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为什么要学习心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

2024-07-05 09:04发布

当今社会,人们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共识。有专家对几所大中城市在校派变低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
2条回答
1楼 · 2024-07-05 09:25.采纳回答
怎样建设企业网站,就上建站网,免费注册即可拥有“电脑+手机+平板”网站,
2楼-- · 2024-07-05 09:15
当今社会,人们对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共识。有专家对几所大中城市在校派变低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在我国中小学中,受过专门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教师极少,并且中小学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落实到班级,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因而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应该是班主任。只有真正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班己总项胞理成长环境。 首先,班主任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要同学生的年龄相结合,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许多班主任虽然曾经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但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并不很清楚,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因而,也就出现了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道360问答德品质问题采取简单的引导。例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使不少女生自卑,缺乏自信,严重影响她们的成长。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据现代差异心理学的成果,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培养孩 子的自信心、好胜心,以激励其成才。学校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培训,班主任也应加强这方面的进修,以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阶段特点开展工作。其次,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青少年学生处于心理产生见急剧变化的年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尤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随着生理发育而开始出现,加上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得他们心里面临许多困惑和焦虑。班主任工作要爱护、培育和发展学生正确的自指牛我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正确对待挫折,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接纳别人,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积极情感,促进其人格的发展。班主任要努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心人。再次,班主任要信任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的独特价值,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和改变性。师生间建立的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有利于班主任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教育或建议,更好的调节自己,重塑自我。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友好和睦的教育气氛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优选常挥粮功致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气氛中,才能有效地进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车派故华诉角色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这一基本原则。 当然,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自身必须是一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也就是说,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员展于“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人格的影响变感源兵片个向样如哪育,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不仅不能以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反而做出了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据报载,有一小学班主任,因学生迟到,拧学生耳朵,致使撕裂;某中学班主任因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让学生互相打耳光等。出现这类现象,人们往往指责这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高,而忽视了另一个原因,那恐怕也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系。中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心理负担沉重。美国的鲍德温研究73位教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一个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教师,本身在情绪上就缺乏安全感。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同情心,要让其接纳和容忍学生的不足是不可能,也无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 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苏霍姆斯基说过:“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培养青年班主任,要注意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应当自觉的加强心理保健,培养耐心、豁达开朗、坦然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与情绪的调整能力,惟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教师有爱心,具有丰富的情感。只有具备爱心,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及学生拥有深厚而健康的情感。这是力量的源泉之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二要培养自尊、自信,提高自控能力。三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四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开朗、乐观而稳重,是班主任的特殊性格要求。宽广的胸怀,积极的情绪,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易为学生接受,使学生受到感染,营造和谐、愉快、亲切、友好的氛围。五要增强心理承受与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消除精神压力。 总之,只有切实加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真正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