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首富王文银,手握价值十万亿海外矿产,公司每年收入6919亿

2023-03-06 11:29发布

在中国的资源行业有这样一个领军人物,他被称为“世界铜王”。


他和他背后的正威国际集团一直都是民营企业中的顶流,做的是闷声发大财的生意和买卖,这个人就是王文银


虽然很多人表示,根本没有听过王文银及正威国际集团的大名。


可是在2021年的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名单中,正威国际集团以年收入6919亿的绝对优势,位于名单的第四位,超过了阿里、腾讯、碧桂园联想等一众互联网、房地产等企业。


正威国际集团虽然一直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在商界中其创始人王文银的故事早就人尽皆知。


他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带着四百块钱勇闯深圳,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最终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资本帝国。


知识改变了命运

一个普通人如果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那么肯定需要经过无数的艰难险阻。


因此,王文银在成功之前,有着很多大家意想不到身份,比如养猪娃、放羊倌、仓库管理员、职业经理人等等。


别看现在的王文银已经在商界中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可是小时候的他过得却是极其穷苦的生活。


王文银于1968年3月出生在安徽,他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里,家里就靠着几亩土地过活。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们家当时的情况一点儿都不为过。


与很多农村的孩子一样,王文银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下地干农活,天还不亮就去山上割草,然后回到家喂猪、放羊。


那时候,王文银非常清楚知道,如果自己长大也像父母一样成为农民的话,那么“贫穷”也将会伴随着他的一生。


因此,他拼命学习,想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在上学读书期间,他比身边很多同学都要努力和刻苦。


然而,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爷爷生病,因为家里拿不起治疗的费用,最后不幸离世。


这件事情带给他非常大的打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考结束后,王文银接到了南京大学天文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那一刻,他心里似乎感觉到,这应该就是自己改变命运的开始。


大学毕业以后,王文银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当时的月薪有四百块钱。


这个水平在当时已经算是高薪中的佼佼者,所以家里人都为王文银感到自豪,觉得他给家里人挣了天大的面子了。


另外,当时那份工作不仅工资高,而且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大多数的时间就是喝茶 、看报 、聊天。


为此,身边很多人都羡慕王文银能够找到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是,在王文银的心里一直都有着“挣大钱”的梦想,而当时那份旱涝保收的工作显然不可能帮他实现心中的愿望。


深圳创业之举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王文银就开始保存历届世界 500强的名单剪报,而且这些剪报一直都被他保存在一本绿色封皮的文件夹。


当时,很多人都还处于“打工人”思维里的时候,王文银就先人一步,跳出“打工人”的身份,开始谋划着属于自己未来的商业之路。


很快,他就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那份高薪的工作,拿着四百块钱的工资,只身一人来前往深圳寻求机会。


当时的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蓬勃发展,是年轻人追求梦想的首选之地。


王文银对自己的定位非常的清晰,因为当时的他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所以他觉得创业的事情都不能着急。


想要挣大钱,那就先得学习一门手艺,了解一个行业,然后才能有资格朝着挣大钱的梦想出发。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欧美制造业加速往中国转移之际。


当时的王文银以自己有限的认知,发现电缆行业有着很大的商机。


为了获取行业经验,他收起了自己的本科毕业证,用高中学历在一家线缆制造厂,找到了一份普通的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负责公司物料的收发与保管。


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王文银觉得基层的工作经验和经历,为他后来干出的一番大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虽然门槛不高,工作内容还十分琐碎。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王文银不仅和供应商建立了很好的关系,而且还把生产电源线、插头等物料的基本只是了解的十分清楚。


因为在工作上出色的表现,很快他就被提拔成为总经理助理,协助总经理运营管理整个工厂。


短短两年内,王文银协助总经理将工厂各项的业务管理的都非常好。


就在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向公司主动辞去总经理助理这一令人羡慕的岗位,转为去做一名普通的业务经理,去干那种又累又没收入保障的销售工作。


当时,那家工厂的老板立马就看懂了王文银的心思,他显然不像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人,他种种的做法大有深意——先熟悉工厂所有的业务流程,学习工厂是如何运营的,不断积累客户资源,然后选择“单飞”。


成就“制造正威”

老板的猜测很快就得到了验证,王文银在1995年,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很快,他就拥有了自己一家电线制品厂的工厂,主要为一些大型电器公司生产经营电源线、插头类产品,这就是最早的正威国际集团的雏形。


当时,在我国制造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王文银认识到,依托大企业客户进行零配件代理加工的工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还可以通过模式复制的方式,快速实现规模化发展。


在这一认知导向作用下,王文银计划用10的时间,打造基原始设计、制造于一身的正威,立志发展成为线缆行业的领军型企业。


于是,在拥有丰富的线缆厂运营经验后,王文银采用模式复制的方式先后创立了携威电线制品厂、科威电线厂、诚威电线厂等多个线缆加工厂。


然而,计划往往敢不上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沿海很多工厂因为资金的问题纷纷倒闭。


而这时候的王文银不仅没有收缩业务,还认为这是抄底制造业的好时机。


他认为危机代表着市场洗牌,他必须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经过一番评估和思考后,王文银觉得这场危机是人为制造的结果,中国制造业还处于上升期,未来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于是,他开始到处收购倒闭的线缆企业或生产设备,快速扩张了电源线、插头的生产规模。


果然不久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平息,经济开始复苏,王文银也终于在2003年成功打造了占地百余亩的“深圳精密控制线缆产业园”,成就了“制造的正威”。


这只是王文银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开始思考如何往产业链上游进行整合。


其实,在工厂刚刚创建的时候,王文银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做制造业中间环节的他,每天不得不面临着上下游厂商非常强势的态度,进而他所处的中间环节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王文银当时觉得改变这种现状的方式只有两个:


一是找到其他的机会,放弃现有的产业布局;


还有就是打通整个产业链,夺回主导权。


当时,由于当时的电器行业投资门槛太高,王文银就把目光瞄准在一个特殊的原材料上面,那就是铜。


打造“铜业帝国”

很快,正威国际集团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转型。


这次的转型,使得正威国际集团以组织者的身份进行资源的整合和调整,进而掌控了铜矿资源。


打造除了从铜矿开发、铜加工制造到铜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后,许多工厂都采取了长时间停工的方式躲避风险,经济遭到了巨大波动,资源价格下降的非常厉害,尤其是铜矿价格跌入低谷。


王文银总喜欢逆风而行,他很快得知安徽铜陵市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而且当时当地市政府正在招商一个铜材冶炼项目,王文银觉得机会来了。


很快,王文银便通过竞标的方式,获得了这一铜矿项目的开采权,并投资28亿元成功组建了全威(铜陵)铜业公司。


为了让公司的更好的运转下去,他从世界著名铜业公司聘请了一位资深人士,全面运营公司铜材业务。


并从德国西马克等著名公司引进先进的制铜设备,进而构建起了铜业的运作能力,打造出了一个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铜业帝国”。


当初,王文银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反对他投资铜矿的项目。


可王文银却认为生意就是不进则退,最终一举拿下项目。


这大概就是优秀企业管理者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魄力。


这是一次十分冒险的投资,可是后来的正为集团的发展也证明了,王文银凭借着这一次的投资,再次实现了身价翻倍。


不过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他无数的付出。


当初铜陵这个项目成本太大了,王文银一点也不敢疏忽,他明白自己如果这个项目干砸了,那么以往的所有努力都会清零。


为此他做了很多功课,不仅走访了很多类似的企业,参观他们的产线。而且在项目上线以后,他就以工厂为家。


他不怕别人说他是“门外汉”,在王文银的观点里不懂就学习,而且还能聘请专业的人士帮他经营项目和公司,战略眼光才是最重要。


也正式因为这个铜矿项目,世界多半的铜矿产业资源都被王文银牢牢的掌控了,“世界铜王”的称号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多元化的发展

人王文银非常热爱读书,每晚坚持看书两小时并勤做读书笔记。他还喜欢看报纸、杂志,以及在网络上浏览新闻。


这些习惯让他的知识面和视野越来越宽,眼光也越来越长远。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一次王文银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再一次逆风低价收购欧美贬值的铜加工企业,还有一些低价的现货铜。


据了解,王文银当时入手的现货铜的价格是两万多一吨,总共收了几十吨。


金融危机过后,铜价逆风翻盘,很快就涨到了八万一吨,他转手一卖就实现月入百万。


此后,王文银依旧不断收购铜矿,正威国际集团旗下的铜矿数量已经从最初的几座增加到了几十座,掌握的矿产资源让正威国际集团在铜矿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正威国际集团在铜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铜材业务俨然成了正威公司的主业务。


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深化、“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王文银觉得,当今世界早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制造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是大趋势,高科技行业发展更是势不可挡。


于是,正威国际集团在一次抓住了机遇,在“混合所有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与地方政府、国企合作,开始跨入高新材料、半导体、智能手机等高新技术行业。


在相关产业链上拓展空间,在很多城市投资建设了多个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而实现业务涉及范围更广,布局更加全面。


结语

商界很多人都觉得王文银做出的很多决定都太过于疯狂,王文银也并不否定这样说法,他曾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过这样一句话:


“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由此可见王文银的成功绝非偶然和一时的运气。


“举一知一的是人手;举一反三的是人才。而王文银却能举一反九。”


这是王文银助手对他的评价!


王文银自己也曾说过说:“只要沿着创造‘思想’之路前行,公司不只成为500强公司,还将成为能活500年的长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