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抢到券了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多地将发放消费券作为提振消费,拉动经济的举措之一。据商务部初步统计,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消费券的发放对于保企业、保家庭、助力经济复苏的作用。
伴随抢券热潮,“羊毛党”也闻风而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羊毛党”藏身于贴吧、QQ、闲鱼等平台,兜售消费券及抢券外挂软件。专家指出,“薅羊毛”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诈骗犯罪,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综合监管和惩戒。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应从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具备完善的用户审核和业务风控能力的可靠平台。
抢券外挂软件 两块钱一份
“武汉消费券有没有收的”“7折收贵州消费券”“有谁能帮忙套现的,六折”……
近日,记者在贴吧、QQ、闲鱼等平台以“消费券”“抢券”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不少用户做起了“消费券”生意:有的回收各地消费券;有的以六折、七折的折扣出售消费券;还有的直接兜售抢券外挂软件。
名为消费券回收的QQ群截图
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记者搜索“抢券”发现,有商家兜售一款名为“毒抢券”的软件,标语称“操作简单包教会,凡是涉及抢东西的都可以用这个软件”。
记者询问是否可以抢消费券,卖家称“可以”。记者花了2块钱下单后,商家回复一条安装链接及相关设置的说明视频,并表示,此程序包是代替手指提高速度的,几率也会增加不少。
按照说明,记者安装上述软件并进行了实测。6月1日上午10点,微信小程序“运动合肥”为市民发放健身补贴,在同一网络条件下,记者同时在两部手机上抢券。结果显示,装有辅助软件的手机瞬时就抢到了价值30元的消费券,另一部手机则显示“下次努力”。
为规避监管,有些“羊毛党”以暗语发布信息:“套”代表“套现”,“卷”代表“券”。还有人打着“出券”的旗号,实则做着“套现”的生意。
“8元出,未领取的50券包,本人没钱消费有10来个。” 在二手平台闲鱼,有用户出售消费券。
记者随即下单,以8元购得一个50元的珠海消费券包,内含2张20元和1张10元共3张消费券。然而该用户发来信息,称不要拍链接,要求微信私聊,并把钱退回给记者。
聊天中,该用户自称为珠海一家海鲜批发的商户,可帮助他人将珠海消费券套现。
与自称海鲜批发的商户聊天截图
据了解,珠海消费券自4月20日开放预约登记,在“最珠海”APP以摇号方式发放。中签用户凭手机号及手机验证码可在APP将消费券领取到指定支付费平台。领取后,消费券包将存放至对应平台的卡包内。
该名海鲜商户表示,在“最珠海”APP抢到的消费券均可收,微信卡包以7折价格收,云闪付则为4折。
“直接给二维码你付款就行了。”记者询问如何套现时,他回复称,并发给记者一张已套现的消费券微信支付截图:“立返的,一单一结。”
“薅羊毛”缘何得手?触碰哪些法律?
有安全专家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当前,“羊毛党”主要通过在账号或设备上做手脚实现抢券、囤券。前者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批账号,或伪造他人账号,控制大批账户并参与消费券发放活动,达到囤券目的;另一种方式则对设备进行篡改实现多次抢券,“有些平台限制一个设备只能领一次券,但修改设备后,看起来每次领券设备都不同,其实背后可能是同一个设备。”
上海旭灿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菅峰分析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发放消费券,“羊毛党”却恶意开外挂抢券、囤券,根据情节轻重,此类行为可能涉嫌触犯多项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
他举例说,利用软件囤券,把本属于其他人的消费券抢到自己手里,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商家给予这些抢券之人某些方便,让其表面完成所谓的消费,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人可能面临着执法、司法部门的处罚,如市场监管部门的罚款,公安机关的治安拘留或者是刑事拘留等。
对于某些人与商家合作伪造消费记录套现的行为,菅峰表示,这不但使政府发放消费券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落空,若情节严重,还将涉嫌诈骗犯罪,商家与行为人也可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共同犯罪行为。
“即使情节较轻,尤其是商家,即便不会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也有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同时罚款的处罚。”
“系统一旦发现交易有问题,就会禁止用户使用消费券。”某平台3月份以来承接了全国上百个城市消费券的发放,该平台安全技术专家向记者透露,此过程中,他们发现多地出现了商家涉嫌“套现”的行为。他表示,针对这类商户,虽然消费券没有被真的套现,也会立即取消其核销资格,“因为他们有尝试套现的动机,只是套现未遂。”
一些地方的相关监管部门也已注意到上述乱象。4月27日,佛山市顺德区发布提示:顺德消费券使用规则明确,消费券不能转让、转售、转赠,不兑现,伪造或变造无效。一经发现,将被支付平台查封,取消活动参与资格!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合谋大量套现,很可能触犯法律,套现金额6000元以上的将达到诈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情节严重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5月20日,武汉市商务局发布通告,严禁组织和参与“武汉消费券”套现等违法行为,违反相关规定者,对于商户将立即取消参与“武汉消费券”核销资格,对于个人将立即取消个人抢券资格。同时,将提请有关部门将违规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武汉市商务局通告
菅峰分析称,消费券被一些人用来“薅羊毛”,说明消费券发放方案应针对“薅羊毛”等行为预先制订应对方案,也反映市场主体诸如电商平台和使用消费券的商家在应对方面出现纰漏。
专家:消费券发放平台需具备完善的用户审核和业务风控能力
170多个地市发放了190多亿元的消费券,拉动效果几何?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梳理了36个城市总额达57.4亿消费券的发放情况,从各地消费券的设计特征、发放影响因素和效果等方面分析发现,消费券的发放对于保企业、保家庭、助力经济复苏有良好的作用。
北大国发院教授沈艳指出,从消费券的设计来看,地方政府颇有匠心,为了通过消费券撬动消费,在设计上普遍有三个特点:快速、大量、小额。地方政府通过消费券,能明显帮助指定的行业。从发放效果看,有消费券发放的行业,其反弹的幅度(即交易笔数)是没有发放行业的3.11倍,交易金额则是5.15倍。
有专家指出,除了发放消费券,政府还应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联动,共同促进消费。
下一步,消费券如何更好地发放?如何震慑“羊毛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建议从提高违规违法行为经济成本的角度设计消费券,对消费券的金额和使用频率进行限制,“金额不宜过大,使用次数有限,即使想套现,也可能因为成本较高不划算放弃。”
“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不论是线上报名进行摇号还是定时抢,背后的平台一定要具备完善的用户审核和业务风控能力”,有业内人士从技术角度指出,同时要不断升级配套的技术手段进行其他风险防控,如防止设备被篡改,身份证信息与人脸是否吻合等。
他表示,各地相关部门在选择发放消费券平台时,应至少满足“三大风控标准”:一是消费券发放前标准,即事前防控策略,看平台能否实名制,能否对账户身份的真实性及线下经营商户的真实性进行校验;二是消费券发放事中标准,看平台是否有风控追溯能力,能否在领券环节杜绝黑产和排除风险用户领券等;三是消费券发放事后标准,看平台能否对有关违规商户进行及时处罚以及对负面舆情进行有效监控与反馈。
菅峰指出,消费者如果发现“薅羊毛”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比如利用技术手段迅速锁定违法行为的IP地址、支付手机等终端设备,做到冒头就打,震慑违法行为人,使其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从而保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盘和林认为,对于参与“薅羊毛”的商家和消费者,相关部门除了加强技术监管,同时要纳入信用惩戒。对于参与核销的商店,可通过大数据对其监控,一旦发现店内消费券使用出现异常情况,即取消参与资格,予以罚款处罚,并将其纳入黑名单。消费者若出现联合商家“套现”等违规违法行为也应该被列入失信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