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
社区
动态
专家
文章
公告
首页
问题库
资讯专栏
标签库
问答话题
问答专家
NEW
发布
提问题
发文章
东航是怎么被高盛坑的
东航是怎么被高盛坑的
2024-07-08 13:42
发布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站内问答
/
默认分类
1976
1
4
综跌至62美元以下对,深南电的风险则会成倍放大。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份对赌协议看起来相当具有诱惑力。2008年2月底,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
发送
看不清?
1条回答
1楼 · 2024-07-08 14:18.
采纳回答
综跌至62美元以下对,深南电的风险则会成倍放大。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份对赌协议看起来相当具有诱惑力。2008年2月底,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3月依然保持上升势头,高盛还声称年内原油价格将冲上每桶200美元高位。但2008年9鲜月18日后,此前一直上涨的原油镇了黑价格突然狂泻,高盛也转而严液块其比非免均留部烈唱低油价。从此,深南电产生巨额浮亏。
2008年年底,深南电终止了与杰润公司的期权合约。杰润公司要求深南电支付违约费近8000万美元,加上利息合计近8370万美元。当时正在推进的深南电重组计划,陷入完全停滞。实际上,高盛杰润签订两项合约的代刻复育花胡境时迅看价只有200万美无,但其向深南电开出的交易损失索赔金额却几近其实际付出成本的40倍。
《商业周刊》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签约之前,高盛杰润的销售代表曾找到深南电,表示将为深南电“量身定做设计无风险套利产品”。高盛方面在对这一对赌协议进行介绍时,重点宣扬其优点,对协议背后隐藏的因无法履约而将导致的近亿美元投资风险丝毫未提。
近两年,国航、东航和中国远洋也因套期保值合约蒙受巨亏而饱受诟病。其中东航持有的航油套保合约,是在2008年与高盛等国际投行签订的场外结构性期权合约,由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构成的组合。东航使用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锁定公司的航油成本,不料后来却面临巨额损失。
据悉,这一协议的内容是,当油价下跌到超出设定的下限后,东航公司作为航油用实际使用者,在承担赔付义务的同时,也由于在航油现货的降低而受到优惠。这部分优惠可冲抵公司按照合约支付的赔付 损失,最余虽终使公司达到使用航油套期保值的目的。
实际上,这个看似合理的协议给东航造成了巨额损失,导致该公司在2008年的亏损额达到139亿元人民币。直到2009年上半年,在经营上已步履维艰的ST东航仍在承受航油套期保值亏损带来的重压。
《商业周刊》认为,高盛在同以上中国企业签订油价对赌协议时,可能早已知晓石油价格即将崩盘。这是因为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8年的暴涨,其实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有关。早在2007年,高盛就发布报告称,国际原油价格要涨到200美元一桶。而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前,其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在这样的情势下,许多中国公司纷纷与高盛签下“对赌协议”。但另一方面,高盛自己却在悄悄抛售原油。到了2008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那些签了对赌协议的中国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加载中...
一周热门
更多
>
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
关闭
采纳回答
向帮助了您的网友说句感谢的话吧!
非常感谢!
确 认
×
关闭
编辑标签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东航是怎么被高盛坑的
保存
关闭
×
关闭
举报内容
检举类型
检举内容
检举用户
检举原因
广告推广
恶意灌水
回答内容与提问无关
抄袭答案
其他
检举说明(必填)
提交
关闭
×
关闭
您已邀请
15
人回答
查看邀请
擅长该话题的人
回答过该话题的人
我关注的人
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份对赌协议看起来相当具有诱惑力。2008年2月底,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3月依然保持上升势头,高盛还声称年内原油价格将冲上每桶200美元高位。但2008年9鲜月18日后,此前一直上涨的原油镇了黑价格突然狂泻,高盛也转而严液块其比非免均留部烈唱低油价。从此,深南电产生巨额浮亏。
2008年年底,深南电终止了与杰润公司的期权合约。杰润公司要求深南电支付违约费近8000万美元,加上利息合计近8370万美元。当时正在推进的深南电重组计划,陷入完全停滞。实际上,高盛杰润签订两项合约的代刻复育花胡境时迅看价只有200万美无,但其向深南电开出的交易损失索赔金额却几近其实际付出成本的40倍。
《商业周刊》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签约之前,高盛杰润的销售代表曾找到深南电,表示将为深南电“量身定做设计无风险套利产品”。高盛方面在对这一对赌协议进行介绍时,重点宣扬其优点,对协议背后隐藏的因无法履约而将导致的近亿美元投资风险丝毫未提。
近两年,国航、东航和中国远洋也因套期保值合约蒙受巨亏而饱受诟病。其中东航持有的航油套保合约,是在2008年与高盛等国际投行签订的场外结构性期权合约,由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构成的组合。东航使用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锁定公司的航油成本,不料后来却面临巨额损失。
据悉,这一协议的内容是,当油价下跌到超出设定的下限后,东航公司作为航油用实际使用者,在承担赔付义务的同时,也由于在航油现货的降低而受到优惠。这部分优惠可冲抵公司按照合约支付的赔付 损失,最余虽终使公司达到使用航油套期保值的目的。
实际上,这个看似合理的协议给东航造成了巨额损失,导致该公司在2008年的亏损额达到139亿元人民币。直到2009年上半年,在经营上已步履维艰的ST东航仍在承受航油套期保值亏损带来的重压。
《商业周刊》认为,高盛在同以上中国企业签订油价对赌协议时,可能早已知晓石油价格即将崩盘。这是因为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2008年的暴涨,其实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有关。早在2007年,高盛就发布报告称,国际原油价格要涨到200美元一桶。而国际油价在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前,其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在这样的情势下,许多中国公司纷纷与高盛签下“对赌协议”。但另一方面,高盛自己却在悄悄抛售原油。到了2008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那些签了对赌协议的中国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