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陪你熬夜的“豆瓣”,正在被整改

2022-04-10 00:45发布


日前,国家网信办通报称: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据《半月谈》报道,近一年来,豆瓣频繁因为“点名”“下架”与“被罚”等问题引发大众关注。2021年12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出,豆瓣网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从2021年1月至11月,豆瓣网被实施20次处置处罚,其中多次是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900万元。这样严厉的处罚措施,也引发网友热议:豆瓣到底怎么了?


豆瓣网自从2005年创立以来,一直是很多资深文青热爱的网络社区。尤其是在“书影音分享”上,豆瓣网一直在圈子里有较大影响力。不论是潜心学问的高校师生,还是喜欢读书观影的职场人,都很容易在豆瓣中查询相关资料。即便是相对冷门的书籍、电影,在豆瓣上也有条目。


此外,豆瓣特有的“豆列”,可以为初次踏入某学科领域的网友,提供丰富的书单,使他们能按图索骥地找书、查资料。而且,豆瓣还形成了特有的社区文化,通过“友邻”的状态,可以看到志同道合者的精神世界。豆瓣小组的大量出现,也为很多小众文化爱好者提供了精神交流的渠道。因此,很多资深的用户将豆瓣视为“我们的精神角落”,这也成为豆瓣多年来吸引新用户的重要特征。


然而近年来,在豆瓣网出现的一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涉嫌违规的操作,也引起了舆论的质疑,并受到有关部门的整治。从《半月谈》报道来看,豆瓣的确存在一些急需整改的问题。首先,在某网络投诉平台上,有豆瓣用户投诉其存在纵容网络暴力、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再者,豆瓣影视作品评分不客观,出于某些商业目的,有人会在上面花钱买评分。对广大用户来说,“刷评分”的确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音乐,大家都期待看到更公平和客观的评价。虽然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存在主观性,但经刻意刷分、引导流量后呈现的“失真”评分,实际上损害了豆瓣的公信力。


另外,豆瓣一些小组出现的极端言论、不良饭圈文化等,也降低了用户体验。大家期待的豆瓣社群文化,是“友邻”之间可以和睦交流,各抒己见,而不是相互攻讦。不同粉丝群体为了各自的“爱豆”互相谩骂的行为,让网络空间变得乌烟瘴气。如此下去,必然会使豆瓣的口碑受损。


从这个意义上讲,豆瓣此次被监管部门整改,未尝不是“刮骨疗毒”的好机会。只有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作出必要调整,豆瓣才能实现长远发展。事实上,与其他很多爆火后又突然消失的互联网公司不同,豆瓣的运营似乎显得很“佛系”,却也能长期吸引一批资深用户。用户粘性较强、独特的社群文化,是豆瓣的特殊之处。正因此,像豆瓣这样的网络社区和平台,更应该拥有长远眼光,秉持“细水长流式”的路线,踏踏实实增强用户体验。


好在,豆瓣也在不断改进自身的问题。比如,加大对用户发言的内容审核力度。从笔者的个人体验来看,最近发布个人日记也会被系统审核。这些细节上的加强与改变,也是豆瓣对内部信息加强监管的体现。当然,要想更精准地加强审核与整顿,还需要把握好度,在不破坏用户体验和传统调性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规定,净化平台的风气。


从更大的范畴来看,对一些互联网社区和平台加强整顿,是监管部门长期坚持的工作。通过合理的整顿,实现网络空间的清朗有序,也符合广大网民的期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