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步入“buy+”时代

2023-03-04 22:38发布

随着淘宝亮出虚拟现实购物体验产品,电商也正式步入“Buy ”时代。“buy ”时代,买买买这件事和时下火热的VR连接,听起来很酷炫。电商在移动端口的争夺战还未平息,购物场景的跑马圈地又开始了。而这一轮布局,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落地


VR这把火终于烧到了电商上。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早已筹谋多时。近日,在淘宝造物节上,阿里花了近8亿美元投资的VR实验室研发的Buy 虚拟现实购物体验产品,全球首度向公众开放。


只要戴上“头盔”,就能立刻进入华丽的虚拟商店,浸入式的视觉体验瞬间把你同喧闹的展厅屏蔽开来,拿着手柄设备,就可以和友人一同在虚拟场景购物和交流;360度欣赏包包,几分钟的时间,一次酷炫的VR购物体验轻松搞定;和永远不会失去耐心的导购机器人无障碍交流,更换颜色尺寸,让模特展示内衣穿着效果;100%还原真实场景,不论身在哪里,戴上VR眼镜,就可以选择去逛纽约第五大道,也可以选择英国复古集市。身临其境地购物,全世界去买买买……


这样的购物体验听起来很酷。


事实上,在这个VR技术遍地开花的时代,虚拟现实购物也并没有多复杂。这个与“败家”谐音的VR购物体验产品,不过是使用了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让你身处家中却能感受到真实的购物场景。


不论哪个行业,只要沾上VR就是下一个趋势。电商也不例外。


今年5月份,全球电商平台eBAy与澳大利亚零售商Myer合作推出世界第一个虚拟现实百货商场。只要在iOS或Android下载“eBay的虚拟现实百货”APP,购物者就可以足不出户浏览到Myer 成千上万的商品。


当然,作为电商高度发展而衍生的新技术,目前虚拟商城还不完善,“比如我们需要离开虚拟商城去APP付款,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想办法解决的。”某电商平台相关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钱景


电商捆绑VR,谁都抗拒不了这种商业模式。


从2015年VR渐渐兴起,到2016年面向消费市场的硬件和内容的批量上市,VR行业有望迎来大爆发。数据显示,从2015年年初至今,VR产业的企业数量从200多家爆发到1600多家,而多家巨头更是在2016国际电子消费产品展中屡出新品。


预计,到2018年年底VR设备销量将达2500万台。到2020年,全球头戴VR设备年销量将达400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加上内容服务和企业级应用,市场容量将超千亿元,VR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而根据淘宝披露的数据,2016年5月,手机淘宝月活用户3.7亿,其中深度活跃用户每天登陆手机淘宝7.2次,浏览商品18个,每天有2000万关于商品的评论和分享在手机淘宝产生。相当数量的用户在浏览商品、阅读内容、社区互动上花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


二者的结合,犹如天雷勾地火。


电子商务最被诟病的一点就是无法提供现场的体验感,所以,才会有线下商家曾经的高傲“有人愿意在网上看着衣服的图片和产品描述下单,也始终会有人愿意走入门店,实实在在地体验穿上的效果”。而对于一些商家所说的“互联网没有办法解决体验场景问题,所以,Mall始终会有人愿意光临”。电商们的替代方案是,要么呈现场景,要么给出更多的试错空间。


各大电商平台对于VR的关注,最大的动机应该是功利的——获得流量。互联网商业模式首先需要的是流量,而当前对于流量的争夺已由移动端口进入了场景时代。


担忧“百度搜VR,会搜出7930万条记录;你去搜电冰箱有多少条呢?2530万条。”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视频节目中如是说,VR之火可见一斑。


然而,这样的红红火火中却也隐藏着风险。吴晓波表示:“今天冲进去的100家企业,两年后会死掉99家。”VR的未来到底什么样?是饕餮盛宴还是画饼充饥?


“从目前来看,最大的障碍在于VR眼镜的普及,毕竟它不是智能手机这样的刚需品,普及起来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上述某电商平台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说道,国内多数VR创业公司还在盲目跟风阶段,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公司不多,“市场和用户的节奏远远未能跟上资本和媒体的节奏。”


一边是攻城略地的大动作,一边却是谨小慎微的担忧。


VR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浸入式”的体验,体验效果实现的根本在于专门的VR眼镜和头盔。迅雷创始人程浩曾表示,现在的VR设备出货量其实还不如2009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终端出货量太少,现在谈内容和服务还太早,针对普通用户的优秀服务商恐怕要到两三年后才能出现”。


如果说只有一个把好产品拦在用户前面的理由,那就是贵。


比如Oculus Rift售价为599美元,HTC Vive的售价为799美元。而且,很多VR设备要求高配置电脑支持。想要流畅运行,至少需要一块价格3000元以上的显卡。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100多种移动VR设备,这些大多都将能运用到未来的购物环节中。但是,绝大多数都是低端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两三百元不等。


“这些产品吸引的都是准备尝鲜的用户,但这些产品提供的VR购物体验实在太差。”上述某电商平台人士说:“我们已经在担心,用户使用后会觉得VR购物不过如此,短期套利会对电商行业发展带来伤害。”


新金融记者 王晓东 孙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