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2 09:52发布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从中部小城独自一人来到杭州这个花花世界,看着同事工作两年开着奔驰宝马西湖边六套房(后来知道都是爹妈给的),我信心十足,好像立马坐拥了整座城池一般气吞山河地发誓:一定要在这里落地生根,买车买房,把父母接过来享受!
结果两年过去了,这三个愿望一个没有实现,倒是欠了一屁股的债,要多打脸就有多打脸。为了弥补心理落差,我有一万个理由给自己开脱,比如,不是靠自己买了数码相机、手提电脑和苹果手机了吗(刷信用卡),还去国外旅游了几次(父母给的赞助),每个月房租都要3500呢(跟朋友合租,只用付三分之一),再不济,我有一柜子杭州小商品市场淘来的A货衣服和包包(这是真的),擦,这不是Low版的樊胜美吗?!
直到遇见了在地产公司工作的研究生同学告诉我她已经有30万的存款,我羞愤难当,惊讶地下巴掉地上都懒得去捡,我这些年到底做了神马,导致两张信用卡在手还能负债三万。
今天我也不怕再丢人现眼一次,细数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我曾经掉进了三个理财的大坑,以及,月收入5000左右该如何理财?
第一大坑,超前消费,分期支付非必需品。5000块对于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人来说可能尚可,但对于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人来说,高额的开支不知不觉就成了月光族。
此刻一定有无数人告诉你办理一张信用卡现金紧张的时候稍微周转一下就行了,我的妈呀,一张不够就办两张咩。
于是,我用信用卡链接了某宝,刷刷刷开心到飞起来,不用再看任何人脸 {MOD},每天快递多到帮我收快递的公司前台都骂我。
在杭州租房的日子里,不知道哪根筋错乱,自认为设计师的房子怎么也要高端洋气上档次,其实就是懒,为了多睡几分钟,选择了离公司非常近豪华地段的单身公寓。
于是为了添置极简主义风格的家具,跑去宜家买家具、装饰画、电脑桌、床、甚至还有晾衣板和鞋柜衣柜等,事实证明,后来几次搬家,这些东西一个都没带走,送人的送人,或者在咸鱼上几十块处理了。
所以从刚开始每个月只刷两千到后来分期买了一台数码相机之后彻底刷爆,只能再办一张,拆了东墙补西墙。
补锅对策:理性消费,强制性储蓄。超前消费的天敌一定是理性消费。可是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时候你可以找一个亲戚朋友强制你储蓄,根据具体开支情况,规定每个月存一笔钱,比如一个月100块或500块,聊胜于无啊。
不建议存银行或余额宝,因为可以随存随取,还能直接剁手消费,意志力不坚定的人会发现最后根本存不下来钱。
那么存在哪呢?存在类储蓄产品或者亲妈手里。
比如一些靠谱理财平台的月账户或“薪计划”一类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般超过5%,约定时间按月扣款,每月只能去一次或者只能存满12个月才能取出来,时间长了你都忘了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一个隐形的富豪。
第二大坑,每月消费结余后存入账户。对于一个大学里只有一千块生活费的穷逼突然领到快五千的薪水,瞬间有种翻身农奴做主人的猖狂,手里有几个臭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加上周围同事都是美女,不是谈论这个化妆品就是讨论XX名牌包,而当时我还背着一个200百块某宝的高仿乐不可支。
姑且我对名牌包还是不敢只身涉险,但是名牌衣服和化妆品还是可以染指几件,尤其是设计师每天加班的生活太苦逼,男朋友又是异地恋,只有买买买才能安抚受伤的心灵。
心情不好买买买,心情大好更要买买买;失恋了买买买,复合了一起买买买;双十一不去买买买简直就是对不起马云!
我和老公两个人四张信用卡在手,简直富有的可以环游全世界!
后来才发现自己离存钱买房的愿望越来越远,因为每次都是消费完了才想起来要去存钱。补锅对策:列出支出清单,三分法合理分配收入。
大学里最缺的就是理财规划,初入职场的应届生好好工作努力在实践中成长是更重要的,所以主要收入是工资,不推荐兼职,但是必要的支出有很多项,比如房租水电煤、话费、网费、交通费、社交应酬等等需要列出清单。
列清单可以循序渐进,比如第一个月开始先列这个月将面临的开支,然后再记下实际每一笔支出,到下次发工资前进行总结。看看哪些是必须开支项目,比如房租和水电;哪些是可以减少的开支,比如常打车的可改公关交通工具;哪些是不必要开支,比如频繁的聚会。
将你的收入按照三三分消费比例划分,生活费占收入1/3,储蓄占收入1/3,活动资金占收入1/3。千万别学我一样,一定要先强制储蓄再消费。
第三大坑:抗拒理财,没有任何风险识别意识。以前一直抱着“月薪五千以下,还谈什么理财”的固有思维,所以做了月光甚至负债还心安理得,事实上,这都是锚定效应惹的祸。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月光族心里的那个“锚”,就是以为每个月工资到手,就可以永葆收支稳定,甚至败光。我之前不相信任何保险推销,尤其是大病保险,买了好像咒自己似的,总觉得别人都是想方设法的骗钱。补锅对策:轻理财,投保险或基金,推迟购房计划。我们应该具备轻度理财的概念,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青春永驻,也没有任何一份岗位毫无风险,如果不幸生病,医保根本不够花。
如果你想裸辞或者创业,更是需要大量现金流。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一只基金定投,每月扣款一次,超过3个月扣款不成功就自动终止定投,但这会让自己失去放长线钓大鱼的好机会,而且手续费也是成本。
定投周期一般3到5年,通过长期零散投资平摊收益浮动的风险,买个几年后就会发现自己存了一大笔钱,可能还有不小的收益。
也可以考虑选择连投险,需要按期缴纳保费,不然会有人来催你,而且如果提前领取会有费用损失。险种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寿险、意外险都可以,年轻人买会便宜一些,定下10年左右的投保周期。
还有一点谨记,刚毕业的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最好是推迟供房计划,除非你有大量闲置资金,又或者忍心做伸手党向父母要首付。
作为一个房地产园林公司资深文案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楼市行情来看,调控越来越严,炒房套利空间缩水,多地房价和成交量有下降趋势,推迟购房也能多给自己一些观望的时间。而且在当地买房公积金需要缴纳至少一年。
20多岁年纪轻轻的你就把自己在房贷中套牢,哪还有精力去看一看诗与远方,活该你会焦虑!以上的方法主旨都是节流,等到你有一定储蓄之后,职场里脱离了菜鸟身份,就需要考虑如何开源。钱是什么?钱能带给我安全感、自由选择的权利,也能给想保护的人一点点庇佑。查尔斯·兰姆说: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终有一天你会愕然发现,正确地对待金钱观,是人生必修课,也是你是否长大成熟的第一衡量标准
END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从中部小城独自一人来到杭州这个花花世界,看着同事工作两年开着奔驰宝马西湖边六套房(后来知道都是爹妈给的),我信心十足,好像立马坐拥了整座城池一般气吞山河地发誓:一定要在这里落地生根,买车买房,把父母接过来享受!
结果两年过去了,这三个愿望一个没有实现,倒是欠了一屁股的债,要多打脸就有多打脸。
为了弥补心理落差,我有一万个理由给自己开脱,比如,不是靠自己买了数码相机、手提电脑和苹果手机了吗(刷信用卡),还去国外旅游了几次(父母给的赞助),每个月房租都要3500呢(跟朋友合租,只用付三分之一),再不济,我有一柜子杭州小商品市场淘来的A货衣服和包包(这是真的),擦,这不是Low版的樊胜美吗?!
直到遇见了在地产公司工作的研究生同学告诉我她已经有30万的存款,我羞愤难当,惊讶地下巴掉地上都懒得去捡,我这些年到底做了神马,导致两张信用卡在手还能负债三万。
今天我也不怕再丢人现眼一次,细数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我曾经掉进了三个理财的大坑,以及,月收入5000左右该如何理财?
第一大坑,超前消费,分期支付非必需品。
5000块对于在三四线城市就业的人来说可能尚可,但对于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人来说,高额的开支不知不觉就成了月光族。
此刻一定有无数人告诉你办理一张信用卡现金紧张的时候稍微周转一下就行了,我的妈呀,一张不够就办两张咩。
于是,我用信用卡链接了某宝,刷刷刷开心到飞起来,不用再看任何人脸 {MOD},每天快递多到帮我收快递的公司前台都骂我。
在杭州租房的日子里,不知道哪根筋错乱,自认为设计师的房子怎么也要高端洋气上档次,其实就是懒,为了多睡几分钟,选择了离公司非常近豪华地段的单身公寓。
于是为了添置极简主义风格的家具,跑去宜家买家具、装饰画、电脑桌、床、甚至还有晾衣板和鞋柜衣柜等,事实证明,后来几次搬家,这些东西一个都没带走,送人的送人,或者在咸鱼上几十块处理了。
所以从刚开始每个月只刷两千到后来分期买了一台数码相机之后彻底刷爆,只能再办一张,拆了东墙补西墙。
补锅对策:理性消费,强制性储蓄。
超前消费的天敌一定是理性消费。可是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时候你可以找一个亲戚朋友强制你储蓄,根据具体开支情况,规定每个月存一笔钱,比如一个月100块或500块,聊胜于无啊。
不建议存银行或余额宝,因为可以随存随取,还能直接剁手消费,意志力不坚定的人会发现最后根本存不下来钱。
那么存在哪呢?存在类储蓄产品或者亲妈手里。
比如一些靠谱理财平台的月账户或“薪计划”一类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般超过5%,约定时间按月扣款,每月只能去一次或者只能存满12个月才能取出来,时间长了你都忘了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一个隐形的富豪。
第二大坑,每月消费结余后存入账户。
对于一个大学里只有一千块生活费的穷逼突然领到快五千的薪水,瞬间有种翻身农奴做主人的猖狂,手里有几个臭钱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加上周围同事都是美女,不是谈论这个化妆品就是讨论XX名牌包,而当时我还背着一个200百块某宝的高仿乐不可支。
姑且我对名牌包还是不敢只身涉险,但是名牌衣服和化妆品还是可以染指几件,尤其是设计师每天加班的生活太苦逼,男朋友又是异地恋,只有买买买才能安抚受伤的心灵。
心情不好买买买,心情大好更要买买买;失恋了买买买,复合了一起买买买;双十一不去买买买简直就是对不起马云!
我和老公两个人四张信用卡在手,简直富有的可以环游全世界!
后来才发现自己离存钱买房的愿望越来越远,因为每次都是消费完了才想起来要去存钱。
补锅对策:列出支出清单,三分法合理分配收入。
大学里最缺的就是理财规划,初入职场的应届生好好工作努力在实践中成长是更重要的,所以主要收入是工资,不推荐兼职,但是必要的支出有很多项,比如房租水电煤、话费、网费、交通费、社交应酬等等需要列出清单。
列清单可以循序渐进,比如第一个月开始先列这个月将面临的开支,然后再记下实际每一笔支出,到下次发工资前进行总结。看看哪些是必须开支项目,比如房租和水电;哪些是可以减少的开支,比如常打车的可改公关交通工具;哪些是不必要开支,比如频繁的聚会。
将你的收入按照三三分消费比例划分,生活费占收入1/3,储蓄占收入1/3,活动资金占收入1/3。千万别学我一样,一定要先强制储蓄再消费。
第三大坑:抗拒理财,没有任何风险识别意识。
以前一直抱着“月薪五千以下,还谈什么理财”的固有思维,所以做了月光甚至负债还心安理得,事实上,这都是锚定效应惹的祸。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月光族心里的那个“锚”,就是以为每个月工资到手,就可以永葆收支稳定,甚至败光。我之前不相信任何保险推销,尤其是大病保险,买了好像咒自己似的,总觉得别人都是想方设法的骗钱。
补锅对策:轻理财,投保险或基金,推迟购房计划。
我们应该具备轻度理财的概念,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青春永驻,也没有任何一份岗位毫无风险,如果不幸生病,医保根本不够花。
如果你想裸辞或者创业,更是需要大量现金流。
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一只基金定投,每月扣款一次,超过3个月扣款不成功就自动终止定投,但这会让自己失去放长线钓大鱼的好机会,而且手续费也是成本。
定投周期一般3到5年,通过长期零散投资平摊收益浮动的风险,买个几年后就会发现自己存了一大笔钱,可能还有不小的收益。
也可以考虑选择连投险,需要按期缴纳保费,不然会有人来催你,而且如果提前领取会有费用损失。险种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自身情况,寿险、意外险都可以,年轻人买会便宜一些,定下10年左右的投保周期。
还有一点谨记,刚毕业的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最好是推迟供房计划,除非你有大量闲置资金,又或者忍心做伸手党向父母要首付。
作为一个房地产园林公司资深文案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楼市行情来看,调控越来越严,炒房套利空间缩水,多地房价和成交量有下降趋势,推迟购房也能多给自己一些观望的时间。而且在当地买房公积金需要缴纳至少一年。
20多岁年纪轻轻的你就把自己在房贷中套牢,哪还有精力去看一看诗与远方,活该你会焦虑!
以上的方法主旨都是节流,等到你有一定储蓄之后,职场里脱离了菜鸟身份,就需要考虑如何开源。
钱是什么?钱能带给我安全感、自由选择的权利,也能给想保护的人一点点庇佑。
查尔斯·兰姆说: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终有一天你会愕然发现,正确地对待金钱观,是人生必修课,也是你是否长大成熟的第一衡量标准
END
一周热门 更多>