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尽优势的浙江,汉服不火都说不过去

2022-04-19 19:39发布


文 周洲


当别的地方还在争抢粗加工订单的红利时,浙江的汉服已经在创品牌、推IP、引入资本上筹谋,以获得更长远的竞争力。



2021年6月在洛阳老君山举办的山水汉服节海报。/微博@重回汉唐汉服店




最近浙江的汉服老板们忙到脚不沾地,他们一边准备参加在洛阳老君山举办的山水汉服节,一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6·18大促”。



“畅衣笙”的老板“马儿姐姐”由于忙碌过度而嗓音沙哑。这从侧面反映了汉服生意的红火。“刘宇穿过我家的汉服。”当红idol的背书,是汉服店的活招牌。



这些汉服老板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行当,有的甚至从大公司辞职,专职做汉服。



浙江是纺织设计大省,省会杭州则被誉为“国风之城”,这张城市名片是现成的古风大IP。坐拥江南美景,有柯桥纺织面料中心,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院校人才,再加上这里是淘宝大本营,网红扎堆,当别的地方还在争抢粗加工订单的红利时,浙江的汉服已经在创品牌、推IP、引入资本上筹谋,以获得更长远的竞争力。



这种玩法像极了网络小说翻拍成剧集的路数,从原创和IP变现能力上发力。可以这么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浙江,在汉服市场上,不火都说不过去。






每月都出新品牌



拥有十年专业经验的摄影师白白进入汉服行业一年多,她明显感觉到市场发展很快。





曾经将汉服误认为和服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现在大家都可以接受穿汉服日常出行。/Unsplash



以前,人们对汉服的认识就是古装,甚至将其误认成和服。“现在大家至少不会犯这个错误。”白白说,生活在“国风之城”杭州,逛个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穿汉服的俊男靓女,就像误入片场。



前几年提起汉服品牌,人们会想到“春山集”“倾杯序”“司南阁”“梦霓裳”这几家大店。“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品牌推出。”白白说,汉服不再是小众圈子,至少在杭州可算是日常出行的常服。



2007年,淘宝上几乎搜不到汉服卖家;2014年,线上汉服卖家仍是“稀有物种”。



现在,线上购买汉服则需要抢购。喜欢汉服的沐沐加入了一个云南卖家的QQ群,等着通知上新。“有时候0点开拍,有时候早晨8点开拍,要赶紧抢购,到一定的量就截止了。”沐沐记得,她入手的那件汉服要1000多元。做工好的店家少,物以稀为贵。



汉服的认知和普及度迎来转机,是2016年的事。2015年左右,古风网络小说版权被“爱优腾”购买之后,拍成剧集。这些剧集的热播,带动了服装、音乐、国漫、美妆等相关产业。古风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被大众接受。



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5—2019年,汉服销售额逐年暴增,分别是1.9亿元、3.5亿元、5.1亿元、10.8亿元、45.2亿元。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8年,有85%的汉服是通过淘宝和天猫销售的。815个淘宝汉服商家中,来自浙江的占据14.2%,居单一省份比例之首。





2020国风大典中畅衣笙原创服饰。/微博@畅衣笙畅畅



马儿姐姐在2016年注册了商标。2018年10月底至11月初举行的西塘汉服文化周,一个客户穿着她家的汉服去游玩,意外成为爆款。这个契机,让马儿姐姐决定开始制作汉服。



走私人定制路线的畅衣笙,最开始以定制包括旗袍在内的中式服装为主。2006年开店后,畅衣笙就反“二八法则”而行之——市场上的“二八法则”指产品中有80%是顾客喜欢的,20%是店家喜欢的。而马儿姐姐生产的80%是自己喜欢的。




汉服也不例外。生产“自己喜欢的”一般是99套或者199套的限量款,其余的就是客户私人定制的。



用个人审美培养粉丝的方式,对原创度和审美的要求很高。马儿姐姐用实力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她家的面料以真丝为主,衣服上的刺绣是由苏州的绣娘手工完成的苏绣。2020年,畅衣笙推出像纱衣一样的蓝色真丝绡面料,市场仿而效之,这一年汉服的流行色便为“真丝绡蓝”。



马儿姐姐能够做出符合“形制党”要求的复原款汉服。形制党高居汉服鄙视链的顶端,俯视和挑剔着链条中的其他环节。那些仅带有汉服元素的衣裳,他们不愿意称之为汉服,只愿意承认那是汉服的衍生品。



“我们的设计师此前是杭州丝绸博物馆的老师。”马儿姐姐从设计师那学到不少汉服知识,她和团队成员也会研究考古文献。





杨紫饰演的文成公主穿着长安流行的服装。/微博@扬眉剑舞



“(复原款)明制汉服最受欢迎。现在我们正在制作宋制和唐制。”她说,越研究越发现,唐制汉服不仅好看,而且舒适。



不过,形制党毕竟是少数,在平常的日子里穿复原款汉服多有不便,大部分汉服爱好者只希望能在日常穿着,也因此,最走俏的是汉元素时装。



马儿姐姐正考虑创立面向大众的子品牌。现在的定制款除了面料,最昂贵的环节是刺绣。“动物图案的羽毛和眼神,都是绣娘们一针一针绣出来的。”



几十位苏州绣娘一直为马儿姐姐的定制汉服赶工。纯手工苏绣的品质好,相应地,出货速度慢,量产规模小,单价更高。





纯手工苏绣的品质好,相应地,出货速度慢,量产规模小,单价更高。/Pexels



如果走大众平价路线,汉服制作需要在刺绣环节作出调整。马儿姐姐也考虑到,绣娘们的年纪越来越大,有经验的能工巧匠越来越少,她打算加大手推绣这种人与机器结合的半自动生产比例,逐渐实现规模量产。






移居江南




沐沐喜欢汉服,2016年干脆辞掉活动策划的工作,在深圳创立楠歌馆原创汉服工作室。她的工作室以年轻人为客户群体,价格稍高,每套衣服价格为300—800元。



沐沐选择了最难的路子。从活动策划跨界到汉服,已经很难;而一开始就做原创,则难上加难。



如果不做原创,复制市面上的爆款,只需改个花型,从广州选了面料,直接找加工厂就能出货。既然决定做原创,就得多费几道功夫。沐沐拿着原创手稿,去找面料、绣花、印花、烫金这些工序的供货厂商。这些包含原创设计的工序,就耗费了2/3的成本。剩下的1/3成本,是出样衣和大货(批量整单)。这也是汉服制造的最后环节。



珠三角是成熟的制衣基地,产业配套比较齐全。这决定了这里的加工厂倾向于接以万件为单位的大单。而沐沐的初创工作室,订单只有几百件。



想打口碑的沐沐认为,头两批货的质量至关重要。她仔细看了合作的加工厂展示的样衣,觉得问题不大。这家加工厂是大厂,是给头部汉服企业代加工的稳定供货商,有品牌企业作背书。大货出来的前两周和前一周,沐沐来跟进、确认,觉得稳了。





在见到成品货的刹那,沐沐发现了货不对板的问题。这让她损失了十几万元。/Unsplash



结果,见到大货的那一刻,沐沐懵了:货不对板。走线像蛇皮一样,和样衣完全是两回事;尺码都错了,没有一个尺码按样衣标准来。而订单已经将错就错生产了一半。



沐沐投诉、报警,对方丝毫不怕。“他们只保证头部企业的大单质量。小企业的小单,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最后沐沐赔了十几万元,“货不对,不能给客户发,只能重新投入成本再做,还要给客户支付延期赔偿。”



绍兴一些做面料和织布的朋友安慰了创业受挫的沐沐。他们建议沐沐来绍兴。绍兴也有成熟的服装产业链,下辖的柯桥是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汉服所需的面料都在这里,朋友们还能帮忙介绍靠谱的加工厂。



亲自考察后,2017年,沐沐将工作室移至绍兴。她逐渐认识汉服圈子的人,有了自己的加工师傅,质量得到保证,生意渐渐稳定。



沐沐比较满意现在的状态。对创业者来说,绍兴的房租和人工成本低了不止一半。“这里的人文和风景更适合汉服推广。”沐沐说,江南水乡有着天然优势。不远处的杭州,是汉服活动策划地,也是终端市场。



几年原创路走下来,沐沐觉得汉服销量在猛增。“现在十八线小城也有人穿汉服。不仅仅是豆蔻少女,这两年小朋友、妈妈、阿姨甚至奶奶,都来买汉服。”






资本加持



汉服网红、KOL“小豆蔻儿”最近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改良版洛丽塔风格汉服视频,下面有594条网友回复:坐等发工资,要“剁手”买同款。





2018年杭州,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5名女大学生用3120元创业,在网上销售她们手工定制的汉服。图/视觉中国



有眼尖的网友说,汉服代言人小豆蔻儿要抢洛丽塔风的钱了。



汉服、洛丽塔裙、JK制服被称为“破产三坑”,三者的界限本没有那么明确,但形制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小豆蔻儿最新发布的5个视频,都是偏洛丽塔风格的汉服,与传统的仙侠风相比,更像游戏和盲盒里的角色。



作为汉服头部企业“十三余”的创始人,小豆蔻儿画风突变并不意外——今年4月8日,十三余完成了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而小豆蔻儿最近的画风,与其说是开始抢洛丽塔风的钱,不如说是配合了“资方爸爸”们——玩二次元的B站和卖盲盒的泡泡玛特——的风格。





十三余淘宝网店6月上新——洛水余音。/淘宝@十三余 小豆蔻儿国风工作室



十三余于2016年在杭州创立。与诸多汉服创业者一样,小豆蔻儿本着对汉服的爱,与两三个友人在出租屋里开始了小生意。2019年,作为“改良派”代表的十三余,销售额近3亿元。在2020年“双十一”期间,十三余居于淘宝天猫汉服品牌销售额总排名第一。



也有与十三余类似的头部企业,如“重回汉唐”“汉尚华莲”等。为什么资本偏偏选中了十三余?



穆棉资本高级投资经理何雨桐说,近年资本对国潮、国创感兴趣,青睐二次元、制服等潮流,汉服正好踩上了这两个风口。



资本首先要看标的公司的销量规模和市场增长速度。十三余是目前排名第一的汉服企业,从2016年至今,年均销售额增速非常快。



“从管理团队来看,小豆蔻儿本身是网红和KOL,在抖音平台有近150万名粉丝,流量红利大,CEO路洋的执行力非常不错。”何雨桐说,“十三余从汉服生产制造供应到销售电商,各环节都比较成熟,两个年轻人带着一帮资深、有能力的产业链班底,在汉服领域里是比较稀缺的运营组合。”





改良派的客户群体多为年轻人。/淘宝@织羽集



与讲究复原汉服的形制派相比,十三余是改良派,客户群体是年轻人,主打理念是“打造年轻人衣橱里的第一套汉服”。实际上,多数原创汉服店属于改良派,生产古风元素的时装。



何雨桐说,改良派虽然在汉服圈引发争议,生发鄙视链,但资方看中的恰恰是十三余所生产的不拘泥于传统形制,能让大众“种草”,来体验“自我感觉很好”的汉服。




毕竟,大众买单,才能保证市场增速和销售规模。



但资本怎么看汉服市场的前景?何雨桐坦言,资方对汉服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持不确定态度。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服装零售销售额为4071亿元,虽然汉服销售额达到45.2亿元,但在整个服装零售大盘子中一放,就变成只占1.1%的毛毛雨。



何雨桐认为,汉服市场的绝对规模小,还不足以支撑这个细分服装类目形成产业链。这也是汉服目前没能形成完整产业链,呈现成都、长三角、珠三角、山东、云南等地域带状分布的原因。



除了无法阻止业界的抄袭陋习,前述摄影师和店主们对汉服前景倒是很乐观。





汉客丝路出品的明制汉服——仿孔府蟒袍。图/边喆喆



常穿梭于各大景区活动的白白说,汉服热度在升温,各大景区用汉服引流,纷纷邀请KOL和名人做汉服活动,线下的带动效果很明显。



汉服同袍们注意到,政府正在加大推广力度。2018年4月,共青团中央联合B站,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定为“中国华服日”,上演大型汉服和礼仪T台歌舞秀。



今年出圈的,莫过于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十三余立刻奉上唐宫小姐姐同款的唐风汉服。细心的观众发现,除了河南台,央视和四川台的春晚也开辟了汉服单元。



汉服究竟是一个短周期的潮流,还是能够持久的常服?马儿姐姐说,她和同袍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



至少,对于浙江人来说,汉服成为常服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