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不?很多企业贷不到款,却有企业可以利用低息贷款套利

2023-03-15 03:57发布

6月4日,在第25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负责人李明肖说了这么一段话:疫情发生以来,我们针对企业发放了不少低息贷款,但最近我们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这些实际上是套利。


稍有留意周边的人会发现,春节过后,不少商铺和企业突然再也不见了。疫情爆发后,具体有多少企业倒闭,目前还没有官方数据公布,但有媒体统计了一下,人民法院公告网公告倒闭的企业有1000多家,企业信息公示网显示停止营业的企业超过24万家。


哪个真哪个假大伙心里有数。


企业为什么会倒闭?最主要的原因是现金流断裂。


为什么现金流会断裂?主要的原因是在困难的时候融不到资。


民间借款或小贷机构贷款吧,很多针对的是个人,就算是经营性贷款,往往需要带上个人财产作为抵押或担保,而且利息挺高,甚至超过企业经营带来的利润,代价太大。


跟银行贷款吧,人家对于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和个体并不欢迎,各种要求各种拒绝。从企业的角度而言,银行做的是“倒钱”的生意,有风控很正常。


但是在中国,绝大多数银行同时还是国企,承担着某些政策性资金调控的功能,而且国家对于这些功能是给了银行“政策性补偿”的。比如2015年和2018年,人民银行就曾发文,对完成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规定业务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在基础档上下调0.5-1个百分点,同时可以获得央行优惠利率的中长期贷款。


在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刺激政策,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低息贷款和延期还款。


尽管如此,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银行手中,蛋糕就这么多,分给谁不分给谁还是银行说了算。


分的过程我们不知道,分的结果显然不是很合理:有的企业依然在挣扎,有的企业却开始了“借鸡生蛋”的操作,吃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可能有些行外的朋友不解:都贷款了,怎么还能套利?


贷款套利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更何况是低息贷款。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通过自身资源从银行拿钱,然后投向回报率更高的领域,从中赚取利差


举个例子,若干年前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有一客户属于司法系统公务员,要贷款100万,问其用途,答曰放贷。银行给到公务员的信贷月利率是0.5%,他转手拿给私贷公司,每个月可以有2%的收入,100万一年净赚18万。


个人如此,企业也如此,不一定要像上述所说公务员那样,可以是结构性存款,可以是理财,甚至可以砸入股市和房地产。要知道,当你有了足够的现金优势的时候,存款、理财收益率都是可以谈的。


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不缺钱的企业因为其财务和实力,更容易从银行拿到低息贷款,而且贷款的额度往往不会太低,这些企业拿着银行的贷款资金再去跟银行谈高息存款,最终钱又回到了银行。


银行没意见,因为它亏了些利差,但完成了任务。拿到钱的企业很高兴,仅仅办些手续,白白获得了一笔钱。


只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钱但拿不到钱的企业,它们只能在社交网站上无奈地呐喊:谁来救救我?


所以,低息贷款政策固然重要,但如何确保银行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企业更重要,不然最终还是肥了张三,饿死李四。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