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哈迪读书笔记】
$上九:亢龙有悔。
$我的华尔街之路,是从赌场开始的。若干年前,我坐在赌场里对着一大堆红红绿绿的筹码计算得失,给自己挣点零花钱;若干年后,我管理着数亿美元的交易账簿,为银行创造着以千万美元计的利润。这之间的跨度不可谓不大,却又似乎不是很大:都是赌,赌注不同而已。
$到了华尔街之后我才发现,虽然“身在赌场”,可我的工作与“押宝下注”毫不沾边。我所在的部门属于“后台”(backoffice),与直接负责融资交易的“前台”(front office)完全不是一回事,待遇也差别很大。形象地说:前台负责战斗,后台负责保障支援
$德州扑克教会了我一个重要的投资、交易和赌博原则:在新游戏中最容易赚钱,只要你能先行一步,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时把策略研究清楚,在别人还犹豫不决时抢先行动,你就把握了最大的胜算。我在大多数人还在“瞎玩儿”的阶段就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方法,并通过同时玩五到六桌牌的办法提高利润率,在群众战术水平提高之前赢了不少。在赌场里我还养成了观察其他玩家的习惯
$赌得多了,又看了不少明星交易员和基金经理的传记访谈,我渐渐悟出一个道理:真有本事在赌场上赢钱的人,反而最不应该赌博,因为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果专注于正业往往能取得比赌博赢点钱大得多的成就,所以赌博的至高境界乃是不赌
$“The last promise,is theonly one you can break.”(最后一个承诺,是唯一可以不遵守的承诺。)这岂非犹太人纵横商场千余年的秘诀之一?从正面理解,做生意就得讲信用,背信一次就没人理了。从反面理解,要是有人利用多年积累的信誉在最后捞一把的话……听说也有过中国商人为此吃亏的事情,今后不可不防
$投资银行赚了钱,给员工分红是有“行规”的,给少了精英就可能跳槽。在高盛,负责融资并购的投行部门通常把近50%的毛收入(revenue)用于工资、奖金和福利支出。投行部门做的是靠关系的无本买卖,不需要太多资金,所以提成比例最高。股票和债券等交易部门因为需要资金支持,分钱的比例低些,一般在35%左右,这包括所有相关人员,至于交易员本身,通常可拿百分之几到十几不等的分成。在盈利创纪录的2005年,这些提成汇总成了天文数字:高盛的两万多名正式员工分享了110亿美元年度奖金,平均每人达到令人咂舌的50多万美元。当然,这些钱远不是平均分配的:后台的支持性工种、大部分普通员工奖金不到10万美元,而前台刚进公司的分析员、经理(associate)也拿不了多少钱,甚至可能比其他投行的新进员工还少—反正公司知道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为积累资历,钱少也会来高盛,乐得趁机少发点。真正拿大钱的是公司离不开的,尤其是能直接带来盈利的资深员工,包括银行家、交易员、销售、风险控制和研究人员,以及各部门管理者
$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得州扑克取胜秘诀的策略一致:敌强我弱,撤。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交易员应该具备三点素质。
第一,必须理解、控制风险。有位明星交易员说过:‘你无法控制回报,但可以控制风险。’这话我完全赞同。只要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就永远不会输光出局,就自然能等到收获高回报的那一天。所谓风险,不光是数学意义上定量的风险。正如飞行员不能只看仪表,更要靠眼睛和经验来驾驶飞机一样,优秀的交易员不能只看数学模型,还要多观察,依靠经验和嗅觉来避开危险。
第二,成功的交易员必须拥有强大的自我约束力。总结经验不难,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也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千军万马之中,矢石交攻之际,依然保持冷静的头脑,克制冲动,按既定交易规则行事。
第三,成功的交易员必须勤于观察,善于学习,长于变通。市场在不停地变化,刻舟求剑的人终究会被淘汰。与其预测市场,不如观察市场、倾听市场。随着市场演变及时修正战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国债(treasuries)是世界上信用风险最低、交易量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债券种类。美国国债的买家中,海外投资者,特别是各国中央银行和主权国家基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投资者之所以青睐美国国债,一是因为信用风险低;二是因为市场容量大;三是因为变现容易。庞大而流动性极强的美国国债市场不但为美国施行货币、财政政策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其他种类的债券提供了利率基准,间接巩固了华尔街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政府部门债券(agency debt)主要指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发行的债券。两房的职能是为美国老百姓买房子提供贷款便利,它们通过直接从银行手中购买住房贷款和提供贷款保险等方式为房贷市场提供资金。由于投资者认为两房有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所以它们的债券融资成本比信用最好的银行还低,这就使两房有条件用“便宜借来的钱”为老百姓提供低息住房贷款。但两房的盲目逐利行为也为金融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美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援救,这是后话,此处先按下不表
$房贷抵押债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是各类房贷打包债券的总称。过去银行必须用存款和自有资本支持按揭业务,贷款总量因此受到限制,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华尔街设计了房贷抵押债券,将多个房贷打包,然后把扣除管理费后的利息和本金收入转交给投资者。银行从债主变成中间人,住房贷款的融资渠道大大拓宽,降低了按揭利率,为美国的房价大牛市打下了基础。房贷抵押担保债券的模式被华尔街移植,用于打包其他金融产品,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为次贷危机种下了远因。
$市政债券(municipal bonds)是美国州、县各级地方政府,供水、供电、高速公路等公用设施管理机构,以及大学、医院等非营利机构发行的债券。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联邦政府无权对地方政府所发债券征税。另外,政府为扶持非营利机构,也给予它们的某些债券等同地方政府债券的优惠税收待遇。购买市政债券,利息收入可以免缴最高可达近50%的联邦和地方所得税,因此富人和想省税的企业是市政债券的主要买家。
$企业债(corporate bonds)顾名思义当然就是私营企业发行的债券,按照信用评级,又分为投资级债券(investment gradebonds)和高收益债券(high yield bonds),后者也称垃圾债券(junk bonds)。投资级债券是穆迪评级在Baa3以上,标普评级在BBB-以上的债券,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发行者一般为运营情况良好、负债比重不太高的成熟稳定型企业。而垃圾债券的发行公司通常有运营问题,或是负债比重较高,这类债券信用风险高,收益波动大,从交易的角度讲有时更像股票而非债券。
在这些基础产品之上,华尔街设计了各式各样的衍生产品,为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参与者提供对冲避险,或者投机的工具。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金融衍生产品是“零和游戏”,不产生任何价值,所以就是赌博,是华尔街骗钱的工具。这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片面观点。衍生产品只是工具,就像一把菜刀,可以用它切牛肉,也可以用它切手指,全看使用者如何运用。衍生产品的正面作用在于:一方面使企业等实体经济参与者能够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专注于最擅长的“本业”,以促进经济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使投资者能灵活管理金融风险,大胆投资,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投资银行中的交易部门除了按照负责产品分成交易小组,还可以按交易性质分为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和做市交易(flow trading,market making)两大类。自营交易就是用银行的自有资金押宝赚钱,不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类似投行内部的对冲基金。做市交易是为客户提供流动性,以期赚取差价(bid-offerspread),这是投行交易部门的最基本职能。做市交易员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报价,并管理好交易账簿的风险。比如交易员对某国债的报价是买价100,卖价100132,这时正好有两个客户,一个要买1000万美元该国债,一个要卖1000万美元,那么交易员就可毫无风险地赚进1/32的差价,总计3000多美元。如果只有买家客户,没有卖家,交易员就面临选择:可以立刻到市场上买回1000万美元国债平仓,但这样做可能赚不到钱;也可以用其他国债对冲风险;甚至可以短期投机,赌该国债不会涨,等待卖家客户出现,或是市价下跌后再平仓。
显然,投行的客户交易越多,做市交易就越容易赚钱,负责拉客户的是销售(sales)。每个销售都专职负责一些客户,为他们提供研究报告、市场信息,有时还扮演“军师”的角色,千方百计促成客户和本投行做交易。当然,请客吃饭、陪人消遣这类拉关系的事也少不了。销售和交易员之间的关系微妙,双方都以某种方式从交易利润中提成,利益关系处理不好就可能发生冲突。此外,销售的业绩评估通常更强调带来了多少交易机会,而不是交易员究竟赚不赚钱,所以他们有时会帮助客户压交易员的价。协调交易员与销售的关系,让双方都保持干劲,往往是件让管理者费神的事
$新交易员要取得代表公司做交易的资格,首先需要通过“第七系列”(Series7)和“第六十三系列”(Series63)考试,前者涉及证券法规、客户交易等方方面面,后者涵盖地方性法规,都是选择题考试,答对70%就算过关。新员工只有三次机会,过不了就得走人
$“华尔街模式”的诀窍在于“适度”,所谓过犹不及,金融危机前的美国,就是典型的“过了”。在格林斯潘主导下,美联储用低利率应付互联网泡沫和“9·11”事件之后的经济问题,也确实一度带来房地产市场的荣景。但是长期的低利率造成流动性过剩(票子印得太多了),使大量资本在实体经济中找不到回报适当的出路,只能以包括次贷在内的各种方式涌入资本市场。流动性大潮使得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不断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金融杠杆就成了提高资本回报率的最直接快捷的方式
$金融杠杆是把双刃剑,对亏损一样放大
$理工科出身的人由于所受训练关系,常常不自觉地抱有“万物皆有其一定规律”的看法,譬如用开普勒定律可以准确测算行星轨道,那么金融市场也必然受某些“定律”支配,摸清了这些规律就可以无往而不胜。的确,2006年的市场在科学家们的支配下似乎变得越来越“乖”了:市场参与者都有类似的思维方式、差不多的模型,而且不断有新参与者加入,所有人都用大同小异的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的对冲基金和自营交易组们当然会把市场推向模型指引的方向。然而,行情没有感情,人有,今年的贪婪在明年就可能转为恐惧,亘古不变的“市场开普勒定律”是不存在的
$2006年,主导市场的是“贪婪”:投资者都在挖空心思争取高一点的回报。华尔街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各种衍生产品大行其道,很多都是包装好的杠杆投资工具
$美国人的思维,比较偏向直线型: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他们往往会把今天的荣景无限延伸,或许几百年来的历史让美国人习惯了“明天会更好”。而中国人对趋势的看法,则偏向于周期:经历了数千年的王朝更迭,盛衰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逻辑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记忆。2006年的金融市场,歌舞升平,好日子似乎看不到头,但我心中隐然觉得:乱世,总有一天会回来
$古语云: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从交易的角度讲,天然气是十分古怪的东西,它不易运输,难以储存,因此建立在现货、期货和不同市场间套利交易基础上的传统定价模型统统用不上。天然气的需求也很难预测,很多美国家庭用它取暖,所以天然气需求和天气关系紧密;此外,开关容易但成本较高的天然气发电厂也会随着用电量变化开启关闭,这又给天然气需求增加了变数。总之,天然气市场复杂多变,又用不上经典模型,因此交易员所能倚仗的往往只有直觉和经验。
$文森的交易原则是:赚钱第二,保命第一,永远跟风
$为什么要等到美联储开始加息两年多之后,市场上的流动性才开始减少呢?这涉及银行体系的运作方式。决定流动性总量的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杠杆,分别由中央银行和银行业控制。
美联储掌握着发行美元货币(印钞票)的权力,它向银行购买证券不需要花“钱”,只需出具一张“电子白条”(FederalReserve credit)。这电子白条其实就是货币,因为银行可以随时把它转换成“美联储票据”(Federal Reserve note),就是俗称美元的那些绿票子。当美联储认为经济中流动性太少的时候,就会用“电子白条”从市场上买进证券,于是流通中的货币就多了,利息也会下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美联储降息”的机制。反之,当美联储认为经济中货币过多的时候,会出售证券,回笼货币,调高利息。所以负责投票决定利率政策的美联储委员会官称“公开市场委员会”(Open Market Committee),因为利率政策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买卖证券完成的。
基础货币不是流动性的全部,银行业的借贷行为可以将基础货币放大,转化为经济中的流动性。举个例子,美联储从A银行购买债券,把1亿美元货币投放市场,如果A银行不把这笔钱贷出去,那1个亿就是1个亿;如果A银行把1亿美元贷给甲公司,用来从乙公司购买设备,乙公司把钱存进B银行,接着把钱贷给丙公司,用来从丁公司购买设备……如此循环往复,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这1亿美元可以通过银行体系无限放大,这就是所谓的“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当然实际的银行体系有准备金(reserve)限制,比如100美元存款最多只能贷出90美元,等于给货币乘数规定了上限,调整准备金比例也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在准备金规定的范围之内,银行还是有多贷、少贷和不贷的权力,这就为流动性总量带来了很大变数。更何况,随着金融市场发展,一个缺乏监管的影子银行体系日渐庞大。比如前文介绍过的回购市场,投资者购买债券相当于银行发放贷款,而回购融资则相当于银行吸纳存款,这个影子银行不受银行准备金和资本充足率规定的限制,它的资本率(折减,haircut)由借贷双方通过市场决定,可以是1%,也可以是20%。再比如次贷市场,它在投资者和购房者之间建立了一道信贷流通的纽带,完全代替了传统银行在房贷市场的作用。
影子银行的出现本来是件好事,可以起到促进资本流通,降低实体经济资金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尤其是缺乏不同行业、不同国家间的协调监管,影子银行体系这颗树越长越歪。一心逐利的华尔街很大程度上把它变成了在各种监管体系和会计原则间做套利交易的工具。
比如商业银行为了绕开贷款准备金规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从事类似吸存放贷业务;某类投资方式在美国受到严格监管,就把它挪到百慕大去;直接投资某类证券有限制,就用衍生产品代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很明显,这个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搅在一起的体系对基础货币的乘数放大倍数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胃口”(riskappetite)。在美联储开始加息的前两年里,“贪婪”依然是市场的主导因素,一心想着回报率的投资者和银行业还在积极地把钱借出去,还在增加杠杆,这在短时间内会导致流动性总量不跌反升。但是控制“水源”的美联储以及各国中央银行把“阀门”越拧越紧,市场毕竟还是感受到了压力,一些见机比较快的投资者开始撤退,流动性开始减少。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006年年底的一天,我在聚会上遇到了伯克利的同学帕文。他有个令人艳羡的工作:在雷曼兄弟公司从事次贷交易。老同学见面,聊得分外投机,自然而然谈到了彼此部门的业绩。我十分自豪地报出了市政债券组的数千万美元盈利,然后听到了帕文部门的数字:10亿美元左右。我目瞪口呆,觉得自己像个贫下中农。
猛人帕文交易的次级贷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能为投资银行带来以十亿美元计的利润呢?这还要从美国的房贷市场谈起。传统上,银行只提供住房按揭给信用记录好、有稳定收入和还款力的购房者,而且还需要20%左右首付,这样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比较低。前文介绍过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则借助美国政府的隐性担保低息融资,然后以购买房贷、提供保险等方式将低利率转移给购房者。这些经过严格审查、有一定首付、符合两房保险标准的房贷统称为“优级房贷”(prime mortgage)。在此基础上,华尔街又创造了房贷抵押担保债券,将房贷打包出售给投资者,拓宽了住房贷款的融资渠道,进一步降低了按揭利率。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既为老百姓买房子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和投资者创造了机会,可以说是金融创新的典范。美国人很自然地试图把这个成功模式延伸,用以帮助低收入群体购房。这涉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种族平等的“政治问题”,因此政府大力扶持,监管也比较宽松。次级贷款市场应运而生,而且一度被认为是具有正面社会意义的创新,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把次贷看成实现“居者有其屋”竞选口号的工具。国会曾数次通过法案,鼓励银行向低收入购房者贷款,政府还以税收优惠、政治压力等方法,“威逼利诱”两房购买大量借给低收入者的房贷,包括次贷。
具体说来,次贷的借款者可能因为拿不出首付、信用记录较差,或没有稳定收入等原因而不符合优级贷款的借贷标准。次级贷款的利息虽然比较高,毕竟能让这些人买上房子,而且当借款者的经济状况改善,或房子升值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借新贷提前还旧贷的方式,降低按揭利率。
为了适应次贷借款者有限的还款能力,银行特别设计了各类浮动利率和变化利率贷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前几年利息低,月供比较少,借款者完全能负担,而在优惠期过后,利率和月供将大幅提高
$如果把很多个次级贷款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总不至于所有的借款人都不还钱吧?通过研究大量历史数据,不难估算出某类借款人违约的概率,比如说5%,根据经济好坏等因素再有些上下浮动。这样,投资银行里聪明的谋士们就将本来难以估计的单个次贷风险数量化了。下一步是把聚合一处的次级贷款结构化,做成打包债券,分成高、中、初不同层级卖给投资人,比如说三种层级分别占总面额的90%,7%和3%。出现违约,初级债券先“兜着”,如果那3%赔光了还不够,中级债券再顶上去,只有等到初、中级的10%都赔完了,高级债券才开始承受损失。
看上去高级债券的风险很小,完全有资格获得评级机构的AAA评级,可以把它们卖给保守的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投资者,只要利息比同类评级的普通债券高些就行了。风险大,但可能有超高回报的初级债券可以卖给对冲基金、投行自营交易部门等“专业赌徒”,反正他们有的是办法,完全可能利用各种衍生产品对冲风险套利。至于不上不下的中级债券倒是有点难办,但也不必太担心,华尔街有的是关系,投行有的是会忽悠的销售,市场上有的是懒得多想的投资管理人,尤其是那些管的不是自己的钱又不拿提成的。实在有一小部分初、中级债券卖不掉,发行打包债券的投行自己留着就是了。
如此一来,本来乏人问津的次贷忽然变成了抢手货。想保险的买高级债,想发财的买初级债,缺心眼的买中级债,胆大胆小都可以玩儿,广大投资者各得其所,都来参与“华尔街百家乐”。开“赌场”的众投行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找来一批理论家为结构化信用产品这项伟大的新发明上纲上线。理论家们指出,由于华尔街的杰出贡献,投资者们终于可以摆脱买卖各种具体证券的蒙昧时代,进入交易“风险”的崭新世纪了。风险这个本来人人害怕的东西,忽然可以随着各种结构化产品或分或合,忽聚忽散,变成了与“回报”同义的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一只只随时可能翻船的次级贷款、垃圾债券,被华尔街用结构化的巨索连在一起,变成了永远不会沉没的“金融泰坦尼克”。
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吗?这分明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连环计!北军不习水战,江上风浪颠簸,曹操一筹莫展。庞统献连环计,曹军将战船连锁,人马如履平地。操横槊赋诗,谓天下已定。周瑜一把大火,八十三万曹军樯橹灰飞烟灭。
其实,并非没有人看到华尔街的金融连锁战船有遭到“火攻”的可能,学术界将之称为“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 risk)或者“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但是,“连环计”的捍卫者们振振有词:什么风险分散了,对冲工具增加了,投资者变聪明了……最最重要的是,只要房价不跌,就不会出现大面积住房贷款违约,各种结构化金融产品也就都“固若金汤”。而其时美国经济一片荣景,房价又怎么会跌?是啊,隆冬时节,哪里来的东风?
本来证券化、结构化产品绝非一无是处,正如少量的吗啡和鸦片可以用来治病一样。可是,沉醉于盛筵的华尔街早已忘记什么是适度的剂量,在巨额利润和大笔奖金的利益驱动下,一波又一波的所谓“金融创新”将“连环计”推向一浪又一浪的新高潮:通过二次结构化,各种基于次贷、企业债、银行贷款的一级结构化产品又被连锁在一起;由于混业经营,以及相互间的交易、保险、回购等关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机构也被锁在了一起;而日益全球化的金融体系,则将大半个世界的金融战船全都锁钉在了一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这个混沌不清的市场里,身处一线的交易员大部分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空前的危机正悄然逼近。次贷问题和原油价格都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大家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完成今年的盈利指标
$2007年初夏的金融市场,“连环计”已将各种投资工具、各类金融机构结成一个庞大的连锁战阵;金融体系中的杠杆已经很高,而流动性正在减少;房价下跌的东风也已刮起。所缺的,只是一把火了
$美联储的诞生其实就和20世纪初的一场银行业大危机有直接关系。1907年,美国股市暴跌50%,参与股票投机的银行和证券公司遭受重大损失。这些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式和后来的对冲基金差不多,它们普遍用股票做抵押,借贷款从事杠杆投机。股市大跌导致对冲基金们资不抵债,引发了大规模挤兑和金融机构倒闭风潮。千钧一发之际,华尔街领袖老摩根(JP Morgan)挺身而出,在自己的书房里召开了一次著名会议,组织各银行集中火力向遭挤兑的银行和证券公司注入资金,终于恢复了市场信心,挽救了整个银行体系。在这场危机中,老摩根领导的银团实际上扮演了中央银行的角色。
这次危机使美国人认识到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1913年,《联储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通过,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正式诞生。从组织结构看,美联储是个“公私合营”的机构。美联储主席和董事会成员均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负责“大政方针”的中央级联储机构是公共性质,但其下属具体执行政策的12家按地理区域划分的联储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s)却是私有银行的组织结构,相当于各地区银行业的“行业公会银行”,董事也主要由成员银行选举产生。美联储“非公非私”的奇怪结构实际上是各派政治力量角力妥协的结果,大体说来,左派主张加强监管,右派反对政府过多干涉私有经济,“公私合营”的美联储两派都能接受。从实际操作层面看,这种结构起到了政府代表的公众利益和银行业利益相互制约的作用。但是,在关键时刻美联储究竟为谁办事往往很难说清楚,内在的利益冲突随着金融危机的演进将愈发明显
$美联储以黄金和美国国债为支撑发行美元货币,守着“印钞机”永远不愁没钱。它通过买卖国债调整银行体系中的基础货币数量,调节利率,达到控制通货膨胀、平滑经济周期的目标,完成“保证物价稳定”和“就业极大化”的两大职责。美联储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对银行业实行监管,确保银行体系正常运行,并在必要时紧急注入流动性
$拜现代金融学之赐,华尔街仿佛也练就了一身风险控制的“金钟罩”绝活。层出不穷的复杂衍生产品似乎可以对冲任何风险,充斥着希腊字母的高深数学公式好像告诉人们一切尽在掌握。正因为对风险控制机制有高度自信,众投行、基金才敢不断增加杠杆。然而武装到牙齿的华尔街也有“阿碦琉斯之踵”:对短期融资过度依赖。
银行业本质上就是赚取利差的买卖。传统银行一手吸收储户存款,一手发放贷款;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则通过资本市场一手融资,一手投资。对高杠杆经营模式的影子银行来说,融资成本的微小差异会造成净资产回报率的巨大变化,因此影子银行体系极为依赖成本最低的短期融资市场
$2008年年初,诡异的气氛笼罩着金融市场。高杠杆的华尔街惊恐地发现,不断缩减的流动性成了一根慢慢收紧的绞索
$此次事件中,美联储不明就里紧急降息,成了华尔街上的笑料。之后美联储拒不承认降息是因为不明真相,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九位国之重臣连夜密会,紧急调降基准利率,难道是因为天气太冷?这出闹剧终于落幕,然而仔细思之,让人不禁脊背发凉:世界金融市场实已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我仔细观察了几个月,渐渐看出了些门道。
线索一:雷曼破产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本不足,杠杆率太高。假如雷曼的“本钱”(净资本,equity)多一些,承受亏损的能力强一些,或许债主们就不会恐慌撤资,雷曼也就不至于垮台了。
线索二:各国政府稳定银行体系的核心措施是注入资本,同时要求银行业清理问题资产,降低杠杆率。
线索三:2009年四五月间,美国监管部门对大中型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简单地说,就是看看在极端的市场情况下,各银行是否能经得住亏损打击。很显然,资本多、资产质量高、杠杆率低的银行承受力更强。公开进行压力测试的目的就是要昭告天下:大部分银行是稳定安全的,借此恢复投资者信心。少数压力测试不合格的银行被要求融资和降低杠杆率,它们的股票价值和客户生意往来都大受影响。
很显然,几条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关键点:净资本(equity)、持有资产数量(asset)和杠杆率(asset/equity)。在后危机时代,资本资产状况成为每家银行最为生死攸关的大事,甚至比盈利还要紧。既然“面子”比“里子”重要,那么各银行难免就会做些“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事情,比如在发布季度报表时“装装门面”,尽量降低外界所能看到的风险。
$经过这笔交易,我的思路一下变得清晰起来:在后危机时代,资本最有价值,持有资产的能力最有价值
$所谓世事轮转,在前危机时代,“资本”恰恰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危机后,职业玩家少了,出手也小了,市场返璞归真,有实际投资需要的传统投资者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扑克牌桌上,我尽量避开其他高手,在债券交易中,我也尽量不与其他套利交易者对手:职业打职业谁都不容易赚钱。最好的债券买家是中小投资者,他们不太在乎价钱。就好比日常生活中我们去银行存款,其实无所谓利率到底是3.80%还是3.90%,只要差不多就行。我等于利用“水库”囤积便宜债券,然后提供给有需要的投资者,收点“服务费”罢了。既然中小客户的销售渠道主要在地方券商手中,那么它们才是最好的“泄洪”渠道
$在华尔街,搞关系是门大学问。正如美国谚语所说:“认识什么人比懂什么东西更重要。(It’s not what you know,it’s who you know.)”债券交易都是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 trading),全靠打电话、发邮件,关系网大、消息灵通才能做好
$华尔街只管眼前,既然现在的市场好,我当然要借机赚钱。盛世中就要使出盛世的套路:增加头寸,提高杠杆;扩大“收藏”范围,从优质债券到高收益债券,不断向“边疆”开拓;从故纸堆中翻出相对价值模型摆弄摆弄……在过去经验的帮助下,我把握住市场演进的节奏,利润滚滚而来。
$在我看来,世界经济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一旦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的“药劲儿”过去,危机就可能再度出现。也许需求减少会引发通货紧缩,导致新一轮衰退;也许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快会触发通货膨胀,迫使中央银行加息,从而刺破世界各地的资产泡沫。或许欧债危机将再起,或许美国债务危机将爆发……
未来市场的具体演变路径很难准确预测,但这并不重要:大海中的冲浪客不必预知波涛走向,只需借力使力;市场中的冲浪客同样不必费尽心思预测未来,只需牢记“事异则备变”的道理,随着市场的节拍顺势而为。如果一定要做出预测,那我完全有把握的只有一件事:人类贪婪恐惧的本性难以改变,金融市场也难以摆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起落循环。
$“技”和“术”是复杂的,而其中的“道”则应该是简单明了的
$数学界前辈华罗庚先生说过,读书有“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两个阶段。从薄到厚代表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从厚到薄则代表对复杂现象背后本质的把握
【书名】乱世华尔街
【作者】渔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副标题】一位华人交易员亲历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
【读书笔记声明】再极致的总结,都会有喜好、偏差、支见、歧义,因为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不要迷在所知障中。请有时间的读者,看原作!以原作为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感恩♥️
♥️衷心祝愿所有哈迪的粉丝,都是千万亿万富豪♥️
♥️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感恩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