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023-03-06 03:06发布

本文章为WEFore原创。




一、政策背景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的核心手段,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总体来看,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和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已成为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的关键短板和重要制约,迫切需要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政策内容

2023年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紧扣检测装备精准、可靠、智能、集成发展趋势,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增强高端供给、加快推广应用、壮大市场主体,打造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体系,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2.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主导促进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和集聚,培育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集群。强化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统筹协调,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等建设,推进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及应用,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用研结合,急用先行。围绕产线、车间和工厂等智能制造系统建设,强化检测技术与制造过程深度结合,促进检测装备创新迭代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优先发展满足快速、高效、在线等检测需求的关键装备和系统,加快研究产业基础共性检测技术、方法和原理。


坚持融合发展,多方协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检测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检测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智能检测装备性能、效能和价值。引导科技、产业、金融、贸易各方密切合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速创新装备规模化推广,构建完善产业生态。


(二)行动目标

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攻克一批智能检测基础共性技术。


行业应用显著深化。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培育一批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建成从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到装备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涵盖标准、检测、人才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10个以上产业领军创新团队,用户敢用愿用的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三)重点工程

1.产业基础创新工程

实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基础创新工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一批技术创新机构,加强智能检测理论方法、先进检测技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1)建立健全创新体系


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创新载体,加强前沿和共性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2)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积极跟踪国内外智能检测装备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超常测试技术等智能检测理论方法和共性技术。加强与重点领域用户需求对接,开发适配制造工艺的专用检测技术。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提升智能检测装备感知、分析、控制、决策能力和水平。


(3)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


系统梳理智能检测装备关键短板,引导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专用软件企业与整机企业有机结合,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组织开展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大力推进优质基础产品市场应用,促进形成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链新格局。


专栏1 基础创新重点方向


(1)攻克核心零部件/元器件


发展高精度触头、高精度非接触式气电转换测头、高性能光电倍增管、高精度光栅、高精度编码器、高精度真空泵、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X射线探测器、高功率微焦斑X射线管、高精度工业相机、高精度光学组件等智能检测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


(2)研制专用软件


开发结构化、非结构化的高频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发展故障诊断、智能分析、在线快速评价技术与软件,可靠性、寿命数据分析软件,机器视觉算法、图像处理软件等专用检测分析软件以及典型产品检测基础数据库。


2.供给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供给能力提升工程,面向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重点领域,围绕制造过程、产品质量、设备运行、远程运维、安全环境等方面智能检测迫切需求,突破发展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升级换代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研制一批专用智能检测装备,改造升级一批在役检测装备,提升智能检测装备供给能力。


(1)攻克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


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量子信息、虚拟检测、生命健康、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基础核心和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基础理论、新型制造工艺与原创性检测技术融合创新,攻克发展一批前沿智能检测装备。


(2)发展一批通用智能检测装备


针对制造业化学成分分析、性能测试、几何量测量、可靠性评价等通用检测需求,融合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通过成果熟化、试验验证、迭代进阶、小试中试等工程化攻关,升级换代一批应用面广的通用智能检测装备。


(3)研制一批专用智能检测装备


围绕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行业专用检测需求,支持用户牵头,产学研用跨学科、跨领域攻关,开展基于数字模型的正向设计,融合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研制开发一批专用智能检测装备。加强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专用检测装备研制。


(4)改造升级一批在役检测装备


面向传统制造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通过嵌入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组等智能部件或装置,改造一批生产线在役检测装备,促进制造装备与检验测试装备互联互通,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支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专栏2 供给能力提升重点方向


(1)通用智能检测装备


突破无损检测装备、产品疲劳测试系统、模拟仿真试验台、安全仪表系统、远程运维和工业计量检定装置等通用装备及其模块化、柔性化集成方案,为制造业重点领域在线检测、嵌入检测、线边检测、在役检测等奠定基础。


(2)专用智能检测装备


机械行业。突破空间三维激光测量装置、零部件精度尺寸在线测量系统、装配载荷测量调整装置、装配调试多维力检验装置、重载平衡性测量装置、外观缺陷智能检修装置、热加工工艺和零件性能检测装置、机床空间误差补偿测量系统、加工质量同步测量系统等。


汽车行业。突破冲压件尺寸及表面质量在线测量装置、焊接强度无损检测装置、车身尺寸在线检测装备、涂装漆膜缺陷在线检测装备、电驱动合装智能检测引导系统、整车紧固力矩在线检测装备、整车电气功能检测装置、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检测系统、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试验台等。


航空航天行业。突破超大尺寸金属构件全自动检测装置、复材构件成型检测装备、发动机涡轮叶片铸造过程温度检测系统、复杂叶片尺寸及型面检测仪、机器人自动钻铆检测系统、整机和部件机电性能测试系统、检测装配一体化检测装置等。


电子行业。突破表面颗粒检测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电性能测试系统、高精度探针台、高可靠电磁干扰测量接收机等。


钢铁行业。突破物质成分在线检测仪、辐射温度计、大包下渣电磁式检测装置、结晶器漏钢预报检测系统、废钢智能分拣装备、铸坯缺陷在线检测系统、板形在线检测装置、板材质量在线检测装置、型材无损多参量检测仪、轧辊表面缺陷检测仪等。


石化行业。开发小口径工业管道多模态检测装备、非金属油气管道非接触式检测装备、大型机组轴向位移测量装置、烯烃产品在线质量检测、智能远程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有毒气体检测仪等。


纺织行业。突破化纤长丝染判系统、张力在线检测装置、织物疵点检测系统、染化料浓度和带液量检测系统、纤维杂质和异纤在线检测系统、温湿度和克重在线检测装置、卷装质量检测装置等。


医药行业。突破近红外光谱仪、过程分析技术仪器仪表、智能灯检系统、机器视觉识别系统、分拣检测机器人等。


3.技术装备推广工程

实施技术装备应用推广工程,加强技术试验验证和工程化攻关,促进智能检测装备技术熟化和性能迭代提升。开展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及普及推广行动,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行业应用示范和规模化推广。


(1)加强技术试验验证


鼓励优势企业、科研院所、第三方机构等搭建基于实际制造场景的智能检测装备试验验证平台,探索构建虚实结合的试验验证系统。开展性能、可靠性、安全以及用户工艺适配性等试验验证,完善制造工艺与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各类数据库,促进智能检测装备迭代提升和优化升级。


(2)开展应用示范推广


制定智能检测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组织开展产需对接,宣传优秀装备应用案例。面向重点领域制造过程关键环节检测需求,示范推广智能检测装备优秀应用场景。面向智能工厂成组连线需求,打造一批智能检测系统解决方案,建设智能检测装备应用示范工厂。


(3)营造普及应用氛围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系统集成商作用,普及应用技术成熟的智能检测装备。组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联盟,开展技术交流、行业监测、供需对接等活动。完善创新产品应用政策措施,加大政府采购对智能检测装备的支持力度。


专栏3 示范推广应用场景


(1)机械行业


针对机械行业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加工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先进制造工艺在线检测与高效运行,高档数控机床,压力容器压缩机、泵阀、密封件等通用机械和轴承、齿轮、液压件等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装配、调试、成品检验等环节的智能检测。


(2)汽车行业


针对汽车定制化、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发展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汽车底盘压铸件、传动系统、车身以及动力电池、整车总装等环节的智能检测。


(3)航空航天行业


针对航空航天行业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大型结构件、发动机叶片和机匣、航天器舱段、整机等制造装配的高效、高精度、系统化检测。


(4)电子行业


针对电子行业高洁净度、超精细加工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对膜厚、缺陷、电磁性能等参数的智能检测。


(5)钢铁行业


针对钢铁生产绿色低碳、提质增效、连续高效等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钢水液面检测、结晶器漏钢检测、铸坯缺陷、板形控制、板材质量、废钢智能分拣等高效冶炼连铸、先进轧制关键环节的精准在线检测。


(6)石化行业


针对油气储运、生产加工、氢能利用等应用场景关键设备和部件安全、连续、高效的检测需求,实现生产作业参数、产品质量分析、关键设备和部件运行、生产环境安全监测等关键环节的智能检测。


(7)纺织行业


针对加工对象柔性大幅面、易变形、三维立体,加工过程高速动态、瑕疵种类多等带来的检测需求,实现纺丝、纺纱、织造、非织造等关键环节的智能检测。


(8)医药行业


针对原料药合成晶型控制、高端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生产等关键工艺的质量控制和缺陷检测需求,实现药品关键生产工序和包装环节的智能检测。


4.产业生态优化工程

实施产业生态优化工程,从优质企业培育、急需标准研制、服务平台建设、数据安全共享、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大力度完善智能检测装备发展生态,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保障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培育优质企业


引导智能检测装备企业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检测技术研究、装备开发和集成应用服务。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链”全面融通。


(2)加强标准研制


面向重点行业需求,研制一批检测技术、方法等基础标准,开展智能检测装备功能、性能、安全、可靠性以及零部件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开发智能检测装备、制造装备、软件系统等互联互通标准。积极参与智能检测装备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


(3)完善产业公共服务


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开展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产业信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建设一批智能检测装备计量测试中心,加大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的研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集群促进机构,推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4)推进数据安全共享


加强智能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挖掘,鼓励基础和共性检测数据安全共享,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加强产业基础数据支撑,整合智能检测各类数据资源,构建智能检测数据体系及标准体系,推动建设智能检测大数据体系。开展国内外智能检测装备数据对比与性能评价等,提升智能检测装备研制与应用验证水平。


(5)强化人才培养


引导普通本科院校、职业学校加强精密仪器、测量控制、机械电子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优化智能检测相关课程设置,培养新型高端专业人才。鼓励产学研用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培养掌握用户工艺和检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打造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创新团队。鼓励装备企业和专业机构开展智能检测技术培训。支持企业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和青年人才,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组织保障

1.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支持智能检测装备技术创新、装备攻关、示范应用和平台建设。加强央地联动,鼓励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相关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发展态势的跟踪评估。


2.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国家创新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专项对智能检测技术、装备和人才的支持,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将试验验证和应用推广、人才培养投入等纳入指标考核要求。落实首台(套)示范应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地方探索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和“补贷保”联动试点,引导金融资源为智能检测装备产业提供精准有效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


3.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外高校院所的合作,开展检测基础理论、前沿技术、新型检测方法等研究。深化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开展智能检测技术、人才等领域合作。鼓励国外企业和机构在华设立智能检测技术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制造基地等。鼓励企业与国外专业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双边或多边项目落地。


三、政策解读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增加,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但总体来看,中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和应用生态不健全等问题。


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到2025年,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10个以上产业领军创新团队。


行动计划了四大重点工程:产业基础创新工程、供给能力提升工程、技术装备推广工程、产业生态优化工程。在政策保障方面提出,提出落实首台(套)示范应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鼓励地方探索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和“补贷保”联动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


四、智能检测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的五类关键技术装备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和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其中,智能检测装备是由自动化检测设备逐渐发展而来,相比于只能按照设定指令来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智能检测装备具有主动识别、决策并自行执行等明显区别。


智能检测在多个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在发行人所处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产品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厂家确保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在检测环节中,厂商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算法、机构设计、控制理论、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及工艺的运用,利用软件算法配合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对产品的各项待测参数进行读取,从而验证待测产品,确认产品的特性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实现生产效果的提升,为客户达到提升质量、降本增效的效果。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兴起,电子产品测试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柔性化、多功能化方向升级的趋势愈加明显。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导的检测设备在逐步打开市场空间,中低端测试设备将逐步被淘汰,智能测试设备融入电子产品生产线将成为市场主流,近年来我国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增幅明显,2021年中国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达2274件,同比增长14.85%,创近年来历史新高,2022年1月-12月13日中国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已完成1217件。


分省市来看,截止2022年12月30日广东省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共计2044件,全国排名第一;江苏省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共计2042件,全国排名第二;浙江省智能检测行业专利申请量共计1112件,全国排名第三。


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截止2022年12月30日,中国智能检测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的专利申请人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常州驰网智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普禄科智能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07件、80件、76件、58件、55件。




(二)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功能日趋多样化,产品精密度、复杂性不断提高,出厂所需的检测项目也相应增多,因此下游企业往往需要配置多种类型的检测装备才能完成单个产品的全面检测。但因自动化技术本身涵盖自动控制学、机械设计学等多门学科,在面对不同检测领域时需涉及如物理、光学、声学、电学、射频等多种技术要点,多数行业内企业只专注于少数几个检测细分领域的设备研发,不具备单独提供包含全检测项目装备的能力。智能检测在多个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产品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生产厂家确保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在检测环节中,厂商通过对计算机软件、算法、机构设计、控制理论、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及工艺的运用,利用软件算法配合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对产品的各项待测参数进行读取,从而验证待测产品,确认产品的特性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实现生产效果的提升,为客户达到提升质量、降本增效的效果。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智能检测装备行业整体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目前我国制造业仍存在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发布了顶层文件《中国制造 2025》,明确了以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此后,政府各部门围绕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主题陆续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以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过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2016 年,工信部、财政部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中确定了加强共性技术创新、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等十项重点任务,并提供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创新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等六项保障措施。为了配合上述十大重点任务的实施,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有关部门随后陆续发布《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等文件,进入“十四五”阶段,有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健康高速发展。在国家多项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国智能制造以及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新兴技术赋能智能制造,加速检测装备行业智能化转型


当今世界,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下游行业对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要求的提升,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以“工业 4.0”为代表的产业变革。为实现“工业4.0”,企业需要通过物联网的实施和从生产系统到 ERP 系统的垂直整合,以及与 CRM,SCM 等系统的水平整合,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使得整个生产的体系能够针对“多批微量”的订单灵活组合各种材料、部件、能力与流程,高效、大规模地完成个性化生产的任务,并基于实时收集的客户反馈与使用数据,实现产品的快速演进与创新,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赋能制造业,帮助制造业实现工业 4.0 转型。以5G 为例,2017 年 11 月,工信部规划明确了厘米波的 3.3-3.4GHz(原则上限室内使用)、3.4-3.6GHz 和 4.8GHz-5.0GHz 频段作为 5G 系统的工作频段,我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 5G 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信部陆续将700MHz、2.6GHz 频段用于 5G 工作频段,并已着手开展 5G 毫米波频段的规划工作,推动 5G 高、中、低频段协同发展。相较于 4G,具备高频率微波波段的 5G 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拥挤的带宽波段,并且能够大幅提升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使得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等典型技术场景得以实现,帮助制造业企业将分布广泛的人、部件和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万物感知、实时监控。上述新兴技术在制造业的持续运用,将为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带来良好机遇。


3.下游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智能检测装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电子以及工业电子等领域。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的产能扩充和产品更新需求旺盛。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到来,以及元宇宙概念的爆发,消费电子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均提高对泛现实技术的投入,促进 AR/VR 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部分领先企业已经进入该领域并具有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因此未来消费电子行业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作为电子产品的上游,智能装备的市场需求也呈上升趋势。


4.智能检测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企业发展空间大


智能检测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型特征,以往我国整体工业水平较低,检测设备以实现自动化为主,智能化水平不高。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推动以及 AI 智能、视觉技术等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智能装备的企业逐渐增多。同时,在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大众消费能力和劳动力成本均逐年提升,下游电子产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且对检测设备的智能化需求也更为迫切,智能检测装备制造企业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三)行业面临的挑战

1.专业及高端技术人才短缺


智能检测技术含量高,智能检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涉及精密测量、精密机械、声学、光学与机器视觉、射频、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技术集成难度高,对研发及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技术水平要求高。所以智能检测行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当强烈。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且发展较快,人才培育和积累相对不足,近年来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又吸引了较多新进入企业,加剧了对本行业高端人才的争夺。技术研发人员是本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供不应求的人才市场导致了巨大的高端人才缺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2.行业基础薄弱,与国外厂商仍有差距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起步较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学习模仿与自主创新,我国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规模逐渐扩大,但业内企业大多规模偏小、技术积累相对不足、资金力量薄弱,大多检测企业以提供单体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为主,对智能检测装备的关键技术掌握较少,整体智能检测装备的生产水平较低。


(四)行业壁垒

1.人才壁垒


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各智能检测装备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如何发掘、培养人才,稳定骨干队伍、扩大团队规模,是智能检测装备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智能检测装备企业为保障技术先进性,需要组建掌握先进系统控制软件、电子、装备机械、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集成等领域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由于国内智能检测装备行业起步较晚,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只能通过企业自身多年的培养与积累。因此,经验丰富的高精尖人才资源的稀缺,使得新进入的智能检测装备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身技术人才优势,为新进入者的行业竞争带来不利影响。


2.技术壁垒


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属于跨学科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掌握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行业优秀的智能装备制造商或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需要掌握机械、电子、测试测量、软件算法、云计算等多门类的技术,还需要随时掌握被服务行业的技术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革新技术和更新设计理念。此外,下游电子产品技术更新周期短,本行业企业需及时掌握终端服务客户产品的技术变化,以响应客户的新测试需求,而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都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较高的技术门槛对潜在的市场进入者构成了壁垒。


3.资本壁垒


资金实力也是智能检测装备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壁垒之一。首先,智能检测装备企业的研发活动对企业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研发创新是智能制造装备厂商的重要竞争力,行业内智能检测装备企业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由于智能制造装备多数为定制化产品,功能要求多样化,生产过程复杂,设计开发时间长,因此需要投入的研发费用较高。其次,生产销售完成后,客户回款存在一定周期,智能检测装备企业需拥有充裕的运营资金以保证采购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在服务订单量较大的下游客户时较为乏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4.客户壁垒


客户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是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前提,只有积累相当数量的客户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智能检测装备的目标客户主要为电子行业的品牌公司和服务型制造企业。为了保证客户产品的高品质,下游客户对智能装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及时供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新进入者需经过严格的供应商资质审核以及长期合作之后才能获取客户的认可和采购订单,进入成本和门槛较高。而合作多年的合格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稳定、配合度较高,可提高客户的综合实力,已经与客户形成了稳定的互利共生利益共同体,替换难度较大。因此,对智能检测装备行业新进入者来说,特别是面向高端大客户拓展市场时,面临着较高的客户壁垒。


(五)行业发展趋势

1.装备智能化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必然需求


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 2025》作为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内容,并确立了“到 2025 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亦提及“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因此,智能制造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智能制造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智能检测装备是智能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重点内容,是自动化检测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高度融合的结果,具有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能力,不但可以取代人工并降低长期用工成本,还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尤其在精度要求高、科技含量高、产品迭代快但却劳动密集型特点突出的电子产业,对制造过程装备以及整体生产线的智能化需求极为迫切。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智能检测、组装、包装等重要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装备将逐渐丰富,装备智能化乃至产线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趋势。


2.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将推动智能检测装备行业高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及制造业水平能够腾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庞大人口基数产生的人口红利,而如今这种人口红利在逐步消退。


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带来的是劳动力缺少,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原有优势逐渐消失。而以智能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则迎来发展机遇,以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为主要劳动力的趋势已逐渐显现。


3.智能检测装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产厂商市场竞争力增强


智能检测装备主要用于检测消费电子产品的外观、品质、功能、性能等方面,随着电子产品技术更迭,为保证产品质量,电子产品制造商对智能检测的精确度、稳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长期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国内企业攻克了大批与智能检测相关的控制技术、光学与机器视觉技术、精密测试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此外,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制造过程控制与制造执行系统在全行业内普及,核心工艺流程数控化率显著提高。行业内部分企业已经能够独立研发高端智能检测装备,甚至可以提供智能测试整体解决方案,检测行业整体水平在逐步增强。同时,国内厂商拥有成本控制优良、销售渠道多元和客户服务细致的特点,已形成了一批设计研发经验丰富、服务水平高端、配套能力强的厂商,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已经能和国外厂商相近。


4.组包装设备智能化成为整线智能化解决方案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随着电子产品不断向高精密度、高品质、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依靠人工难以满足生产商对电子产品加工精度、产品品质的要求,再叠加我国社会用工成本快速上升的现状,制造业企业纷纷开启“机器换人”计划,着眼于长期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智能化设备和产线需求快速提升。与此同时,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电子产品生产线的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无人工厂”、“智能工厂”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并逐渐在由概念向实体转化。组包装设备作为生产线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在实现生产线整体智能化的过程中,组包装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自然成为企业必要进行的关键步骤。


5.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是智能检测装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表示“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以装备智能化升级为突破口,加速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系统解决方案是通过利用智能化装备之间更为自主化的工作模式,结合信息化控制系统,使多个智能装备协同配合,并根据客户具体生产活动特征,设计出最为合理、高效的智能化生产流程,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征。


伴随着下游电子设备种类的不断丰富以及个性化特征的愈加明显,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常切换产品品类,进而对产品的组装和测试环节也提出了柔性制造、精益制造的升级要求。传统的单元式生产作业方式、单体式半自动检测、组包装线将逐渐向系统化智能解决方案过度,通过将各模块化智能装备与柔性控制管理系统结合,为企业实现稳定可靠的产能输出,避免由于人力供需波动以及员工经验差异带来的产能不稳定问题,使工厂生产由人工管理走向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大幅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精度,降低管理成本。


五、商业银行发展建议

(一)强化金融监管,防止风险交叉传染

在金融混业经营,资管产品交叉化、混业化的市场环境下,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同业业务监管,更要完善新型业务的监管制度,跟踪监测创新产品,防止风险的交叉传染,使资管创新产品等新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够统一标准、有章可循。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在信息共享、定期沟通的基础上,统筹监管政策,以保持监管要求的一致性,降低监管套利空间,并加强对资金跨市场流动的监控和管理。各监管部门应强化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避免多重监管要求叠加放大对市场的冲击,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完善监管不仅在于强化监管,也应强调有序监管。


在监管具体实施中,建议充分考虑机构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注意避免一刀切,给予足够的缓冲空间,以有效引导预期,避免市场恐慌。加强对同业资金的监测和管理,特别是规范资金的具体投向和规模,引导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管理的本源。对于能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银行机构应该提高其同业业务的限额比例,并降低那些假借资管创新为名,实为流向过剩行业的金融机构的限额比例,直至暂停办理同业业务。对于SPV(委托特定目的载体)的投资类业务,应严格执行穿透监管,识别底层资产风险,通过明确资产分类、提高相应资本金和风险拨备、动态市值评估、纳入统一授信体系等监管举措,降低复杂结构中潜藏的各类风险隐患。


(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为金融监管创造良好环境

低利率环境是空转套利的根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是去杠杆中最为重要的前提。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金融市场承受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有序释放风险,建议密切关注对实体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协调好保增长、防风险、去杠杆之间的关系。


同业业务发展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其信用创造功能部分改变了社会可贷资金以及货币流动性的总量和结构,建议修订完善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更加客观准确反映同业业务对广义货币和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市场询价、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增进货币政策与市场机构的日常沟通,增强金融机构预期管理,提高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货币信贷的统计和监测口径,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同时,畅通利率传导机制,建议构建和完善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核心,同业回购、存单、票据利率等多元化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价格调节作用。


(三)商业银行自身强化风险防控,推进同业业务经营转型

在监管机构持续引导表内外业务降杠杆的背景下,建议商业银行进一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根据自身能力合理控制同业业务占比,增加现金备付水平和流动性资产,压降长久期、低收益资产,纠正流动性的过度错配。要加强全流程风险防控,通过事前名单制准入、事中风险限额设置、事后开展风险评价等措施,对同业业务实施全周期、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在业务操作中,更加关注同业业务流动性管理,做好流动性管理与利润创造的双重平衡,优先发展流动性较强、信用风险较低、资本占用较少、风险调整后收益更高的网上同业业务,提高交易规范化和透明度。


目前国内市场同业业务界定主要以投融资为核心,收入以传统息差为主,结构相对单一。商业银行还需加快同业业务经营转型,拓宽同业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完善涵盖投行、并购、资管、交易、投融资一体化的综合化服务。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品体系,提高表内外全资产经营能力,建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之间、金融机构之间更为宽广的合作格局,打造“大同业”发展战略,全方位拓展同业业务合作空间。


(四)完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

强化金融法人机构内控机制,提高金融资本管理水平,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全覆盖,全面提高监管能力和防控水平。


(五)提升金融服务功能

积极稳妥发展普惠性金融,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议商业银行深化金融与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科技等产业领域联动发展,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强“信易贷”模式推广,支持开展信用融资,拓展贷款抵押质押物范围。做大做强海洋融资租赁,打造租赁业发展升级版。


(六)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鼓励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赋能企业金融服务,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