕,苍凉沉郁。
17. 朱彝尊词宗南宋。
18.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工于诗词,尤为小令,爱情词低徊悠渺,悼亡诗清凄婉丽;边塞词寥廓苍远。代表作《饮水词》。
19. 张惠言为阳湖派古文、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茗柯词》。(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
20. 《宋四家词选》周济编撰,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
21. 常州词派讲“寄托”,重质实、比兴而又寓意的词学观,引儒学诗教入词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
22. 《骈体文钞》清代骈文家李兆洛辑。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3.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24. 阳羡派
以清代词人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之为“阳羡派”。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诗风,但前人写豪放词多用长调词,属于这一词派的作家还有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等。他们相互唱和,并编辑过《今词苑》和《瑶华集》等。
25. 浙西派
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最高标准。朱彝尊的论词主张和词作受到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岸登及他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26. 常州词派
清代嘉庆时期,以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人为代表的词派,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但由于他们所说的“比兴”主要还是个人生活和遭遇的曲折吐露,与风骚传统迥然有别,所以他们提出的恢复风骚传统的愿望很难从根本上实现。
27. 阳湖派
嘉庆年间,恽敬、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因此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所以被称为“阳湖派”。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8. 方苞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古文理论:一、提出“艺术莫难于古文”的观点;
二、“义法”说,义法要求写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略去无关紧要的文字,布置适当,文字雅洁;
其古文较好地实践了创作主张,表达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9. 刘大櫆古文创作的艺术特 {MOD}。
坚持古文的文艺性,较为集中描写底层人物,吸收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推崇归有光,善于转折跌宕,层层深入,一唱三叹,散文有诗化的倾向。如《张复斋传》写张之善于“听讼”。
30. 姚鼐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姚鼐是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阴阳和刚柔的文章风格论,认为“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措语遣意,有若自然生成者”,强调“平淡”和“自然”之风。
姚鼐的古文,迂回荡漾,余味曲久,以神韵见长。
31. 汪中骈文的特点。
身世坎坷,著有《述学》、《荣甫遗世》等。
学文法六朝,合汉魏晋宋作者而自铸伟词,典属精切,渊雅醇茂,感人肺腑,无意模仿,而神与之合。代表作《哀盐船文》、《广陵对》等。(如《自序》,朴实自然、典雅醇厚、深情款款)
32. 陈维崧词的艺术特点。
少作以风华绮丽见称,中晚年作品渐趋深婉豪宕,苍凉沉郁。
慢词盘旋起伏,骨力警拔,情致酣畅,将赋和歌行的手法运用于词,呈现出“精悍”和“横霸”的审美风貌。此外,他也有不少“干将山匣,寒光逼人”的小令。
33. 朱彝尊的词学思想及其词作的艺术特 {MOD}。
词宗南宋,故而尊奉姜夔、张炎、讲求醇雅,偏重在词的格律和技巧。
《江湖载酒集》是朱彝尊一生词创作的精粹,所收词或沉郁苍凉、慨然其情,或清新流动,雅乎其词。
34. 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纳兰性德爱情词低徊悠渺,婉丽清凄;边塞词寥廓苍远,绘景如画。
纳兰词多写于一己情致,流于感伤,其悼亡词,尤为凄婉。如《南乡子》(一片伤心画不成)。
纳兰边塞行吟题材的词,苍凉清怨,如《长相思》。
35. 张惠言词的艺术特点。
与其词学主张一样,讲求言外之旨,隐晦奥渺。
张是学问家,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所追求“低徊要眇,以喻其志”的词境未偿不是儒学的审美理想——中和境界。这样的词心乃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6. 周济的词论及其词作的一般特点。
常州词派理论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即指词的创作要有深刻的寓意,而不是泛泛的即兴之作,这是就创作主体而言;对接受者而言,对词作要反复涵咏,方能体会其中的深意。
周济的词作,词旨隐晦,令人难解。
考前超强密训第18天
第八编 第四&五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英雄传奇 {MOD}彩的历史小说《水浒后传》、《说岳全传》、《梼杌闲评》、《隋唐演义》。
2. 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醒世姻缘传》、《平山冷燕》、《玉娇梨》、《好逑传》。
3. 才学小说《镜花缘》。
4. 神怪小说《西游补》、《绿野仙踪》。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
5. 《儒林外史》的最早刻本为卧闲草堂本。
6. 褚人获《隋唐演义》;蔡元放《东周列国志》、无名氏《说唐演义全传》、吕熊《女仙外史》等。
7.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
8. 才子佳人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种,清朝前期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逑传》。
9. 李汝珍著有《镜花缘》。
10. 清初神怪小说的代表作是董说的《西游补》。《绿野仙踪》是清代中期较著名的神怪小说。
11. 李渔,字笠翁,诗文集《笠翁一家言全集》、杂著《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等。
12. 清代讲唱文学产生了新形式——子弟书。
13. 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是由宋代的陶真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的,与词话关系更为密切。
14. 弹词是流行于南方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
15.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著《聊斋志异》文言小说。
16. 吴敬梓因其书斋名文木山房,故又号文木老人。著有《儒林外史》。
1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蜂之作
18. 《红楼梦》的版本:80回抄本系统,多附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故称为脂本。120回的刻本系统,因有程伟元序,又称程本、高本或高程本。
二、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9. 《醒世姻缘传》的社会意义。
小说以晁、狄两世姻缘为中心,描写了各个社会阶层,上至州官权贵,下至商人、儒林、僧道、江湖医生、农村无赖、婢仆等,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社会风情画。小说宣扬因果轮回的宿命论思想,思想价值不高;好用方言俗语,摹绘农村人的口吻,诙谐幽默,形象毕肖;采用夸张式的漫画手法写素姐、寄姐等人的变态心理,她们的乖戾和凶悍,背后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
20. 李渔话本小说的特点。
创新,不拘陈套。如《谭楚玉戏里传情,刘藐姑曲终死节》,写双方借演戏在舞台上的爱情,假戏真做,构思新巧。
结构清晰,主线明确,如《合影楼》写屠真生、管玉娟、路锦云的爱情纠葛,,一方面写珍生与玉娟暗订终生,另一方面则好友路子由从中作梗,两条线索交错而行,最后锦云和玉娟都配珍生。
李渔有的小说也庸俗无聊,格调不高,过分追求奇巧,语言失之轻佻。是其明显不足之处。
21. 《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
首先,小说写狐鬼与人的恋爱故事,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如《婴宁》《青凤》《聂小倩》等。
其次,小说揭露科举考试的腐败和弊端,讽刺考官的昏庸和贪弊,如《叶生》。
再次,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和吏治腐败,如《促织》。
22.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它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长处,还接受了先秦两汉和唐宋古文的影响,体式多样。
小说是志异,写花妖狐魅,在艺术上自然表现为奇幻奇异、想象丰富的特点。一是写奇幻之事,如《罗刹海市》、《巩仙》等;二是情节曲折奇峭,文笔夭矫而不摭实,如《王桂庵》、《促织》、《葛巾》等。
就诗意蕴藉而言,主要表现为作者将其所热爱和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美化,赋予花妖狐魅诗的气质。如《婴宁》。《聊斋志异》创造性地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又从口语方言中提炼,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23.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全书人物除士林之外,还写了医卜星相、高人隐士、吏役里胥等三教九流,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在人物刻画方面,小说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如严监生,舍不得两根灯草,却使得为妾扶正花银子;马二先生迂腐古板,却又古道热肠。
小说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笔法,采用写实方法,淡化情节,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在细琐的叙述中,通过精心的白描,展现出作者非凡的艺术功力。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胡屠户等的描写。
24. 《红楼梦》厚重深刻的思想蕴涵及其悲剧意义。
思想意蕴的三个层次:
名教与自然的对立,封建礼法与性情的对立:贾府的社会地位和富贵奢靡以及其内部的腐朽不堪,极其荒谬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
与此同时,小说在以贾府为中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
悲剧意义:全书悲剧情调的基石更在于新事物的萌芽,清醒而又朦胧,热情而又近于幻稚,因迷惘而终归是“美的毁灭”这一不可抗拒的事实,贾宝玉,诗意的爱情,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等。
《红楼梦》中传达出人类精神普遍意义上的生命悲剧意识,妙玉终归流入现实龌龊的世界、宝玉舍弃入世等。
25.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一、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1、塑造了上百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人物,无不传神,各具光彩,如贾宝玉、林黛玉、王夫人、四春等。
2、作者能将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从各个层面反复渲染,写出人物的复杂性,达到了典型化的艺术高度,如王熙凤。
3、作者善于处理小说情节,往往能够把日常生活事件写得意味深长,如宝玉挨打。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表现出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4、《红楼梦》有别于中国其他古典小说,不少人物心理描写写得极为深入而细腻,尤其是青年男女那些富有灵性的微妙变化,如黛玉听宝玉说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之后的心理活动。
5、此外,作者注重环境描写,以烘托人物性格,如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和其气质相符合。
二、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1、无论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致,表现社会时尚,揭露封建礼教,还是小说语言的诗意化,作品思想意蕴的表现,都是从生活的整体出发,于平淡中见真奇。
2、在叙事手法上,采用限知性的叙事手法,还出现了叙事者、隐形作者等,这有助于体现小说的写实风格。
三、小说带有浓重的诗化 {MOD}彩。小说调动了我国诗词、散文、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诗化的性格和诗化的意境与风格,将它的叙事性和诗意化互为一体。《红楼梦》在语言上也更为成熟、准确传神。
考前超强密训第19天
第八编 第六&七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清代戏剧创作:清杂剧1300余种,传奇千余种。传奇高于杂剧,清初传奇高于清中后期传奇。
2. 清初戏剧三派: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戏作有较强的市民 {MOD}彩;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文人派;以李渔代表的娱乐派,讲求游戏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
3. 吴伟业、尤侗等“文人派”戏剧的一般特点:他们的作品借历史故事抒发身世之苦或故国之思,意境上接近诗歌,曲词雅致,抒情性增强,但不利于演出,是“案头之曲”。
4. 《闲情偶寄》是中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清代李渔撰。
5. 李玉及其戏剧创作:苏州派代表剧作家,有传奇33种,今存18种。最为著名的是号称“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入清后,李玉与叶时章、毕魏、朱素臣共同创作了《清忠谱》。
6. 孔尚任字聘之,别号岸堂,康熙三十八年(1699),孔尚任完成《桃花扇》传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感”。
7. 唐英,著有《古柏堂传奇》17种。
8. 蒋士铨,乾隆时期最负盛名的剧曲家,今存《藏园九种曲》,以颂扬纲常伦理为主。
9. 李渔的戏剧创作《笠翁传奇十种》剧目《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李渔不仅是重要的剧作家(娱乐派),而且是重要的戏剧理论家。
10. 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11. 洪昇有《稗畦集》、《续集》、《啸月楼集》,传奇有《长生殿》,杂剧有《四婵娟》。
12. 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戏剧流派被称为“文人派”。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13. 才子佳人小说
明末至清代以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但又有特殊的狭义所指。情节上有固定的程序:一见钟情,私定终身,拔乱离散,及第团圆。创作倾向上主张存情去欲。代表作为《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14. 才学小说
清代中期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许多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创作意图主要是炫耀学问,作者往往不把思想意图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它们在内容上没有相对统一的倾向。《镜花缘》、《蟫史》、《野叟曝言》、《燕山外史》等。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5. 苏州派戏剧的一般特点。
创作题材上,较为关注社会现实,多为政治剧和时事剧;思想倾向上,主张“事关风化人钦羡”、“节孝忠贞万古传”突出表现道德情操与个人欲望的冲突,社会和个人的冲突,不遗余力地抨击世风的浇薄、世态炎凉和小人的卑劣行径,歌颂清明的政治和社会安定,讴歌高尚的道德和操守,有强烈的伦理教化 {MOD}彩。作品形式上,他们精通音律,又是演艺中人,注重舞台效果,少有案头剧不能演出的弊端,将平民化与士大夫文化熔铸一体,又扎根于平民文化土壤中。
16. 《清忠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该剧25折,以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反抗阉党魏忠贤黑暗统治的斗争为题材,以周顺昌为主线,将杨涟、魏大中、左光兜等人的遇难事件穿插其中,歌颂了周顺昌等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颜佩韦等五人舍生取义的故事。
艺术成就:塑造了周顺昌“既清且忠”的理想人格;还成功塑造了新兴的市民群体,对于颜佩韦这样的市民群众参与政治斗争的高昂热情,作者予以了高度的同情和赞颂。
17. 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闲情偶寄》中,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章。
在戏剧结构方面,提出 “立主脑”,也就是突出戏剧作品的主要人物、中心情节和主要矛盾冲突。为了更好地确立“主脑”就必须“减头绪”,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中心线索明显。
在情节安排上,要 “密针线”,剧本各部分要前后照应,情节发展合乎情理。
“词采第二”,讲的是戏剧语言,要求“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这是从戏剧适合舞台演出角度考虑的。剧作家应当“既以口带优人,复以耳当听者”,这是对前人偏重音律文辞的修正,相当精辟地揭示了戏剧艺术的内在规律。
18. 李渔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题材基本为才子佳人,主要演男女情事。
李渔戏作剧情新奇,不入陈套,编造巧合情节,出人意料,却又针线细密,不为怪诞,最显著的就是《风筝误》。
李渔戏剧颇具戏剧性,主要源于嬉笑诙谐的人生态度,既是对现实烦恼的解脱,也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19. 《长生殿》的思想蕴涵。
主旨是描写和歌颂真情乃至理想化的幻情。
在讴歌“真情”的同时,传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描写当时的社会政治,反映了天宝之乱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占了情场”的爱情主题和“驰了朝纲”的政治主题交织一起。用政治和爱情的矛盾说明具体社会中的个人命运之无常、人生之虚幻,从而使作品呈现悲剧意识,具有感染力。
20.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其一,结构完整,关目紧合,针线绵密,独具匠心。剧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波澜曲折,作者以李、杨情缘为主线,以中唐社会政治为副线,将宫廷内外的斗争、社会省会和李、杨的爱情平行交织、层次清楚。
其二,语言清雅秀丽,有着浓厚的抒情 {MOD}彩。如《闻铃》中《武陵花前腔》,继承了《长恨歌》、《梧桐雨》的笔法,以风声雨声衬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怀念。
其三,曲辞音律,独步一时。曲辞方面,继承了元曲的传统,化俗为雅,创造出典型的曲辞。
21.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李香君,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秦淮名妓,执着于爱情,忠于理想,又有着高度的政治自觉的女性,在以前的作品中,不为多见。还写到了反面人物,权奸误国,叛将投降,写到复社文人的沉迷,凡此种种,作者能结合人物不同身份和环境,注意到人物类型的多样性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使得形象既丰满,又爱憎分明。
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爱情悲欢作为情节基点。还表现为结构严谨,如用侯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贯穿全剧的线索。
语言上,由于“宁不通俗,不肯伤雅”的语言观,导致作品典雅有余,本 {MOD}不足;谨严有余,生动不足。
考前超强密训第20天
第八编 第七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明代剧作家徐渭可以说是把女扮男装题材引入书面叙事的始作俑者。
2. 《天花雨》首先是一部具有浓郁政治 {MOD}彩的作品。
3. 《再生缘》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陈端生。
4. 《再生缘》本事续接《玉钏缘》,写谢玉辉、郑如昭和陈素贞转世之后的姻缘故事,故名之为“再生缘”。
5. 《再生缘》通过孟丽君的逃婚、髙中、入赘、拒认、团圆,逐层写出孟丽君性格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无奈屈从的女状元形象。
6. 清代弹词创作: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近三百年中,作为韵文体长篇小说的弹词,有近五十多种。如《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等。
7. 清代弹词的题材分类:儿女英雄类为主,也有偏重于儿女类、杂糅神仙类两种变化的类型。
8. 陈端生著有《绘影阁诗集》(失传),弹词小说《再生缘》(一至十七卷)。
9. 清代弹词发展的三个时期:早期(明末清初到嘉庆年间):《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安邦志》、《定国志》、《凤凰山》等;中期(道光初年至同治末年):《笔生花》、《榴花梦》、《金鱼缘》、《群英传》、《子虚记》、《九仙枕》等;晚期(光绪至清末民初):《凤双飞》、《双鱼佩》、《精卫石》等。
二、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10. 弹词及其渊源、得名和基本特点。
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起源于宋代陶真和元明的词话。得名于其伴奏乐器琵琶、三弦。
特点:韵散相间,以七字韵文为主,主要流行于我国江南一带,故又称为南词。
清代弹词的两种不同面貌。
原始体,活跃于民间艺人的口头;书面体,闺秀们对这种文体情有独钟。
11. 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
1、弹词小说的女性作者往往喜欢在作品中表白自己写作时的心境和状态。
2、广泛地、深刻地反映清代妇女生活的各个层面,表现女性的不幸命运,是弹词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
3、女小说家们正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女性命运的省察,不满女性被规定的“雌伏”状态,在发出“不平则鸣”声音的同时,把妇女的愿望和理想寄托在作品中,构建女性想象的文学世界。
4、弹词小说往往把女扮男装作为现实人物理想的契机,主动追求的方式,并逐渐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不肯放弃。
5、追求真正的爱情和自主的婚姻也是弹词小说的主题之一,虽然继承了才子佳人小说推崇女性胆、识、才、情的态度,但由于女性关照的角度不同,所反映的爱情婚姻观也有所不同。
12. 《天雨花》的思想内容
写作年代较早,嘉庆有遗音斋刻本30卷,90余万字。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首先是一部具有浓郁政治 {MOD}彩的作品。它以明末朝政的腐败、混乱以及阉党弄权的历史真实画面为背景,反映以左维明为代表的忠臣义士为维护正义,保护大明江山与奸佞贼子的斗争。
作者围绕着左维明的家庭生活描写了许多女性。妻子桓清闺、女儿德贞、仪贞、婉贞等。其中左仪贞是着墨最多、刻画最为丰满的形象,其刺杀郑国泰的片段写得尤为壮烈,集中体现中国女性的聪明勇敢、坚忍不拔、不畏强暴等品质。
《天雨花》是我国古代讲唱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它通过主人公左维明与权奸郑国泰、魏忠贤斗争的故事,反映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再现了明末著名的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等重大历史事件。它对现实有所揭露,对封建社会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有所反映并寄予同情。自问世三百多年来,在群众中受到热烈欢迎。
13. 《再生缘》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弹词小说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本事接《玉钏缘》写谢玉辉、郑如昭、陈素贞转世之后的故事。以元代作为历史背景,发生在云南昆明,还乡的龙图阁大学士孟士元,有女孟丽君,总督皇甫敬有子少华,被孟家选为女婿。后孟丽君女扮男装赶考连中三元,官至丞相和保和殿学士。皇帝欲纳妃,孟丽君气苦相加,口吐鲜血。
艺术特点:
整个作品布局合理、情节结构完整、线索清晰、简繁得当,是弹词中的佼佼者。
通过孟丽君的逃婚、高中、入赘、拒认、团圆、逐层写出孟丽君性格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无奈屈从的女状元形象。
前17卷对孟丽君人物的塑造,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不可多得的典型想象。她是弹词中,反抗“父权”、“夫权”、“君权”最为坚决、言辞最激烈的一个。
考前超强密训第21天
第九编 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近代诗坛:主要流派为宋诗派、同光体。
2. 龚自珍、魏源等启蒙诗人;张维屏、贝青乔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群体;梁启超、黄遵宪等新派诗人;南社诗人为代表的革命派诗人。
3. 龚自珍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外祖父为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对古文经学和经文经学都颇有研究。
4. 近代诗风新变:经世致用的志士之风。
5. 宋诗派主要作家程恩泽、何绍基、郑珍。程恩泽何绍基的诗歌,主要是抒发淡雅的士大夫情致。郑珍诗歌的题材更为广泛,感情流露更为鲜明,这是由他穷愁坎坷的人生境遇决定的。他的诗歌较多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和揭露官吏罪行,呈现出凄苦沉郁的风格,如《晚望》、《南乡哀》等。
6. 陈三立同光体成就最高。写过不少反帝爱国诗歌;记录内心痛苦的文字尤为感人。诗人忧国情思受到社会环境的保卫和压制,因而外在环境与内在心灵的尖锐挣扎成为其诗歌意绪的主要特征。“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7. 宋诗派和同光体的共同特点:主张学古,又反对亦步亦趋,追求诗歌的独创性。
8. 清末诗歌变革运动同时,传统诗派还有宗汉魏派,代表作者以王闿运。
9. 张之洞为唐宋派首领,论诗主张融宋意入唐格,所谓“唐肌宋骨”,别开雍容闲雅之风。
10. 樊增祥、易顺鼎与晚唐诗派:樊诗富丽,风姿绰约;易才高一世,个性分明,尤工写景,瑰伟奇丽。
11. 康有为的诗歌创作:豪放慷慨,具有浪漫气息。
12. 丘逢甲诗歌创作:台湾诗人,“诗界革命一巨子”,有许多悲悼台湾沦陷的诗篇,故国之思,悲沉苍凉。
13. 苏曼殊的诗歌:多抒情之作,以七绝居多,轻清隽永,茜丽绵眇,间有俊逸豪放之作。
14. 秋瑾的诗歌:格调雄健、感情炽烈,凸现一个独立风云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15. 近代词论著作——刘熙载《艺概·词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
16. 蒋春霖词的特点:一生沉沦下僚,其词多述离乱之苦和穷愁之悲。
17. 顾春词的特点:清代著名词人,有《东海渔歌》。善构词境,细腻绵密,自然精工,委婉动人,如《江城梅花引》。
18. 王鹏运词的特点:作品沉郁悲凉,较为朗炼,格调在王沂孙、辛弃疾之间。
19. 文廷式词的特点:有强烈和现实精神,以奋发凌厉的笔势,力扫枯寂,“上拟苏辛,俯视龙洲”。
20. 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
21. 王闿运属于汉魏六朝诗派。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2. 宋诗派:
道光、咸丰、同治时期占据诗坛中心的是宋诗派。该派主要以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为宗。该派前期有程恩泽、祁寯藻、梅曾亮,后期有何绍基、曾国藩、郑珍、莫友芝等。这一诗派的兴起与乾嘉学风和翁方纲倡导的“肌理说”有关,而以文学、才学合议论为诗的宋诗风味也确实能较好满足传统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23. 同光体
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为“同光体”,根据陈衍的说法,同光体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但该说法并不太准确,该派活动年代主要是光绪中期以后,一直延续至民国。代表人物有郑孝胥、沈曾植、陈三立等。
24. 南社
清末民初,一个活跃的革命派文学团体。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有陈去病、高旭、柳亚子,诗作激扬悲慨,有革命豪情。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5. 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诗歌思想:提倡“尊情”,认为“地,人所造,众人自造,非圣人所造。众人之宰,非道非极,自名曰我。”从而高扬自我,赞美“童心”。
艺术风格:继承屈原、李白等浪漫诗人的传统,又受天台宗、华严宗的影响,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如“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名作《西郊落花歌》,以落花比喻奇才,大气磅礴、情浓语奇。
26. 黄遵宪诗歌创作及其“新派诗”的特点。
“新派诗”的特点:
一、反拟古,尊独创,要求“我手写我口”,“不失乎为我之诗”;
二、其所取材,“凡事名无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表现方法上,利用古代艺术传统,力求变化多样。
诗歌创作:诗多述时事,其中描写中法、中日战争的作品,如《冯将军歌》、《哭威海》、《台湾行》、《东沟行》等,充满昂扬的爱国热情,尤为人称道。最能代表“新诗派”的,则是描写异域风物和思想文化的诗作。它们开辟了诗歌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境界。如《今别离·咏轮船火车》借用乐府诗歌写男女相思之法,表现新事物,别有理致。
第九编 第三章
一、选择题常考重难点
1. 近代主要文派:后期桐城派和曾国藩开启的湘乡派;梁启超提倡的新文体。
2. 龚自珍是经世文风的开创者。
3. 魏源、冯桂芬的经世文章。魏源:《海国图志》,功力最深者尤在政论,如《筹河篇》、《筹盐篇》等,洞悉原委,说理透辟,驰骋往复,时有精警之论。
4. 经世文派的两个特点:切合实用,有内容;文以达意,反对所谓“义法”。
5. 沈垚《记小皮受挞》文章记叙了仆人皮福侍陈用光而得善待,侍史学政而被挞的经历,最后引出了作者的感慨。可以通过此文看到下层文士的穷苦命运。
6. “姚门四弟子”清代姚鼐门下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四人(前面有提及)。
7. 湘乡派咸丰同治时期,曾国藩继承桐城派余绪。门下弟子和跟随者众多人,是为湘乡派。
8. 侠义小说指赞美勇侠的侠义公案故事,代表作《儿女英雄传》、《荡寇志》等。
9. 狭邪小说,道光至光绪年间,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狎妓狎优为题材的“专叙男女杂沓”的“狭邪”小说。代表作品有《品花宝鉴》、《花月痕》等。
10. 文康《儿女英雄传》何玉凤、安骥、张玉凤三人故事
11. 俞万春《荡寇志》站在仇视水浒英雄的立场,将其全部杀戮的故事。
12. 陈森《品花宝鉴》写同性恋情,缠绵悱恻。
13. 魏秀仁《花月痕》才子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故事。
14. 俞达《青楼梦》金挹香沉迷声 {MOD}的故事
15.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以妓院、官场、商界为主要叙事空间,以赵朴斋、赵二宝兄妹的遭遇为主要线索,是一幅半殖民地化都市畸形繁荣的风情画卷。
16.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出“小说界革命”,目的在“改良群治”。
17. 新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如陈天华《狮子吼》、黄小配《洪秀全演义》、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李宝嘉《文明小史》等
18. 林纾翻译的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
19. 京剧丰富的剧目据统计有1280种,取材于三国戏,列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的剧目最多。
20. 汪笑侬是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改编和创作的京剧剧作有三十多种。其中《哭祖庙》、《党人碑》、《将相和》、《骂阎罗》等风靡一时,深受大众喜爱。
21.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描写形形 {MOD} {MOD}、大大小小官僚的丑态,穷形尽相,尽致淋漓。全书笔墨痛快,有时夸张过度。
22.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名“九死一生”者为主线,串联1884年中法战争亲厚至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20年遭遇见闻之事。
23. 刘鹗《老残游记》的思想内涵写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行医途中的见闻,较为深刻地揭露了晚晴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顶层民众的疾苦。
二、名词解释常考重难点
24. “谴责小说”
清末出现了大量抨击政府和时弊,揭露官场黑暗的作品,对现实肆意夸大,言过其实;暴露有余,批判不足;情绪渲染强烈,理性和冷静的立场不彰。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称之为"谴责小说"。
25. “鸳鸯蝴蝶派”
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 因写才子佳人成双成对有如鸳鸯蝴蝶而得名。该派以上海为大本营,主要阵地是《礼拜六》,又称之为礼拜六派。作品内容驳杂,有言情、哀情、社会、黑幕、娼门、家庭、武侠、神怪、军事、侦探、滑稽、历史、宫闱、民间、公案等类别。代表作家如包天笑、周瘦鹃、刘半农等。
26. “新文体”
“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这种文体带有强烈的实用性,时效性和鼓动性。
27. “春柳社”
1906年,留日学生欧阳予倩、李叔同、陆镜若、任天知等人,借鉴西洋话剧和日本新派剧,在东京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团社“春柳社”,相继演出了《茶花女》、《热血》、《黑奴吁天录》。
三、简答论述常考重难点
28. 梅曾亮的文论及其散文的艺术特 {MOD}。
强调古文创作要“真”,有一己真面目。提出“因时”说,即作家在动荡纷纭的时代面前要有独立判断,不随世俯仰,说到底是强调“真”:只有真性情,才能写真文章。
29. 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特点。
在古文理论方面,他的独创有:
一、在姚鼐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加入“经济”一门,重视文中之“事”与“物”,讲究实用;
二、骈散结合,主张“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谕曾纪泽》);三、不重“义法”而重雄奇之气,一改桐城古文清淡简朴而为雄奇瑰玮,更好地书写时代动荡中的事物;
四、认为古文不宜说理,重视古文的审美特性。
曾国藩的古文以气势见长,笔力整严。如《圣哲画像记》、《湖南文徵序》等均为其代表作。
30. 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梁启超努力打破各派文章的家法,运用新名词、新概念及佛典、语录、俚语等,文白夹杂,兼采众制。此外,《说希望》、《谭嗣同传》、《过渡时代论》、《呵旁观者文》等。
“新文体”综合了士大夫与市民的阅读趣味,既注意通俗,又在原有“报章体”上加强了艺术特性,是最受当时公共舆论欢迎的文体。
31. 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
近代,小说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随着社会巨变和各种新思潮的涌现,小说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都是前所未见的。原因有四:
商业城市不断扩大,大众消费的娱乐性读物快速增长。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刊登小说的报刊越来越多。
政治环境和创作主体的推动。
大量域外小说被翻译和引入。
近代小说最明显的特点是政治性和娱乐性。
变革社会的宣传手段。
32. 石玉昆《三侠五义》的内容和特点。
近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
以清官包拯在侠客义士辅助喜爱除暴安良为出现,穿插侠客、义士们的仗义行为和其间的矛盾纠葛;也反映了社会不平和民众幻想政治清明的愿望。
特点:
1、善于组织故事情节,大故事套小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小说语言具有平话的特点,叙事写人,有声有 {MOD}。
33. 曾朴《孽海花》的思想内涵。
以金雯青和傅彩云故事为主线,描写清末30年间政治外交及社会风俗的各种情态。
谴责一群精于制艺、热衷考证、讲求高雅趣味的达官名士。
将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而非仅仅停留在官场。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